智能感知
搜索文档
壹探轨道|解码济南地铁4、6、8号线电客车
齐鲁晚报· 2025-10-22 16:16
新列车技术规格与运力 - 列车采用6辆编组A型车,全长140米,宽约3米,额定载客数1860人,最大载客数约为2590人 [5] - 列车具备全自动运行功能,运力可观,能高效应对城市骨干线路的巅峰客流,显著缓解拥堵 [5][6] 列车设计与主题特色 - 车辆外观棱角分明,以科技未来为设计核心理念,视觉效果阳刚硬朗 [8] - 4号线列车采用“青山绿”主题色腰带,寓意济南充满青春活力 [10][11] - 6号线列车以“泉之蓝”为主基调,并融入“荷花”造型,凸显济南独特文化特色 [14] - 8号线列车为银灰色车体搭配“科创紫”彩带,与沿线科技城风貌相得益彰 [16][17] 车厢内部配置与舒适性 - 车厢内饰完美匹配各自主题色,配备联排座椅和三角形拉环 [19] - 座椅宽度与既有线路列车保持一致,更加贴合北方人体型 [21] - 司机室采用半开放式隔断设计 [23] 智能安全系统 - 车载七大核心子系统内置智能感知模块,配备先进“鹰眼”实时探测前方障碍物并自主制动 [24] - 搭载国内首次公开测试的车身三级碰撞吸能结构,全方位保障全自动运行安全 [24] 项目当前进展 - 4号线、8号线及6号线东段已进入空载试运行阶段,正在进行系统调试、运营演练及安全评估等准备工作 [26] - 项目目标为确保在年底前高标准高质量开通运营 [26]
东北水博会上看数智技术赋能智慧治水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23:57
展会概况 - 东北地区首届大型水专利展会2025东北水博会在沈阳开幕 展览面积达1.3万平方米 吸引240余家企业参展 [1] - 展会内容覆盖硬产品与软产品两大方面 [1] 技术趋势与行业转型 - AI大数据、智能感知、物联网、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正赋能治水向智水转变 [1] - 智慧水利全栈解决方案成为展示重点 通过实时数据接入和模型预测实现功能如洪水预报 [2] 公司产品与解决方案 - 科大讯飞展示水利创新产品 其讯飞智水大模型一体机可支撑水灾害预报预警、水资源调度及水工程安全管控等业务场景 [1] - 沈阳水务集团展示智能机械臂检测系统 实现水务巡检无人化、精准化和智能化 解决深水井人工抄表高风险低效率问题 [1] - 中水三立数据技术公司展示智慧水利全栈解决方案 利用洪水预报模型和孪生场景实现防洪四预功能 [2] 硬件产品展示 - 现场展示硬产品 包括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引调水工程等领域的施工装备、新型管材、泵阀闸门 [2]
聚芯微由41岁董事会主席刘德珩控股42%,曾任ASML高级应用工程师
搜狐财经· 2025-10-06 13:39
公司上市申请 - 武汉聚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29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海通国际和中信证券 [2]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成立于2016年1月,是行业领先的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及影像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公司致力于通过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芯片与优化算法的深度融合,赋能智能设备实现精准感知、卓越影像与智能化升级 [2]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1.2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人民币2.42亿元,并在2024年达到人民币6.67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人民币4.00亿元 [3] - 公司于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年/期内溢利为人民币973.4万元,而2022年和2023年分别亏损人民币1.37亿元和人民币1.10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溢利为人民币2071.7万元 [3] 股权结构 - IPO前,创始人刘德珩先生直接持股20.56% [4] - 刘德珩先生是多个股份激励平台的普通合伙人,这些平台合共持有股份总数的21.38% [5] - 因此,刘德珩先生合计控制公司41.94%的股权 [5] 管理层背景 - 刘德珩先生,41岁,为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是公司的创办人 [5] - 刘德珩先生拥有丰富的半导体行业经验,曾在ASML担任应用工程师及高级应用工程师,并在NXP Semiconductors担任高级国际产品经理 [5] - 刘德珩先生于2007年6月取得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士学位,并于2010年6月取得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电气工程硕士学位 [6]
聚芯微递表港交所 海通国际和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09:00
上市申请 - 聚芯微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1] - 联席保荐人为海通国际和中信证券 [1] 公司定位与技术核心 - 公司是领先的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及影像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专注于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芯片与算法的深度融合 [2] - 技术核心围绕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影像技术三大领域 [2] 产品与应用领域 - 智能感知产品系列融合光学感知、智能音频和振动感知技术及自研算法 [2] - 产品旨在提升人机交互的精度、即时性与沉浸感 [2] - 技术赋能机器人、物联网、移动智能设备、数字孪生及汽车电子等行业 [2] 机器视觉解决方案 - 提供全面的机器视觉解决方案,包括3D iToF和3D dToF图像传感器 [2] - 解决方案具备高精度3D建模、物质成分分析及动态环境理解能力 [2]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可扩展、全栈式ToF传感器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之一 [2]
聚芯微电子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近三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达128.7%
格隆汇· 2025-09-29 22:27
上市申请基本信息 - 武汉聚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29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 - 联席保荐人为海通国际及中信证券 [1] 公司业务定位与技术平台 - 公司是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及影像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芯片与优化算法的深度融合赋能智能设备 [2] - 技术围绕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影像技术三大核心领域,服务于机器人、物联网、移动智能设备、数字孪生及汽车电子等高增长场景 [2] - 解决方案构建“感知-决策-执行”闭环核心能力,致力于通过多模态传感融合与精准驱动突破复杂环境的感知极限 [2] - 公司已实现从单一传感技术向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及影像技术综合平台的跃升,提供“芯片+算法”深度融合的整体解决方案 [5]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1.2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人民币2.42亿元,并在2024年达到人民币6.67亿元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入为人民币4.00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60亿元显著增长 [5] - 公司于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年溢利为人民币973.4万元,而2022年及2023年分别亏损人民币1.37亿元及1.10亿元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溢利为人民币2071.7万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1843.3万元 [5] - 研发开支从2022年的人民币99.7百万元有所下降,2024年为人民币77.1百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为人民币35.4百万元 [5] 收入构成 - 智能感知产品是核心收入来源,但其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97.3%下降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78.7% [6] - 智能感知产品中,光学感知和智能音频是主要组成部分,振动感知业务占比相对较小但呈现增长趋势 [6] - 机器视觉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可忽略不计增长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13.5% [6] - 影像技术产品收入占比从无到有,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达到7.8% [6] 近期运营数据与募资用途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七个月,公司收入及出货量均较2024年同期增长,出货量从约300.0百万件大幅增加至469.0百万件 [7] - 上市融资所得款项拟用于关键技术研发、扩大研发团队、采购流片服务及原材料、升级研发设备、扩大全球销售网络、战略性投资或收购以及营运资金 [6]
聚芯微电子递表港交所 为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及影像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智通财经· 2025-09-29 21:39
公司上市申请 - 武汉聚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29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海通国际和中信证券 [1] 公司业务定位与技术平台 - 公司是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及影像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芯片与优化算法的深度融合,赋能智能设备实现精准感知、卓越影像与智能化升级 [3] - 技术围绕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影像技术三大核心领域,为机器人、物联网、移动智能设备、数字孪生及汽车电子等高增长场景提供关键驱动力 [3] - 解决方案构建“感知-决策-执行”闭环的核心能力,通过多模态传感融合与精准驱动的深度协同,致力于赋能智能设备突破复杂环境的感知极限 [3] 智能感知产品系列 - 公司开发出全面的智能感知产品系列,将光学感知、智能音频和振动感知技术与自研智能算法深度融合 [4] - 智能感知解决方案致力于实现传感器与执行器的低功耗、低延迟及隐私保护的交互,以提升人机交互的精度、即时性与沉浸感 [4] - 产品包括光学感知领域的光线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及多合一光学传感器;智能音频领域的智能音频功放;振动感知领域的LRA驱动芯片及控制算法 [4] 机器视觉解决方案 - 公司提供全面的机器视觉解决方案,通过主动光学探测与多光谱感知技术,赋予智能设备空间感知与视觉理解能力,包括高精度3D建模、物质成分分析及动态环境理解能力 [6] - 核心产品为3D iToF图像传感器与3D dToF图像传感器,使智能设备能感知三维图像信息并获取物体的深度数据 [6] - 公司是国内少数几家具备可扩展、全栈式ToF传感器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之一,机器视觉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产业领域 [6]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全年收入分别为约1.27亿元、2.42亿元、6.67亿元人民币,呈现显著增长趋势 [6][7] - 2024年上半年及2025年上半年收入分别为2.60亿元、4.0亿元人民币,显示持续增长 [6][7] - 公司于2022年及2023年分别录得亏损约1.37亿元、1.10亿元人民币,于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溢利为973.4万元人民币 [6][7] - 2024年上半年及2025年上半年溢利分别为1843.3万元、2071.7万元人民币,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6][7]
新股消息 | 聚芯微电子递表港交所 为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及影像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21:36
公司概况与上市信息 - 武汉聚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29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海通国际和中信证券 [1] 业务定位与技术平台 - 公司是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及影像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芯片与优化算法的深度融合,为机器人、物联网、移动智能设备等高增长场景提供关键驱动力 [3] - 技术围绕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影像技术三大核心领域,构建“感知-决策-执行”闭环的核心能力 [3] 智能感知产品系列 - 公司开发出全面的智能感知产品系列,将光学感知、智能音频和振动感知技术与自研智能算法深度融合 [4] - 产品包括光线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多合一光学传感器、智能音频功放、LRA驱动芯片及控制算法 [4] 机器视觉解决方案 - 公司提供全面的机器视觉解决方案,核心产品为3D iToF图像传感器与3D dToF图像传感器,使智能设备能感知三维图像信息并获取物体的深度数据 [6] - 作为国内少数几家具备可扩展、全栈式ToF传感器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产业领域 [6]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约1.2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约6.67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到约4.00亿元人民币 [6] - 公司于2022年及2023年分别录得净亏损约1.37亿元及1.10亿元人民币,于2024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973.4万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071.7万元人民币 [6] - 公司毛利从2022年的3512.7万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1.56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9341.4万元人民币 [7]
2024—2025年度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品牌评价结果发布
新浪财经· 2025-09-17 07:51
行业品牌评价活动 - 2024-2025年度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品牌评价活动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主办 在德国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开幕首日发布 [1] - 评价覆盖11大类家电产品 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储水式电热水器各10个品牌 净水器/洗碗机/蒸烤一体机/扫地机器人/咖啡机/智能坐便器/空气净化器各5个品牌入选 [1] - 该项目自2010年启动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指导下实施 构建科学客观的品牌评价体系 为自主品牌建设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撑 [1] 行业发展现状 - 行业迎来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 过去一年呈现恢复性增长 [2] - 智能家居和绿色家电等细分领域表现亮眼 市场增长呈现结构性分化 [2] - 传统品类依托政策红利稳定增长 新兴品类规模扩张同时竞争结构重塑 新锐品牌带来强力冲击 [2] - 全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深入推进 从供给端加速家电产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2] 企业战略举措 - 企业积极响应政策导向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提升高端供给能力 强化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2] - 企业注重科技创新夯实品牌根基 加大研发投入 推动人工智能/智能感知/节能环保等前沿技术融入产品 [2] - 通过打造差异化/场景化解决方案 持续提升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力和美誉度 [2] 行业战略方向 - 在"三品战略"指引下坚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提升供给体系对市场需求的适配性 [3] - 中国品牌通过多元化布局与技术创新巩固优势 一批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品牌正在崛起 [3] - 行业将继续顺应消费升级趋势 把握政策利好 深化创新驱动/优化供应链体系/强化品牌建设 [3] - 面对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 需在技术创新/品牌升级与全球化运营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3]
【高伟电子(1415.HK)】1H25 业绩高速增长, CCM份额提升+多元IoT新品拓展值得期待——1H25业绩点评(付天姿)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25 07:05
核心观点 - 公司1H25业绩表现强劲 营收同比增长132%至13.60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320%至0.67亿美元 盈利能力显著修复 [3] - 公司在摄像头模组领域相比韩国LG Innotech具备显著毛利率优势 1H25毛利率达11.4% 高于对手的5.0% 为后续订单获取奠定基础 [4] - 2H25将受益于iPhone 17系列光学升级 包括潜望式长焦从12MP升级至48MP以及超广角镜头搭载范围扩大 [5] - 中长期增长动力明确 涉及折叠屏iPhone主摄切入、可穿戴设备摄像头供应、机器人及智能驾驶领域合作拓展 [6] 财务表现 - 1H25营收13.60亿美元 同比增长132% 主要受益于iPhone后摄超广角和长焦量产以及iPad后摄份额提升 [3] - 1H25毛利率11.4% 基本与2H24旺季的11.5%持平 显示价格压力环境改善 [3] - 研发及管理费用规模同比增长20.5%至0.7亿美元 主要为2026-2027新项目提前投入 [3] - 1H25归母净利润0.67亿美元 对应净利率5.0% 较1H24的2.7%提升2.3个百分点 [3] 竞争优势 - 公司毛利率显著高于竞争对手 LG Innotech光学解决方案业务1H25毛利率仅5.0% 而公司同期为11.4% [4] - 2023-2024年公司毛利率保持在11.7%-13.8%区间 而LG Innotech同期从7.9%下滑至7.2% [4] - 产品良率管控与全链条成本优化能力突出 使公司在后续订单获取中占据主动 [4] 短期催化剂 - iPhone 17 Pro系列潜望式长焦摄像头将从12MP升级至48MP 带动产品ASP提升 [5] - iPhone 17 Pro系列的超广角摄像头将同时搭载于基础款 带动超广角搭载量增长 [5] - 公司有望在后摄超广角+长焦领域获得更多份额 iPad后摄份额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5] 中长期增长动力 - 2026年有望布局折叠屏iPhone摄像模组 2027年切入iPhone后摄主摄赛道 [6] - 可穿戴设备领域将成为苹果TWS耳机、智能眼镜、AR/VR头显等产品的摄像头核心供应商 部分产品2026-2027年量产 [6] - 机器人及智能驾驶领域已与速腾聚创合作布局激光雷达 并与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商合作实现出货 [6] - 获得大客户桌面机器人订单 产品或将于2027年上市 [6]
高伟电子(01415):1H25业绩点评:1H25业绩高速增长,CCM份额提升+多元IoT新品拓展值得期待
光大证券· 2025-08-24 14:1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1H25业绩表现强劲 营收同比大幅增长132%至13 60亿美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0%至0 67亿美元 净利率提升至5 0% [1] - 公司毛利率达11 4% 在淡季与2H24旺季11 5%水平基本持平 显示价格压力环境改善 [1] - 公司利润率显著优于竞争对手LG Innotech 1H25毛利率为11 4% 而LG Innotech光学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仅5 0% [2] - 2H25有望受益于iPhone光学升级及份额提升 包括iPhone17Pro系列潜望式长焦摄像头从12MP升级至48MP 超广角摄像头搭载量增长 以及iPad后摄份额进一步提升 [3] - 中长期增长逻辑清晰 2026年有望布局折叠屏iPhone摄像模组 2027年切入iPhone后摄主摄赛道 并拓展可穿戴设备、机器人及智能驾驶等多元IoT新品 [4] - 盈利预测调整 下调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 9亿、2 3亿、3 4亿美元 但看好份额提升及品类拓展空间 [5] 财务业绩 - 1H25营收13 60亿美元 同比增长132% 主要受益于iPhone后摄超广角&长焦量产及iPad后摄份额提升 [1] - 1H25归母净利润0 67亿美元 同比增长320% 净利率5 0% 同比提升2 3个百分点 [1] - 1H25研发及管理费用规模同比增长20 5%至0 7亿美元 主要为2026-2027新项目提前投入 [1] - 2025E-2027E营收预测分别为35 63亿、41 98亿、61 81亿美元 同比增长42 8%、17 8%、47 2% [6] - 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 90亿、2 26亿、3 43亿美元 同比增长60 0%、18 9%、51 4% [6] - 2025E-2027E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为0 22美元、0 26美元、0 38美元 [6] 竞争优势 - 毛利率持续领先同业 2023年、2024年、1H25毛利率分别为13 8%、11 7%、11 4% 显著高于LG Innotech同期的7 9%、7 2%、5 0% [2] - 产品良率管控与全链条成本优化能力更强 使公司在后续订单获取中掌握主动权 [2] 增长驱动 - iPhone17Pro系列潜望式长焦摄像头从12MP升级至48MP 带动产品ASP提升 [3] - iPhone17Pro系列超广角摄像头有望同时搭载于基础款 带动超广角搭载量增长 [3] - 凭借行业领先良率及自动化能力 在后摄超广角+长焦领域份额有望提升 [3] - 2026年布局折叠屏iPhone摄像模组 2027年切入iPhone后摄主摄赛道 [4] - 可穿戴设备领域有望成为苹果TWS耳机、智能眼镜、AR/VR头显等产品的摄像头核心供应商 部分产品2026-2027年量产 [4] - 机器人及智能驾驶领域深化与速腾聚创合作 拓展激光雷达应用 并与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商合作实现出货 获得大客户桌面机器人订单 [4]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31 76港元 总市值274 31亿港元 总股本8 64亿股 [7] - 近1月绝对收益11 6% 相对收益12 9% 近3月绝对收益44 7% 相对收益37 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