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上海证券报· 2025-08-01 02:08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 8月1日出版的第15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3年7月 17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文章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 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 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 者到引领者、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 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 文章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处于压 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新征程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一是高质量发展 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 动能、新优势,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二是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要坚持系统观念,抓住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同时 ...
媒体报道丨国家能源局发布: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全社会用电量上半年增速企稳回升
国家能源局· 2025-07-31 14:56
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企稳回升 - 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企稳回升,4月、5月、6月增速分别为4.7%、4.4%、5.4% [1][3][4] - 天然气需求小幅增长,城镇燃气是主要拉动因素 [1][4] - 煤炭消费小幅下降,受暖冬天气和新能源出力增加影响 [4] - 成品油消费延续负增长,新能源汽车和LNG重卡替代效应持续显现 [4] 能源安全保障与绿色转型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4%、1.3%、5.8% [3] - 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日均同比增长1.3% [3] - 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首次突破60% [3] - 上半年风电、太阳能新增装机规模同比翻一番 [3] - 迎峰度夏期间有效应对15.08亿千瓦历史最高用电负荷,未实施有序用电 [3] 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形势 - 7月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四次创历史新高,最高达15.08亿千瓦,同比增加0.57亿千瓦 [6] - 19个省级电网负荷46次突破历史新高 [6] - 预计8月上旬高温天气可能使电力负荷突破15.5亿千瓦,华东、华中、南方部分省份高峰时段趋紧 [6] - 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将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确保供需可控 [6]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达1610万个(公共409.6万,私人1200.4万) [9] - 充电设施县域覆盖率97.08%,乡镇覆盖率80.02% [9]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总充电量549.23亿千瓦时,全年预计与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相当 [9] - 政策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优化数据统计体系并按月发布 [9]
“中国电动汽车帮助尼泊尔改善空气质量,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新希望”
观察者网· 2025-07-30 20:28
尼泊尔电动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 - 2023至2024财年尼泊尔进口的电动汽车中76%来自中国 [1] - 过去一年电动汽车占尼泊尔所有乘用车销量的76%,占轻型商用车销量的一半 [1] - 尼泊尔进口的电动汽车中近70%产自中国 [1] 中国车企在尼泊尔的布局 - 中国车企投资电动公交车和充电站建设,解决基础设施瓶颈 [1] - 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发运批量尼泊尔纯电动公交 [7] - 比亚迪推出适应尼泊尔崎岖道路的车型,预计2025年可售出4000辆 [5] 尼泊尔政府政策支持 - 2021年将电动车总税率定为40%,燃油车总税率高达180% [3] - 建设62个充电站,降低充电设备进口关税 [3] - 充电设施电价低于市场价,燃油车加油成本是电动车充电成本的15倍 [3] 尼泊尔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现状 - 酒店、餐馆和企业纷纷安装充电桩 [4] - 比亚迪经销商从18家经销店扩展到预计2025年销售4000辆 [5] - 中国电动汽车售价仅为特斯拉一半,具有竞争优势 [5] 尼泊尔公共交通电动化进展 - 国有公交车公司Sajha Yatayat运营41辆新能源公交车 [7] - 尼泊尔政府出资约2200万美元购买电动公交车 [7] - 计划建设清洁、无障碍的交通网络 [7] 全球电动汽车发展趋势 - 国际能源署估计到2050年全球将增加10亿辆汽车,主要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7] - 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 [8] - 中国绿色产品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8]
中钢协:吨钢可比能耗同比下降0.6%
新华社· 2025-07-30 18:48
2025上半年中钢协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营业收入为29985亿元,同比下降5.79%;营业成本为28055亿 元,同比下降6.83%;利润总额为592亿元,同比增长63.26%;平均利润率为1.97%,同比上升0.83个百 分点。 这是记者30日从在唐山曹妃甸召开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十一次理事(扩大)会议上获悉的。 "上半年钢铁行业积极应对强供给、弱需求的挑战,加强行业自律,调整生产节奏,实现了粗钢产量稳 中有降、经济效益同比改善、环保水平持续提升,行业总体运行情况好于预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 长赵民革说,自律控产稳运行是行业利润改善的核心原因,一方面保持了钢材库存低位、供需基本平 衡、钢价相对平稳,一方面带来了原燃料需求下降、成本重心下移。 赵民革说,钢铁行业进入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 线的深度调整期,转型任务繁重艰巨、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稳运行、谋发展面临不少新挑战、新任务。 行业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积极应对挑战,着力"强自律、防内卷,调结构、优布局,增效 益、防风险,补短板、锻长板",推动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上半年中钢协重点统计 ...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开创性进展
齐鲁晚报· 2025-07-30 14:20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聊城市政府新闻办策划举行"'十四五'发展看聊城"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介绍全市各部门落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7月 24日,该系列首场举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娅介绍了五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回过头来看,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研发支出与生产总值之比等 9项指标超出预期,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增长等13项指标进展符合预期,各领域重点任务全面落地,"十 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总的来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定扛牢"走在 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坚持和深化"6293"工作思路,这五年取得了新的开创性的进展、突破性的变革, 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陶春燕 聊城报道 产业结构优化 "十四五"以来,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51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92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连续三年 居全省第3位。高标准打造12条标志性产业链,成功创建阳谷化工新材料、莘县绿色食品加工、高唐装备 制造3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以及一批省级集群,连续三年上榜"全国 ...
北京连续两年登顶中国省级双碳指数评价报告
中国新闻网· 2025-07-29 13:28
中国省级"双碳"指数评价报告核心发现 - 中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在多重压力下展现出强大韧性,主要省市能源转型和电气化加速推进,中东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1] - 北京在2022-2024两个年度评价中稳居榜首,上海和天津在2023-2024年度表现突出 [1] - 最新年度得分前十省份包括吉林、广东、四川、江苏、重庆、福建和湖南,河南、黑龙江、海南、湖北和浙江处于中游偏上 [1] 评价体系与方法论 - 采用修订版中国省级双碳指数(PCNI)评价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 [1] - 特别针对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重点区域开展气候行动力指数研究,作为绿色低碳行动回顾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政策建议与实施路径 - 建议全国一盘棋推进碳达峰,落实国务院碳排放双控及地方目标评价考核要求,为"十五五"设定总量控制目标并向省级分解 [2] - 建议各省区市结合"十五五"规划将减排任务向地市分解,并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制定分行业碳达峰路线图 [2] - 特别建议探索跨省能源输送碳排放责任共担机制,平衡"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中能源输出省与输入省的权责 [2]
海南海药荣获证券之星ESG碳路践行者奖
证券之星· 2025-07-29 13:20
近日,证券之星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评选结果揭晓,海南海药(000566)凭借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领域的卓越实践,荣获"ESG碳路践行者奖"。该 奖项是由证券之星联合妙盈科技等专业权威机构,在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等指导下设立的ESG领域权威奖项,旨在挖掘并表彰在环境(如低碳减排、绿色 供应链)、社会(如乡村振兴、公益慈善)及公司治理(如合规管理、风险防控)三大维度实现卓越实践,推动经济效能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的企业。 在环境(E)层面,海南海药大力推行EHS战略目标,实施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和绿色低碳转型,显著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报告期内未发生任何重 大环境污染事故,体现了高效节能减排的成果,并持续进行循环化改造以实现碳中和目标。 在社会(S)维度,公司注重员工健康与安全,连续三年工伤事故、工伤死亡人数均为零,百万工时死亡率保持0%,并积极开展职业病体检覆盖近千名员工, 同时在医疗板块(如控股鄂州鄂钢医院)提供专业医疗服务,强化社会公益担当。 在治理(G)方面,海南海药构建科学合规体系,通过修订《合规管理办法》完善党委前置决策清单,有效处理信访举报、堵塞制度漏洞,新增24项反腐制 度,确保权力监督 ...
中国绿色低碳转型展现强大韧性
人民日报· 2025-07-29 03:07
中国绿色低碳转型进展 - 中国风光发电装机突破12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2030年目标,2025年一季度累计达到14.82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 [1] - 全球一半以上电动车行驶在中国,截至2024年底总数超过3000万辆,海南、广西、天津新能源车渗透率领先,广东、浙江、江苏保有量领先 [1] - 中国经济电气化进程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9倍,新能源+电气化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可行路径 [1] 区域产业发展特点 - 江苏省芯片、光伏、动力电池产业快速发展,山东省在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产业有显著发展 [1] - 京津冀在"区域气候行动力指数"评价中领跑,长三角和粤港澳紧随其后 [1] - 京津冀在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和政策创新方面突出,长三角区域协同水平优势明显,粤港澳能源低碳化和产业转型优势显著 [1] 政策建议 - 建议全国一盘棋推进碳达峰,坚持目标导向,落实国务院碳排放双控及地方碳排放目标评价考核要求 [2] - 建议为"十五五"设定总量控制目标并推动向省级分解 [2]
面向“十五五”,钢铁行业如何节能降碳?
第一财经· 2025-07-27 17:15
钢铁行业碳排放现状 - 钢铁行业碳排放总量占全国15%左右,是占比最高的制造业[1] - 行业处于减量发展与深度转型时期,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产品低端过剩、高端不足[1] - 节能降碳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1] 政策与监管方向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实施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全流程管理[1] - 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和市场化机制,强化能力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1] - 碳市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钢铁行业扩围面临数据基础薄弱、碳排放管理能力不足等难点[3] 行业转型重点工作 - 更高质量实现超低排放顺利收官[3] - 推动极致能效工程,助力企业节能降碳、降本增效[3] - 全面深入推进低碳转型工作[3] - 建议钢铁企业积极参与自愿减排市场,降低履约成本、科学配置碳资产[4] 行业改造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已有197家钢铁企业完成全流程或部分环节超低排放改造公示[4] - 全国6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3.5亿吨粗钢产能完成重点工程改造[4] - 上述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80%以上[4] 碳市场相关措施 - 全国碳市场允许重点排放单位每年使用不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5%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进行配额清缴抵销[4] - 要全面提升应对碳市场基础能力,强化钢铁企业数字化碳管理能力[3] - 切实稳步提升碳交易能力和水平,通过碳市场引导作用激励低碳技术发展[3]
李迅雷:下半年增量政策可期
搜狐财经· 2025-07-27 17:09
宏观经济与政策 - 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达5.3%,下半年政策力度不减以确保全年5%增长目标[1] - 财政政策总量不变但优化存量,重点包括调整预算结构、优化专项债分配、提前下达明年额度[2]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可能通过降准降息、重启国债买卖及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和消费[3] - 汇率政策维持人民币对美元稳定,预计对其他货币小幅贬值以利好出口[3] 消费促进措施 - 以旧换新政策将扩大至出口转内销商品及服务消费,覆盖中低收入群体[4] - 系统清理不合理消费限制,包括优化超大特大城市购车购房政策[4] - 中央层面拟推育儿补贴,各地将出台餐饮文旅消费券政策[4] - 中长期计划结合"十五五"规划推动促消费改革方案[4] 基建与投资方向 - 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下达,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开工[5] - 三季度基建投资有望回暖,重点支持数字经济、AI、低空经济等新领域[5]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配套财政贴息和PSL,精准支持科技、消费、外贸[5] 房地产行业动态 - 城市发展转向存量提质,重点推进老旧管线改造和房屋安全升级[6] - 专项债可能用于收购闲置土地和存量商品房转保障房[6] - 增量建设聚焦"好房子"标准和现房销售政策推进[6] 市场治理与就业 - "反内卷"政策强调市场化退出落后产能,维护公平竞争秩序[7] - 毕业季将出台促就业政策,重点扶持服务业发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