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

搜索文档
《西游记:中国神怪图鉴》阿拉伯语版权输出签约仪式举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9 18:17
文化IP创新开发 -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推出"典籍里的神话世界"系列融合出版项目 以《山海经》《西游记》等经典IP为基础 结合AR VR MR技术实现三维立体呈现 [4][5] - 《西游记:中国神怪图鉴》采用"图文+音频+虚拟影像"多维叙事体系 通过原创手绘插画与科技手段结合展现传统文化 [3] - 作品创新性引入生物科学视角解读神话人物 实现跨学科文化诠释 获得阿拉伯出版机构认可并签约输出版权 [7] 沉浸式体验营销 - 活动现场设置XR幻境体验区 观众通过VR眼镜参与虚实融合的捉妖互动 利用MR技术与孙悟空虚拟合照 [9] - 配套开发AR文创产品系列 包括书签 手账本 杯垫等 手机扫描即可触发神怪三维动画效果 [9] 国际化合作进展 - 埃及希克迈特文化产业集团总裁计划亲自翻译阿拉伯语版本 认为该书能为阿拉伯年轻读者提供理解中国文化的新途径 [7] -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与阿拉伯出版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未来可能拓展更多国际版权输出项目 [7]
中山大学:新增双学士学位项目
科技日报· 2025-06-18 08:42
招生规模与布局 - 2025年中山大学内地本科生招生计划增加至7845人 港澳台本科生招生规模保持在500人以上 [1] - 公司在广州 珠海 深圳三地设立校区 形成三校区五校园统筹发展格局 学科布局涵盖文理医工农艺 [1] 学科与专业设置 - 新增招生计划聚焦新兴交叉学科 国家紧缺学科及双学士学位等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1] - 2025年强基计划新增药学(生物医药)专业和数学与应用数学(智能科学)培养方向 共招收12个强基专业(方向) 依托13个院系培养 [2] - 新增柔性电子 智慧农业 数字经济3个本科专业 [2] - 推出七大创新班 涵盖基础理科 新医科 新工科等领域 通过高考招生和院内遴选选拔 [2] 双学士学位项目 - 新增10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涉及X+人工智能 涉外人才类 生命健康类 湾区战略类四大领域 全国总计划招生210名 [2] - 双学士学位项目培养目标为开辟新型交叉人才培养路径 依托学科专业均具博士学位授予权且分属不同学科门类 [4] - 培养方案采用单独编班 小班教学 专属跨学科融合课程占核心课程四分之一以上 学生需完成1篇融合性毕业论文 毕业获1张毕业证和1张学位证 [4] 招生政策 - 按院系专业招生 录取时确定院系 实施零调剂 不退档 认加分 无级差政策 [4] - 学生可通过新生二次遴选 转专业 辅修等途径规划学习 全校各院系专业提供跨学科学习机会 [4]
以数智化赋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6-17 12:12
高等教育数智化转型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势,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为高等教育数智化转型提供方向指引 [1] - 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技术正深刻改变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机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带来挑战与机遇 [1] - 数智化转型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举措,重塑教育供给逻辑与人才成长路径,成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支撑 [1] - 高校需顺应数智化趋势推动教育模式深层次变革,以履行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原始创新的双重使命 [1] 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方法 - 创新创业教育需嵌入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元素,构建理论与实践融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框架 [2] - 高校应以数据智能、算法建模与系统集成为核心支撑,重塑课程内容、教学逻辑与学习路径 [2] - 课程体系设计需注重智能产品研发、创业战略制定、数据驱动市场分析等模块,实现学生能力综合提升 [2] - 虚拟仿真平台可提供近似真实的技术开发与市场应用场景,锻炼学生决策能力与系统思维 [2] - 个性化教学依托AI技术实时追踪学习路径与认知特征,精准推送知识内容与实践任务 [2] 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 - 数智化平台打破校内外资源壁垒,集成教学、科研、产业等要素,提升教育供给响应能力 [3] - 平台依托数据采集、智能分析与知识图谱技术,构建覆盖创意生成到成果转化的全流程支持体系 [3] - 任务分发、过程追踪与评估反馈机制使团队协作更高效,项目推进更有序可控 [3] - 跨学科学习组织常态化,不同背景学生可围绕共同问题开展深度协作 [3] 创新创业教育评估体系 - 数智化评估体系实时跟踪学生学习与创业实践,分析多维度数据并提供精准反馈 [4] - 动态评价模型识别学生优势与薄弱环节,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 [4] - 评价框架涵盖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社会责任感、市场影响力及持续学习能力等多维度 [4] - 自适应调整功能根据学生不同创业阶段需求实时调整评价标准 [4] 数智化教育的本质 - 数智化技术带来体系重构可能,但变革核心在于教育结构与价值取向的重新定位 [5] - 创新创业教育需摆脱工具化倾向,走向内涵式发展,实现范式转变而非效率提升 [5] - 技术需内嵌于教学组织与人才培养机制,才能真正服务于高等教育目标 [5]
机器人行业百万年薪抢人!王兴兴:非常缺人
第一财经· 2025-06-16 23:31
行业现状 - 机器人行业人才缺口显著 各类岗位包括文职 采购 销售 技术 研发 市场均面临短缺 [1] - 截至2024年12月底 全国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数量达45 17万家 较2020年底增长206 73% [1] - 2025年前5个月机器人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6% 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2% 人形机器人领域招聘职位数同比激增409% 求职人数增长396% [2] 人才需求结构 - 技术岗位占比突出 招聘职位数及求职人数占比分别达62%和71% 远超生产与销售岗位 [2] - 工业自动化以10%占比成为技术人才需求最大行业 其次是电气机械 器材制造 人工智能等制造相关领域 [3] - 人形机器人领域算法工程师 机械结构设计工程师招聘职位数同比暴涨479%和239% 导航与定位工程师等高端技术岗位人才稀缺 [4] 薪酬与人才竞争 - 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工程师月薪达4万-7万元 年薪最高超90万元 机器人算法工程师平均月薪31512元 5年以上经验者可达38489元 [4] - 头部厂商核心技术人才年薪可达百万元级别 包含现金与股权回报 首席科学家年薪千万属常态 [5] - 企业优先招募具备算法逻辑与工程落地能力的"桥梁型"人才 要求跨学科背景及产品思维 [5] 人才战略方向 - 行业从纯算法研发转向产品化能力 企业更关注候选人将算法转化为产品及理解客户场景的能力 [5] - 人才储备被视为未来竞争核心 建立人才梯队成为企业战略重点 [6]
搭建粤黔教育协作桥梁!中小学跨学科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在镇宁举行
南方农村报· 2025-06-16 19:30
粤黔教育协作研讨会 活动概况 - 研讨会主题为"粤黔协作·共研融合——中小学跨学科教育创新发展",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自治县思源实验学校举办 [2][3] - 主办方包括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安顺工作组镇宁小组、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及镇宁县教育局 [3][4] - 参会人员涵盖两地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研专家及一线教师百余人 [4] 协作模式与成果 - 广州市越秀区与镇宁县建立"教研结对+资源共享+师生交流"立体协作模式,通过校际结对协议实现双向教师交流 [8][9][10] - 越秀区派出10余位专家开展讲座,并展示10节跨学科融合示范课,推动"线上平台+线下帮扶"长效机制 [13][14][15] - 广州越秀区水荫路小学、雅荷塘小学等校已与镇宁学校达成结对意向,计划在课程共建、师资培训领域深度合作 [42] 跨学科教育实践 - 研讨会聚焦"学科融合+项目式学习",展示小学语文大单元设计、真实情境创设等跨学科教学案例 [17][18][19] - 提出数学科组"三维赋能"建设模式(理念、机制、实践)及"三备三研"教研模式,强调学科组建设对教育创新的保障作用 [22][23][24] - 镇宁县提出将布依文化融入跨学科课程的实践方向,计划打造思源实验学校为"跨学科教育示范校" [37][38] 后续协作计划 - 两地拟建立教师交流群定期开展线上研讨,推动校际结对互访,并联合申报东西部协作跨学科教育专项课题 [40][41] - 共识包括打破学科壁垒、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共研、共融、共享"的东西部教育协作新生态 [49][50][51]
《浪潮之上:Codes of Tides》数字多媒体展览在伦敦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16:44
展览概况 - 数字多媒体展览《浪潮之上:Codes of Tides》在伦敦开幕 由上海当代艺术馆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上海报业集团与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主办 展期至6月13日 [1] - 展览以"水"为创作媒介 通过数字艺术构建上海黄浦江 苏州河与伦敦泰晤士河之间的诗意对话 [1] - 共展出22件作品 包含影像 雕塑 装置 摄影 绘画 行为艺术等多媒材 采用非线性策展逻辑呈现 [1] 合作与意义 - 中国驻英大使馆文化处公使衔参赞李立言强调活动将拓宽中英文化交流合作内涵 促进两国文明对话 [1] -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校长Frances Corner认为科技与艺术融合展现了更美好世界的可能性 [1] - 上海当代艺术馆馆长龚明光透露将与金史密斯学院开展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长期合作项目 [1] 展览内容架构 - 展厅被五股暗流划分:人工智能 生物演化 金融科技 环境生态和人文叙事 形成相互渗透的对话区域 [2] - 策展团队由上海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孙文倩 金史密斯学院计算机学教授William Latham 多媒体艺术家郑悦等组成 [2] - 邀请10位上海和伦敦的艺术家参与 探索AI编程 环境生态 金融 生物 人文等跨学科创新 [2]
IEEE专家探讨如何适应人工智能兴起带来的职业变化
中国新闻网· 2025-06-09 14:23
人工智能对职场的影响 - 2016年专家预测人工智能将改变人类工作任务而非取代工作岗位 近10年后这一观点依然成立 [1] - 未来职场将呈现"机器自主性"与"人类判断力"相结合的特征 [1] - 需避免工作"机器人化" 人工智能应增强而非取代人类决策 [2] 人工智能增强工作能力的具体方式 - 人工智能擅长在极少监督下执行复杂多步骤任务 包括维持长期目标、管理复杂流程、持续跟踪进展、适应变化 [1] - 人工智能代理独立运行可使专业人员从日常监督中解脱 专注高价值战略活动 [1] 人机协作的关键要素 - 专业人员需接受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需求分析等技术培训以高效协作 [1] - 需培养创造力、情商、批判性思维等"独特人类技能" 支持终身学习而非仅获取证书 [2] - 跨学科培训是关键 如市场营销人员学习数据分析 工程师研究人工智能伦理 [2] 人工智能应用的认知误区 - 最大危险误解是认为人工智能"替人思考" 仍需培养批判性思维识别错误 [2] - 需警惕人工智能系统"控制和支配人类职场"的风险 [2]
AI透视未来中小学教育的N个场景
中国青年报· 2025-06-09 08:17
AI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 - AI技术迭代升级导致基础教育面临新困惑,包括学生使用AI完成作业、教师使用AI备课等伦理问题[1] -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专家指出AI将深度重塑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影响远超表层应用[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熊璋强调AI推动教育创新,需转向自主式、沉浸式、跨学科学习模式[3] 跨学科学习实践案例 - 武汉神龙小学"星屿学院"建成3000平米未来学习中心,整合STEAM项目式学习与AI技术[4] - 学生通过AI学伴完成"AI火星救援车"项目,综合运用VR、编程、音乐创作等跨学科技能[5] - 新课标(2022版)明确将"跨学科""实践性"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核心路径,但实际教学存在资源整合难题[6] AI打破教育空间限制 -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联合腾讯、华为等企业共建5G实验室等11类开放式学习空间[9] - 上海制定AI教育实验室标准,遴选校外实践基地连接高校与企业前沿场景[9]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覆盖全国乡村学校,提供11万条资源解决课程覆盖问题[10] AI促进教育公平 - 甘肃"数字支教"项目组织1447名师范生为16个乡村振兴县提供远程教学[11] - 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指出AI远程教育可激活山区学生艺术潜能[12] - 泉州"5G+专递课堂"累计开课3.9万节,实现城乡学生同步授课[12] 政策与生态建设 - 教育部发布《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等文件规范AI全学段教育[7] - 基础教育司建成全球最大数字平台,上线专属AI教育板块支持教学全环节[10] - 教育部长怀进鹏提出AI时代需重构教育底层逻辑与全球合作生态[13]
意大利达芬奇研究院院长:向古代中国学设计——达·芬奇的“秘密武器”
环球时报· 2025-06-09 06:35
行业趋势 - 自然博物馆行业正从单一学科展示转向跨学科融合传播,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的结合 [1] - 行业通过举办国际论坛(如"科技创新与自然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论坛)推动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 [1] - 现代自然博物馆承担打破人类与自然对立观念的使命,通过创新展览设计(如"生物多样性墙")强化观众与自然的连接 [2] 展览创新 - 达·芬奇主题展览采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策展方式,展示飞行装置、人形发条机器人等手稿还原实物及《大西洋古抄本》复原版 [2] - 展览通过动物标本与自然元素展品并置,揭示达·芬奇"向自然学习"的设计哲学 [2] - 引入中西对比元素(如达·芬奇兵器设计与北宋《武经总要》),凸显古代科技对跨文化创新的影响 [2] 教育实践 -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推行"城市自然运动",将教育活动延伸至户外,通过虚拟自然公园项目指导学生观察城市生态系统 [3] - 教育项目已覆盖英国多所学校并开展国际合作,推动青年与自然建立直接联系 [3] 国际合作 - 论坛汇集中外博物馆负责人(如意大利达芬奇研究院、德国柏林自然博物馆),分享最新探索与实践 [1][2] - 达·芬奇展览由中国与意大利机构联合主办,强调历史研究与全球科技交流的重要性 [2]
接盘巨头,小馆新生:素质教育市场“下沉式”重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19:08
素质教育市场现状 - 大型青少年素质教育机构如东方启明星、秦汉胡同、童程童美等接连爆雷,但市场需求依然存在,中小机构迅速抢占市场空缺 [1] - 东方启明星陷入经营困难后,周边中小机构以50-80元/课时的价格接收学员 [2] - 童程童美在天津的7家直营校区关停后,本地机构如山姆猫、畅想之家以30-75元/课时的价格接收学员 [3] - 素质教育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局面,一边是头部机构爆雷,一边是教育巨头业务快速增长 [1] 头部机构爆雷原因 - 扩张过于激进是头部机构爆雷的共同原因,部分区域市场运行良好但受品牌坍塌波及 [2] - 管理不善、缺少融资、遭遇疫情等也是导致爆雷的原因 [1] - 行业专家指出体育、艺术类培训市场已饱和,大量机构涌入导致经营不善退出 [3] 教育巨头业务增长 - 高途2025财年一季度营收约15亿元,同比增长58%,非学科培训业务占总收入35%以上 [4] - 高途素质素养业务连续4个季度实现纳新和收入的三位数增长 [4] - 新东方非学科辅导课程报名人次40.8万,同比增长14.9%,较前年同期增长87.2% [4] - 卓越教育集团2024年素质教育业务收入超7亿元,同比增长4倍多 [4] - 教育巨头涉足编程、美术、机器人等多品类素质教育课程,整体规模可观 [5] 行业创新与发展 - AI技术被引入素质教育,如高途推出毛豆爱学AI课堂,采用数字人教学 [6] - 大模型技术发展促进了教学内容交互的创新 [6] - 高途推出以编程为基础的跨学科思维课程,顺应跨学科学习潮流 [6] - 素质教育产品创新满足"提分"需求,如思维、阅读、双语、科学等课程 [7] 规模化发展策略 - 从零开始打造最小商业模型,先确保项目生存而非追求行业排名 [6] - 编程市场可分为素质类和信息学教育,后者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100亿元 [6] - 通过跨学科教研能力支持扩科,复用教研能力拓展更多品类 [7] - 精准满足用户最大需求,开发对标学科素养的素质教育产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