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快充技术

搜索文档
中国汽车市场一周行业信息快报——2025年4月第4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4-28 15:50
宁德时代电池新品发布 - 发布三款动力电池产品: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以及一款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 [1] - 钠新乘用车电池在零下40℃保持90%可用电量,极端状态下动力基本不衰减,能量密度175Wh/kg,支持5C充电速率和500公里续航,循环寿命超1万次 [3] - 骁遥双核电池采用自生成负极技术,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搭配三元体系时能量密度最高可达1000Wh/L以上 [3] -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兼具800公里续航和12C超充速度,峰值功率1.3兆瓦,零下10℃环境下15分钟可从5%充至80% [4] 华为超充技术突破 - 发布全液冷兆瓦快充解决方案,峰值功率1.5兆瓦,每分钟补能20度电,重卡15分钟充电至90%,效率较传统快充提升4倍 [5] - 采用浸没式液冷技术,使用寿命10年,支持-30℃至60℃极端环境运行,搭载SiC芯片能量密度是传统硅基器件3倍 [7] - 已与顺丰、京东达成合作,计划首批部署5000辆适配超充的电动重卡,并推动兆瓦级充电协议标准制定 [7] 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 - 丰田在上海设立独资新能源公司,研发生产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结束20余年纯进口销售模式 [8] - 项目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建设雷克萨斯纯电动车及丰田先进动力电池生产能力 [10] - 金山区组建工作专班支持产业链合作,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10] 行业战略合作动态 - 江汽集团与华为深化战略合作,覆盖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充电网络建设、商用车超快充技术等领域 [11] - 双方将建立常态化技术交流机制,探索前沿领域融合应用 [13] - 星星充电与长城汽车合作开发720kW/900A全液冷超充桩,推进光储充一体化能源网络建设 [14][16] 理想汽车交付表现 - 理想L6上市1年累计交付突破25万辆 [17] - 推出L6智能焕新版,标配激光雷达,Pro版售价24.98万元,Max版27.98万元 [19] - 搭载1.5T增程器+双电机系统,总功率300kW,CLTC纯电续航212km,综合续航1390km [19]
动力电池迎“新大考”① | 超快充爆发元年,安全标准何时升级
高工锂电· 2025-04-07 18:18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是超快充技术规模化应用的“爆发元年”,但行业需构建并升级安全技术体系与规范以回应市场安全关切;新国标即将实施,行业正多维度构建动力电池安全防线,技术进步与安全标准协同关系到市场接受度和产业发展 [2][3][23] 超快充元年,四大信号勾勒爆发图景 产品端 - 超快充加速落地并向更广价格带渗透,华为与江淮合作的尊界S800增程版、比亚迪超级e平台展示主流车企补能效率战略升级 [4] - 小鹏汽车将超快充技术下放至20万元以下主流消费价格带,预计2025年支持高电压快充车型渗透率超三成;3C至4C快充技术下沉至10万到15万元经济型电动车市场 [6] 应用场景 - 商用车和eVTOL领域对快充电池需求迫切,宁德时代、弗迪动力、华为等企业在商用车领域有相关布局 [6] - eVTOL商业化落地离不开更高倍率动力电池支撑 [7] 相关产能 - 快充电池“铁锂化”趋势明显,高压实磷酸铁锂技术突破实现能量密度与快充性能同步提升 [7] - 宁德时代启动超70万吨高压实磷酸铁锂扩产计划,2024年负极材料扩产项目数量在锂电五大关键材料中占比近半 [8] - 台州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落地,规划年产能22GWh,生产支持800V高压快充平台的刀片电池 [9] 超充基础设施 - 2024年新建充电桩中支持1000V高电压比例超八成,2025年超充桩市场竞争白热化 [10] - 宁德时代、华为、比亚迪等企业发布“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理想、小鹏、小米等车企建设自有品牌超快充网络 [10] 安全大考来临,新国标为快充划定“红线” 安全挑战 - 超快充安全挑战来自物理层面大电流导致电池内部热量急剧累积,以及电化学反应中高倍率充电易导致负极表面析出锂枝晶 [11] 新国标变化 - 新国标首次增加“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要求,对热失控最高安全等级要求跨越式提升,新增底部碰撞测试项目 [13] 企业应对情况 - 78%受访企业表示具备相应技术储备,能做到单个电芯热失控后电池系统不起火、不爆炸 [14] 解决方案 - 电芯层面追求“本征安全”,采用热分解温度更高的正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等,应用复合集流体等新技术,严格生产制造品控 [16][18] - 系统层面构筑“防火墙”,有“堵”和“疏”两种技术路径,智能化电池管理系统实时监控与早期预警 [17][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