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搜索文档
蓝晓科技(300487):盈利能力稳定向上,看好公司后续项目长期发展
浙商证券· 2025-10-27 09:4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7]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全球吸附树脂领先企业,生命科学、水处理、金属资源等板块成长动能明显,看好其长期成长 [5] - 2025年前三季度盈利能力稳定向上,实现营业总收入19.33亿元,同比增长2.20%,扣非归母净利润6.39亿元,同比增长10.56% [1] - 生命科学业务发展迅速,新产能规划将为其持续高速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2] - 西藏盐湖提锂项目取得产业化突破,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新增量 [4] - 公司实施半年度权益分配,积极回报投资者,反映出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单季实现营业总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14.86%,环比增长2.29%;实现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上升7.72%,环比下降17.58% [1] - **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7亿元、12.38亿元、15.18亿元,对应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96元、2.44元、2.99元 [5][12] - **估值水平**:报告日现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28.37倍、22.85倍、18.63倍 [5][12] - **成长性指标**: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27%、28.75%、22.1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6.63%、24.14%、22.64% [12] - **盈利能力**: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稳定在约49.25%-49.95%,净利率维持在约32.39%-33.59% [13] 生命科学业务 - 生命科学领域具有高技术壁垒、高附加值及高利润率的特点 [2] - 固相合成载体业务延续良好增长态势,多个头部GLP-1多肽类项目顺利推进 [2] - ProteinA Suno产品获得海外知名药企测试通过并开展替换验证 [2] - 色谱填料已有10个类型完成DMF认证,9款处于申请阶段 [2] - 小核酸载体产品涵盖数十个临床阶段项目,具备良好市场潜力 [2] - 拟投资11.5亿元新建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以满足订单增长及产能升级需求,新产能涵盖层析介质、聚合物色谱填料等多个重点下游方向 [2] 盐湖提锂业务 - 公司在盐湖提锂领域拥有扎实技术储备、领先产业化能力和优质项目履约能力 [4] - 国能矿业结则茶卡项目首条3300吨氢氧化锂产线试运行顺利,工艺能耗、运行稳定性及产品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4] - 该项目采用环境友好“零碳”工艺,以“风光绿电”为动力来源,预计建成西藏地区首个工业级“绿色零碳直接提锂”标杆项目 [4] - 项目采取委托加工方式,国能矿业将向公司支付委托加工费及产品销售收入分成,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 [4] 投资者回报 - 2025年半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以股本基数507,115,589股,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8元(含税) [3] - 实际现金分红总额为91,280,806.02元(含税) [3]
蓝晓科技(300487):公司毛利率创新高 汇兑损益及税费等影响短期利润
新浪财经· 2025-10-26 08:3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9.33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6.52亿元,同比增长9.27% [1]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14.86%,环比增长2.29%,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7.72%,环比下降17.58% [1] - 2025年第三季度综合毛利率55.62%,同比提升4.4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96个百分点,创近年来新高 [2]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30.42%,同比下降1.8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7.33个百分点,主要受汇兑收益环比减少及补缴部分所得税影响 [2] 各业务板块增长 - 2025年前三季度生命科学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1%,金属资源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0%,水处理板块收入同比增长9%,食品加工领域收入同比增长50% [2] - 金属资源板块提镍、提稼、提铀等产品销售持续增长,水处理板块高端饮用水与头部客户形成长单合同,超纯水在半导体、面板等领域持续突破 [2] - 生命科学等高毛利业务营收增加及原材料价格回落是毛利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力 [1][2] 未来增长动力 - 公司产品在国内知名药企的抗体临床三期项目中进行替换验证,并新增两个抗体IND申报项目 [3] - 公司10个类型的色谱填料已完成Drug Master File认证,9款正处于申请阶段 [3] - GLP-1多肽类、乳铁蛋白、小核酸载体等项目顺利推进 [3] - 计划投资11.5亿元建设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并在海外进行全球化营销和技术服务网络布局 [3]
蓝晓科技(300487) - 2025年10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5 15:06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9.33亿元,同比增长2.20%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6.52亿元,同比增长9.27% [2]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14.86% [2]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7.72% [2] - 报告期综合毛利率52.81%,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 [2][3] - 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5.39亿元 [2] - 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34.50% [2] 业务结构 - 吸附分离材料营业收入15.65亿元,占总收入80.95% [4] - 系统装置营业收入2.48亿元,占总收入12.83% [4] - 扣除盐湖提锂大型项目影响后,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8% [2] - 生命科学、金属资源、水处理和超纯水等业务延续增长趋势 [2] 毛利率驱动因素 - 毛利率提升得益于生命科学、金属资源等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 [3] - 报告期内部分主要原材料价格呈下降趋势 [3] 业务板块发展 - 金属资源板块是吸附分离材料业务前三大板块之一 [5] - 公司在红土镍矿提镍、钴提取及回收、石煤提钒领域已签订多个工业化项目 [5] - 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将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产能情况分批陆续投产 [6] - 产业园主要产品包括层析介质、聚合物色谱填料、酶载体、小核酸载体等 [6]
利安隆(300596)季报点评: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多元布局拓宽空间
新浪财经· 2025-10-24 20:38
公司财务业绩 - 公司前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5.09亿元,同比增长5.72%,归母净利润3.92亿元,同比增长24.92% [1] - 第3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5.14亿元,同比增长4.77%,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60.83% [1] - 公司综合毛利率增长0.59个百分点至21.72%,单季度毛利率呈现逐季改善趋势,Q1/Q2/Q3毛利率分别为21.52%、21.65%、21.97% [1] 主营业务发展 - 润滑油添加剂业务拓展较好,锦州康泰二期产能于2024年投产后稼动率攀升 [1] - 公司持续开发大客户,积极参与发动机润滑油中国标准创新联盟的中国标准制定,并与国际四大润滑油添加剂公司及国内复合剂企业密切合作 [1] - 公司作为国内高分子材料抗老化助剂龙头企业,借助其在创新、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主营业务 [2] 新兴业务布局 - 公司布局生命科学业务,形成以生物砌块和合成生物为核心的产业,生物砌块业务进入市场开拓阶段 [2] - 公司于2024年通过收购韩国公司切入聚酰亚胺材料领域,并在宜兴建设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推动境内外双研发中心、双产业基地布局,预计2026年试生产 [2] - 公司于今年2月启动产能出海计划,将在马来西亚建设海外研发生产基地,用于研发生产高分子材料抗老化添加剂、润滑油功能添加剂等产品 [2]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公司润滑油添加剂业务有望持续增长,生命科学业务等新兴领域将驱动未来发展 [1][2] - 维持对公司2025至2027年的盈利预测,净利润分别为5.28亿元、6.19亿元和7.13亿元 [2] - 对应2025至2027年EPS分别为2.30元、2.69元和3.1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值分别为17倍、15倍和13倍 [2]
利安隆(300596):业绩持续稳健增长,多元布局拓宽空间
东兴证券· 2025-10-24 18:21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4][12] 核心观点 - 报告看好利安隆作为国内高分子材料抗老化助剂龙头企业,凭借其在创新、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主营业务,同时积极拓展润滑油添加剂和生命科学业务,驱动未来发展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5.09亿元,同比增长5.72%,归母净利润3.92亿元,同比增长24.92%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5.14亿元,同比增长4.77%,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60.83% [2] - 公司综合毛利率增长0.59个百分点至21.72%,单季度毛利率呈现逐季改善趋势,Q1/Q2/Q3毛利率分别为21.52%、21.65%、21.97% [3] 业务发展进展 - 润滑油添加剂业务拓展良好,锦州康泰二期产能于2024年投产后稼动率攀升,公司持续开发大客户并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与国际四大润滑油添加剂公司及国内复合剂企业密切合作,预计该业务将持续增长 [3] - 生命科学业务已形成以生物砌块和合成生物为核心的产业,生物砌块业务从研发、量产准备过渡到市场开拓阶段 [4] - 公司于2024年通过收购韩国公司切入聚酰亚胺材料领域,并在宜兴建设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推动境内外双研发中心、双产业基地布局,预计2026年试生产 [4] - 公司于2025年2月启动产能出海计划,将在马来西亚建设海外研发生产基地,用于研发生产高分子材料抗老化添加剂、润滑油功能添加剂等产品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年至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5.28亿元、6.19亿元和7.13亿元 [4] - 预测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30元、2.69元和3.11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至202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7倍、15倍和13倍 [4] - 预测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3.79亿元、72.72亿元和81.9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2.16%、14.01%和12.63% [11] - 预测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3.90%、17.13%和15.25% [11] - 预测2025年至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0.77%、11.42%和11.87% [11]
Cell Press“年度最受欢迎中国论文”投票开启!中国科学家“代表作”由你决定!
生物世界· 2025-10-24 12:04
今年,细胞出版社的 中国科学家与 Cell Press 活动 迎来了第十年。在过去的 2024 年里,中国科研工作者在 Cell Press 旗下的 生命科学 、 医学 、 物质科学 、 交叉科学 、 可持续发展 等领域的期刊发表的原创研究型论 文超过 2400 篇, 保持高速增长 。从免疫系统的奥秘到细胞衰老机制,从植物生长调控到神经科学探索,中国 科研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今天, "2024 年度 Cell Press 最受欢迎中国论文" 网络投票评选暨 中国科学家与 Cell Press 活动正式开启 ! 今年我们将继续在 生命科学 、 物质科学 、 交叉科学 、 医学、 可持续发展五大领域中 评选出 最受欢迎的中国 论文 ——现在,请行使你的权利,为你最喜欢的中国论文投出宝贵一票! 这不是简单的投票, 它是一次科研同行间的共鸣 : 也许你在做相似的研究,深知那份艰难; 也许你只是单纯被某个发现惊艳; 也许你只想为某位尊敬的学者加油助威! 无论理由是什么,你的一票都值得被看见 。 扫描 下方二维码 助力你心目中最精彩的成果 摘得荣誉吧! 投票评选规则 1、每位读者(每个 ...
“十四五”亮点|输送5500万人才!中国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教育体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3 16:33
教育体系规模与质量 - 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 [1] - 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92% [1] - 义务教育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基本均衡 [1] -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今年秋季学期惠及约1200万人 [1] - 全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 [1] 教师队伍建设 - 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压减65%以上以减轻教师负担 [1] - 强化教育家精神的培育涵养,引导教师践行共同价值追求 [1] - 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 [1] 人才培养与全面发展 - 持续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1] - 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要求 [1] - 职业技能人才是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供给了现代产业70%以上新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2] 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 高校获得75%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55%以上的科技进步奖 [2] - 在生命科学、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 [2] -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团队为天问二号探测器研制机械臂监视相机镜头 [2]
新华鲜报·“十四五”亮点|输送5500万人才!中国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教育体系
新华社· 2025-10-23 14:46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 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92%,义务教育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基本均 衡……"十四五"时期,我国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人才"蓄水池"不断扩容,为强国建设提 供有力人才支撑。 今年10月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与地球合影图像。拍摄这张珍贵合影的 机械臂监视相机镜头,是由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能光学成像团队研制。从"神舟"飞天, 到"嫦娥"奔月,再到"天问"探火……伴随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一批批拔尖创新人才和专门人才接连涌 现,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十四五"时期,高校获得75%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55%以上的科技进步奖,特别是在生 命科学、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持续发展也取得显 著成效。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技能人才同样是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力量。"中国制造"走向"中国 创造",职业教育供给了现代产业70%以上新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 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源源不断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 育才造士 ...
执笔共书科技金融大文章
金融时报· 2025-10-23 14:24
历史与政策背景 - 金融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历史上蒸汽时代商业银行兴起,电力革命中投资银行崛起,信息浪潮里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共舞 [1] - 党中央将科技金融置于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1] - 央行信贷市场司于2024年新设立,牵头负责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工作 [2] 现有金融体系与工具 - 政策框架不断完善,科技贷款持续增量扩面,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发力 [2] -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功能增强,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错位发展,数千家专精特新企业在A股市场崭露头角 [2] - 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日益活跃,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2024年债券市场创新推出科技板以引导资金投向科技创新 [2] 当前挑战与未来方向 - 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的融资需求仍待更好满足,股权投资投早投小的力度需加强,金融服务专业化水平和适配性有提升空间 [3] - 未来将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构建支持科技创新的内部管理机制,探索适配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 [3] - 致力于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建设好债券市场科技板,完善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促进股权投资与银行信贷等功能互补的金融服务生态 [3] 信息传播与平台建设 - 积极做好科技金融政策宣传解读,推广落地见效的鲜活案例 [4] - 《金融时报》开设科技金融专刊,搭建汇聚智慧、分享经验的平台,全面深入宣传报道科技金融领域政策及实践 [4]
“十四五”亮点:输送5500万人才!中国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教育体系
新华网· 2025-10-23 12:11
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 今年10月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与地球合影图像。拍摄这张珍贵合影的 机械臂监视相机镜头,是由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能光学成像团队研制。从"神舟"飞天, 到"嫦娥"奔月,再到"天问"探火……伴随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一批批拔尖创新人才和专门人才接连涌 现,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十四五"时期,高校获得75%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55%以上的科技进步奖,特别是在生 命科学、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持续发展也取得显 著成效。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技能人才同样是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力量。"中国制造"走向"中国 创造",职业教育供给了现代产业70%以上新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 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源源不断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 强之基。(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记者 王鹏)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 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学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