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多元化
icon
搜索文档
俄罗斯天然气:欧洲不要,龙国为何不全接?
搜狐财经· 2025-08-22 00:30
中俄天然气管道现状与容量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于2019年投产,全长近4000公里,年运输容量为380亿立方米,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满负荷运转的极限,年容量为480亿立方米 [1][2] - 俄罗斯因失去欧洲市场,每年有上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需要寻找新买家,但现有东线管道容量无法承接全部过剩供应 [1][2] - 西线管道项目自2014年开始谈判,计划年供应量300亿立方米以上,但因路径和价格分歧,至今尚未动工 [1][2] 天然气贸易谈判与价格分歧 - 俄罗斯对欧洲市场的天然气出口价格曾高达近400美元/千立方米,而对中国的报价坚持高位 [1] - 中国在谈判中坚持中亚进口天然气价位,约为235美元/千立方米,导致双方价格谈判僵持 [1] - 在当前的谈判中,由于中国不急于增加进口,俄罗斯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中国在谈判中占上风 [2][4] 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策略 - 中国坚持能源进口多元化策略,不依赖单一气源,除俄罗斯外,还从澳大利亚、卡塔尔等国通过海运进口液化天然气 [2][3] - 中国进口的俄罗斯天然气仅占其总进口量的一小部分,通过扩大从中东和东南亚的进口,确保能源供应安全,避免潜在中断风险 [3][4] - 多元化策略有效稳定了国内能源价格,避免了因单一管道故障可能引发的供应混乱和价格飞涨 [2][3] 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格局变化 - 乌克兰冲突前,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占欧盟总需求的40%以上,但到2025年,其在欧盟市场的份额预计将下降至13% [2][3] - 2022年乌克兰冲突爆发后,欧洲大幅削减俄罗斯天然气进口,转向美国和挪威的液化气,至2025年1月,乌克兰过境管道关闭,俄罗斯基本退出欧盟市场 [3][4] - 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总量下降,2024年上半年产量同比减少,对华出口增加30%不足以弥补欧洲市场约1500亿立方米的供应缺口 [3][4] 俄罗斯能源政策调整与公司影响 - 俄罗斯能源政策转向亚洲,推动出口多样化,寻找如土耳其和印度等新市场,但新市场规模较小,整体出口利润缩水 [2][4] -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调整结构,部分气田闲置或减产,并关闭部分欧洲设施,转向维护东方线路 [3][4] - 公司面临经济压力,普京主导推动俄气公司重组,以应对出口重心东移但亚洲需求增长缓慢、利润远低于欧洲时代的挑战 [2][4]
布米普特拉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美企763亿美元资本抢滩可再生能源蓝海
搜狐财经· 2025-08-20 01:46
公司战略布局 - 成立区域性可再生能源平台WahajPeak 目标市场为海合会及中东地区的太阳能 风电与储能市场 [1] - 与阿拉伯能源基金达成战略联盟 共同投入10亿美元专项资金用于中东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4] - 已在亚洲 北美和欧洲建立能源平台 全球清洁能源资产组合规模达10.4吉瓦 涵盖运营 在建及开发各阶段项目 [7] 市场机遇 - 中东地区计划到2030年部署175吉瓦清洁能源装机 相当于目前全球风电装机总量的四分之一 [1] - 布局精准契合沙特 阿联酋等国推动的能源多元化与电网现代化国家战略 [4] 运营管理 - 首席执行官Mothana Qteishat拥有超过17年区域开发经验 累计交付光伏项目规模突破5吉瓦 [7] - 已在利雅得和阿布扎比搭建本土化团队 采用深度扎根的运营模式 [7] 资本规模 - 管理资产达763亿美元 [1][9] - 全球清洁能源资产组合规模达10.4吉瓦 [7]
为啥俄罗斯原油占比首超沙特!我国进口能源版图中东惊变值得吗
搜狐财经· 2025-08-01 19:53
能源战略与全球布局 - 中东地区掌握全球超过一半石油资源,美国中东战略实质牵动中俄崛起[1] - 中国2024年石油产量达历史新高2.12亿吨,但仍无法满足7.56亿吨需求,原油进口量5.53亿吨,对外依存度71.9%[3] - 中国通过波斯湾和西伯利亚多元化战略降低能源风险,俄罗斯石油供应占比升至15.5%[5][7] 运输通道与基础设施 - 中国四大油气运输通道破解马六甲困局,陆路管道输油量占进口总量15%[7] - 中俄原油管道年输油量3000万吨,中哈管道输送能力突破2000万吨,中缅管道成印度洋新动脉[7] - 中俄管道日输送量相当于3艘巨型油轮,运输效率显著提升[19] 能源来源多元化 - 中东石油占比从20年前65%降至51%,俄罗斯占比15.5%,哈萨克斯坦原油占比4.5%[9] - 非洲低硫原油占比12%,安哥拉和尼日利亚成新兴来源[9] - 西非原油占比预计2025年突破15%,北海低硫油进口持续增长[16] 能源安全与储备 - 中国建立100天净进口量战略储备,舟山、黄岛等基地提供缓冲[11] - 2024年页岩气产量150亿立方米,深海油气田保障南海能源自主[11]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000万辆,替代汽油约2800万吨[12] 绿色转型与技术突破 - 光伏组件全球产能占比80%,动力电池市场份额超70%[12] - CCUS技术推进石油化工绿色转型[16] -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和宁德时代墨西哥基地突破西方贸易壁垒[18] 金融与结算体系 - 中俄石油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达99.6%,沙特首次同意人民币结算对华交易[14] - 人民币石油交易逐步瓦解美元石油霸权[14]
中美贸易急转藏深意,740亿能源大单告吹引震动,特朗普为何访华
搜狐财经· 2025-07-31 16:36
中美能源贸易中断 - 2025年6月美国对华能源出口全面归零 涉及原油 天然气和煤炭 此前年交易额近8亿美元[3] - 价值740亿美元的能源大单终止 美国能源企业面临严重经营压力 德州油田裁员且钻井平台停摆 三成企业生存困难[1][3] - 液化天然气连续四个月对华零订单 煤炭出口额从9000万美元暴跌至数百美元[3] 贸易政策与市场竞争力 - 美国页岩油成本达60美元/桶 显著高于中东原油的20美元/桶和俄罗斯更低价格[5] - 中国对美国能源征收最高99%关税 直接导致其价格竞争力丧失[5]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被能源智库评价为战略失误 迫使最大客户转向其他供应源[5] 中国能源替代策略 - 俄罗斯每年通过管道向中国输送900亿立方米天然气 沙特原油供应持续增加[7] - 与卡塔尔签订27年长期天然气供应协议 能源多元化布局完善[7] - 中国能源自给率超过80% 国内天然气产量连续八年增长 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60%[7] 全球能源格局重构 - 中俄能源交易87%采用人民币结算 沙特随后跟进 动摇美元结算体系[9] - 欧盟 日本 韩国减少对美国油气依赖 转向挪威 阿尔及利亚等供应国[9] - 中国与欧盟签署十年能源协议 每年转售200亿立方米中东和俄罗斯天然气 价格较美国低15%[11] 美国能源产业与政策困境 - 2025年上半年美国能源出口跌至两年最低 贸易逆差可能增加300亿美元[13] - 白宫内部政策分歧严重 财政部长主张降税而国务卿坚持强硬立场[9] - 德州和西弗吉尼亚州企业主向白宫施压 警告贸易逆差可能突破500亿美元[9] 亚洲能源市场崛起 - 全球能源消费重心向亚洲转移 未来3-5年将成定局[13] - 中国与加拿大敲定新原油供应协议 价格较市场低30%[11] - 亚洲能源消费市场快速增长 改变传统以美国为主导的贸易流向[9][13]
特朗普登机访华前,中方说到做到,连断美3条“财路”,特朗普不敢再狂了,反复强调1句话
搜狐财经· 2025-07-31 13:42
美国对华能源出口状况 - 6月份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额从去年同期的近8亿美元直接归零,为近三年来首次 [1] - 液化天然气自3月起对华出口量连续4个月为零,而去年6月仍有稳定交易 [2] - 煤炭进口额从去年6月的超9000万美元骤降至今年6月的仅数百美元,近乎归零 [2] 中国实施的关税反制措施 - 自2月10日起,中国对美煤炭和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加征10%关税 [5] - 叠加原有税率后,美国煤炭综合税率从3%飙升至18%,液化天然气税率从10%涨至25%,原油税率从10%涨至20% [6] - 4月关税战升级,部分商品税率最高达99%,进口商利润被彻底榨干,导致贸易中断 [6] 中国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 - 加速拓展非洲、中东、南美、澳大利亚等地的能源供应渠道 [8] - 俄罗斯已成为中国原油和天然气的重要来源,进一步降低对美国能源的依赖 [8]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 - 风能、太阳能、水电等新能源占比显著提升 [9] - 2025年1-2月全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3.7% [9] - 国内能源产能增强,减少对外依赖,提升在谈判中的主动权 [10] 中国稀土资源的战略地位 - 中国稀土储量全球领先,若限制出口将对美国高端制造业(如芯片、军工)造成断供危机 [12] - 中国稀土库存可长期支撑,而美国制造业对稀土的依赖难以在短期内找到替代方案 [13] 美国能源出口的竞争劣势 - 俄罗斯原油价格更具竞争力,中东能源供应稳定,美国能源在价格和质量上均无优势 [16] - 美国高端产品如AI芯片、半导体设备对华出口面临中国本土竞争对手及安全审查的阻碍 [17]
怪不得特朗普急着访华,贸易数据送进白宫,中方一滴美原油未进
搜狐财经· 2025-07-30 08:51
中美贸易战对能源市场的影响 - 中美贸易战导致中国从美国进口能源产品数量急剧下降,全球能源供应链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1] - 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试图施压中国,但中国迅速反制,对美国能源产品加征关税,削弱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 [2] 中国能源多元化战略 - 中国转向俄罗斯和沙特等其他能源供应国家,全球能源市场格局因此改变 [2] - 中国在能源多元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能源安全水平提升 [4] 美国能源行业面临的挑战 - 美国能源出口商因失去中国市场而面临重大损失和挑战 [2] - 单边主义策略在全球化背景下适得其反,对美国能源行业造成严重影响 [4]
乌克兰“断气”欧洲,影响有多大?拉开了中、美博弈的“大棋局”
搜狐财经· 2025-07-28 02:41
欧洲能源危机 - 乌克兰宣布停止向欧洲输送俄罗斯天然气 导致欧洲能源供应出现重大缺口 [1] - 俄罗斯天然气占欧洲进口天然气的40% 断供对欧洲能源安全造成严重冲击 [3] - 欧洲因环保政策关闭煤电厂和核电站 导致能源结构脆弱 天然气断供后取暖和工业生产面临困境 [5] - 去年冬季欧洲天然气价格已大幅上涨 居民取暖费用翻倍 部分工厂因能源成本过高停产 [5] 美国能源战略 - 美国页岩气成为欧洲断气后的替代选择 虽然价格和运输成本较高但需求旺盛 [7] - 美国通过能源供应加强对欧洲的控制 在政治、军事和经济领域获得更大影响力 [9] - 能源牌使美国短期内绑定欧洲 但长期可能因高昂能源成本削弱欧洲竞争力 [15] 中国能源机遇 - 中国可能成为俄罗斯天然气的新买家 获得价格优惠的能源供应 [9] - 欧洲能源危机凸显能源多元化重要性 中国在太阳能、风能和储能技术领域的优势显现 [12] - 中国新能源技术成熟且成本低 全球能源转型为中国创造巨大出口机会 [12] - 中国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打造新能源竞争优势 可能在未来能源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 [13][15] 全球能源格局 - 乌克兰断气事件可能成为全球能源格局重塑的转折点 [15] - 传统化石能源霸权受到挑战 新能源时代加速到来 [15] - 掌握新能源技术和产业链的国家将在未来获得更大话语权 [15] - 中国新能源优势可能比美国化石能源控制更具长期决定性 [15]
普京若下台!俄欧和好,梅德韦杰夫预测欧洲结局很悲惨
搜狐财经· 2025-07-13 09:22
欧洲经济与产业 - 欧盟2024年GDP增长1.7%,失业率6.2%,高于美国的3.8%,但未达崩溃边缘[3] - 德国汽车产业转型成功,电动车销量占比28%,与中国25%接近[3] - 欧盟对华投资增长22%,德国大众追加150亿欧元投资中国[3] 中俄贸易与技术合作 - 中国2024年购买俄罗斯8800万吨原油,占俄出口总量35%,价格比布伦特原油低15美元/桶[4] - 俄罗斯对华天然气出口价0.3美元/立方米,仅为欧洲价格的1/5[4] - 俄罗斯90%芯片依赖中国,但2024年中国仅出口12亿美元半导体设备,远低于美国对俄出口的280亿美元[4] - 华为在俄5G市场份额达47%,但向中国出口手机零件仅8亿美元,低于苹果对华出口的72亿美元[4] 俄欧能源与制裁影响 - 欧盟2024年从俄进口天然气占比19%,较2021年44%大幅下降[5] - 德国建成4座LNG接收站,从美国进口液化气同比增长120%[5] - 欧盟对俄煤炭禁令导致德国钢铁厂减产30%,工业电价飙升至250欧元/兆瓦时,远超中国的80欧元[5] - 俄罗斯2024年GDP增长3.9%,向印度出口原油价格72美元/桶,比欧洲低40%[5] 俄罗斯经济与债务 - 俄罗斯2024年外债达1.2万亿美元,其中60%由欧美银行持有[6] 中国能源与贸易战略 - 中国2024年从中东进口8300万吨原油(占17%),从巴西进口920万吨大豆(占23%)[7] - 中吉乌铁路预计2027年通车,将绕开俄罗斯构建多元贸易路线[7]
赞比亚总统为凯布韦100兆瓦太阳能项目剪彩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03 11:52
项目概况 - 中国电建承建的赞比亚凯布韦100兆瓦太阳能项目举行并网发电仪式,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出席并揭牌剪彩 [1] - 该项目是赞比亚目前装机规模最大的单体光伏项目,也是赞比亚国家电力公司在太阳能领域的首个项目 [3] - 项目占地面积106公顷,建设内容包括100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站、33/132千伏升压站、2.7千米132千伏输电线路及变电站扩建 [3] 项目影响 - 项目预计年发电量达1.8亿千瓦时,可满足15万户家庭年度用电需求,直接缓解该区域30%的电力缺口 [3] - 项目为周边区域提供135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基础服务设施的修建和完善 [3] - 项目预留本地使用的电力配额将惠及当地中小企业,改善当地民生 [2] 能源战略 - 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强调电力是赞比亚工农业及矿业发展的根基,需实现能源多元化以保障持续供电需求 [2] - 该项目是赞比亚迈向1000兆瓦太阳能发电目标的关键里程碑 [2] - 项目通过减少碳排放促进环境保护,对赞比亚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国际合作 - 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参赞王莉表示该项目是中赞全天候友谊的见证,体现两国牢固的双边关系 [2] - 电力能源合作是两国务实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将继续支持赞比亚实现1000兆瓦太阳能发电目标 [2]
桐昆股份:总投资超61亿元煤矿项目落地,构建“一方气、一粒煤、一滴油到一根丝”全产业链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22:13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启动新疆鄯善县七克台矿区长草东露天煤矿项目,总投资61.44亿元,年产能500万吨(常规产能350万吨/年、储备产能150万吨/年),标志着从石油化工向煤炭资源领域的跨越式延伸 [1][2] - 通过构建"原油+煤炭"双能源供应体系,巩固全产业链优势,增强抵御行业周期性波动的能力 [1][4] - 项目由新疆中灿综合能源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拟用地面积约29.9平方公里 [2] 产业链延伸 - 公司主营涤纶长丝业务上游高度依赖石油化工产品,煤矿项目是向上游延伸产业链的关键举措 [3] - 煤炭部分用于内部消纳,满足新疆中昆新材料热电联产项目、宇欣新材料热电联产项目预计50万吨燃料煤需求 [3] - 计划投资约10亿元对天然气制乙二醇项目进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改造,年使用煤炭量140万吨(原料煤),切入煤制乙二醇领域 [3] - 构建"一方气、一粒煤、一滴油到一根丝"全产业链布局,提升聚酯化纤主业原料自给保障度 [3][4] 经济效益 - 煤矿项目预计达产后年平均产值约18亿元,年平均税后利润4.42亿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9.37%,税后投资回收期10.42年 [4] - 项目将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显著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4] 社会效益 - 项目预计直接解决500人就业,间接带动就业4000人左右,提高当地居民收入 [4] - 带动当地运输业、设备维修业、服务业等相关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辐射周边经济 [4] 行业地位与优势 - 公司在化纤领域总资产超千亿元,构建从"一滴油、一方气"到"一根丝、一匹布"的完整产业链 [1] - 具备1000万吨原油加工权益量、1020万吨PTA、1300万吨聚合、1350万吨涤纶长丝的年生产加工能力 [1] - 2001-2024年连续24年涤纶长丝销量全国第一,市场份额逐年提升 [1] - 全球第四、中国唯一能够生产全部POY纺丝油剂的厂商,技术优势显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