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

搜索文档
新职业等你来!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紧跟民生需求凸显新特点
央视网· 2025-07-23 11:42
新职业发布概况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第7批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 同时调整变更9个职业、工种信息 [1] - 第7批新职业包括检验检测管理工程技术人员、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养老服务师、电子电路设计师等 [3] - 新增42个新工种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服务犬驯养师、睡眠健康管理师、焊接机器人工作站装配工等 [3] - 与前几批相比 新职业数量保持稳定 但新工种明显增加 [5] 新职业特点与趋势 - 42个新工种的发布标志着新职业发布进入深化阶段 职业细分程度不断增加 [7] - 新职业新工种呈现与民生需求紧密相关的特点 如睡眠健康管理师、智慧景区管理师、旅拍定制师等 [8] - 养老服务师等新职业的发布有助于增加社会就业岗位 [10] - 自2019年以来已发布7批共110个新职业 顺应新技术发展趋势 反映新业态变革需求 [11] 技术驱动的新职业发展 -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催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云网智能运维员等数字新职业 [13] - 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催生碳排放管理员、氢燃料电池测试员等绿色职业工种 [13] - 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新职业体现低空经济蓬勃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 [15] 新职业培训与政策支持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加大新职业培育力度 激发就业增长新动能 [16] - 将组织制定新职业国家职业标准 开展新职业培训 [16] - 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的项目化培训模式 加快开发培训基础资源 [17] - 探索建立新职业观察区域合作机制 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重点区域 [18]
工业硅:市场情绪高涨,关注涨停风险,多晶硅:政策预期愈发强烈,盘面亦难跌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23 09: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硅市场情绪高涨需关注涨停风险,多晶硅政策预期强烈盘面难跌 [1] - 工业硅趋势强度为2,多晶硅趋势强度为1,趋势强度取值范围为【-2,2】区间整数,-2表示最看空,2表示最看多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面跟踪 工业硅、多晶硅期货市场 - Si2509收盘价9655元/吨,成交量1234403手,持仓量380961手;PS2509收盘价49105元/吨,成交量757482手,持仓量192179手 [1] - 工业硅近月合约对连一价差-25元/吨,买近月抛连一跨期成本51.8元/吨;多晶硅近月合约对连一价差260元/吨 [1] 基差 - 工业硅不同对标现货升贴水有差异,多晶硅现货升贴水(对标N型复投)为 -3365元/吨 [1] 价格 - 华东地区通氧Si5530价格9700元/吨,云南地区Si4210价格10000元/吨,多晶硅 - N型复投料价格46000元/吨 [1] 利润 - 硅厂利润(新疆新标553)为 -1451元/吨,(云南新标553)为 -3363元/吨,多晶硅企业利润为 -17.8元/千克 [1] 库存 - 工业硅社会库存(含仓单库存)54.7万吨,企业库存17.3万吨,行业库存72.0万吨,期货仓单库存25.0万吨;多晶硅厂家库存24.9万吨 [1] 原料成本 - 工业硅原料成本方面,硅矿石、洗精煤、石油焦、电极等价格有不同表现;多晶硅相关产品如三氯氢硅、硅粉等也有对应价格 [1] 多晶硅(光伏)价格 - 硅片(N型 - 182mm)价格1.1元/片,电池片(TOPCon - M10)价格0.248元/瓦,组件(N型 - 182mm)价格0.658元/瓦,光伏玻璃(3.2mm)价格17.5元/立方米,光伏级EVA价格9650元/吨 [1] 有机硅价格与利润 - DMC价格12050元/吨,DMC企业利润 -231元/吨 [1] 铝合金价格与利润 - ADC12价格20250元/吨,再生铝企业利润 -690元/吨 [1] 宏观及行业新闻 - 国家能源局答复指出持续深化配电机制创新,完善绿色能源消费制度体系,加强新能源相关标准制修订,强化行业规范引导,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1]
立新能源: 新疆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募集说明书(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7-18 19:28
公司基本情况 - 新疆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8月28日,注册资本933,333,334元,注册地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玄武湖路477号新疆能源大厦10层 [20] - 公司于2022年7月2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代码001258.SZ [2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933,333,334股,其中国有法人持股占比47.38%,其他内资持股占比2.40%,人民币普通股占比50.22% [20][21] - 公司控股股东为新疆能源集团,直接持股47.38%,实际控制人为新疆国资委 [21] 行业政策环境 - 根据新疆发改委《自治区贯彻落实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试行)》,自2025年11月起新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电价 [2] - 对2025年6月1日前投产的存量项目:补贴项目机制电量比例为30%,平价项目为50%;2025年6月1日及以后投产的增量项目机制电价通过分类竞价形成,区间暂定0.15-0.262元/千瓦时 [2] - 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 [18] - 2023年起全国范围内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核查工作,严厉打击骗补行为 [4]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分别为88,178.49万元、98,976.86万元、97,067.85万元及21,678.60万元,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2022年的19,600.72万元下降至2025年1季度的-949.59万元 [6]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1.71%,主要因风电项目利用小时数减少85.99小时及电价同比下降10.48% [7] - 应收补贴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1,205天增至2025年1-3月的2,352.25天,回款周期持续延长 [5] 市场化交易影响 - 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从2022年的22.27%上升至2025年1-3月的41.55% [3] - 市场化交易度电均价(不含补贴)介于0.16-0.23元/千瓦时,整体低于保障性收购电价 [3] - 预计随着市场化交易占比提升,公司综合度电单价将下降,对发电收入产生不利影响 [3][4]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的68.67%上升至2025年3月末的81.46%,高于行业均值 [10]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81,225.43万元下降至3,757.82万元 [9] - 购建固定资产等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超过经营活动现金流,2023年达379,031.08万元 [9] 募投项目情况 - 本次拟募集资金182,925.47万元,主要用于三塘湖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储能规模+80万千瓦风电项目 [16] - 募投项目预计年上网电量183,744万千瓦时,利用小时数2,296.8小时,综合度电均价预测为0.206元/千瓦时 [12] - 项目存在电价波动、限电率提升等风险,可能影响预期效益 [10][12]
聚焦四大技术 实施四项工程 |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中国化工报· 2025-07-18 10:11
绿色转型战略 - 公司以新能源消纳、氢能产业链培育、过程节能优化、数智赋能为四大突破口,全面推进绿色转型 [1] 绿电替代技术 - 发挥惠来地区绿色石化与海上风电互补优势,协同中石油南方勘探公司提升绿电消费比例,降低碳排放 [1] - 实施终端电气化项目:燃料用能领域采用电力替代工艺加热炉,动力用能领域以电驱替代蒸汽驱压缩机,热力用能领域通过电力替代蒸汽降低锅炉成本 [1] 绿氢炼化技术 - 利用重劣质原油加工配套的高硫石油焦制氢工艺,开发年产1500吨高纯蓝氢项目 [1] - 建设区域供氢中心,构建"高纯氢+加氢母站+氢能重卡车+物流运输氢能"产业链,引领粤东氢燃料产业发展 [1] - 探索风光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推动绿氢"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实现海上风电与绿色化工融合 [1] 过程降碳技术 - 跟踪行业最新节能提效技术,与设计院所合作推动技术落地 [2] - 优化乙烯、芳烃装置操作能效,使其成为行业标杆 [2] - 实施天然气余压发电等项目,保持炼油装置能效领先水平 [2] 数智控碳技术 - 建立智慧管碳平台,通过物联网和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能碳数据采集、监测、核算,形成企业碳账本 [2] - 完善能碳一体化管控平台,实现能源消耗精准管理及碳足迹全流程监控 [2]
年发电近800万度!实探零碳园区的“中国样本”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7 15:06
工业园区的历史演变 - 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拉开近代工厂序幕 水力成为早期工厂能源供给 [1] - 1896年世界第一个工业园区在英国面世 [1] - 从水力供给工厂到零碳园区 光伏产业推动能源迭代 [3] 零碳园区政策与趋势 - 零碳园区指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产业园区 [4]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零碳园区"概念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推进零碳园区建设 [4]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文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零碳园区 [6] 光伏产业发展数据 - 2025年一季度全国新增光伏装机59.71GW 工商业领域新增31.26GW占比最高 [6] - 江苏 浙江 安徽三省新增光伏装机13.83GW 占全国23% [9] - 江苏累计光伏装机6831.4MW 其中分布式5038.4MW [8] - 浙江累计光伏装机5071.3MW 其中分布式4224.6MW [8] - 安徽累计光伏装机4684.8MW 其中分布式3191.4MW [8] 创维光伏零碳园区案例 - 园区总装机6.54MW 年发电量8000MWh 减排7332吨二氧化碳 [16] - 采用光伏车棚 彩虹长廊 5度"黄金倾角"设计提升发电效益 [10] - 配置1840kW/2870kWh储能系统 光储充一体柜实现智慧能源管理 [12] - 无人机配合智能清洗机器人提升运维效率 [12] - "巧客立"快装支架系统降低57%成本 节省50%安装时间 [14] - 形成光伏发电 储能 虚拟电厂调度的完整能源生态系统 [16]
煤化工产业趋势展望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 现代煤化工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煤化工项目十四五规划及审批要点 - **项目核准**:年产超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超100万吨煤制油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新建煤制烯烃、煤制对二甲苯(PX)项目由省级政府核准 [1] - **项目环评**:选址应符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新建扩建项目应布设在依法合规设立的产业园区,避开特定禁止区域和环境敏感区域;使用特定煤类作原料的项目环评文件应论证相关技术可靠性,对工艺废气排放等方面提出要求 [2][3] - **能耗和碳排放**:政府提出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控制新增煤电装机容量等要求;对现代煤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提出节能降碳改造升级要求,制定碳排放基准和管理要求 [3][4] - **产能和布局**:从严从紧控制现代煤化工产能规模和新增煤炭消费量,明确示范区新增煤炭转化总量不再延续;做好煤制油气战略基地规划布局和管控,推动产业集聚化、园区化发展 [5][6] 新疆煤化工发展情况与机遇 - **发展情况** - **煤炭分级分质利用**:建成多个项目,如新疆广汇1000万吨/年煤炭分级分质综合利用项目等 [7] - **煤制气**:建成全国首批项目,2024年准东地区多个项目获批 [9] - **煤制油**:2024年3月新疆首个煤制油项目启动,采用自主研发二代直接液化技术 [10] - **煤制烯烃**:有多个在建和前期项目 [11] - **煤制乙二醇**:已建成多个项目 [12] - **发展机遇** - **资源优势**:煤炭资源储量大、煤质好,以低变质长焰煤等为主,占总量约81% [13] - **产业规划**:应科学布局煤制油气产业链,打造全国最大战略储备基地;延伸产业链,发展高端精细化工品和新材料;提升与新能源耦合利用水平;推广煤炭分级分质利用技术 [14][15][17][18] 新疆煤化工发展问题 - **水资源匮乏**:准东、哈密地区煤水资源分布存在问题,现代煤化工用水量大,用水压力大 [19] - **低碳转型技术待探索**:绿电绿氢耦合技术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标准体系和成熟经验;风光发电存在波动性、间歇性问题,制氢成本高 [20] 不同类型企业及项目分析 - **国企与民企对比**:地方对国企有延伸产业链、解决就业、增加产值等诉求;民企和上市公司更在意经济效益;煤制油和气战略意义强,其他煤化工项目评估经济效益更重要 [27][28] - **项目经济效益**:煤制乙二醇流入市场后价格易下行;煤制油按60美元/桶算有利可图,煤制气投资冲动大,煤制烯烃近十年有利润 [29] - **不同技术路线**:煤化工、油化工、气化工各有生产路线,石化企业进入新疆投资,为相关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30][31] 政策环境与行业趋势 - **政策宽松**:“十五五”中期或前期,能耗和碳排放控制相对宽松,但环保要求收紧 [33] - **产业发展机遇**:煤炭供应市场相对宽松,企业应抓住政策窗口期上项目;煤炭企业面临资源获取问题,需向外拓展 [35][36] 工艺技术水平 - 国内大型设备自主化研发有进展,但部分关键技术仍需进口;大型化可降低成本 [4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特变电工和中态化学的将军庙煤矿规划环评公示刚过,规划审批时间不确定,总体规划修编规划环评通过多但总体规划获批少 [41]
央行、证监会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7-14 20:25
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核心内容 - 三部门联合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旨在统一绿色金融产品标准,提升市场流动性和资产管理效率,降低识别成本 [1][2] - 目录适用于除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及股票发行、新三板挂牌及股票发行业务外的各类绿色金融产品 [1][2] 政策目标与实施要求 - 要求相关单位结合各自领域绿色发展目标,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加强宣传引导,推动绿色金融工具在环境改善、气候变化应对和资源高效利用中的作用 [1][3] - 目录发布后新申报的债券项目可自行选择适用历史标准或新目录,但鼓励按新目录进行信息披露 [3][4] 过渡期安排与历史标准衔接 - 已审批未发放的贷款及存续期/已核准债券仍按历史标准执行,新申报债券项目可灵活选择标准 [3][4] - 明确目录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预留过渡期便于市场适应 [5] 动态调整机制 - 目录将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碳达峰碳中和部署、技术标准更新及国际合作进展等情况适时修订 [4]
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可以有这四个维度,快来记笔记!
中国环境报· 2025-07-14 07:2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 [2] -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自然观、生态观,尤其是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思想,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来源之一 [2] - 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另一个重要理论来源和基础 [2] - 国内外环境科学发展及其研究成果也应看作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 [2] -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新时代以来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撑了年均6%的经济增长 [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凝聚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深邃的理论思考及漫长的实践探索 [4] -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认知和执政实践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政治重要性不断提升 [4]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习近平同志主政地方实践中孕育形成发展,从梁家河插队时期到浙江主政时期长达25年的实践奠定了重要基础 [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系蕴含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7] - "十个坚持"可以分解为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三大部分 [7] - 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方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9] -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 [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经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新时代基本方略、新发展理念、三大攻坚战等国家战略中均有体现 [11] -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和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体系上更为完备,在传播上也更为广泛 [11]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因为所有地球人共有一个地球家园 [11]
垃圾焚烧进入发展成熟期,地区间产能利用率存在结构性差异
信达证券· 2025-07-13 13: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十四五”国家对环境质量和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更多要求,节能环保以及资源循环利用有望维持高景气度;在化债背景下,优质运营类资产有望迎戴维斯双击;水务&垃圾焚烧板块作为运营类资产,盈利稳健上行,现金流持续向好,叠加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优质运营类资产有望迎戴维斯双击 [2][4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当周市场表现 - 截至7月11日收盘,本周环保板块上涨3.17%,表现优于大盘;上证综指上涨1.09%到3510.18;涨跌幅前三的行业分别是房地产(6.1%)、钢铁(4.4%)、非银金融(4.0%),涨跌幅后三的行业分别是煤炭(-1.1%)、银行(-1.0%)、汽车(-0.4%) [9] - 水治理、水务、大气治理、垃圾焚烧、固废其他、环保设备、检测/监测/仪表、环境修复板块分别上涨0.90%、1.54%、1.25%、1.46%、14.60%、6.99%、0.98%、1.60%;固废中环卫、资源化板块分别下跌2.37%、1.20% [12] - 当周环保板块涨幅前十的分别为华光环能、惠城环保等;跌幅前十的分别为飞南资源、雪迪龙等 [15][16] 专题研究 - 我国垃圾焚烧面临“吃不饱”问题,全国垃圾焚烧厂数量从2017年的278家发展到2023年8月的925家,增幅232.7%,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103.5万吨/天,已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规划;2023年全国垃圾焚烧发电厂“计划内停炉83467天次,部分焚烧炉超过半年没有开机;目前我国垃圾焚烧厂平均负荷率约为60%,行业整体呈现产能富余现象 [18] - 省份间产能利用率存在较大差异,广东、浙江垃圾焚烧产能建设进度靠前,2023年分别以13.24万吨/日、7.26万吨/日位列全国前两名,但垃圾量的增长未能及时与产能增长匹配,2023年广东省垃圾焚烧产能利用率为60%,浙江省仅为49%,低于全国73%的产能利用率水平;四川、湖南、陕西等地产能利用相对充足,处在90%左右水平 [19] - 产能利用率不足与地区超前建设密切相关,2017年国家相关部委表示可超前谋划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选址,适度超前建设与生活垃圾清运量增长相适应的焚烧处理设施,部分地区在清运能力尚不匹配的情况下,进行“过度超前建设”,同时垃圾分类开始推广,入场焚烧的源头垃圾数量明显降低 [22] - 上市公司的产能利用率普遍较好,2024年大部分公司基本实现满产,2024年10家样本垃圾焚烧公司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107%,基本实现满产;永兴股份地处广东地区,存在现有产能并未完全释放的情况,有望通过掺烧陈腐垃圾等方式增加入场垃圾量 [22] - 陈腐垃圾可开采利用价值高,可掺烧提高产能利用率,从垃圾结构看,陈腐垃圾相较于新鲜垃圾,厨余类垃圾占比大幅降低,纸类、橡胶类、纺织类等可燃烧垃圾占比提高,可燃物的占比为77.88%;陈腐垃圾会随着填埋年限增加,有机物逐步降解,从而热值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可以通过筛分提高热值并与新鲜垃圾掺烧;以2018年的陈腐垃圾为例,陈腐垃圾热值在5300kJ/kg左右,约是原生垃圾热值的73%,经过筛分后的陈腐垃圾热值约提升6%,达到原生垃圾热值的77%,可送入垃圾焚烧厂焚烧,腐殖土、金属和砖瓦石块等可回收利用 [23] 行业动态 - 7月8日,怀柔区发改委印发《北京市怀柔区绿电交易补贴措施(试行)》的通知,对2025年1月1日后购买绿电的单位,按照怀柔区域内参与绿电交易的电力用户,给予每千瓦时0.01元的补贴,每个电力交易用户年度补贴最高不超过20万元,全区年度补贴总额不超过400万元 [27] -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逐步完善相关规划设计、技术装备、商业模式和管理规范,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28] - 7月9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严格规范生态环境行政检查 大力提升执法质效的通知》,着力提升行政检查的规范性和精准度,确保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检查既不越位、也不缺位,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9] - 7月8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组织起草了《四川省工业园区新污染物调查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核心技术内容等 [30] - 7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下达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第三批)预算,对河北省衡水市、山西省长治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山东省潍坊市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各安排奖励资金3000万元 [31] -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通知,启动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申报工作,各地区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本地区工业和信息化、能源主管部门等推荐有条件、有意愿的园区建设国家级零碳园区;各地区推荐园区数量不超过2个,于8月22日前将推荐园区名单及建设方案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32] - 7月9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北京市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件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碳普惠方法学应当选取符合国家和本市绿色低碳政策导向,低碳行动碳减排可记录、可量化,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参与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场景,优先支持鼓励个人、家庭、社区参与的低碳交通、绿色建筑、分布式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资源能源节约及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园林美化、农业农村等领域碳普惠方法学申报,纳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管理的场景,不再制定本市碳普惠方法学 [33] - 近日,财政部集中下达多项2025年环境治理相关资金预算,包括水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第二批)107亿元,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第二批)136亿元,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第二批)预算13.2亿元,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预算254亿,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专项资金预算50亿 [34] -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进美丽城市建设的工作方案》发布,方案中提到提升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深入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强化重点领域深度治理,全力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推动城市移动源结构优化和高效监管,深入实施清洁柴油车(机)行动,推进火电、钢铁、煤炭、焦化、铝工业等行业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推动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和国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推进扬尘精细化管控,加强渣土运输车辆扬尘管理,持续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和应用,提升地级城市建成区机械化清扫率,合理规划建设布局,源头解决餐饮油烟及恶臭异味扰民问题,规范室外照明设施建设管理 [35] 公司公告 - 旺能环境全资子公司浙江旺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为洛阳市城市管理局餐厨废弃物处理工程技改增容特许经营项目的中标单位,该项目估算总投资3794.10万元,协议餐厨废弃物处理服务费为200元/吨,特许经营期为15年整;近日,洛阳旺能与洛阳市城市管理局就上述中标事项正式签署《洛阳市餐厨废弃物处理工程技改增容项目特许经营协议》 [36] - 三峰环境控股股东重庆德润环境有限公司于2025年5月22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A股股份256300股,同时计划当日起12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继续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5000万元、不超过人民币30000万元;截至2025年7月7日收盘,已累计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12649678股,占公司股本的约0.76% [37] - 中山公用本次利润分配的基数为1467731130股,以此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2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20353952.66元(含税) [37] - 中国天楹全资子公司海通经贸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市分行签订《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国内信用证开立总协议》,邮储银行南通分行为海通经贸开立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7000.00万元的不可撤销的跟单信用证,主要用于公司原材料及设备采购;同时公司与邮储银行南通分行签订《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国内贸易融资担保保证合同》,公司为主合同项下海通经贸所应承担的全部债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38] - 海鸥股份拟于2025年7月12日至2026年4月28日完成本次公司股份回购计划,本次回购价格不超过11.93元/股 ,回购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12000.00万元人民币,若全额回购且按回购总金额上限和回购股份价格上限测算,预计可回购股份数量不超过1005.87万股,拟回购股份数量上限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3.26%,具体回购股份的数量以回购期满或终止回购时实际回购的股份数量为准 [38] - 7月11日晚间,洪城环境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自2025年6月22日至2025年7月11日已触发“洪城转债”的赎回条款,公司董事会决定本次不行使“洪城转债”的提前赎回权利,且在未来12个月内若“洪城转债”再次触发赎回条款,公司均不行使提前赎回权利 [39] - 惠城环保控股子公司东粤化学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机器设备安装调试、产线试运营等各项准备工作,并于近期试生产成功,装置运行平稳,该项目试生产成功,可以产出高附加值的化工原料,实现了从“废塑料→循环化工原料→循环高端材料”的绿色化工产业链条,同时可实现项目的复制推广 [39] - 7月8日,城发环境圆满完成2025年度第一期小公募中长期公司债券的簿记发行工作,本期公司债券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3年,引入非银投资规模3.3亿元,占比66.00%,最终票面利率1.88%,全场认购倍数3.88倍 [39] 投资建议 - “十四五”国家对环境质量和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更多要求,节能环保以及资源循环利用有望维持高景气度;此外在化债背景下,优质运营类资产有望迎戴维斯双击;水务&垃圾焚烧板块作为运营类资产,盈利稳健上行,现金流持续向好,叠加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优质运营类资产有望迎戴维斯双击 [40] - 重点推荐瀚蓝环境、兴蓉环境、洪城环境;建议关注旺能环境、军信股份、武汉控股、英科再生、高能环境、青达环保 [2][40]
零碳园区建设快步跑 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迎新路径
证券日报· 2025-07-09 23:48
零碳园区政策发布 -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明确零碳园区建设基本条件和8方面重点任务 [1] - 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立一批零碳园区,为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指明方向 [1] - 零碳园区定义为通过规划、设计、技术、管理等方式使园区二氧化碳排放降至"近零"水平,并具备达到"净零"条件的园区 [1] 地方政府推进情况 - 四川计划到2027年打造一批零碳工业园区 [2] - 江苏无锡启动"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三年内建成10家以上零碳园区 [2] - 陕西已制定《陕西省零碳或近零碳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 - 西安将遴选10家单位开展零碳(低碳)工厂和园区试点建设 [2] 政策具体措施 - 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科学配置储能资源 [3] - 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 [3] - 鼓励参与绿证绿电交易,探索氢电耦合开发利用模式 [3] - 支持各类主体参与零碳园区建设,探索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供给消纳路径 [3] 行业影响 - 政策对新能源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带来积极影响 [1] - 零碳园区可实现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 [1] - 分布式光伏凭借清洁、灵活特性将成为零碳园区重要选择,"光伏+储能"可能成为标配 [3] - 零碳园区将推动高载能产业向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转移,促进新能源资源就地消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