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辅助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电网ETF(561380)涨超1%,主网建设加速与配网升级驱动行业多维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10:30
电网ETF表现 - 电网ETF(561380)涨超1% [1] - 跟踪恒生A股电网设备指数(HSCAUPG) 反映中国电网设备领域相关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恒生A股电网设备ETF发起联接A(023638)和联接C(023639) [1] 主网建设进展 - 国网输变电设备第二批中标金额达176.4亿元 同比增长13% 创单批次新高 [1] - 前两批累计中标金额同比增长17% [1] 配网升级动态 - 国网发布4个批次配电变压器招标 [1] - 国网发布5个批次融合成套产品联采招标 预计金额超65亿元 [1] 政策驱动因素 - 发改委、能源局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 推动辅助服务市场化改革进入体系化实施阶段 [1] - 政策将促进调频、备用等服务品种市场化运作 [1] 行业发展态势 - 行业呈现"主网提速、配网升级、市场化改革深化"多维发展态势 [1]
中国电科院专家解读《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
中国电力报· 2025-05-08 10:12
新能源装机与电力系统挑战 - 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4.5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43% [2] - 新型电力系统呈现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双高"特征导致安全运行成本增加和调节需求激增 [2] - 电能量市场难以充分体现电能商品多元细分价值且无法有效挖掘系统灵活调节潜力 [2] 电力辅助服务定义与发展历程 - 电力辅助服务包括调峰调频备用爬坡等服务是维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不可或缺的环节 [2] - 垂直一体化阶段(2002年前)采用全电价统一补偿无单独辅助服务机制 [3] - "厂网分开"计划阶段(2002-2014)通过"两个细则"实现发电侧零和交叉补偿 [3] - 市场化探索阶段(2014年后)启动区域调峰服务市场以市场化手段激励调节资源参与 [3]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核心内容 - 明确市场框架结构建立辅助服务品种定义共识设计"谁提供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费用传导机制 [5] - 允许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入市设计多品种交易释放系统灵活调节能力 [5] - 包含12章67条规范市场成员品种功能费用分担市场衔接等全流程要求 [6] - 重点支持新型主体参与统一费用补偿原则明确跨区市场衔接思路 [7] 规则五大创新方向 - 顶层设计:构建市场建设框架细化设计方式允许按需选择交易品种 [8] - 统一规范:按功能分有功控制无功控制事故处置三类规范定义与交易方式 [8] - 费用传导:明确费用构成与计算方法制定补偿标准及用户侧传导机制 [9] - 主体扩容:赋予储能虚拟电厂等公平地位激发源网荷储各环节调节潜力 [9] - 流程标准化:覆盖从方案制定到正式运行全流程确保市场建设有序可行 [9]
政策解读 |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特点浅析
国家能源局· 2025-05-07 17:40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核心观点 - 《规则》标志着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从探索阶段迈向制度规范新阶段,对完善电力市场法规体系具有重要意义[1] - 《规则》基于16省调峰市场、15省调频市场、2省爬坡市场、6区域多品种市场的实践经验,实现从计划到市场、从发电侧到多元主体的转变[3][4] - 《规则》是我国首份系统性规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文件,涵盖市场成员、交易组织、风险防控等10大要素的全方位闭环管理[5] 实践基础特点 - 当前电能量市场存在省间与省内、中长期与现货等多层次市场衔接问题,需通过《规则》科学确定辅助服务需求并厘清主体权责[2] - 2006年《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首次引入市场化补偿机制,2014年首个调峰服务市场启动早于现货市场建设[3] - 2021年修订版管理办法部分引入市场机制,2024年新通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形成全国统一规范共识[3] 系统性特点 - 全方位规范:明确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主体准入资格,要求资源具备"可观可测可调可控"能力[5] - 全流程统一:市场设立需经模拟试运行、结算试运行、正式运行三阶段,交易流程覆盖申报至结算8个环节[6] - 跨市场协同:规定省间与区域市场协同原则,明确调频、备用等品种的跨省交易机制[7] 市场衔接机制 - 辅助服务与电能量市场互补,技术支持系统均作为调度自动化子模块存在[8] - 允许独立出清或联合出清两种模式,出清顺序取决于系统调节资源稀缺程度[8] - 调度机构需根据电能量市场建设情况提出辅助服务品种需求,实现技术规范与责权对等[10] 安全性要求 - 定义辅助服务核心为维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总则明确"安全至上"原则[9] - 调度机构承担提出安全约束、开展安全校核等直接责任,风险处置坚持安全第一原则[10] - 通过实施细则和调度规程确保三级调度体系权责一致,建立市场终止机制防范系统性风险[11]
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原副主任郭国川解读《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
中国电力报· 2025-05-07 10:07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核心特点 - 标志着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从探索阶段迈向制度规范新阶段 [2] - 基于16省调峰市场、15省调频市场、2省爬坡市场、6区域市场的实践经验制定 [4] - 实现电力辅助服务从计划到市场、从发电侧到多元主体的转变 [5] 实践基础 - 2006年首次以市场模式规范并网运行管理,实现发电企业间交叉补偿 [4] - 2014年启动首个电力调峰服务市场,开创辅助服务市场先于现货市场的先例 [4] - 2021年修订《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办法》,部分引入市场机制 [4] - 2024年出台价格机制通知,完善辅助服务价格形成体系 [4] 系统性特征 - 首份全面规范市场成员、设立流程、交易品种等要素的系统性文件 [6] - 明确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参与资格,要求资源具备"四可"能力 [6] - 规定新品种市场需经过模拟试运行、结算试运行、正式运行三阶段 [7] - 统一市场交易全流程标准,涵盖准入、出清、结算等关键环节 [7] - 协调省间与省内市场、中长期与现货等多层次市场衔接关系 [8] 安全机制 - 将"安全至上"作为核心原则,定义辅助服务为维持系统安全稳定的必要手段 [10] - 明确调度机构的安全责任,包括提出服务需求、开展安全校核等关键职能 [11] - 建立"统一调度、分级管理"体制,确保三级调度权责一致 [12] - 设置市场风险防控和终止机制,保障系统安全与主体权益 [12] 市场创新 - 允许独立出清和联合出清两种模式,鼓励开展联合出清 [9] - 引入车网互动等新型商业模式,拓展调节资源来源 [6] - 建立跨省跨区交易原则,优化系统灵活性资源配置 [8]
风电一季报拐点确立,电力辅助服务规则落地完善市场化政策体系
国金证券· 2025-05-06 19: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光伏&储能行业底部夯实、拐点已至,关注新技术相关标的及抢装后“双底”拐点确认,推荐钧达股份等[2][7] - 风电行业业绩拐点确立,景气有望加速向上,推荐整机盈利改善等三条主线相关企业[2][8] - 电网主网建设加速,辅助服务市场化改革迈入体系化阶段,推荐出海、特高压线路&主网、配用电环节三条投资主线[3][8][9] - 新能源车市场需求向好,关注整车车企销量及业绩兑现和估值重塑机会,推荐比亚迪等车企[15][17] - 锂电周期触底反转,看好龙头公司和技术变革,推荐宁德时代等企业[17][18] - 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十五五”定调“提质发展”,政策有望延续出台,推荐富瑞特装等企业[4][12][15] 各子行业总结 光伏&储能 - 能源局发文鼓励大基地用高效光伏组件,稳固我国光伏制造业全球领先优势,解决存量过剩产能问题,看好新技术相关标的投资机会[7] - 光储板块24FY&25Q1业绩底部夯实、拐点已至,储逆、辅材、主链中游Q1表现较好,关注经营稳健头部企业、供需关系好的环节及光储龙头[7] 风电 - 山东半岛北L海上风电项目全面施工启动,国内海风建设加速,年内装机可期[8] - 风电板块24FY&25Q1业绩拐点确立,景气上行,整机制造业务盈利筑底,塔桩环节盈利分化,铸件涨价落地,推荐三条盈利弹性主线相关企业[8] 电网 - 国网输变电设备二批中标金额创新高,前两批累计同比增长,主网建设加速;发布配电变压器和融合成套产品联采招标项目;发改委、能源局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辅助服务市场化改革迈入体系化阶段[3][8][9] - 24年收入增长归因于网内、出海、网外;24年&25年Q1营收稳健增长、盈利能力略有下降,应收/存货周转小幅下滑,24年资本开支同比基本持平、25Q1快速增长;推荐出海、特高压线路&主网、配用电环节三条投资主线[10][11][12] 新能源车 - 吉利领克900上市,定价超预期,产品具竞争力,看好吉利汽车25年销量[14][17] - 4月汽车周销量数据显示电车渗透率高,交强险口径市场需求平淡,后续关注车展新车供给带动作用[15] - 赛力斯25Q1业绩符合预期,关注M8超预期可能及后续新车周期机会[16][17] - 看好25年车市需求,关注整车车企销量及业绩兑现和估值重塑机会,从基本面、信息面、情绪面维度推荐相关车企[17] 锂电 - 宁德时代成为首家通过动力电池新国标的企业,亿纬锂能供货特斯拉新品,楚能新能源下发采购大单,赣锋锂业签固态电池合作[17][18] - 25年看好锂电周期触底反转,关注龙头公司和技术变革,推荐相关企业[18] 氢能与燃料电池 - “十五五”定调“提质发展”,氢能政策有望延续出台,促进全产业链发展[12][15] - 中集安瑞科25Q1收入略超预期,造船与绿醇将迎兑现;华光环能环保&电站工程承压,氢能实现订单突破[15] - 看好绿氢一体化项目方向,把握制氢设备和绿色运营商机遇,推荐相关企业[15] 本周重要行业事件 光储风 - 国家能源局下发通知支持“沙戈荒”大基地应用前沿技术光伏组件,公布Q1光伏新增装机明细,江苏分布式光伏新政落地,振华重工海上风电安装平台下水[5] 电网 - 国网输变电设备2批中标结果公示,发布配电变压器和融合成套产品联采招标项目,发改委、能源局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5] 新能源车&锂电 - 领克900正式上市,赛力斯发布25Q1财报,国轩高科大众项目调整,吉利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5] 氢能与燃料电池 - 敖汉—元宝山绿氢管道项目获批,广州南沙奖励氢、氨、醇能源船舶,武汉启动氢能补贴申报,青海省绿电制氢项目商业化交付[5] 产业链主要产品价格及数据变动情况及简评 光伏产业链 - 截至4月30日,本周产业链价格下跌,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玻璃、EVA树脂价格下行,海外组件价格持稳[19][21][24] 锂电产业链 - MB钴、锂盐、负极材料、6F(国产)价格波动,正极材料、负极石墨化、隔膜、电芯价格持平,各环节供应、需求、成本、利润情况有不同表现[36][43][48]
电力设备: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辅助服务顶层规划发布,有望理顺价格机制,绿电价值有望重估
中邮证券· 2025-05-06 18:23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2] 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相关通知和规则,全面加快电力市场建设,包括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全国统一电力大市场有助于理顺价格机制,绿电和储能价值有望先后重估 [5][7] - 建议关注“能源转型友好型”综合能源供应商国能日新、朗新集团,以及绿电价值有望重估的晶科科技 [8][9] 行业基本情况 - 收盘点位6449.5,52周最高8068.94,52周最低5403.16 [2] 行业相对指数表现 - 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期间,电力设备相对沪深300指数表现从 -18%逐步上升到22% [4] 电力市场建设 电力现货市场 - 正式转正省份及时间:湖北2025年6月底前,浙江2025年底前,安徽、陕西力争2026年6月底前 [6] - 连续结算试运行省份及时间:2025年底前,福建、四川等多地 [6] - 区域电力现货市场:2025年底前,南方区域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京津冀创造条件启动模拟试运行,省间现货市场实现发电企业参与省间现货购电 [6]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 - 经营主体:具备可观、可测、可调、可控能力的主体,包括火电、水电、新型经营主体等可调节资源 [7] - 设立市场新品种流程:依序开展模拟试运行、结算试运行、正式运行,首次结算试运行和正式运行间隔不小于1年 [7] - 费用传导机制: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符合规定的调频、备用等费用由用户用电量和未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的上网电量共同分担,分担比例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确定 [7]
宁波市发布电化学储能项目建设运行管理工作指南
宁波市电化学储能项目建设运行管理工作指南 - 宁波市能源局发布《宁波市电化学储能项目建设运行管理工作指南(试行)》,对电化学储能项目立项、信息注册、建设、验收、运行、安全管理等提出系列要求 [1] - 电化学储能项目分为电化学储能电站和电化学储能设施两类进行管理 [1] - 电化学储能电站: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功率≥500kW、容量≥500kWh且符合《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的项目 [1] - 电化学储能设施:其他电化学储能项目 [1] - 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电站(设施)纳入用户内部配电设施运行管理,原则上禁止向公用电网倒送电 [1] - 充放电功率≥500kW的项目需具备实时在线监测和远程预警控制功能 [1] - 额定功率≥5MW的电化学储能电站(设施)需设置24小时现场值班制度 [1] - 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需每半年开展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评估 [1] 相关政策背景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期发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 [2] - 两部门明确各地电力现货市场运行时间表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出台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 [2]
人民日报海外版丨引导更多电力辅助服务进入市场
国家能源局· 2025-05-02 12:35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新规发布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引导更多电力辅助服务进入市场,以应对新能源装机比例提升带来的系统调节需求激增[2] - 电力辅助服务是指除正常电能生产、输送、使用外,发用两侧主体提供的系统调节服务,是保持系统稳定的"调节器"[2] - 中国电力辅助服务发展经历了2006年以前无偿服务、2006-2014年计划补偿、2014年至今部分品种市场化3个阶段[2] 市场现状与参与主体 - 目前全国共有16个省建立调峰市场,15个省建立调频市场,2个省建立爬坡市场,6个区域分别建立调频、备用、调峰等市场[3] - 辅助服务市场经营主体包括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特别明确了储能企业、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车网互动运营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地位[3] -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在维持系统稳定、保障电力供应、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推动煤电转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 市场运行机制 - 辅助服务交易品种设立流程需经电力调度机构提出需求,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和省级主管部门论证,报国家能源局并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后实施[3] - 新品种设立需依次开展模拟试运行、结算试运行、正式运行流程[3] - 价格机制按照"谁受益、谁承担"原则,建立辅助服务费用传导机制,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的调频、备用等费用由用户用电量和未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的上网电量共同分担[4] 政策监管方向 - 国家能源局将密切关注市场运行情况,充分发挥派出机构作用,督促市场运营机构规范组织交易、各类经营主体规范参与市场[4] - 南方电网贵州六盘水供电局积极打造数智化、扁平化、网格化供电所,提升客户用电体验[2]
引导更多电力辅助服务进入市场
人民日报· 2025-05-02 04:10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布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积极推进,辅助服务作为重要交易品种需国家层面统一规范[1] - 电力辅助服务是指除正常电能生产、输送、使用外,发用两侧主体提供的系统调节服务[1] - 中国电力辅助服务发展经历了无偿服务(2006年前)、计划补偿(2006-2014年)、部分品种市场化(2014年至今)三个阶段[1] 市场发展现状 - 新能源装机比例提升导致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激增、调节能力不足[1] - 目前已有16个省建立调峰市场,15个省建立调频市场,2个省建立爬坡市场,6个区域分别建立调频、备用、调峰等市场[1] - 辅助服务市场实现从计划到市场、从发电侧到多元主体的转变[1] 市场经营主体 - 辅助服务市场经营主体包括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和新型经营主体[2] - 明确储能企业、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车网互动运营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地位[2] 交易机制 - 规范辅助服务交易品种设立流程,需经模拟试运行、结算试运行、正式运行三个阶段[2] - 价格按照"谁受益、谁承担"原则,建立辅助服务费用传导机制[2] - 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调频、备用等费用由用户用电量和未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的上网电量共同分担[2] 监管机制 - 国家能源局将密切关注市场运行情况,充分发挥派出机构作用[2] - 督促市场运营机构规范组织交易,监管各类经营主体规范参与市场[2]
中新社丨中国发布新规挖掘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调节潜力
国家能源局· 2025-05-01 10:16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 核心观点 - 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旨在通过市场机制挖掘电力系统调节潜力 [2] - 电力辅助服务是维持系统稳定的关键调节器,涵盖发电、用电两侧主体提供的系统调节服务 [2] - 新能源装机比例提升导致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激增,需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调节能力不足问题 [2] 市场经营主体 - 明确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及新型经营主体(如储能企业、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车网互动运营企业)的市场地位 [2] - 新型经营主体被重点引导参与系统调节,反映政策对创新技术应用的倾斜 [2] 费用传导机制 - 采用"谁受益、谁承担"原则,辅助服务费用由用户用电量和未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的上网电量共同分担 [2] - 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优先适用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费用分摊机制 [2] 政策框架 - 《规则》共12章67条,系统性构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行规范 [2] - 政策强调与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协同,推动调节资源市场化配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