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技术
搜索文档
2025世界NCAP大会落地中国:见证中国汽车产业崛起与全球话语权提升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9 12:10
2025年世界NCAP大会与中国主办 - 2025年世界NCAP大会将于10月15-17日在上海举办 [3] - 这是继2014年后中国第二次承办该全球顶级安全盛会 [1] - 大会选择中国举办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汽车安全技术进步的认可 [9] 中国汽车安全评价体系(C-NCAP)的演进与地位 - C-NCAP是中国唯一的全球NCAP成员 [11] - 中国已拥有世界NCAP第一梯队的C-NCAP评价体系 [1] - C-NCAP从早期借鉴国际经验,发展为如今可反向输出技术理念的重要平台 [9] - 中汽中心官方碰撞试验室获得Euro NCAP与ASEAN NCAP双重认可,并开展与Latin NCAP合作,成为全球获国际NCAP授权最多的试验室之一 [4] C-NCAP 2024版的技术创新与领先性 - 2024年版C-NCAP在乘员保护版块进一步提升场景丰富度,并率先采用虚拟测评技术开展远端乘员保护及乘员离位保护测试 [4] - 在主动安全领域,根据中国道路交通实际开发多种目标物,使涵盖白天黑夜的测试场景更加科学 [4] - 创新性地引入V2X技术,成为全球首个应用此项技术的NCAP评价体系 [4] - 中汽中心已构建覆盖安全、智能、绿色的全维度测评体系,包括C-NCAP、C-ICAP和C-GCAP [5] 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实力与全球竞争力 - 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量达1288.8万辆,销量达1286.6万辆,渗透率突破40% [6] - 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量同比增长6.7%,达到128.4万辆,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第一 [6] - 中国拥有全球70%的动力电池产能、50%的新能源汽车专利、40%的智能驾驶技术储备 [6] - 中国汽车产业正从"标准追随者"转变为"规则参与者",向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 [4][8] 大会议题与中国产业的全球角色 - 2025世界NCAP大会议题包括"NCAP在提升车辆安全中的作用"、"全球视角下的车队安全"及"车辆主动安全演示"环节 [5] - 中国汽车产业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引擎",更将成为安全规则的"共建者"和全球协作的"实践者" [10] - 欧洲NCAP秘书长指出C-NCAP发展迅速,并同欧洲规程加强合作,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范例 [9]
“车路云一体化”推进,多方协作构建产业生态趋势
环球网· 2025-09-25 08:29
政策支持方向 -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从丰富供给、培育主体、优化支撑体系及营造环境四方面提出14项举措以促进数字消费 [1] - 政策提出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无人机支线运输和末端配送业务 [1] - 重点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开展"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建设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 [1] 技术发展与产业趋势 - 行业技术持续迭代升级,向高阶发展并加速普及,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4] - 政策法规日益完善,"车路云一体化"推进,多方协作构建产业生态 [4] - 政策鼓励汽车前装车联网和5G等高性能通信模块,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 [1] 法规准入与配套 - 政策有条件批准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的生产准入 [1] - 推动完善与高阶自动驾驶相关的安全、保险等配套法规 [1] 相关产业链公司 - 北交所中有11家企业被识别为属于智能驾驶产业链 [4] - 产业链公司覆盖汽车传感器(开特股份、奥迪威)、无线通信测试(创远信科)、汽车零部件(建邦科技)、印制电路板(万源通)及智慧交通解决方案(路桥信息、立方控股、微创光电、云星宇、汉鑫科技、莱赛激光)等多个细分领域 [4]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方案》推动智能网联产业化应用,关注北交所智能驾驶产业链: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跟踪第四十四期(20250921)
华源证券· 2025-09-22 20:40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7] - 方案重点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包括开展"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建设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鼓励前装车联网和5G通信模块[13] - 方案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汽车生产准入,推动完善安全及保险配套法规[13] 智能驾驶芯片市场 - 2024年中国车规级SoC市场规模达到381亿元,同比增长42.7%[26] - SoC芯片凭借计算能力提升、数据传输效率高等优势,成为主流智能驾驶芯片,替代传统MCU[21] - 智能座舱SoC市场外资主导,2024年高通、AMD和瑞萨三家共同占据85%份额,其高通占70%[36] - 国产芯片崛起,2024年市占率从不足3%提升至超10%,芯擎科技份额从1.6%增长至4.8%[36] - 自动驾驶SoC市场中,2024年华为昇腾610和地平线J5装机率分别跃升至9.5%和5.1%[39] 北交所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15日至19日,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区间涨跌幅中值为-1.84%,上涨公司43家(占比28%)[45] - 汽车产业市盈率TTM中值上升2.96%至38.2X,总市值升至651.7亿元[68] - 电子设备产业市盈率TTM中值降至60.7X,总市值降至1499.1亿元[48] - 北交所智能驾驶产业链涉及11家企业,包括开特股份、奥迪威、创远信科等[43] 企业动态 - 阿为特拟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设立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79] - 海希通讯子公司与领航国创共同出资设立上海海希领航电力,注册资本1000万元[79] - 广脉科技控股孙公司签署共建国产万卡算力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80]
从价格博弈到价值竞争:汽车行业最新政策梳理-20250919
东证期货· 2025-09-19 16: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解读《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 - 2026年)》和《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把握行业政策环境和发展方向 [7] - 汽车行业反内卷驱动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向,短期防范不良竞争行为,企业竞争策略将调整 [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 - 2026年)》 - **2025年销量目标**: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汽车出口稳定增长,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与年初预期比,新能源汽车年销量降50万辆 [2][8] - **当前数据表现**:1 - 8月汽车累计销量2112.8万辆,同比增长12.6%,完成全年目标65.4%;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962万辆,同比增长36.7%,完成全年目标61.9%;预计9 - 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较低 [9] - **增长驱动分析**:公共领域和县域市场带来增量,推动25个试点城市新增推广新能源汽车70万辆以上;以旧换新补贴措施,2025年政策进一步优化;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将有条件批准L3车型量产 [2][13][20] 《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 - **倡议内容**:明确订单确认、交付验收、支付结算、合同期限等环节操作标准,如验收不超3个工作日,支付账期最长不超60个自然日等 [3][24] - **反内卷背景和发力点**:汽车行业降价幅度攀升,整体利润率下降,整车企业向供应商转移成本压力;国常会提出加强成本调查等三大举措构建正向循环和协作共赢生态 [25] 总结和思考 - **行业发展趋势**:汽车行业反内卷驱动转向价值创造,短期防范不良竞争,企业竞争策略调整,市场份额争夺烈度放缓,但立刻停止降价或拉高车价较难 [31] - **其他市场激励政策**:贷款贴息政策,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符合条件个人消费贷款可贴息;购置税减免政策,2024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免征,2026 - 2027年减半征收 [35][36]
碳酸锂数据日报-20250916
国贸期货· 2025-09-16 11: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 - 2026年)》,提出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规范汽车产业竞争秩序等举措 [2] - 受宁德时代召开与舰下窝锂矿复产相关会议影响,市场情绪消极,再度讨论930是否会出现8大矿山同时停产情况;从基本面看,若停产对供给端总量影响有限,其余来源可补充;从情绪面看,若停产会刺激市场多头情绪;短期内,预计期价或震荡运行,留意月底时间节点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锂化合物价格 - SMM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72450,变化值3000;SMM工业级碳酸锂平均价70200,变化值2500 [1] 期货合约情况 - 碳酸锂2510收盘价72520,涨跌幅2.28%;碳酸锂2511收盘价72680,涨跌幅2.31%;碳酸锂2512收盘价72880,涨跌幅2.3%;碳酸锂2601收盘价72880,涨跌幅2.36%;碳酸锂2602收盘价72660,涨跌幅1.99% [1] 锂矿价格 - 锂辉石精矿(CIF中国)平均价848,变化值0;锂云母(Li₂O:1.5% - 2.0%)平均价1075;锂云母(Li₂O:2.0% - 2.5%)平均价1775;磷锂铝石(Li₂O:6% - 7%)平均价5975;磷锂铝石(Li₂O:7% - 8%)平均价7065 [1][2] 正极材料价格 - 磷酸铁锂(动力型)平均价33375;三元材料811(多晶/动力型)平均价146450;三元材料523(单晶/动力型)平均价119450;三元材料613(单晶/动力型)平均价123950 [2] 库存情况 - 总库存(周,吨)变化值 - 1580,现值138512;注册仓单(日,吨)变化值338,现值38963;冶炼厂(周,吨)变化值 - 3262,现值36213;下游(周,吨)变化值3072,现值58279;其他(周,吨)变化值 - 1390,现值44020 [2] 利润估算 - 外购锂辉石精矿利润 - 3379,外购锂云母精矿利润 - 7008 [2] 价差情况 - 电碳 - 工碳FOF变化值2250;电碳 - 主力合约产变化值 - 1520,现值 - 230;近月 - 连一变化值 - 20,现值 - 160;近月 - 连二变化值 - 20,现值 - 360 [2] 现金成本 - 外购锂辉石精矿现金成本74770,外购锂云母精矿现金成本76422 [2]
创业板指涨超2%,预制菜、汽车产业链大爆发,宁德时代创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2:2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震荡上涨 上证指数早盘上涨8.69点涨幅0.22%报收3879.29点 深证成指上涨137.73点涨幅1.07%报收13061.86点 创业板指上涨64.26点涨幅2.13%报收3084.68点盘中一度突破3100点[1] - 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1.52万亿元较上日缩量1468亿元 全市场超2000只个股上涨[2] 预制菜行业 - 预制菜指数涨1.63% 得利斯开盘涨停 国联水产涨超7% 多股涨超3%[3] -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餐饮门店预制菜使用情况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围[3] - 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850亿元同比增长33.8% 预计2025年突破6173亿元 2023年电商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160%其中年轻消费群体占比超60%[3] - 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预制菜相关企业超7.4万家 2024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超1万余家达注册数量顶峰[4] - 新国标草案要求"防腐剂禁令+冷链升级" 预计推高成本15%~30% 中小工厂或将在国标生效后两年内被并购或退出 头部品牌有望通过规模效应扩大市占率[5] 储能行业 - 宁德时代A股早盘一度大涨14% A股H股同步创新高 摩根士丹利认为其行业领导地位在竞争中得到进一步强化[6][7]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 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8] 汽车行业 - 汽车产业链股大幅走高 豪恩汽电涨近18% 开特股份涨超15% 多股涨超10%[9] -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9] - 政策强调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9][10]
“剑指”3230万辆!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一文速览↓
央视网· 2025-09-15 09:28
政策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 [1] - 方案目标为2025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 [1] 扩大内需举措 - 方案将扩大国内消费作为核心抓手,部署25个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试点城市,将新增推广新能源公交、物流配送等车辆70万辆以上 [3] - 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及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车船税减免优惠,深化车险改革 [3] - 落实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支持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拓展改装、租赁等后市场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优化限购政策 [3] 智能化发展重点 - 方案将智能化发展置于核心位置,重点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深入开展"车路云一体化"试点 [5] - 加快建设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鼓励汽车前装车联网、5G等高性能通信模块,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 [5] - 方案提出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即有条件的自动驾驶汽车生产准入,推动完善安全、保险等配套法规 [5] 自动驾驶标准与规范 - 根据行业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从L0到L5共分为六个等级,L3-L5逐步过渡到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直至完全自动驾驶 [7] - 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明确"接管"一词属于L3及以上自动驾驶等级专属表述,不得用于L2系统宣传中 [7] 智能驾驶测评体系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推出"智能驾驶金字塔分级测评体系",基于技术成熟度将智能驾驶划分为"安全基线""综合优选""极智拔尖"三个层级 [9] - 该体系有积累的百余款车型智能驾驶测评数据库作为支撑,旨在帮助企业开发产品并解决消费者选车难题 [9]
2025年力争实现 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
新华社· 2025-09-15 08:30
政策核心目标 - 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总销量约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 [1]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约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 [1] - 2025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约6% [1] - 2026年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产业规模与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1] 需求侧举措 - 加快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加大力度促进汽车消费 [2] - 推动25个试点城市在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领域新增推广新能源汽车超70万辆 [2] - 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2] - 推动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道路交通安全与保险法律法规 [2] 供给侧举措 - 以技术创新激发消费需求,以标准升级引领产品质量提升 [2] -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2] - 加快突破汽车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 [2] - 持续提升产品经济性、耐久性、舒适性等性能 [2] 政策框架与导向 - 方案从扩大国内消费、提升供给质量、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开放合作4个维度提出15条举措 [1] - 包含60余项细化措施及3方面保障措施 [1] - 政策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从供需两端发力推动行业质与量增长 [1]
八部门:进一步加大力度促进汽车消费 支持以旧换新与后市场消费
上海证券报· 2025-09-15 07:47
核心观点 - 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通过扩大国内消费、提升供给质量、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开放合作四大维度共15条举措,实现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 [1] - 设定2025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的具体目标 [1][10] - 2026年进一步巩固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1][12] 扩大国内消费举措 - 加快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试点、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并落实购置税减免等优惠政策 [13] - 加大汽车消费支持力度:实施以旧换新、新能源公交车更新、二手车"反向开票"及异地交易登记便利化,拓展改装、租赁、赛事等后市场消费 [3][14] - 优化汽车限购政策:鼓励限购地区从购买管理转向使用管理,促进梯次消费和更新消费 [3] 技术升级与产业化应用 - 推动智能网联技术落地: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快V2X/5G通信模块前装、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2][14] - 强化技术创新与标准升级:突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研制重点领域标准,推动人工智能在研发制造中应用 [15][16] - 加快数字化转型:构建场景图谱,培育数字化解决方案和服务商,提升产业链效率 [17] 产业环境优化与秩序规范 - 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城乡充换电网络,推广大功率充电、"光储充放"等新技术,加强县乡地区覆盖 [17][18] - 改革行业管理政策:推进车辆准入管理改革,研究车企集团化运营,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加强OTA升级监管 [3][19] - 规范竞争秩序:加强成本监测、生产一致性检查,设立账款支付问题反映窗口,打击虚假宣传等网络乱象 [2][20] 供应链与国际化合作 - 保障产业链稳定: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强化供应链安全风险监测 [16][17] - 提升出口质量:鼓励研发适销海外产品,完善国际营销和售后体系,优化出口信保和金融服务 [21][22] - 深化国际合作:参与联合国车辆法规协调,制定碳足迹标准,举办国际会议,稳定外商投资信心 [23][26] 目标量化指标 - 2025年汽车总销量目标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 [1][10] - 2025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目标同比增长6%左右,2026年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1][11][12]
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中国证券报· 2025-09-15 04:14
行业增长目标 - 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 同比增长约3% [1]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 同比增长约20% [1]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2025年同比增长6%左右 [1] - 2026年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1] - 2024年汽车销售完成3143.6万辆 同比增长4.5% [1]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1286.6万辆 同比增长35.5% [1] 政策框架与实施措施 - 从扩大消费/供给质量/发展环境/开放合作四个维度提出15条工作举措 [1][2] - 包含60余项细化措施和3方面保障措施 [1][2] - 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 拓展改装/租赁/赛事/房车露营后市场 [2] - 鼓励汽车限购地区优化限购政策 向使用管理转变 [2] - 落实二手车"反向开票"/异地交易登记便利化措施 [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加快突破汽车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 [3] - 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3] - 加快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 促进多场景应用 [3] -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推动法律法规完善 [3] - 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 开发智能交互/智能驾驶新功能 [3] 国际市场与金融支持 - 提升汽车出口金融服务水平 鼓励银行业加大信贷支持 [4] - 支持金融机构提供全球资金管理产品 [4] - 鼓励保险机构优化出口信用保险业务 [4] - 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碳足迹标准 [4] - 推动碳核算方法及结果国际互认 [4] 行业治理与规范 - 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 规范OTA升级活动 [3] - 推动《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立法 完善退出机制 [3] - 开展网络乱象专项整治 依法打击虚假宣传等行为 [3] - 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 强化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