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北京路最大单体黄金珠宝店落成
搜狐财经· 2025-07-01 22:29
项目概况 - 广东最大单体珠宝零售店于2025年7月1日在广州北京路商圈亮相,面积达1100平方米,由广州轻工集团大新公司运营 [1] - 店铺定位为"文化+商业+科技"融合体验空间,打破传统珠宝销售模式 [4] - 项目是落实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创新举措,突显国企在激活老字号与创新消费中的作用 [4] 商业模式创新 - 首层零售区展示上万件融合岭南文化元素的珠宝饰品,结合传统纹饰与现代美学 [4] - 二层设置非遗臻品馆,以博物馆标准陈列"三雕一彩一绣"等非遗金工作品,并配备金工手作坊供顾客体验錾刻技艺 [4] - 通过市场化运作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可消费生活场景,为文化遗产活化提供路径 [4] 区位优势 - 选址北京路商圈核心区,该区域年客流量超过8000万人次 [4] - 设计融合岭南建筑元素与智能互动,强化社交打卡价值而非单纯销售导向 [8] 行业趋势 - 代表广东零售业向沉浸式体验转型,具备单体旗舰化、科技化与文化IP化三重创新特征 [8] - 模式可复制至大湾区其他城市,加速传统商圈焕新 [8] - 未来将持续为广州文旅市场注入吸引力,助力北京路商圈升级为文商旅融合示范街区 [8]
老字号“赶潮”新消费
人民日报· 2025-07-01 07:28
公司业务与产品创新 - 公司通过改造旧厂址打造东阿阿胶文化体验酒店,串联中国阿胶博物馆、阿胶世界体验工厂等场景形成中医药文化旅游区,2024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30万人次 [2] - 推出"小金条"速溶粉、与奈雪的茶联名阿胶奶茶、即食饮品"锦上花"等创新产品,满足年轻消费者便捷化需求 [3] - 熬胶平台引入AI舌诊技术,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合作研发健康状态辨识系统,已实现智能体质检测超1.2万例 [3][4] 财务表现与市场反馈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21亿元(同比增长25.57%),归母净利润15.57亿元(同比增长35.29%) [4] - 熬胶平台线上预约服务超52万单,显示线上线下融合策略成效显著 [4] 文化传承与产业融合 - 完整保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涵盖原料处理至包装等数道工序 [1] - 通过研学旅行、康养旅游等多元业态展示3000年阿胶文化,形成"工业遗产+文旅"的独特商业模式 [1][2] 消费者战略 - 针对Z世代推出即食化产品,通过联名款和国潮化设计实现消费群体年轻化 [3] - 采用"把游客变顾客,顾客变游客"策略,强化体验式消费场景 [2]
《每天写一点儿国学经典》丛书和“最美楷体”字库发布
央视网· 2025-06-30 16:01
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融合 - 《每天写一点儿国学经典》丛书和"最美楷体"字库发布会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笔墨传承 数字新生",构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对话桥梁 [1] - 活动由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联合主办,近百名书法界、教育界、出版界和字库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 [1] 丛书亮点 - 《每天写一点儿国学经典》丛书采用"书法艺术+国学经典"的复合传承模式,将经典名篇与书法艺术相融合,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相结合 [3] - 丛书第1册采用"每日八字"日课学习体系,将《千字文》拆解为125天的临摹计划,第2册为硬笔版本,基于最美楷体编排,构建"诵读—临摹—体悟"三维学习闭环 [3] - 丛书通过二维码动态演示笔法细节与国学释义,帮助读者深度感受汉字形意交融之美,为青少年传统文化普及提供标准化实践样本 [3] 字库特点 - "最美楷体字库"由曾佑志历时五年创作完成,经过12版迭代优化,单字书写打磨平均超10遍,在国标6763个汉字基础上增补大量常见地名人名生僻字 [4] - 字库以唐楷为根基,融合钟繇小楷的灵秀气韵与汉隶的舒展笔意,结构上实现"法度谨严与视觉舒适"的平衡,屏显状态下笔画清晰流畅,有效缓解电子阅读疲劳 [4] - 该字库已被应用于多家品牌手机系统,累计下载量突破200万次,并支撑人民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等机构推出系列出版物 [5] 公益行动 - 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向北京西藏中学捐赠丛书100套及字库10套,旨在传承中华文化、增进民族情谊 [7] - 容铁团队此前在珠峰大本营创作的"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长卷,融合中国书法、中国画、民族书法与篆刻艺术,成为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见证 [7] 业界评价 - 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联盟主席刘坚建议将"最美楷体"预装到乡村学校教学设备中,进一步加强书法教育规范 [8] - 中国书协理事王志安认为该字帖采用科学分阶设计,将临摹过程细化为每日适量练习,避免传统字帖的枯燥感,是传统经典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完美结合 [8] - 中国文促会国学艺术专委会主任马子恺指出,丛书与字库实现了"教育创新、技术突破、文化传承"的三维突破,树立了传统文化数字化的新标杆 [8] 未来展望 - 《每天写一点儿国学经典》系列字帖将启动"文化惠民"计划,通过社区书院、乡村学校等渠道推广普及 [12] - "最美楷体字库"未来将拓展至文创产品、数字展览等更多应用场景,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持续动力 [12]
2024年文化产业营收超19万亿创新高
长江商报· 2025-06-30 08:12
新型文化业态快速发展 截至2024年末,中国文化产业资产总计为343987亿元,同比增长5%,文化产业资产总量稳步增长; 2024年中国文化产业实现利润17737亿元,同比增长7.9%,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2024年,中国文化产业实现利润总额17737亿元,比上年增加1291亿元,增长7.9%。其中,规模以上文 化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192亿元,增长10.2%。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2024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下称"文化产业")营业收入规模超19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时,科技与文化 的融合推动了新型文化业态快速发展。 九大行业营收全面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23亿元,营收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 7.1%。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服务业引领作用较为突出。 2024年,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09134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全部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57.0%,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文化服务业对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9.1%。文化制造 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比上年分别 ...
透视重磅数据背后的多重经济活力
北京商报· 2025-06-30 00:39
工业企业利润与营收 - 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72万亿元 同比下降1.1% 但比1-4月增加6034.1亿元 [3] - 投资收益等短期因素下拉利润增速1.7个百分点 [3] - 毛利润同比增长1.1% 拉动利润增长3个百分点 [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 为盈利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3] 装备制造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2% 拉动工业利润增长2.4个百分点 [4] - 电子 电气机械 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增速达11.9% 11.6% 10.6% [4] "三航"产业增长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同比增长56% [4] - 飞机制造 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利润分别增长120.7% 28.6% [4] - 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利润增长68.1% [4] - 船舶制造利润增长85% 其中金属船舶制造增长111.8% [4] "两新"政策效应 - 通用设备 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0.6% 7.1% 合计拉动工业利润增长0.6个百分点 [5] - 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利润增长39.3% [5]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利润增长101.5% [6] 私营与外资企业 - 私营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4% 外资企业增长0.3% [6] - 私营企业数量突破5800万户 同比增长5.2% [6] 文化产业数据 - 2024年文化产业营收19.14万亿元 同比增长7.1% [8] - 文化装备生产 新闻信息服务行业营收分别增长11.2% 8.6% [8] - 东部地区文化产业营收14.18万亿元 增长7.8% [8] - 文化服务业营收占比57% 贡献增长59.1% [9]
赏花经济多维升级
经济日报· 2025-06-29 05:58
盛夏,深圳市洪湖公园内,百亩荷塘碧叶无边,满池荷花竞相绽放。6月12日至7月6日,以"荷美深圳万 象共生"为主题的2025深圳荷花赏在洪湖公园如约而至。来自中国、泰国、越南、美国等主要产荷地的 各类珍稀荷花品种,还有寓意好运连连的"双生奇花"并蒂莲、太空莲"星空牡丹"等,吸引着无数市民游 客前往观赏打卡。 荷美生活新场景 本届荷花赏通过"公园+N"创新模式,以花为媒打造成为集荷花展赏、文化体验、艺术展示、科技创 新、消费场景于一体的综合性花事活动,通过场景、活动等多维升级,带旺赏荷新消费。 洪湖公园种植荷花已有30多年历史,荷花种植规模和品质不断提升。从一片洪泽之地,到如今的百亩荷 塘,洪湖公园荷花种植面积达17万平方米,盛花期预估超过100万朵荷花。历经沉淀,这里已拥有荷花 品种700余种,涵盖中国莲系的古典风韵、美洲莲系的异域情调及杂交品种的创新特质,形成姹紫嫣 红、千姿百态的活体荷花博物馆。超1.2万平方米的品荷园荷花专类园,不仅有"星空牡丹"太空莲、古 代莲等各类精品荷花和睡莲,且建立起了集科研保育、科普教育、景观展示于一体的荷花生态体系。洪 湖公园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化的重要地标。 "为创造源源 ...
山东移动烟台分公司全力保障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通信顺畅
齐鲁晚报网· 2025-06-25 16:01
近日,2025山东省夏季购房节暨中国(烟台)国际住宅产业暨宜居城市建设博览会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 盛大启幕,来自住宅产业链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和广大市民齐聚一堂,共襄"好房子、好生 活"的时代盛会。面对展期内人流、信息流的叠加增长,山东移动烟台分公司(以下简称"烟台移动") 闻令而动,以专业实力、敬业态度为展会保驾护航,确保现场通信顺畅无阻、信息互联互通。 依托多次重大活动通信服务经验,烟台移动紧扣展会特点和参展规模,统筹规划、科学研判,提前完成 网络保障资源的全域调度与统筹安排。通过精心制定的保障预案,全面覆盖展馆内外重点场景,为各类 高峰时段及互动环节提供充足网络支撑,助力展会高效运行、精彩呈现。 展会期间,烟台移动坚持以客户体验为中心,全天候保持高效响应状态。网络专业团队坚守一线,实时 关注网络运行情况,灵活调整保障策略,以稳健、可靠的通信服务伴随每一位参展嘉宾及市民,确保各 项活动顺利开展、直播互动流畅进行。 此次通信保障的圆满实施,再次彰显了烟台移动在重大活动服务中的专注与担当。烟台移动将持续秉 承"客户为根、服务为本"的理念,不断夯实网络底座、升级服务品质,为烟台文旅商贸和住宅产业高质 量发展 ...
郭元强调研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有效机制推动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长江日报· 2025-06-25 15:30
数字创意产业发展调研 -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趋势,推动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1] - 武汉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科教重镇,具备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坚实基础和良好态势[3] - 需充分发挥链长制作用,从产业规划、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等方面全方位推动产业发展[3] 企业调研情况 - 微派网络科技连续四次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以经典IP和互联网产品为核心[1] - 艺画开天文化传播是动漫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在3D动画引擎和虚拟制作领域有创新成果[1] - 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推出全国首个出版行业全流程AI大模型BOOKSGPT,推动纸质图书数字化转型[2] 产业发展方向 - 重点培育数字出版传媒、网络视听、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领域[3] - 支持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进文化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3] - 需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平台载体服务功能[3] 企业建议 - 微派网络科技被鼓励以正确价值导向丰富文化内涵,推出更多原创精品并拓展国际市场[1] - 艺画开天被建议深耕数字内容产业,挖掘武汉历史文化资源,增强核心竞争力[1] - 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被希望持续提升垂直大模型性能,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2]
孟京辉戏剧工作室正式落户“国际滨”
杭州日报· 2025-06-24 10:33
公司动态 - 孟京辉戏剧工作室正式落户杭州滨江区,成为公司在"国际滨"的首个据点 [1] - 公司在杭州滨江区"电魂自在里"文化空间打造戏剧基地,计划开展常态化戏剧活动并推出经典剧目和原创作品 [1] - 公司最新戏剧作品《古典爱情》在2025阿那亚戏剧节全球首演,并将于7月26日、27日在杭州公演 [2] 业务发展 - 自2010年起,公司以杭州蜂巢剧场为基地持续上演《恋爱的犀牛》等经典先锋戏剧 [1] - 2023年起连续两年将滨江区作为杭州当代戏剧季主阵地,2024年新作品《看不见的城市》作为开幕大戏反响热烈 [1] - 《古典爱情》是公司与作家余华继《活着》《第七天》后的第三次合作 [2] 产品创新 - 《古典爱情》打破传统爱情剧模式,采用古希腊悲剧式结局和后现代解构手法 [2] - 作品创新性引入实时动态捕捉互动装置,实现灯光、音效、影像与演员动作的实时联动 [2] - 作品技术应用与滨江区科技创新气质高度契合 [2] 战略布局 - 2016年在北京之外首个专属剧场杭州蜂巢剧场开业,2025年完成杭州滨江区工作室布局 [1] - 公司定位杭州为兼具古典底蕴与创新活力的城市,滨江区为文化科技融合前沿阵地 [1] - 工作室计划成为连接先锋艺术与公众的桥梁 [1]
2025年光子嫩肤服务品牌推荐:消费需求多样化催生个性化与科技融合创新
头豹研究院· 2025-06-23 20: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2025年光子嫩肤服务市场展开研究,指出行业发展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外发展差距有限,未来随社会对医美接受度提升将进一步增长,分析了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并推荐十大品牌,还阐述了行业规范化、个性化与科技融合、连锁化与数字化运营的发展趋势 [4][6][27] 各部分总结 市场背景 - 光子嫩肤属能量治疗类医美,通过光电器械操作实现美白嫩肤,行业发展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国产设备诞生于21世纪初,未来市场将进一步增长 [4] - 光子嫩肤是脉冲光能量治疗,属非手术类医美,用非相干强脉冲光低能量密度非剥脱方式治疗,波长550 - 1200MM,短波治色素沉着和血管病变,长波治皮肤损伤和老化 [5] - 1998年光子美容技术提出并应用,2001年光子嫩肤技术正式介绍且国产设备诞生,2004年美国产品上市,2013年复星医药控股飞顿激光,2021年新氧收购奇致激光且美白嫩肤项目同比增长416.54%,行业发展受光学技术驱动,国内与国际发展相近,设备供应商格局变化大,需求上升 [6] 市场现状 - 2017 - 2022年中国光子嫩肤行业市场规模从8.2亿元增至24.2亿元,预计2023 - 2027年从27.0亿元增长到48.0亿元,历史增长因诊疗次数增加,未来需求旺盛且监管趋严使服务成本提升 [7] - 供给端活跃,本土企业布局推动国产设备突破,行业向综合服务模式转型,产业链规模化效应凸显,供给能力升级 [8] - 需求强劲,非侵入性、低恢复期契合消费者需求,用户群体多元化,消费升级倒逼供给端优化,形成良性循环 [9][10] 市场竞争 - 十大代表品牌评选遵循多维度量化评估模型,从代表性门店光子嫩肤TOP项目销售量、行业深耕度、项目数量三个维度评估企业 [11] - 行业竞争格局分三大梯队,第一梯队以晶肤为代表竞争力强,第二梯队以美莱为代表部分项目突出,第三梯队以爱思特为代表竞争力弱 [14][15] - 推荐艺星医美、美莱医美、伊美尔、医美国际、联合丽格、爱思特、华韩医疗、晶肤医美、米兰柏羽、瑞丽医美十大品牌,并阐述各品牌优势 [16][17][18][19][20][21][23][24][25][26] 发展趋势 - 政府监管增强,行业向规范化运营转型,形成统一标准和流程,提升服务安全性和可靠性,巩固市场地位 [27] - 消费需求多样化,服务向定制化演变,技术突破吸引年轻客群,男性市场和银发经济促使开发专属套餐,拓展细分场景 [28] - 头部机构布局连锁化与数字化模式,降低成本、精准获客、提升坪效和客户粘性,行业资源向规模优势企业集中,领先者构建长期壁垒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