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营销

搜索文档
上海车展进行中,谁还关心夏一平?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27 23:24
公司动态 - 2024 年 12 月 11 日极越就地解散传闻被证实,浙江极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已更名为浙江枫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新增股东台州吉利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持股 0.01%[2] - 2024 年 12 月 10 日极越汽车董事会要求进入最小化运营状态,仅保留 40 - 50 人[10] 财务状况 - 2023 年底极越原定五年 500 亿元融资计划仅完成 16%(80 亿元)[5] - 算上融资和 2024 年亏损 70 亿元,4 年花费不到 160 亿元,2024 年亏损多为欠的研发费、模具费[7] - 极越供应商垫资达 3700 万元[7] 业务运营 - 2023 年 4 月极越遇资金问题,夏一平控制成本使公司活到 2024 年[5] - 2024 年 3 月起夏一平主抓营销销售,投流成本每月约 1000 万元[5][7] - 极越 01 销量不理想,初始售价未获消费者青睐,降价后销量提升缓慢[15] 未来展望 - 夏一平仍在寻找极越复工复产可能性[18] - 极越公关负责人称极越智驾 OTA 今年重启,预计百度完成智驾 3.0 合同起草并发集度审批[20]
拥有11届1005个案例的金轩研究院成立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07 07:55
金轩研究院成立 - 金轩研究院在第十一届金轩盛典上成立 旨在推动汽车营销创新并为行业赋能 [6] - 研究院以金轩奖评委会及11年积累的汽车营销案例库为基础 开展独立客观的汽车营销研究与观察 [6] - 研究院将与汽车厂商和产业链生态伙伴深度协同 为汽车行业营销决策和创新提供专家顾问和赋能支持 [6] 金轩奖概况 - 金轩奖自2014年设立以来已举办十一届 累计收到1005个案例 [8] - 十一届累计颁出268个奖项 约27%的案例能获年度大奖或金奖 [10] - 奖项评审遵循长期复利原则 记录中国汽车营销人创新和奋进的变迁史 [8][10] 行业参与情况 - 40多个汽车品牌参与 包括一汽 东风 上汽 长安 北汽 奇瑞 广汽 江淮 吉利 长城 赛力斯 蔚来 零跑等 [12] - 50多家汽车全生态链企业参与 包括固特异 汽车之家 中汽传媒 迪光数字等 [12] - 100多位汽车营销高管 总监 经理和行业专家 高校教授与学者见证盛事 [12] 研究院人员构成 - 推动力集团董事长贾晓坤担任金轩研究院理事长 [6] - 知萌咨询机构创始人兼CEO肖明超担任院长 [8] - 多位金轩奖评委获聘为研究员 包括郝雁嵩 沈虹 朱劲松 薛振添 陶为民等 [8]
谁领走了2024年度营销金奖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07 07:55
金轩奖概况 - 第十一届金轩奖颁奖典礼于2024年1月6日在北京举行,汇聚中国汽车行业营销人才,旨在记录行业创新与奋进的变迁史 [8] - 历届金轩奖共收到1005个申报案例,累计颁发268个奖项,平均获奖率27% [6] - 奖项涵盖汽车营销全链路,由汽车商业评论与知萌咨询机构联合发起,自2014年创立以来持续获得厂商支持 [25][26] 汽车营销核心议题 - 品牌端:聚焦品牌价值提升,包括年轻化策略和品牌形象活化 [12] - 流量端:争夺消费者注意力资源,挖掘注意力经济价值 [12] - 人群端:注重用户价值提升,细分场景运营及用户生态构建,新势力与传统车企差异化竞争点 [13] - 社会端: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塑造品牌社会价值 [13] 2024年营销趋势 - 智驾技术体验营销成为行业普遍做法,情感共鸣战略深度渗透车企 [15] - 消费分级现象显现,形成四大细分市场: 1. 平替市场(极致性价比):如小米SU7对标保时捷的替代策略 [17] 2. 优替市场(质价比平衡):消费者愿为品质溢价 [17] 3. 情替市场(心价比):满足情绪/精神/文化消费需求 [17] 4. 贵替市场(奢价比):通过工艺/设计/技术创新创造奢侈感 [17] 行业前瞻 - 2025年消费关键词为"求真"与"向实",消费者更严苛审视产品本质,追求可感知的新质体验 [15] - 2025年国内汽车零售增速预计2%,呈现前低后高走势,Q1预计负增长3%,Q4因政策退坡刺激或现强劲增长 [19] - 产品趋势:汽车将更多直面消费者,时尚化趋势明显,生命周期缩短,工业设计与人文科技融合度提升 [23] 获奖案例亮点 - 年度作品类金奖案例包括东风柳汽《星海V9》TVC、极氪7X水下安全测试宣传片等创新视听作品 [29] - 年度案例类金奖覆盖整合营销(如奥迪×《飞驰人生2》)、IP营销(东风奕派×小红书)、事件营销(蔚来科技日)等多元形式 [30][31][32] - 创新营销手法包括用户共创(纳米01项目)、直播转型(北京现代新媒体营销)、跨境传播(岚图海外品牌)等 [32]
车企焦虑的解药,B 站想试试疗效
晚点LatePost· 2024-12-03 22:35
车企营销策略转变 - 新能源时代产品差异化缩小,车企需通过传播更清晰展示产品特点和技术实力 [4] - 消费者关注点变化,品牌传播方式转向更直接的用户互动,如雷军串场视频、特斯拉Cybertruck展示等 [4] - 车企探索多渠道直面用户,以缩短心理距离并影响决策 [4] B站汽车内容生态特性 - 科技转译:B站长视频适合呈现深度内容,9成用户在购车前刷B站深度内容,渗透率第一 [6] - 体验种草:跨区UP主通过生活场景展示车辆功能,如美食博主展示外放电功能,生活博主展示旅行舒适性 [8] - 内容深度直接影响完播率与互动,如保镖的车库视频平均时长超8分钟,技术解析引发用户深度讨论 [6][8] B站汽车内容增长与用户画像 - 2024年一季度B站汽车区日均投稿量超去年两倍,播放量增长50%,日均1700万用户消费汽车内容 [8] - 平均每6个B站用户有1个研究汽车内容,付费能力和意愿用户聚集 [8] - 汽车爱好者从垂类平台涌入B站,社区风格变化推动内容专业化 [6] 车企对B站的重视与投入 - 自主品牌成为B站投放主力,部分车企明确将B站作为主力阵地 [10] - 车企高管频繁入驻B站,如李斌、何小鹏、周金开开设账号,雷军发布深度专访 [11] - 特斯拉首次带Cybertruck扫楼B站,参与技术圆桌讨论 [14] B站扶持计划与行业影响 - B站计划2025年扶持十位汽车区UP主收入破千万,百位破百万,投入1000亿流量 [15] - 汽车消费决策链路长,B站内容通过心智影响促成后续转化 [15] - 车企将B站视为传播重要渠道,UP主与用户互动成为焦虑症解药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