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

搜索文档
夏季达沃斯论坛丨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有助于世界经济复苏——访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
新华社· 2025-06-25 15:27
中日韩经济合作与创新 - 中国聚焦经济创新和对外开放,有利于实现自身增长目标并促进亚太地区及世界经济复苏 [1] - 夏季达沃斯论坛为讨论亚洲和全球经济问题提供平台,是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宝库 [1] - 论坛在不确定的全球经贸环境下尤为重要,有助于确定未来增长引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 科技创新与全球贡献 - 中国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和绿色产业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推进新质生产力,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1] - 中国通过主导未来增长引擎的创造,为全球可持续增长作出贡献 [1] - 中国的创新与开放有助于增强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的韧性,应对保护主义挑战 [1] 区域经济合作与自贸协定 - 中日韩三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紧密相连,应在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和RCEP升级中发挥主导作用 [2] - RCEP作为全球最大自贸协定,自生效以来在促进供应链恢复方面成效显著 [2] -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增强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韧性,促进区域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 [2]
峰会达成百余项合作成果,中国中亚携手擘画发展新蓝图
华夏时报· 2025-06-20 17:43
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 - 中国已成为中亚第一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国,建交30多年来贸易额增长显著[1] - 2023年西安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以来,双方贸易额增长35%,产业投资、绿色矿产、科技创新等合作积极推进[1] - 2024年前5个月中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2864.2亿元,同比增长10.4%,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7] - 2013至2024年中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从3120.4亿元扩大至6741.5亿元,增长116%,年均增速7.3%[7] 基础设施与物流网络 - 中吉乌铁路项目正式启动,中哈第三条铁路规划稳步推进,中塔公路二期修复进展顺利[4] - 中国与中亚对开口岸11个(含2个铁路口岸),形成管道、铁路、公路、航空立体化网络[4] - 2024年1-5月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分别通行中欧(中亚)班列3138列和4129列[5] -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累计通行班列超4.6万列,线路总数达87条,新疆双口岸2024年过货量2750万吨[5] - 前5个月中国以公路运输对中亚进出口1436.5亿元,增长10.9%[5] 贸易结构与商品流动 - 中国自中亚进口农产品43.6亿元(+26.9%),其中哈萨克斯坦亚麻子增长202.1%,乌兹别克斯坦葡萄干增长153.7%,吉尔吉斯斯坦蜂蜜增长10.9倍[6] - 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中国制造进入中亚,中亚蜂蜜、小麦、水果、禽肉等农产品输入中国[5] - 合作领域从一般贸易扩展到贸易投资结合、货物服务贸易协同,形成多层次经济关系[7] 机制建设与未来规划 - 中国—中亚机制建立13个部级合作平台,常设秘书处全面运营,形成立体多元合作格局[8] - 2025-2026年定为"中国中亚合作高质量发展年",聚焦贸易畅通、产业投资等六大方向[8] - 中方计划向中亚提供15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未来两年提供3000个培训名额[9] - 商务部签署3份多边和5份双边文件,将扩大能源矿产进口,推动汽车家电出口,拓展数字经济合作[9][10] 区域经济一体化 - 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投入运营,成为哈在华商贸物流集散中心[4] -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每周60多个航班班次,与哈萨克斯坦50多个班次,7个中国城市与哈直航[5] - 合作推动中亚由"陆锁"向"陆联"转型,成为欧亚大陆"黄金十字路口"[8]
中国最励志县城,用70年做成一件事
36氪· 2025-06-12 18:45
右玉的生态转型与艺术觉醒 - 右玉从森林覆盖率不足0.3%的荒漠转变为森林覆盖率56%的"塞上绿洲",70余年累计种植1.4亿棵树 [2][7] - 生态改善催生新经济模式,包括1.8万亩沙棘林、46万亩小杂粮、4.2万亩多样化种植及90万只羊养殖,形成完整生态产业链 [7] - 成为山西首个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杀虎口古堡与南山森林公园吸引游客,生态旅游成为支柱产业 [7] 艺术与文化的崛起 - 右玉独特的黄土地貌与四季景观吸引大批画家、摄影爱好者,形成"右玉写生热",被类比为巴比松画派风景 [1][9] - 本地艺术家白羽平以家乡题材油画闻名,带动年轻创作者前往写生,铭静艺术工作室等群体将自然美学转化为艺术创作 [1] - 艺术家温兴兴评价右玉改造体现"事在人为"的真实质感,与AI艺术形成对比,凸显人类对自然的审美重构 [9][10] 历史与精神传承 - 历任县委书记主导植树造林,电视剧《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及话剧《右玉》记录"右玉精神","小老杨"成为生态符号 [2][4] - 民间采用"穿靴戴帽扎腰带"等土法治沙,九旬老人曹国权、云南移民余晓兰等个体故事体现代际坚守 [4][6] - 自媒体人"空白哥"通过短视频传播种树历史,强化"树是信仰"的在地文化认同 [4][6] 地理与生态特征 - 右玉位于山西与内蒙古交界,以塬梁峁黄土地貌为基底,结合野生植被与人造林海形成独特景观 [1][7] - 杀虎口古城墙与人造林海构成超现实图景,四季色彩(春嫩绿、夏苍翠、秋斑斓、冬素白)成为艺术创作核心素材 [8][9]
内蒙古赤峰市新能源可开发空间在5300万千瓦以上
新华网· 2025-06-09 09:05
绿电产业 - 赤峰市新能源可开发空间超过5300万千瓦 绿电年产能达1120亿千瓦时 2024年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 [1] - 内蒙古东山铝业50万吨电解铝项目采用源网荷储高比例绿电技术 实现煤电铝向绿色铝转型 [1] - 铝业集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 包含索通碳素厂 中秦铝业 中信戴卡铝深加工 中天铝业等企业 [1] - 稀土铝合金架空电缆和铝钪合金汽车轮毂等铝后加工项目带动当地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发展 [1] 绿氢与绿氨产业 - 远景零碳技术公司利用风光发电生产绿电 通过电解水制绿氢 再捕捉氮气合成绿氨 占地1500余亩 [2] - 慕帆能源科技自主研发零碳氢氨燃气轮机 可同时使用氢/氨燃料 为多场景提供绿色电源 [2] - 移动式氢氨燃气轮机组进入调试阶段 采用远景生产的绿氢/绿氨 已吸引多国客户考察 [3] 产业集群优势 - 赤峰高新区实现铝液直供下游企业 省去模铸环节 促进原铝高端加工与再生铝循环利用 [2] - 绿电资源与完整铝产业链吸引东山铝业等企业落户 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1][2]
中国11大电力央企,为何全部重仓盐城?
搜狐财经· 2025-06-04 22:25
中国发电能力与清洁能源发展 - 中国2024年发电能力达3349吉瓦,是美国(1225吉瓦)的近3倍,且持续增长[1] - 中国清洁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升,绿色低碳转型显著[1] - 盐城成为11大电力央企集中布局新能源项目的战略要地,形成"五大六小"全央企覆盖格局[7][9] 盐城新能源项目投资与规模 - 国家能源集团与法国电力合资80亿元建设东台海上风电项目,为中国首个中法合资海上风电项目[2] - 华能集团投资54亿元建设大丰海上风电项目,年发电11.4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93.1万吨[4] - 大唐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滨海县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2019年并网[5] - 国家电投建成国内首个数字化智慧化海上风电场(滨海南H3项目)[5] - 华电集团390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实现"上发电下养殖"复合模式[5] 盐城新能源产业集群优势 - 盐城拥有582公里海岸线、683万亩滩涂及4550平方公里湿地,风能资源优越(100米高度风速7.6-8米/秒,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3000-3600小时)[12][13] - 光伏资源丰富:年太阳辐射1400-1600千瓦时/平方米,年光照2280小时[14][15] - 已形成全国最大海上风电集群,整机产能占全国40%,叶片产能占20%[22] - 光伏电池片年产能84.5GW、组件120.4GW,综合产能全国第一[22] - 储能产业初具规模,覆盖电芯材料、制造及系统集成全链条[24] 长三角电力市场与绿电消纳 - 长三角2024年用电量超20000亿千瓦时,占全国21.1%,电力需求旺盛[27][29] - 盐城2023年海上风电148.07亿千瓦时绿电全部并网,其中121.6亿千瓦时本地消纳[29] - 江苏2024年外贸绿电消费用户达856户,同比增长187.2%,绿电交易72.73%来自外贸用户[46][47] 低碳发展与标准体系创新 - 盐城2024年新能源发电量31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61%(全国平均40%)[50] - 发布沿海首个零碳产业园区地方标准,光伏碳足迹认证入选国家级试点[56] - 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开展国际碳排放认证,射阳启动碳足迹核算国际联盟建设[56] -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年LNG外输能力1120万吨,冷能利用项目年节电1.1亿度[33][36]
2027年副中心绿色企业将超300家
北京青年报· 2025-06-04 02:11
绿色经济发展规划 -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围绕10个绿色产业重点实施八大任务 打造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重要承载地和示范区 [1] - 到2027年 绿色企业将超过300家 建成1个绿色产业集聚区 [1] - 行政办公区实现100%绿电供应 前疃村成为全市首个数字化微网"零碳"村庄 百亿规模的北京市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落地 [2] 绿色产业发展模式 - 形成"创新牵引+资源聚集+场景带动"的绿色产业发展城市副中心模式 [2] - 到2027年 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20%左右 建成北京市国际绿色技术概念验证中心 [2] - 展望2035年 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15%左右 形成3个以上绿色产业集聚区 [2] 绿色产业布局 - 重点培育碳专业服务业 ESG专业服务业 绿色金融业 绿色投资 未来能源细分产业 合成生物制造业等特色绿色产业 [3] - 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产业 新能源产业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和绿色建造业等既有绿色产业 [3] - 在未来能源细分产业领域聚焦超导材料 真空系统 高功率电源等细分赛道 [3] 新能源产业发展 - 支持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基地 打造分布式先进能源 智慧能源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3] - 加强分布式先进能源产业研发 生产和应用等环节的项目 企业培育和集聚 拓展氢能储 运 加产业链 [3] - 发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辐射带动作用 打造较完备的车用电子供应体系 [3] 绿色产业集聚区建设 - 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利用北京光学仪器厂旧厂区进行更新改造 最大化保留现有树木 包括一棵200余年树龄的油松 [4] - 园区建筑全部按照绿色建筑二星 三星级标准建设 采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电制冷系统"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冷供热 [4] - 配套使用光伏发电和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预计年度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000吨 [4] - 聚焦碳排管理 能源服务 绿色建筑 环境治理等行业形成产业集聚 配套绿色科技会议会展中心 科技惠民滨水空间 [5] - 一期将于9月底完工 已有碳核算 碳数据 碳捕集等关键绿色技术的创新企业作为先导企业首批入驻 [5] - 2027年底全部完成改造 成为城市副中心第一个绿色产业集聚区 [5]
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国内首个绿建三星级标准地区
新京报· 2025-06-03 19:52
绿色经济发展目标 - 到2027年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20%左右 建成北京市国际绿色技术概念验证中心 绿色企业数量超过300家 建成1个绿色产业集聚区 [1][4] - 展望2035年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15%左右 形成3个以上绿色产业集聚区 绿色经济增加值稳步增长 [1][4] 绿色产业现状 -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已实现100%绿电供应 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基地揭牌成立 前疃村建设成为全市首个数字化微网"零碳"村庄 [2] - 城市副中心现有1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北京绿色交易所入驻运河商务区并启动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 [3] - 百亿规模的北京市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实现落地 城市副中心成为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和林业碳汇试点城市 [3] 绿色产业规划 - 推动"6+4"绿色产业规模化 特色化发展 培育6个特色绿色产业包括碳专业服务业 ESG专业服务业 绿色金融业 绿色投资 未来能源细分产业 合成生物制造业 [4] - 巩固提升4个既有绿色产业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产业 新能源产业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 绿色建造业 [4] - 支持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基地 打造分布式先进能源 智慧能源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拓展氢能储 运 加产业链 [5] 绿色技术创新 - 加快建设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 依托1962年建立的北京光学仪器厂旧址 该园区已于2024年底正式开工建设 [6][7] - 推动成立北京市国际绿色技术概念验证中心 支持开展绿色产业核心技术攻关 服务科研成果二次开发 工艺验证和试生产 [7] - 利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和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等国家级平台 吸引碳资产开发咨询 第三方审定核证 碳资产管理等上下游企业集聚 [7] 绿色金融支持 - 强化区级产业基金对绿色经济的支撑作用 与市级绿色低碳领域基金形成互补 [8] - 将绿色金融发展与"两区"建设结合 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优化绿色金融发展环境 逐步建成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 [8]
没等到想要的,特朗普连送两份“大礼”,万斯罕见承认一事实
搜狐财经· 2025-06-02 22:34
税收与支出法案 - 美国众议院以215票赞成、214票反对通过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 [1] - 法案将延长2017年通过的企业和个人减税措施 并提供新的税收减免如小费、汽车贷款等 [1] - 法案增加国防支出 并为打击非法移民提供更多资金 [1] - 批评人士警告该法案将重创医疗保健政策 并大幅推高联邦债务 [1] 市场反应与影响 - 法案通过令市场对财政可持续性担忧升温 [3] - 债券市场动荡令投资者不安 市场关注核心仍是关税与利率不确定性 [3] - 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下降2000人至22.7万人 显示就业市场保持稳定增长 [3] - 法案可能推高普通民众生活成本 摧毁大量清洁能源投资项目 [3] - 美国国内靠联邦补贴拉动的绿色产业将面临风险 民主党绿色产业布局遭削弱 [3] 地缘政治与外交政策 - 美国副总统万斯称美国"无可匹敌的超级大国"时代已结束 [4][6] - 美国面临来自中国、俄罗斯等国的严峻威胁 涉及频谱、近地轨道、供应链等领域 [6] - 万斯批评往届美国政府外交政策过度强调对外干涉和软实力 损伤自身利益 [6] - 美国强调只关注自身核心利益 采取短视的孤立主义战略 [8]
通用技术环球医疗可持续金融解决方案获《财资》AAA大奖
财富在线· 2025-05-26 17:13
公司获奖情况 - 通用技术环球医疗荣获《财资》2025年度"最佳可持续金融解决方案"奖项,表彰其在可持续挂钩风险对冲交易等领域的卓越实践 [1] - 获奖解决方案是与华侨银行集团及华侨银行中国联合推出,包括绿色贷款和银团贷款等金融产品 [1] - 2023-2024年公司落地2亿元绿色贷款及4亿元银团贷款,资金投向绿色光伏新能源售后回租赁项目 [1] - 2024年新加坡华侨银行参贷境外农银银团5000万美元,并合作可持续挂钩衍生品业务 [1] 可持续金融实践 - 公司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战略和运营全过程,关注污水处理、光伏新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 [3] - 推出多元化可持续金融产品,包括绿色银团贷款、ESG银团贷款、可持续挂钩公司债、资产证券化产品及ESG挂钩衍生品 [3] - 截至当前绿色信贷规模达70.53亿元,可持续债券发行规模达24.77亿元,ESG挂钩衍生品交易规模达14.77亿元 [3] 行业背景 - 《财资》杂志是亚洲投资界最具权威性的英文媒体之一,读者包括国际投资银行家、商业银行管理者和资本市场从业人员 [4] - "三A财资"系列奖项评选始于1999年,表彰在企业财资管理、贸易融资、供应链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表现卓越的机构 [4] - 评选过程通过问卷打分和客户访谈对亚洲地区金融交易进行专业评价,被视为亚洲及国际金融市场的权威标杆 [4]
税收大数据折射经济运行新亮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制造业高端化步伐加快
辽宁日报· 2025-05-25 10:09
战略性新兴产业 - 电子核心产业开票金额同比增长37.7% [1] - 先进环保产业开票金额同比增长26.5% [1] - 新能源汽车相关设施制造开票金额同比增长24.4% [1] - 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23.5% [1] -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7% [1] 制造业高端化 - 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3.6% [2]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2% [2] -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开票金额同比增长超过30% [2] 消费市场 - 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开票金额同比增长45.6% [2] - 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开票金额同比增长44.7% [2] - 手机等通信设备零售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5.3% [2] - 数码产品等电子产品零售开票金额同比增长5.9% [2] - 消费领域(不含住房消费)开票金额同比增长6.4%,增速较一季度扩大0.2个百分点 [2] 绿色能源 - 核电、水电、光电、风电和生物质发电五大清洁能源发电开票金额增速较火力发电高2.3个百分点 [3] - 五大清洁能源发电开票金额占全部发电开票金额的3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 [3] - 节能技术推广服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8.1% [3] - 新能源技术推广服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3.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