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

搜索文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宝藏了吧!
中国新闻网· 2025-07-08 15:29
航空航天教育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国防七子"之一,培养航空航天领域高级人才,70余年来已培养20余万名毕业生,其中包括25位两院院士[3][4][10] - 学校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具有"双一流"建设优势,并拥有全国唯一的直升机专业[15] - 本科生创新实践参与率达100%,学生曾自制火箭并成功发射,体现浓厚创新氛围[12][13] 科研与技术成果 - 创造了中国航空领域多项第一,包括首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无人直升机等[6][7] - 深度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如C919大飞机、嫦娥探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等项目[9][10] - "十三五"以来科技经费达219.22亿元,2025年预算92.43亿元,科研投入规模位居全国高校前列[46][49] 学科建设 - 构建"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体系,2025年将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覆盖无人机、城市空中交通等前沿方向[20][23] - 开设"应用物理学+电子信息"等双学位项目,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服务国家能源转型需求[25]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排名第3,工程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44] 产业服务能力 - 形成直升机、无人机、发动机"三机名片",参与我国几乎所有航空重要型号的研发[46] - 独立承担"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应急信标装置研制,是国内唯一承担火星探测器载荷高校[48] - 牵头成立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院,服务民航局全国流量管理体系建设[51][52] 教育资源 - 拥有3万平方米"飞机公园"教学实践基地,陈列19台航空航天器实体[28][30] - 设立长空创新班等特色项目,提供100%专业任选、国际化交流等培养路径[76] - 师资包括15位两院院士和112位国家级青年人才,实施双导师制培养[74][76]
特写:“我看见了更多可能性”——台青珠海科技奇遇记
新华网· 2025-07-07 09:01
两岸青年科技文化交流 - 台湾青年在中山大学地质矿物博物馆参观琥珀、矿物岩石标本、古生物化石等珍贵展品,对大陆地质资源丰富性表示震撼 [1] - 台青贾同学在巴西攻读矿产专业,计划未来到大陆攻读硕士研究生并从事相关研究工作 [1] - 台青王同学对展品数量感到惊叹,表达希望探索更多大陆地区的意愿 [1]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重点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属于"四新"产业之一 [2] - 台湾青年参观横琴粤澳中医药文化体验馆,体验声光电融合展示的中医药文化 [2] - 体验馆运用真人演员模型、扫描和建模等科技手段制作张仲景、伏羲等巨型雕塑 [3] 航空航天科技展示 - 珠海太空中心展示中国空间站T字形组合体1:1模型及太空服、返回舱等互动设施 [3] - 展馆设计具有强烈科幻感,让参观者产生置身太空的体验 [3] - 台青藤同学对大陆自主研发的火箭、空间站、飞行器等航空航天模型展品印象深刻 [3] 电子科技产业发展 - 台湾青年参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规划展览馆,研究电子电路板组件 [2] - 台青王同学指出大陆科技发展迅速,希望两岸加强合作生产先进科技产品 [2]
★一季报数据显示4084家公司实现盈利 回升向好态势巩固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6
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表现 - 截至5月7日,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共5412家上市公司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3751家公布或实施现金分红方案,分红总额近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2024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98万亿元,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6%,环比增长8.11%,近六成公司实现营收正增长 [1] - 2025年一季度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1.49万亿元,同比增长3.55%,环比增长89.71%,4084家公司一季度实现盈利 [1] 行业及细分领域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上市公司2024年全年营收增长6.66%,多个细分行业业绩增幅明显 [1] - 人形机器人、3D打印、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领域工业金属行业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6.92%、29.22% [2] - 创新药板块净利润增长13.31%,医疗器械领域上市公司营收均取得正增长 [2] - 五大上市险企全年净利润增长110%,房地产行业第四季度营收环比提升123.74%,占全年营收的41.44% [2] 研发投入与创新驱动 - 2024年上市公司全年研发投入合计1.8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近600亿元,研发投入占全国研发经费的51.96% [2] 分红与回购情况 - 全市场3751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2.4万亿元,平均股利支付率37.78%,1277家公司股利支付率超50% [2] - 盈利公司拟分派现金股利比例提升至89.20%,2093家公司连续5年现金分红,1013家公司实施季度或半年度分红 [2] - 2024年上市公司新增发布回购计划1564单,拟回购金额2274亿元,14家公司拟回购金额超10亿,实际完成回购金额1408亿元 [3]
立中集团(300428) - 300428立中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2
2025-07-02 18:16
全球化布局 - 公司在泰国和墨西哥建立生产基地,在美国、巴西、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建立销售服务机构 [2] - 公司在泰国新增土地和厂房建设泰国铝合金车轮第三工厂 [2] - 公司于2021年在墨西哥蒙特雷建造年产360万只超轻量化铝合金车轮项目,一期180万只已建成投产,二期180万只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建成投产 [2] 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铝合金产品如高强高屈服免热处理压铸铝合金、A356铝合金、6系和7系变形铝合金等可用于机器人零部件制造,高强高屈服免热处理压铸铝合金正在某欧洲机器人关节转轴上进行材料验证 [4] - 公司铝基稀土中间合金、航空航天级特种中间合金、硅铝弥散复合新材料等应用于航空航天和飞机制造领域,包括大飞机、航天部件、飞行汽车公司的电动飞机等关键部位 [5] - 公司一体化压铸免热处理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一体压铸领域已规模化量产,在机器人及无人机领域正在进行验证 [6] 产品研发创新 - 铸造铝合金领域研发了系列一体化压铸免热处理合金、低碳A356、可钎焊压铸铝合金等 [7] - 铝合金车轮领域加大铸旋和锻造技术改进升级,研发了再生铝低碳A356车轮 [7] - 中间合金领域研发了多种稀土中间合金、高端晶粒细化剂等 [7] 铸造铝合金期货影响 - 填补国内再生金属衍生品市场空白,促进废铝循环利用市场和标准完善,助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7] - 发挥价格发现功能,为公司提供公开透明市场价格信号,成为指导现货定价重要依据 [7] - 为公司提供科学精准风险管理工具,修正套期保值模式,更有效实现套期保值目的 [7] - 公司通过注册交割品牌,在期货市场卖出后交割产品,增加销售渠道,提升产销量和盈利能力 [7]
南京空地数智产业投资基金成立,首期出资额高达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2 06:01
基金成立概况 - 南京空地数智一期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正式成立,注册资本达9亿元人民币,专注于私募基金领域的股权投资、投资管理及资产管理业务 [1] -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南京毅达股权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登记状态为存续,成立于2025年6月30日 [2] - 经营范围包括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需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 [2] 出资方及股权结构 - 出资方包括南京市紫金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国有全资,出资比例10%)、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股上市公司,出资比例15%)、南京空地数智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出资比例1%)等 [1][4] - 其他主要合伙人:南京交通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国有独资私募基金,出资比例48%)、南京江宁智慧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比例20%) [4] - 苏交科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1.35亿元参与设立该基金 [1] 投资方向与战略意义 - 基金聚焦低空经济产业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链、新基建、智慧物流、航空航天、半导体及新材料等前沿领域 [1] - 通过资本支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 [2] - 各方合作旨在把握未来市场趋势,探索发展机遇,推动相关产业链快速发展 [3][4] 行业影响与区域经济 - 基金运营后将支持优质项目,促进产业链持续壮大,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4] - 借助出资方的行业资源和专业优势,深入挖掘市场潜力 [2]
宏观策略周报: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助力市场信心回升-20250627
源达信息· 2025-06-27 16:53
报告核心观点 本周国内证券市场主要指数全线上涨,六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推动消费供需双向升级,后续消费动能预计显著增强,成为经济增长核心拉动力,报告给出多方面投资建议[2]。 资讯要闻及点评 - 六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从六个方面提出19项重点举措,强化金融服务,推动扩大高质量消费供给,助力释放消费增长潜能[9] - 九部门印发《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黄金资源量增长5% - 10%,黄金、白银产量增长5%以上,部署多项重点任务[11] - 1 - 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7204.3亿元,同比下降1.1%,但毛利润、营收保持增长,装备制造业效益高,“三航”产业带动相关行业利润增长,“两新”政策效应显现,私营和外资企业利润保持增长[13][14][15] 周观点 《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解读 - 重点举措包括增强消费能力(支持就业增收、优化保障体系)、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信贷支持、多元化融资渠道)、挖掘释放消费潜力(推动商品消费、支持服务消费、助力新型消费)[18][19] - 给市场带来提振,提升消费信心与意愿、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20] - 带来相关板块投资机会,如消费金融、商品消费、服务消费、金融科技板块[21][22] 市场概览 主要指数表现 - 本周国内证券市场主要指数全线上涨,创业板指涨幅最大为5.7%,申万一级行业中计算机行业涨幅最大为7.7%[2] 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 - 本周涨跌幅前五的行业为计算机、国防军工、非银金融、通信、电力设备,涨幅分别为7.7%、6.9%、6.7%、5.5%、5.1%[28] 两市交易额 - 展示两市成交额与沪深300收盘价的走势图[30] 本周热点板块涨跌幅 - 炒股软件、稳定币、金融科技等板块涨幅居前,银行、白酒、天然气等板块表现不佳[34] 投资建议 - 关注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表现较好的行业,如非银金融、电子等[35] - 关注政策驱动及产业趋势下的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35] - 关注扩大内需带来的相关行业投资机会,如食品饮料、家电等[35] - 关注受益于大规模化债的相关行业投资机会,如业务To G的公司、基建产业链[35] - 关注央国企市值管理的投资机会,如低估值高股息央国企[35] - 看好黄金的中长期投资机会[36]
PEEK行业:供需格局、市场前景、产业链及公司(附29页PPT)
材料汇· 2025-06-20 23:14
核心观点 - PEEK材料凭借轻量化、耐极端环境、低摩擦磨损和电磁兼容性等综合优势,成为机器人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电机、轴承、减速器、外壳等零部件 [2] - 2012-2019年中国PEEK消费量从80吨提升至1400吨,2020-2025年预计复合增速13.4%,2025年消费量有望超过3000吨 [2] - PEEK在交通运输、工业、电子和医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其中电子领域2023-2028年消费价值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9.01% [15][16] 行业概况 - PEEK属于特种工程塑料,性能和附加值最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 [6][10] - PEEK比强度达到1500N·m/kg,是钢的21.4倍,铝合金的7.9倍,弹性模量接近人体组织 [11][12] - PEEK在特种工程塑料中性能指标突出,刚性、耐热性、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优异 [13][14] 市场现状 - 全球PEEK市场呈现"一超多强"格局,威格斯、索尔维和赢创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25][28][29] - 2023年全球PEEK产量8604吨,预计2028年增长至15393吨,CAGR为12.1% [33] - 中国PEEK市场快速扩张,2023-2028年产量预计从2475吨增长至6037吨,CAGR达19.5% [33][34] 工艺路线对比 - 亲核取代路径制备的PEEK纯度高但成本高,氟酮成本占比约50%,反应条件苛刻 [40][41][42] - 亲电取代路径成本较低但难以获得高纯度PEEK,副反应多,含支链/凝胶 [47][48] - 现行主要产业化路线是亲核取代路线,全球仅4家企业掌握5000L大釜工艺 [48] 供需格局 - 2022年中国PEEK市场规模约15亿元,电子信息占比35.56%,是最大应用领域 [51] -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假设每台使用5kg PEEK,100万台对应0.5万吨新增需求 [54][55] - 新能源汽车800V电机渗透率提高,预计2027年对PEEK需求量达2630.12吨,市场规模8.86亿元 [58][59] 产业链分析 - 上游氟酮成本占比过半,全球产能集中在中国,供应商包括新瀚新材、中欣氟材等 [80][84] - 中游PEEK树脂生产设备部分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如聚合釜、水洗釜等 [89][90] - 下游应用包括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医疗健康等行业 [77][78] 相关公司 - 中研股份是中国PEEK领先企业,全球第4家产能达千吨级,国内市占率30% [96][97] - 新瀚新材是PEEK核心原料氟酮主要供应商,年产2500吨DFBP新产能已稳定运行 [105] - 沃特股份一期PEEK合成树脂项目进入试生产期,已取得部分订单 [107][108]
峰会达成百余项合作成果,中国中亚携手擘画发展新蓝图
华夏时报· 2025-06-20 17:43
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 - 中国已成为中亚第一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国,建交30多年来贸易额增长显著[1] - 2023年西安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以来,双方贸易额增长35%,产业投资、绿色矿产、科技创新等合作积极推进[1] - 2024年前5个月中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2864.2亿元,同比增长10.4%,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7] - 2013至2024年中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从3120.4亿元扩大至6741.5亿元,增长116%,年均增速7.3%[7] 基础设施与物流网络 - 中吉乌铁路项目正式启动,中哈第三条铁路规划稳步推进,中塔公路二期修复进展顺利[4] - 中国与中亚对开口岸11个(含2个铁路口岸),形成管道、铁路、公路、航空立体化网络[4] - 2024年1-5月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分别通行中欧(中亚)班列3138列和4129列[5] -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累计通行班列超4.6万列,线路总数达87条,新疆双口岸2024年过货量2750万吨[5] - 前5个月中国以公路运输对中亚进出口1436.5亿元,增长10.9%[5] 贸易结构与商品流动 - 中国自中亚进口农产品43.6亿元(+26.9%),其中哈萨克斯坦亚麻子增长202.1%,乌兹别克斯坦葡萄干增长153.7%,吉尔吉斯斯坦蜂蜜增长10.9倍[6] - 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中国制造进入中亚,中亚蜂蜜、小麦、水果、禽肉等农产品输入中国[5] - 合作领域从一般贸易扩展到贸易投资结合、货物服务贸易协同,形成多层次经济关系[7] 机制建设与未来规划 - 中国—中亚机制建立13个部级合作平台,常设秘书处全面运营,形成立体多元合作格局[8] - 2025-2026年定为"中国中亚合作高质量发展年",聚焦贸易畅通、产业投资等六大方向[8] - 中方计划向中亚提供15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未来两年提供3000个培训名额[9] - 商务部签署3份多边和5份双边文件,将扩大能源矿产进口,推动汽车家电出口,拓展数字经济合作[9][10] 区域经济一体化 - 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投入运营,成为哈在华商贸物流集散中心[4] -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每周60多个航班班次,与哈萨克斯坦50多个班次,7个中国城市与哈直航[5] - 合作推动中亚由"陆锁"向"陆联"转型,成为欧亚大陆"黄金十字路口"[8]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开放合作是金融发展的时代主题
中国经济网· 2025-06-19 17:01
金融开放合作 - 开放合作是金融发展的时代主题,也是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1] - 全球前50大银行有42家在华设有机构,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 [1] - 八成全国性银行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提升了公司治理效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1] - 中外资机构优势互补、竞合发展,丰富了机构类型和产品服务,更好满足了多样化金融需求 [1] - 外资机构是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积极贡献者 [1] 科技金融发展 - 中国在科技前沿领域不断突破,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创新高地之一 [1] - 国际机构投资中国科创企业获得丰厚回报,投资者日益看好中国科技发展潜力 [1] - 金融监管总局正在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等试点 [1] 金融监管与开放政策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着力健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体系,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2] - 银行保险领域的限制性措施已经基本取消 [2] - 下一步将复制推广自贸区、自贸港扩大制度型开放的经验做法,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 [2] -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协议中金融领域相关规则,探索在更宽领域、更大幅度上加大开放力度 [2]
刘宁王凯会见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陈杰、校长韩杰才
河南日报· 2025-06-18 18:37
省校合作 - 河南省委省政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高层会晤,强调深化省校合作[1][2] - 哈工大郑州研究院作为合作平台,已在人才培养、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2] - 双方计划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加强合作[2] 合作方向 - 河南提出将高校科研优势与地方产业优势结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2] - 哈工大表示将聚焦智慧农业、历史文化、航空航天等领域深化合作[3] - 双方将拓展国际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3] 发展目标 - 河南致力于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双一流"建设和创建[2] - 哈工大计划加大科研成果在河南的转化力度,助力现代化建设[3] - 双方将建设集成果转化、产业培育、企业孵化为一体的合作平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