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技术

搜索文档
新能源车周报:商务部将加强对二手车出口工作指导
搜狐财经· 2025-07-04 15:13
碳酸锂价格动态 - 电池级碳酸锂均价6.23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均价6.07万元/吨,均环比上涨200元/吨,现货价格重心震荡上行 [1] - 7月需求预期改善推动价格止跌企稳,但供应端仍维持高位,市场过剩格局延续 [1] 智能驾驶技术进展 - 小鹏和华为系车企2024年加速智驾迭代,小鹏国内首发量产"端到端"大模型,标配智驾时代来临 [2] - 2025年智驾技术门槛降低,20万以内市场将普及,小鹏、比亚迪有望通过平价智能化提升份额 [2] 车市销量与政策 - 6月车市增长受半年度冲量、高息高返到期、以旧换新暂停等因素驱动 [3] - 第三批以旧换新资金7月下达,全年车市销量预计稳增长,新能源渗透率有望续创新高 [3] - 小米SU7上市1小时大定28.9万台,下半年理想i8、极氪9X等多款新车上市将丰富供给 [3] 政策与区域动态 - 商务部加强二手车出口指导,全国范围业务已启动一年多 [4] - 济南发放1200万元汽车消费补贴,最高可申领8500元 [4] - 山东省新能源商用车重点实验室揭牌,聚焦产业化技术瓶颈突破 [4] 进出口与行业数据 - 5月汽车商品出口额206.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进口额同比下降25% [5][6] - 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预估126万辆,同比增长29%,1-5月中国占全球新能源车份额68% [6] 车企动态 - 小鹏G7上市,售价19.58万元起,搭载L3级算力AI系统及2250TOPS算力芯片 [7] - 广汽与华为合作首款车型预计2026年面世,定位30万元级高端市场 [8] - 蔚来自研5纳米智驾芯片神玑NX9031性能达标,世界模型NWM开始推送 [9] 原材料价格 - 电池级氢氧化锂均价62720元/吨,工业级氢氧化锂均价52020元/吨 [10][17] - 六氟磷酸锂国产均价51550元/吨,磷酸铁锂动力型均价33510元/吨 [17][18] - 三元前驱体5系均价75560元/吨,8系三元材料均价142640元/吨 [17]
新能源车企6月成绩单出炉!2025年智驾技术或是车市核心竞争点,智能车ETF泰康(159720)回调布局机遇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7-02 15:29
智能车ETF泰康(159720)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2日收盘 智能车ETF泰康(159720)跟踪的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H11052)下跌0 64% [1] - 成分股涨跌互现 中矿资源(002738)领涨3 12% 赣锋锂业(002460)上涨2 89% 天齐锂业(002466)上涨2 11% [1] - 电连技术(300679)领跌3 59% 银轮股份(002126)下跌3 39% 先导智能(300450)下跌2 69% [1] 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 - 比亚迪6月新能源车销量达382585辆 上半年累计销量约214 6万辆 同比增长33 04% [1] - 零跑汽车6月交付48006辆 同比增长超138% 上半年累计交付221664辆 [1] - 小鹏汽车6月交付34611辆 同比增长224% 连续8个月交付量超3万辆 2025Q2累计交付103181辆创单季度新高 [1] - 鸿蒙智行单月全系交付52747辆 刷新单月及单日销量纪录 [1] 智能驾驶行业趋势 - 2025年智驾技术成为车市核心竞争点 行业竞争加剧 [2] - 比亚迪"全民智驾"战略降低技术门槛 推动中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翻倍 [2] - 城市NOA渗透率或提升至15% 高阶智驾落地成为车企竞争主旋律 [2]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构成 - 指数覆盖智能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感知系统 决策系统 执行系统 通讯系统 整车生产及汽车后市场上市公司 [2] - 智能车ETF泰康(159720)紧密跟踪该指数 [2][3]
“ICU”归来的小鹏,如何抗衡小米YU7?
36氪· 2025-06-25 18:51
行业竞争格局 - 汽车行业淘汰赛加速,未来国内存活车企数量预计仅剩个位数,行业大佬预测在5-8家之间 [1] - 小鹏汽车当前处境仍具挑战,曾自比处于"ICU门口",现通过性价比策略初步扭转局面 [1] - 行业竞争焦点转向20万以上中高端市场,该价位段被形容为"最惨烈且会更加惨烈"的战场 [7] 小鹏汽车经营表现 - 2024年交付19万辆新车,同比增长34.2%,营收408.7亿元,同比增长33.2%,但净亏损57.9亿元,单车亏损约3万元 [2] - 2025年一季度交付94,008台,同比增长331%,登顶新势力销冠,单车亏损降至7021元 [3] - 毛利率从2023年1.5%提升至2024年14.3%,但仍低于行业头部20%的水平 [2] - MONA M03销量占比曾超50%,但2025年5月销量10,900辆,较1-4月均值15,335辆下滑28.92% [3][5] - 高端车型G9/X9前5个月平均月销仅一两千辆,高端化进展受阻 [5] 产品与市场策略 - 被迫转向性价比路线,MONA M03起售价10万出头,带动销量但拉低单车均价从20万+降至15万 [3] - 新发布G7预售价23.58万元,1小时内小订突破10,000台,定位中高端SUV市场 [10] - 计划2025年推出首款增程式混动车型G01,综合续航达1400公里,对标理想 [18] - 从激光雷达转向纯视觉智驾方案,效仿特斯拉实现降本 [14] 技术发展路径 - 将AI技术作为核心战略,目标成为"AI汽车领导者",预计2026年实现部分AI能力断代式领先 [12][15] - G7宣传"全球首款L3级算力",算力超2000 TOPS,搭载自研VLA/VLM模型 [13] - 开发"鲲鹏超级电动体系"增程技术,规划2025年下半年为AI技术转折点 [18] - 智驾路线转向高算力芯片弥补纯视觉方案精度不足,但商业化路径尚不明确 [14] 竞争对手分析 - Model Y 2024年10-12月销量分别为36,204/44,576/61,881辆,国内品牌难以撼动其地位 [7] - 特斯拉中国2025年5月销量同比下降15%至6.17万辆,Model Y连续8个月同比下滑 [8] - 小米SU7 2025年5月销量28,013辆,远超Model 3焕新版13,818辆 [10] - 即将发布的小米YU7关注度极高,试驾租赁价格达1000-6000元/天,将对G7形成压力 [11] 未来发展目标 - 确立2024年四季度盈利目标,需平衡销量与盈利关系 [1][20] - 计划构建"体系能力"替代单点突破,实现行稳致远发展 [6] - 通过技术创新维持交付量高速增长,提升毛利率至行业头部水平 [20] - 强化智驾技术标签,争夺智能化下半场竞争优势 [19]
独家丨东风华为首款越野车将上市,预计售价50万元内
雷峰网· 2025-05-21 15:36
猛士M817车型 - 首款基于华为"天元架构"打造的车型,定位"智能越野第一车"[1][2] - 预计售价40万-50万元,计划在成都车展前后上市[2] - 搭载华为全栈智能解决方案,包括乾崑智驾ADS 4.0、鸿蒙智能座舱、华为云、星闪车钥匙等技术[3] 华为合作模式 - 采用HI模式合作,猛士科技成为继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东风岚图后第4家HI模式合作车企[2] - 与鸿蒙智行模式不同,HI模式下华为不负责研发和销售,但双方联合开发了"天元架构"[2] - "天元架构"基于华为乾崑车控模组,实现硬件平台化、软件服务化与端云一体化[2] 猛士品牌战略 - 猛士科技为东风汽车2022年发布的高端电动越野品牌,首款车型猛士917售价63.77万-69.77万元[3] - M817将品牌从高端越野延伸至城市智驾场景,结合东风军工品质与华为智能化能力[3] - 定位覆盖城市通勤、近郊出游和长途穿越,区别于主打户外越野的猛士917[3]
雷军发文透露艰难时刻,小米状态逐步恢复
金融界· 2025-05-11 22:44
公司动态 - 小米董事长雷军表示过去一个多月是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情绪低落并取消部分会议和出差计划 暂停社交媒体互动 [1] - 雷军感谢朋友支持 逐渐找回前行的勇气和信心 状态开始恢复 [1] - 小米SU7在安徽德上高速发生事故 引发广泛关注 公司随后调整新车定购页面措辞 将"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 [1] - 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澄清 YU7上市发布时间未改变 仍为今年6至7月 [1] - 小米汽车首次参加上海车展 展示小米SU7 Ultra等产品 副总裁李肖爽邀请参观展台 [1] - 小米成立第15周年庆祝活动中 多位高管转发表态 表达对未来信心 [1] 产品与技术 - 小米SU7 Ultra量产版正在挑战纽北赛道 标志着公司在电动汽车领域进一步探索和技术突破 [2] 公司战略 - 过去几年公司一直保持忙碌 此次事件让公司有机会重新审视和调整发展方向 [2] - 雷军强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 公司都不会回避 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 尽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 [2]
魏建军开年“第一播”,展现长城的“智驾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8 15:49
中国智驾行业发展 - 中国智驾发展速度已从追赶、并驾齐驱到领跑阶段,自主品牌通过技术深耕将智驾打造为核心竞争力[1] - 行业竞争进入拼技术时代,"车位到车位"功能成为高阶智驾最新评价标准[3] - 智电时代下战略决策速度至关重要,一步慢可能导致步步落后[7] 长城汽车智驾技术突破 - 公司成功完成重庆8D魔幻城市复杂路线挑战,涵盖12座立交、3座跨江大桥、4条隧道等高难度场景[3] - Coffee Pilot Ultra系统展现精准避障能力,实现地下三层停车场到闹市区全程无断点智驾[3][5] - 关键技术突破包括无保护左转、窄路会车、闸机通行等复杂场景处理,表现接近人类老司机水平[5][10] 研发投入与战略布局 - 公司自2011年布局智驾领域,2023年研发投入达110.34亿元,占营收6.37%[7] - 研发人员占比29.3%,智能化团队达6000人,2023年专利公开量6888件[7] - 2022年果断转向无图方案,节省约10亿元高精地图成本,成为首家实现无图方案量产企业[8] 市场表现与用户数据 - NOA智驾总里程达4588万公里,智驾里程占比25.7%[11] - 智驾功能激活率97.76%,智能泊车成功率83.98%,NOA里程占比高达87.2%[11] - AEB系统累计避免碰撞7295次,验证技术可靠性[11]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认为特斯拉FSD可能面临中国复杂路况的"水土不服"问题[10] - 提出智驾标准应"超越期待"而非"勉强及格",强调安全与极致体验[10] - 开放态度应对竞争,展现战略自信[12]
车企焦虑的解药,B 站想试试疗效
晚点LatePost· 2024-12-03 22:35
车企营销策略转变 - 新能源时代产品差异化缩小,车企需通过传播更清晰展示产品特点和技术实力 [4] - 消费者关注点变化,品牌传播方式转向更直接的用户互动,如雷军串场视频、特斯拉Cybertruck展示等 [4] - 车企探索多渠道直面用户,以缩短心理距离并影响决策 [4] B站汽车内容生态特性 - 科技转译:B站长视频适合呈现深度内容,9成用户在购车前刷B站深度内容,渗透率第一 [6] - 体验种草:跨区UP主通过生活场景展示车辆功能,如美食博主展示外放电功能,生活博主展示旅行舒适性 [8] - 内容深度直接影响完播率与互动,如保镖的车库视频平均时长超8分钟,技术解析引发用户深度讨论 [6][8] B站汽车内容增长与用户画像 - 2024年一季度B站汽车区日均投稿量超去年两倍,播放量增长50%,日均1700万用户消费汽车内容 [8] - 平均每6个B站用户有1个研究汽车内容,付费能力和意愿用户聚集 [8] - 汽车爱好者从垂类平台涌入B站,社区风格变化推动内容专业化 [6] 车企对B站的重视与投入 - 自主品牌成为B站投放主力,部分车企明确将B站作为主力阵地 [10] - 车企高管频繁入驻B站,如李斌、何小鹏、周金开开设账号,雷军发布深度专访 [11] - 特斯拉首次带Cybertruck扫楼B站,参与技术圆桌讨论 [14] B站扶持计划与行业影响 - B站计划2025年扶持十位汽车区UP主收入破千万,百位破百万,投入1000亿流量 [15] - 汽车消费决策链路长,B站内容通过心智影响促成后续转化 [15] - 车企将B站视为传播重要渠道,UP主与用户互动成为焦虑症解药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