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风波

搜索文档
 预制菜风波也是餐饮行业改进的机遇
 南方都市报· 2025-09-15 20:37
 公司战略调整 - 西贝宣布将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为门店现场加工 预计10月1日前全国门店完成调整[1] - 多款知名菜品包括儿童餐牛肉焖饭 儿童餐牛肉饼和猪排烩酸菜改为现炒现做模式[3] - 公司主动与上游供应商沟通缩短保质期 以回应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食材新鲜度的担忧[3]   消费者态度分析 - 消费者强烈主张对预制菜使用的知情权 该权利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支持[1] - 部分消费者不排斥预制菜但反对在不知情情况下为现炒概念支付溢价[2] - 消费者可接受快餐使用预制菜 但反对高价位餐厅大量使用预制菜[2]   行业影响与趋势 - 餐饮行业出现透明化趋势 大批餐饮门店通过后厨直播实时展示食材处理和烹饪过程[4] - 国家监管层面推进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首次提出不添加防腐剂的强制性要求[3] - 新国标拟将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情况纳入信息披露范畴 未来使用情况将公开透明[3]   预制菜价值定位 - 连锁餐饮企业依赖中央厨房可降低食安风险 稳定口味并减少无谓损耗[1] - 预制菜降低餐饮企业人力物力成本 但利用信息不对称赚取溢价不被消费者接受[2] - 后厨直播使消费者可亲眼见证烹饪全过程 有利于构建行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4]
 每经热评 | 贾国龙先生 官司可以不打 生意一定要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11:09
 预制菜风波的核心争论 - 争论双方对“预制菜”的定义存在根本分歧,一方指向公众认知,另一方强调行业标准[1] - 公司创始人表示“生意我可以不做,但是非黑白,我必须要说清楚”并坚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1] - 公司实际上面临两场“官司”,一场是法律诉讼,另一场是舆论战,后者更为关键且公司已处于不利地位[1]   风波对公司经营的直接影响 - 公司客流出现“断崖式减少”[1] - 公司营业额损失从一天100万元扩大到200万元至300万元[1]   公司的规模与责任 - 公司拥有370多家门店和1万8千余名员工[2] - 公司不仅属于创始人,也关系到1万8千员工、数百万消费者以及上千家供应商的生计[2] - 供应链更前端还涉及养猪、种菜的农民,凸显公司运营影响的广泛性[2]   舆情应对与行业参考 - 另一家行业公司创始人在类似舆情事件中最初发声支持,但随后态度出现摇摆,删除了相关内容[3] - 情绪化应对被证明不可持续,意气用事并非解决方案[3] - 行业可借鉴其他公司的做法,如对产品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和标注,明确区分现炒现卖、中央厨房预制和工厂预制[3]   公司可采取的改进措施 - 公司有机会通过耐心倾听、虚心接受消费者质疑来扭转局面[3] - 应回归“如何提供更好产品和服务”以及“如何让消费者更加满意”的品牌核心议题[3] - 公司创始人近期表态聚焦于提升门店体验,强调“有错就改正”,例如确保食物温度让顾客满意[3]
 西贝上线“罗永浩菜单”
 财联社· 2025-09-12 13:42
 公司动态与市场反应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宣布将起诉罗永浩,并回应预制菜质疑,称其产品100%不是预制菜,符合国家规定[1] - 西贝全国门店于9月12日上线包含13道菜的"罗永浩菜单",其中1道菜仅在北京有售,该系列目前为正常价格无优惠[1] - 西贝宣布自9月12日起,全国370家门店允许消费者在符合卫生标准的前提下参观任何一道菜的制作过程[2] - 针对贾国龙的起诉计划,罗永浩发布10万悬赏公告,公开征集能证明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证据[2]   产品与定价信息 - "罗永浩菜单"中包含草原嫩烤羊排(单价119元)、葱香烤鱼(单价89元)、嫩烤DHA大黄色(单价39元)等13道菜品[1][2] - 菜单账单合计金额为663元,应付金额为663元[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