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航运
搜索文档
武汉全省首发“绿色船舶贷”,为航运企业绿色升级步伐提速
长江日报· 2025-10-22 09:28
发布现场 "不是不想换新能源船,而是更新船舶的融资压力实在太大。"这曾是许多航运企业负责人的共同心声。近日,武汉农村商业银行率先 推出全省首个"绿色船舶贷",以多元化融资方案精准破解航运企业"造新船、买新船"的资金难题,为长江绿色航运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内河航运作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色转型直接关系到长江大保护和"双碳"目标的实现。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格,船舶 的更新升级与技术改造成为航运企业的迫切需求。然而,传统的融资模式难以适应船舶行业特点,抵押物评估难、风险量化难、融资周期 长、担保方式有限等痛点,严重制约了船舶企业的绿色升级步伐。 这一创新产品迅速获得了市场积极响应。发布当日,武汉鑫隆泰船务有限公司、长荣船舶等多家企业就与武汉农商行达成授信合作意 向。"这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鑫泰隆船务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正计划建造一艘新能源货船,但前期投入巨大,资金压力很大。"有了 这个专门为我们设计的'绿色船舶贷',感觉流程更对口,办起来也更快,我们发展的底气更足了。" 武汉农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行将围绕绿色航运产业链,加大数智化引领,进一步优化迭代需求模型,持续深化与政府部门、 科研院所及 ...
全球航运“大咖”缘何连续五年相约黄浦江畔?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17:15
中新网上海10月21日电 题:全球航运"大咖"缘何连续五年相约黄浦江畔? 在2023年的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阿诺特斯与中国航运界人士交流,并表示,安特卫普布鲁日港是重 要的燃料加注港,已经准备好加注液化天然气,并在未来采用替代燃料以实现气候变化方面的目标。 如今,合作意愿终于"落地生根",阿诺特斯很高兴,"这次合作不仅涉及两个港口,航运公司、码头等 全产业链主体都参与了"。 本届论坛比往年提前开幕,不少海外航运界人士订票时发现长途航班售罄,担心无法准时到场。"大家 都在苦恼怎么及时赶到,我很庆幸自己来了。"连续五年参会的国际港口协会主席、汉堡港首席执行官 延斯·迈尔(Jens Meier)也不愿错过这场盛会,"在这能和各国政府、航运公司、国际组织沟通。有政府支 持,开展合作会容易得多"。 井艳全程参与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的策划,她认为,"高端化""国际化"是论坛形成差异的关键。首届 起,论坛就确立了"政府+国际组织+市场主体"架构,是当时全国唯一持续邀请联合国直属机构负责人 的航运论坛。此外,每届还针对行业热点,发布十余项成果。 作者 谢梦圆 "最初我们担心国内外同类论坛太多,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能否持续举办。 ...
全球首艘醇氢电动集散两用船在沪首航
央视网· 2025-10-21 15:38
首航仪式期间,上港集团与吉利控股集团进行了绿色航运战略合作签约,双方将进一步加速醇氢电动产业生态在绿色航运的推广。同时,现场还展示了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旗下"醇氢+电动"牵引车、载货车、船用动力等技术在智能港口场景下的应用。 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统计,航运业每年排放约10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3%,绿色转型迫在眉睫。今年4月,IMO明确提出要 求5000吨以上船舶分阶段减排,在2050年实现净零。市场及政策层面的压力加速全球航运业远离传统重油燃料,全面拥抱绿色转型。 甲醇不仅是一种煤基清洁燃料,还可在风光电制氢与煤化工过程中,通过耦合煤化工排放的二氧化碳实现大规模制备。这一过程能达成煤的零碳高效利 用,使得甲醇成为风光电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理想的液态化氢基燃料。随着众多行业巨头重点布局甲醇能源应用、扩大甲醇船队规模,甲醇已被广泛看作 零碳航运的新风向,是行业全面绿色转型的破局之点。 10月20日,全球首艘醇氢电动集散两用船首航仪式在上海港罗东集装箱码头成功举办,"远醇001"号正式首航并开启商业运营,这不仅是醇氢电动在航 运应用的里程碑事件,更为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具有"中国智慧"的解 ...
中国已初步建成绿色船舶和海上设施技术规范体系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21:30
中国已初步建成绿色船舶和海上设施技术规范体系 中新网上海10月20日电 (谢梦圆)20日,记者从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海上交通安全"论坛上获悉,在 全球航运业加快绿色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绿色船舶和海上设施技术规范体系已初步建成,中国在推 动航运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当天,中国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徐伟在论坛上表示,作为国际航运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 员,中国深度参与国际海事组织等多边框架下的温室气体谈判、航运碳减排政策制定,持续推动构建更 安全、环保、高效的全球航运体系;深入推进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合作,将LNG(液化天然气)、甲醇、 氢、氨、电池等清洁能源纳入船舶检验体系,持续完善技术规范。 20日,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海上交通安全"论坛在位于上海的世界会客厅举行。上海海事局供 图 在生态保护方面,脱硫装置、VOCs净化系统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碳捕集装置、压载水管理系统 构建起船上"循环—再生"的生态体系,为保护海洋环境提供保障。 目前,核能、生物燃料等前沿绿色技术也被纳入规划布局,中国绿色船舶和海上设施技术规范体系的蓝 图正在持续完善。(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熊 ...
全球首艘甲醇电动集散两用船在沪首航,可装载64个标准集装箱
新浪财经· 2025-10-20 20:05
全球首艘甲醇电动船首航 - 全球首艘甲醇电动集散两用船“远醇001”号于10月20日在上海港罗东集装箱码头首航 [2] - 该船总长64.9米、宽12.6米,型深3.5米,载重1500吨,最大可装载64个标准集装箱 [2] - 该船融合液态新能源动力与智能控制技术,标志着中国在内河航运新能源应用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2] 战略合作与产业链整合 - 上港集团与吉利控股集团签署绿色航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甲醇电动技术在绿色航运及港口的应用 [2] - 合作将整合双方产业链资源与优势,围绕港区非道路移动机械、场内运输车辆、驳船等应用场景深化合作 [3] - 合作旨在推动绿色航运、绿色港口及智能化运作,为内河航运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 [2][3] 上海港绿色转型战略 - 上海积极布局航运绿色转型,计划以打造国际航运绿色燃料加注港口为抓手,构建绿色燃料应用体系 [2] - 上海港作为连续15年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一的港口,正率先推进大型集装箱船舶绿色甲醇产业链建设 [2] - 上海港同时积极探索甲醇在内河航运的试点应用,并将国际航运绿色燃料应用优势延伸至内河航运 [2]
全球首艘甲醇电动集散两用船在沪首航 开创内河绿色航运应用新模式
搜狐财经· 2025-10-20 18:11
全球首艘甲醇电动船首航及战略合作 - 全球首艘甲醇电动集散两用船“远醇001”号于10月20日在上海港罗东集装箱码头成功举行首航仪式 [1][3] - 上港集团与吉利控股集团在仪式现场签署绿色航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甲醇电动技术在绿色航运及港口领域的应用 [1][3] - 此次首航与合作标志着中国在内河航运新能源应用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为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路径 [1][3] “远醇001”号船舶技术规格 - 该船为集散两用内河船舶,融合液态新能源动力与智能控制技术,总长64.9米、宽12.6米、型深3.5米,载重1500吨,最大可装载64个标准集装箱 [1][3] - 动力系统搭载2台280千瓦甲醇发电机组及2套258千瓦时的锂电池组,通过直流母线变频电控设备驱动2台150千瓦推进电机 [1][4] - 借助直流组网技术与多工况设计,船舶实现了甲醇清洁能源与锂电储能的高效协同,具备高效、环保、节能与舒适等优势 [1][4] 行业绿色转型背景与政策支持 - 航运业的绿色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发布了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合作倡议,推动形成绿色航运发展新格局 [4] - 上海积极布局航运绿色转型,明确以打造国际航运绿色燃料加注港口为抓手,构建绿色燃料应用体系,并将优势延伸至内河航运 [4] - 作为连续15年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一的港口,上海港率先推进大型集装箱船舶绿色甲醇产业链建设,并探索甲醇在内河航运的试点应用 [4] 合作细节与战略意义 - 上港集团与吉利控股集团的合作将整合双方产业链资源与优势,围绕港区非道路移动机械、场内运输车辆、驳船等应用场景深化合作 [4] - 合作旨在深化绿色航运、绿色港口及智能化运作等领域的合作,为内河航运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 [1][4] - 此次合作将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深度协同,加速能源应用转型,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构建绿色可持续的液态新能源发展模式 [5]
中国航运延续增势支撑外贸 未来如何穿越“风浪”
第一财经· 2025-10-20 16:26
在百年变局之下,全球经贸格局深度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性加剧,外部环境"风高浪急"。中国乃 至全球航运业何以延续增长,又该如何穿越"风浪",为外贸提供支撑? 在10月19日举行的"2025北外滩国际海运论坛"上,多方以"在世界变局中发展航运新质生产力"为主题, 就航运领域当前的"天气"与未来航向展开探讨。 当前"天气" 海事咨询机构德路里董事总经理蒂姆·鲍尔用"风雨交加,能见度极低"来形容当前国际航运业所处的"天 气"。 他认为,影响"天气"的主要有四个核心要素。首先是全球经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评估 中指出,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2%,明年为3.1%。可以说,尽管挑战重重,全球贸易仍在持续增 长。其次是能源转型,这不仅意味着未来贸易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也意味着需要在燃料选择上做出艰 难抉择。第三是新船订单量,"想了解某一航运领域的前景,只需看其新船订单量占现有船队规模的比 例"。基于数据变化,明年及后年的集装箱航运业将面临压力,并可能在2026年出现亏损。 这也意味着,在全球贸易持续增长且各领域需求保持温和增长的大背景下,贸易摩擦正在产生特定的干 扰影响,而运力过剩则是需要关注并重点应对的 ...
中国航运延续增势支撑外贸,未来如何穿越“风浪”
第一财经· 2025-10-20 16:23
在百年变局之下,全球经贸格局深度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性加剧,外部环境"风高浪急"。中国乃至全球航运业何以延续增长,又该如何穿越"风浪", 为外贸提供支撑? "风雨交加,能见度极低"被用来形容当前国际航运业所处的"天气"。 在10月19日举行的"2025北外滩国际海运论坛"上,多方以"在世界变局中发展航运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就航运领域当前的"天气"与未来航向展开探讨。 当前"天气" 海事咨询机构德路里董事总经理蒂姆·鲍尔用"风雨交加,能见度极低"来形容当前国际航运业所处的"天气"。 他认为,影响"天气"的主要有四个核心要素。首先是全球经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评估中指出,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2%,明年为3.1%。 可以说,尽管挑战重重,全球贸易仍在持续增长。其次是能源转型,这不仅意味着未来贸易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也意味着需要在燃料选择上做出艰难抉 择。第三是新船订单量,"想了解某一航运领域的前景,只需看其新船订单量占现有船队规模的比例"。基于数据变化,明年及后年的集装箱航运业将面临压 力,并可能在2026年出现亏损。 这也意味着,在全球贸易持续增长且各领域需求保持温和增长的大背景下,贸易摩擦 ...
船舶单个电池换电仅需5分钟 中国华电阳逻充换电站投入试运行
新华财经· 2025-10-20 14:38
项目概况 - 中国华电阳逻充换电站投入试运行,标志着项目取得关键进展 [1] - 该项目是国家首批"车船网互动(V2G)规模化应用试点"示范项目 [3] - 项目是中国华电与湖北港口集团、中船712所合作推进"电化长江"战略的样板工程 [3] 技术模式与效率 - 创新采用"船电分离"模式,通过平板拖车提前将满电电池送至港口,船舶靠港后快速换电 [6] - 单个电池换电过程仅需5分钟,效率比直接充电提升20倍以上 [6] 设施配置与能源保障 - 充换电站设置4工位电动船舶箱式电源充电设施和24车位电动重卡充电设施 [3] - 配套分布式光伏发电,为站点提供绿色电力保障 [3] 战略定位与合作 - 公司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发挥能源央企"压舱石"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7] - 与船舶运营、港口、电池制造等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聚合产业链资源,积极打造链主型企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