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

搜索文档
汽车链向“智”重塑造
北京商报· 2025-07-17 16:12
智能汽车链重构 - 链博会展示智能汽车产业链全景,从芯片到电池再到整车下线,呈现全链条关键技术和产品 [1] - 智能汽车零部件数量以万计,考验整车制造能力和链上企业协同能力 [3] - 特斯拉展示Model"3Y"组合、V4超级充电桩、二代人形机器人和电池系统,传递智能化综合属性 [4]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年产能超95万辆,零部件本土化率超95%,签约本土一级供应商超400家,其中60余家进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4]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约30秒下线一辆整车,全球累计产量超800万辆,半数产自上海工厂 [4][6] 供应链协同创新 - 特斯拉通过链博会深化与中国供应商共生共赢关系,探索AI在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6] - 东风汽车联合供应商共同推进国产芯片研发,展出三款自研芯片并已在部分车型落地 [6] - 东风汽车牵头成立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打通从需求定义到落地量产闭环链条 [6] - 博世展出智能集成制动系统等本土化创新成果,满足中国市场需求 [9] - 传统供应商格局正发生巨变,整车企业可能与最上游企业直接合作 [12] 电池技术创新 - 贝特瑞发布"BTR S+i石墨长续航负极材料解决方案",使电池使用寿命提升20%,存储性能提升超25% [7] - 宁德时代展示钠离子电池等产品,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全生命周期总成本较传统铅酸蓄电池降低61% [8] -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常温下15分钟可充满80%电量,使用寿命突破八年 [8] AI与智能制造融合 - 视比特展示"PaintPro"漆面缺陷检测及修复系统,融合3D偏折成像和AI技术,实现自动化在线检测修复 [10] - 宝马沈阳生产基地上线超100项AI应用,冲压车间AI智能质检系统仅需0.01秒完成单张照片分析 [11] - AI技术正被应用到汽车制造环节,帮助车企提升效率,创新企业陆续加入供应商阵营 [11]
中国汽车市场一周行业信息快报——2025年4月第4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4-28 15:50
宁德时代电池新品发布 - 发布三款动力电池产品: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以及一款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 [1] - 钠新乘用车电池在零下40℃保持90%可用电量,极端状态下动力基本不衰减,能量密度175Wh/kg,支持5C充电速率和500公里续航,循环寿命超1万次 [3] - 骁遥双核电池采用自生成负极技术,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搭配三元体系时能量密度最高可达1000Wh/L以上 [3] -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兼具800公里续航和12C超充速度,峰值功率1.3兆瓦,零下10℃环境下15分钟可从5%充至80% [4] 华为超充技术突破 - 发布全液冷兆瓦快充解决方案,峰值功率1.5兆瓦,每分钟补能20度电,重卡15分钟充电至90%,效率较传统快充提升4倍 [5] - 采用浸没式液冷技术,使用寿命10年,支持-30℃至60℃极端环境运行,搭载SiC芯片能量密度是传统硅基器件3倍 [7] - 已与顺丰、京东达成合作,计划首批部署5000辆适配超充的电动重卡,并推动兆瓦级充电协议标准制定 [7] 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 - 丰田在上海设立独资新能源公司,研发生产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结束20余年纯进口销售模式 [8] - 项目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建设雷克萨斯纯电动车及丰田先进动力电池生产能力 [10] - 金山区组建工作专班支持产业链合作,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10] 行业战略合作动态 - 江汽集团与华为深化战略合作,覆盖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充电网络建设、商用车超快充技术等领域 [11] - 双方将建立常态化技术交流机制,探索前沿领域融合应用 [13] - 星星充电与长城汽车合作开发720kW/900A全液冷超充桩,推进光储充一体化能源网络建设 [14][16] 理想汽车交付表现 - 理想L6上市1年累计交付突破25万辆 [17] - 推出L6智能焕新版,标配激光雷达,Pro版售价24.98万元,Max版27.98万元 [19] - 搭载1.5T增程器+双电机系统,总功率300kW,CLTC纯电续航212km,综合续航1390km [19]
2025上海车展:超20家“闯”入整车馆,供应商走向台前
北京商报· 2025-04-28 13:43
汽车产业链角色转变 - 2025上海车展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面积占比升至近1/3,达约10万平方米,横跨四个展馆,成为最具技术密度的板块之一 [1][2] - 23家供应商进入整车馆,相比2021年增长16家,覆盖智能驾驶、动力电池、智能座舱等关键环节 [1][2] - 跨国供应链首次集体登场,体现全球竞速趋势 [1] 供应商地位提升 - 供应商高管频繁现身新车发布会并登台互动,如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Momenta CEO参与奥迪E5 Sportback发布 [2] - 车企智能化转型依赖头部供应链背书,如赛力斯与华为合作推出问界品牌,鸿蒙智行技术出现在多款新车中 [3] - 通用别克、凯迪拉克等6家车企宣布与Momenta合作,计划2025年全面部署L2城区辅助驾驶技术 [3] 智能化与电动化技术突破 - 宁德时代发布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等4款新品,双核架构设计为L3/L4智驾提供稳定供能 [4][5] - 地平线推出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提供全价格段解决方案,黑芝麻智能联合东风汽车启动国产单芯片中央计算平台量产 [6] - 华为乾崑ADS 4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欣旺达智能电芯2.0等新技术密集亮相 [6] 跨国供应链加速布局 - 索尼、英特尔、Mobileye等近50家国际企业首次参展,索尼展示车载娱乐系统,英特尔与黑芝麻智能发布舱驾融合平台 [4][7] - Mobileye展示基于复合人工智能系统(CAIS)的全面驾驶自动化解决方案 [7] - 中国供应商能力获跨国车企认可,吸引更多合作 [3] 行业趋势与数据 - 2024年上半年中国L2级智能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达55.7% [4] - 消费者需求推动全球汽车技术创新方向重构,车企加速智能化与辅助驾驶技术投入 [4][5] - 科技与汽车深度融合加速,供应链企业从幕后走向台前 [1][3]
宁德时代超级科技日12C超充钠电技术
五矿证券· 2025-04-28 10: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举办超级科技日发布新产品和新技术,推动新能源车进入“快充平权”阶段,补能效率成渗透率提升关键,快充技术电池层面卡点基本突破,后续重点在充电设施和电网适配,钠电性能与铁锂相当但有成本卡点,规模化降本后或替代部分铁锂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宁德时代“边界觉醒”超级科技日发布的主要产品&技术 - 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全球首款兼具800km续航和峰值12C超充的磷酸铁锂电池,充电5分钟续航520公里,低温、亏电状态表现优异,采用超晶石墨负极、均衡电子流技术等 [8][14] - 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支持全电量使用,-40℃极寒环境可满足启驻用电需求,寿命突破8年,2025年6月正式量产,合作一汽解放 [8] - 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全球首个大规模量产钠离子动力电池,混动车纯电续航>200km,纯电车续航>500km,-40℃下动力不衰减,可用电量>90%,充电峰值5C,10分钟实现30 - 80%SOC补能,电池寿命>10000圈,2025年12月量产 [6] - 双核架构:电池包采用两个可独立能量区,保证动力输出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8] - 自生成负极技术:让元素直接以金属的形式沉积在集流体上,可实现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质量能力密度提升50% [8] - 骁遥双核电池:基于双核架构 + 自生成负极技术,采用“电电增程”策略,调配两个能量区的分配策略,满足用户不同需求 [8] 产业影响分析:新能源车“快充平权”阶段已至,补能效率成为当前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的关键 - 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进入快充平权期,4C及更高充电倍率可能成为未来电池能力标配 [20] - 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进入第三阶段,补能效率成关键,快充电池及材料规模化、车端充电端电网端配套升级成重要趋势 [20] 产业影响分析:快充技术在电池层面基本突破,后续补能效率提升主要在充电设施建设&电网适配的进一步完善 - 当前公共桩建设水平难匹配峰值12C超充推广需求,满足4C快充功率要求的公共桩占比不足2.6%,12C峰值超充等对充电基础设施要求更高 [24] - 兆瓦超充对电网有强瞬时负荷压力,比亚迪、华为、岚图等厂商采用配储、微电网等方案缓解 [23][24] - 电池超充水平从4C突破至10C以上,快充在电池技术层面卡点基本突破,后续补能效率提升关键在充电配套设施完善 [24] 钠新电池:推出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乘用车动力电池两款钠电产品,同时对标铅酸启驻电池和动力锂电池 - 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对标铅酸启驻电池,-40℃极寒环境可满足启驻用电需求,支持8年车电同寿,预计使用成本降低61%,2025年6月量产,合作一汽解放 [29] - 乘用车动力钠电池对标动力锂电池,二代钠电能量密度175Wh/kg,>10000圈循环寿命,峰值5C快充,性能提升明显,2025年12月正式量产出货,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 [27][29] 产业影响分析:宁德时代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性能表现与铁锂相当,但当前仍存在一定成本卡点 - 宁德时代二代钠电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基本与铁锂相当,低温性能优于铁锂,与动力铁锂电池形成对标 [32] - 当前钠电未形成规模化产业链,层状氧化物路线钠电电芯成本约0.52元/Wh,高于锂电,主要成本卡点是负极硬碳成本高、电解液和正极材料规模化程度不足 [32] - 后续钠电电芯有降本空间,规模化降本后可能凭借低温性能优势小规模替代部分铁锂 [32]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宁德时代发布钠新、骁遥双核电池,财报披露密集期关注高增长企业
开源证券· 2025-04-27 13:23
宁德时代电池发布与北证锂电关注 - 2025年4月21日宁德时代发布三款动力电池和一款蓄电池产品,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6月量产,全生命周期总成本较传统铅酸蓄电池降低61%[2][11] - 北交所内锂电产业链17家企业,截至2025年4月25日总市值670.28亿元[2][21] - 纳科诺尔2024年营收10.54亿元,同比+11.42%,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30.69%,毛利率24.15%[2][24] 北证行业表现 - 本周高端装备、信息技术、化工新材、消费服务、医药生物五大行业平均涨跌幅分别为-3.28%、-2.56%、-3.89%、-4.50%、-3.81%[3][27] - 高端装备、信息技术、化工新材、消费服务行业市盈率中值下降,医药生物行业升至37.8X[3] 科技新产业动态 - 本周北交所科技新产业148家企业中23家上涨,区间涨跌幅中值为-3.68%,市盈率中值由50.3X升至50.4X,总市值由4279.83降至4171.34亿元[4][41][43][44] - 仅汽车产业市盈率TTM中值升至35.7X,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市盈率TTM中值下降[4][56][62] 企业财报与公告 - 基康仪器、同惠电子、禾昌聚合、建邦科技等企业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有不同程度增长[5][64][66] - 力佳科技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4.13%,广厦环能、视声智能2024年总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5][64][65] - 康乐卫士重组三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5][65] 风险提示 - 存在宏观经济环境变动、市场竞争、数据统计误差风险[5][67]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开源证券宁德时代发布钠新、骁遥双核电池,财报披露密集期关注高增长企业
开源证券· 2025-04-27 12:15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北交所展开多方面分析,涉及宁德时代电池发布对北证锂电企业影响、北证行业表现、科技新产业动态及财报披露期高增长企业情况,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2][3][4][5] 各部分总结 宁德时代发布钠新、骁遥双核电池,北证关注纳科诺尔 - 2025年4月21日宁德时代超级科技日发布三款动力电池和一款蓄电池产品,钠新电池可全温域适配,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2025年6月量产,成本降61%,续航超500公里[2][11] - 骁遥双核电池采用双核架构与自生成负极技术,首创“电电增程”技术,不同类型续航700 - 1000公里以上,部分支持快充[14][18] - 北交所内锂电产业链17家企业,截至2025年4月25日总市值670.28亿元,涵盖多环节[21] - 纳科诺尔从事辊压设备业务,产品应用广,预期加大新产品推广,2024年营收10.54亿元增11.42%,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增30.69%,毛利率24.15%[24] 北证行业:本周五大行业普遍回调 - 2025年4月21 - 25日,高端装备、信息技术、化工新材、消费服务、医药生物五大行业平均涨跌幅为 - 3.28%、 - 2.56%、 - 3.89%、 - 4.50%、 - 3.81%[27] - 高端装备行业市盈率中值降至38.2X,灿能电力等涨跌幅排名前三[28] - 信息技术行业市盈率中值降至76.6X,数字人等涨跌幅排名前三[28] - 化工新材行业市盈率中值降至38.8X,中裕科技等涨跌幅排名前三[31] - 消费服务行业市盈率中值降至53.1X,方大新材等涨跌幅排名前三[33] - 医药生物行业市盈率中值升至37.8X,峆一药业等涨跌幅排名前三[37] 科技新产业:本周汽车产业市盈率TTM中值上升 - 2025年4月21 - 25日,北交所科技新产业148家企业23家上涨,区间涨跌幅中值 - 3.68%,灿能电力等涨幅前五,北证50等指数有不同涨跌幅[41] - 148家企业市盈率中值由50.3X升至50.4X,总市值由4279.83亿降至4171.34亿,市值中值由21.29亿降至20.73亿[43][44] - 智能制造产业53家企业市盈率TTM中值降至43.8X,万达轴承等市值涨跌幅前三[49] - 电子产业43家企业市盈率TTM中值降至53.8X,灿能电力等市值涨跌幅前三[54] - 汽车产业24家企业市盈率TTM中值升至35.7X,林泰新材等市值涨跌幅前三[56] - 信息技术产业28家企业市盈率TTM中值降至74.3X,数字人等市值涨跌幅前三[60] 公告:财报披露进入密集期,关注2025Q1高增长企业 - 基康仪器2025Q1营收7845.73万元增19.07%,归母净利1956.16万元增44.91%[64] - 力佳科技2024年营收3.82亿元,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增64.13%[64] - 同惠电子2025Q1营收3909.16万元增23.84%,归母净利992.50万元增125.39%;2024年营收1.94亿元增14.54%,归母净利5043.73万元增30.46%[64] - 禾昌聚合2025Q1营收4.35亿元增32.23%,归母净利3384.32万元增12.54%;2024年营收16.13亿元增13.84%,归母净利1.21亿元增4.39%[64] - 广厦环能2024年营收5.41亿元增3.17%,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增22.71%[65] - 康乐卫士重组三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65] - 视声智能2024年营收2.49亿元增5.35%,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增21.76%,智能家居产品收入增21.20%,海外销售收入占比提至44.23%增23.46%[65] - 贝特瑞2024年研发费用7.72亿元,负极产能利用率超90%,印尼项目有进展,摩洛哥项目推进中[66] - 建邦科技2024年营收7.52亿元增34.71%,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增52.91%;2025Q1营收1.75亿元增22.51%,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增49.72%[66]
12C快充、纳新电池与“双核”架构,宁德时代科技日晒出“硬核”科技
华夏时报· 2025-04-23 16:25
文章核心观点 宁德时代在超级科技日发布多款电池产品,加速电池“多核时代”到来,推动新能源全场景产业化,同时面对动力电池业务挑战,积极开辟换电、储能和海外市场三大“第二增长曲线” [2][3][6] 产品发布 - 4月21日宁德时代首个超级科技日发布三款动力电池产品和一款蓄电池产品,包括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和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 [2] 骁遥双核电池 - 是宁德时代2020年提出的AB电池技术的“续集”,实现单个电池包布置两种不同电芯,从结构上有两大“独立能量区”,后续可能推出更多核产品 [3] - 发布三种跨化学体系的双核解决方案,分别是钠—铁双核、铁—铁双核、三元铁/双三元双核电池 [3] - 双核到多核创新架构将在全领域落地,加速新能源全场景产业化,加快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应用进程 [4] - 双核架构在安全层面可做到“高压双核”等多种双核,参考客机“双发架构”设计,适合智驾时代 [4] - 钠电池技术成熟是双核电池发挥优势契机,钠新电池成熟加速多核时代到来 [4][5] 产品落地时间 - 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将于今年6月量产,与一汽解放合作落地 [5] - 钠新动力电池将于今年12月量产出货,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 [5]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 - 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超520公里,低温性能良好,比当前行业最高充电水平提升100%,亏电状态下具备830kW输出功率,能适配兆瓦级充电桩 [5] 公司业绩与挑战 - 自2017年至2024年,宁德时代连续八年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排行榜居首,截至2024年末市场份额达37.9% [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847亿元,归母净利润139.6亿元,同比增长32.9%,综合毛利率24.4%,研发投入超48亿元,经营性现金流达328.7亿元 [6] - 车企加速“去宁化”,通过自建电池工厂和扶持二供削弱对宁德时代依赖,其动力电池业务增速放缓 [6] 第二增长曲线 换电领域 - 今年与中国石化集团签署协议,2025年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长期目标扩展至10000座 [7] - 此前与蔚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全球规模最大乘用车换电服务网络 [7] - 布局换电短期可绑定车企稳定基本盘,中期构建闭环,长期成为全球能源革命基础设施运营商 [7] 储能业务 - 2024年销售储能电池系统93GWh,同比增长34.32%,全球市占率达36.5%,连续4年居首 [8] -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572.9亿元,同比增长34.32%,占总营收15.83%,首次超越动力电池成利润贡献第一极 [8] 海外市场 - 今年2月二次赴港上市,拟募资50亿美元用于海外产能扩张等,为国际化战略提供资金支持 [8] - 已在全球设六大研发中心、十三大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德国埃尔福特工厂投产,推进匈牙利等工厂及项目建设 [8]
曾毓群:希望宁德时代不再被视为一家锂电池公司
IPO早知道· 2025-04-22 10:35
公司研发投入与专利 - 公司10年间研发投入总计超过700亿,2024年达到近200亿的历史新高[6] - 公司成为海外申请专利数最多的中国企业[6] - 公司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研发人员超过20000人,21C创新实验室成为全球能源存储转化前沿技术研发高地[6]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公司发布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三款动力电池产品及一款蓄电池产品[6] - 钠新电池作为全球首款大规模量产的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175Wh/kg,为当前全球钠电最高[9] - 钠新电池在安全性上实现从"被动防御"到"本质安全"的跨越式突破[9] - 骁遥双核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10] -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成为全球首款兼具800公里续航和峰值12C超充速度的磷酸铁锂电池[11] 市场表现与数据积累 - 公司2024年实现总营收3620亿元,归母净利润507亿元,同比增长15%[7] - 2024年公司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达37.9%,稳居榜首[7] - 公司已服务超过1823万辆车,累计销往66个国家及地区[6] - 积累3000多亿公里的工况数据,构建行业最全面的真实场景数据库[6] 产品量产计划 - 钠新电池将于2025年12月正式量产出货,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9] 战略定位与愿景 - 公司希望成为新能源产业的开拓者,而非仅被定义为电池制造方[7] - 多核电池的本质意味着动力电池将从参数推动阶段进化到需求引领阶段[7] - 多核技术未来将应用于乘用车、电动巴士、重卡、飞机、轮船等领域[9]
宁德时代,发布钠新电池、双核电池和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
DT新材料· 2025-04-22 00:34
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发布三款动力电池产品和一款蓄电池产品,以颠覆式创新突破技术边界,开启新能源行业的多核时代 [1][2] - 钠新电池作为全球首款大规模量产的钠离子电池,打破了资源边界,夯实了新能源的基础 [2] - 骁遥双核电池开创了跨化学体系的全新设计,打破单一路线的技术边界,满足用户的定制化需求 [2] -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凭借峰值12C充电倍率,再次刷新全球超充纪录 [2] 钠新电池 - 宁德时代钠新电池突破了材料本身的性能边界,首次将钠离子电池推向大规模量产 [3] - 钠新电池包含两类产品,分别是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和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均可实现零下40℃至零上70℃的全温域适配 [3] - 钠新乘用车电池可在零下40℃的环境下,仍能保持90%的可用电量,在仅剩10%SOC的极端状态下,仍可做到零下40℃整车动力基本不衰减 [3] - 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达175Wh/kg,为当前全球钠电最高,比肩磷酸铁锂电池 [3] - 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支持峰值5C的充电速率和500公里续航,实现超1万个循环的寿命,同时大幅降低维护成本 [3] - 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使用寿命突破8年,全生命周期总成本较传统铅酸蓄电池降低61% [4] - 钠新重卡蓄电池具有全电量深度放电、零下40℃一键启动、久置一年可启动的优势 [4] 骁遥双核电池 - 骁遥双核电池是宁德时代双核架构、自生成负极技术深度融合的重磅产品 [5] - 双核架构意味着电池包拥有两个强大的"独立能量区",同时具备五大双核功能 [5] - 自生成负极技术可让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 [5] - 自生成负极技术可以灵活适配各种材料体系,当搭配三元体系时,能量密度最高可提升至1000Wh/L以上 [5] - 骁遥双核电池首创的"电电增程"技术,能够结合车辆的行驶状态和用户驾驶习惯,智能调控两个能量区的分配策略 [6] - 现场发布了三种跨化学体系的双核解决方案:钠-铁双核电池、铁-铁双核电池、三元铁/双三元双核电池 [7][8] - 铁-铁双核电池在轴距接近3米的车型上可轻松实现千公里纯电续航,同时让每公里通勤成本低至1毛钱 [8] - 三元铁/双三元双核电池在轴距3米的轿车上配电量可突破180度,纯电续航里程突破1500公里 [8]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 -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是全球首款兼具800公里续航和峰值12C超充速度的磷酸铁锂电池 [11] - 峰值充电功率达1.3兆瓦,可实现1秒2.5公里的无感补能 [11] - 在零下10℃低温环境下,15分钟可从5%补能至80%SOC,比当前行业最高充电水平提升了100% [11] - 在亏电状态下,依然具备830kW的输出功率 [11] - 在零下10℃低温亏电的严苛环境下,依然可以轻松满足百公里加速的动力需求 [11] 行业影响 - 从双核到多核的创新架构将不只限于新能源乘用车领域,还将在电动巴士、重卡、飞机、船舶、工商业等全领域落地 [10] - 将加快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进程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