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

搜索文档
小鹏汽车-W(09868.HK):辅助驾驶进入L3级算力时代 本地端VLA+VLM能力再进阶
格隆汇· 2025-07-06 02:16
新车发布与定价 - 小鹏汽车发布新车G7 定位为家庭科技美学中大 型SUV 602km Max 版定价19.58 万元 702km Max 版定价20.58 万元 Ultra 版定价22.58 万元 [1] - G7 成为全球首款具备L3 算力的新能源汽车 全系配备5C 超充电池+全域800V SiC 平台 [1] 辅助驾驶技术升级 - G7 Ultra 搭载3 颗图灵AI 芯片 提供行业首个L3 级算力平台 有效算力2250TOPS 其中2 颗用于智驾VLA 大模型 1 颗用于座舱VLM 大模型 [1] - 行业首发本地端VLA+VLM 大模型 实现智驾"大脑+小脑" VLA-OL 模型 增加"运动型大脑" 从持续强化学习到自主强化学习 [1] - 功能上实现人机共驾+强化学习 自主识别ETC 首创划线泊车 [1] 软件升级时间表 - 2025年9月 VLA 软件OTA 推送上车 实现思考推理可视化展示 [2] - 2025年11月 VLM 硬件免费升级 软件OTA 推送上车 [2] - 2025年12月 VLA+VLM 记录学习个性驾驶习惯 实现语音控车和主动推荐 [2] - 小鹏超级AEB 新老Max 车型陆续推送 AEB 刹停速度达行业最高130km/h [2] 底盘与座舱智能化 - 太极AI 底盘标配智能可变阻尼减振 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 太极液压衬套矩阵 [2] - 具备5 项AI 底盘能力 包括AI 智能识别减速带 颠簸路段 路面凹凸 障碍物 以及6D 防晕车功能 [2] - 底盘支持最远200m 提前识别 具备车道级颠簸感知记录 每秒可执行1000 次路况扫描 最快21 天迭代新功能 [2] - 座舱芯片为图灵AI 芯片+高通8295P 算力800TOPS+ 未来场景涵盖多模态整车AI大脑 本地端多语言能力 增强VLA 高阶辅助驾驶能力 专属伙伴 [2] - AR-HUD 方面 小鹏联合华为 防抖算法依据车身信息构建滤波模型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47/1676/2491 亿元 同比分别+132%/+77%/+49%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76/120 亿元 同比分别+106%/+2070%/+58% [3] - 2025/2026/2027 年EPS 分别为0.18/3.97/6.27 元 对应PE 分别为368/17/11 倍 [3]
小鹏汽车-W(9868.HK):起售价19.58万元超预期 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引领行业
格隆汇· 2025-07-06 02:16
产品发布与定价 - 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小鹏G7正式上市,推出3个版本,售价分别为19 58/20 58/22 58万元 [1] - 7月31日前支付5000元定金可享价值8000元Nappa真皮座椅/价值4000元静音电吸门等权益 [1] - 小鹏G7起售价19 58万元超预期,销量有望持续提升 [1] 技术优势 - 首发搭载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车端算力超过2200Tops,有效算力达到行业其他旗舰车型的3-28倍 [1] - 算法层面首发智驾VLA-OL模型,智驾能力上限相较行业MAX车型提升超过10倍 [2] - 计划下半年世界基座大模型上车实现百公里接管1次使用体验 [2] - 智能座舱采用图灵AI芯片+高通8295P,座舱算力大幅领先 [2] - Ultra版本预计2025年9月VLA软件推送,11月VLM硬件免费升级,12月实现语音控车和主动推荐功能 [2] 产品竞争力 - 定位AI智能家庭SUV,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892/1925/1655mm,轴距2890mm [3] - 后备厢尺寸多达819升,提供干湿分离前备箱 [3] - 标配智驾小蓝灯,搭载"追光全景AR-HUD"和9英寸流媒体内后视镜 [3] - 竞品包括特斯拉Model Y、乐道L60以及小米YU7等车型 [3] - 凭借智能化、空间以及动力优势,有望成为25万元级纯电SUV爆款车型 [3] 销量与盈利预期 - 新款小鹏G6、G9多次获得国内细分市场销量冠军,在多个海外市场长期位列第一 [3] - Q3将发布全新一代P7,Q3有两款全新重磅车型开始交付 [3] - Q4小鹏鲲鹏超级电动车型逐步进入量产,预期Q4实现单季度扭亏 [3] - 预计2025年收入为991亿元,对应PS 1 3X [3] - 大众软件收入体现大幅改善财务表现,公司进入新车周期 [3]
小鹏汽车(9868.HK):G7新车型起售价19.58万元性价比凸显 智能化有望助其突围
格隆汇· 2025-07-06 02:16
小鹏G7上市及定价策略 - 小鹏G7正式上市推出3款车型,售价区间19.58-22.58万元,其中702km续航Max版本优先交付 [1] - 起售价较预售价23.58万元降低4万元,降价幅度超预期 [1] - 702km续航版本售价20.58万元,602km版本售价19.58万元,Ultra版22.58万元 [1]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 中高端纯电SUV市场竞品包括小米YU7(22.35-32.99万)、特斯拉Model Y(26.35-31.35万)、智界R7等 [1] - 对比Model Y,小鹏G7车身尺寸更大(4892/1925/1655mm vs 4797/2129/1624mm),轴距相同(2890mm) [2] - 对比小米YU7,小鹏G7侧重家用舒适性,小米YU7强调动力性能和情绪价值 [2] 智能化技术配置 - 搭载3颗自研图灵AI芯片,总算力2200TOPS,Model Y仅配备两颗HW4.0芯片(720TOPS) [2][3] - 全球首款实现VLA+VLM全本地部署车型,支持驾驶与座舱AI本地化推理 [3] - 采用"小脑+大脑"VLA-OL模型,引入运动型大脑概念实现自主学习 [3] - 首发搭载与华为联合开发的追光全景AR-HUD,提升交互体验 [3] 动力及续航表现 - 单电机后驱布局,最大功率218kW,极速202km/h [3] - 匹配80.8kWh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702公里 [3] - 支持800V高压快充,10%-80%充电仅需18分钟 [3] 公司发展前景 - 2025年上半年累计交付19.7万台,同比增长279%,年度目标达成率56% [4] - 产品线覆盖G6、X9、MONA等多款车型,G7上市有望推动下半年销量增长 [4] - 计划2024年Q4发布鲲鹏超级电混车型,2026年量产人形机器人 [4]
小鹏汽车-W(09868):G7上市点评:辅助驾驶进入L3级算力时代,本地端VLA+VLM能力再进阶
东吴证券· 2025-07-04 20: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鹏汽车发布新车 G7 定价超预期,其定位为极致空间而生的家庭科技美学中大型 SUV,不同版本搭载不同芯片,成为全球首款具备 L3 算力的新能源汽车,全系配备 5C 超充电池与全域 800V SiC 平台 [9] - 辅助驾驶再升级,硬件迈入 L3 级算力时代,软件迭代 VLA+VLM,功能实现人机共驾与强化学习等,VLA+VLM 有明确上车节奏,小鹏超级 AEB 新老 Max 车型陆续推送且刹停速度达行业最高 130km/h [9] - 底盘座舱更智能,太极 AI 底盘具备多项 AI 底盘能力,小鹏座舱芯片算力高,未来场景丰富,AR - HUD 联合华为有防抖算法 [9] - 维持公司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预期分别为 947/1676/2491 亿元,同比分别 +132%/+77%/+49%;基本维持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5/76/120 亿元,同比分别 +106%/+2070%/+58%;2025/2026/2027 年 EPS 分别为 0.18/3.97/6.27 元,对应 PE 分别为 368/17/11 倍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收盘价 73.95 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价为 25.50/106.00 港元,市净率 4.18 倍,港股流通市值 104,957.74 百万港元 [6]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 16.14 元,资产负债率 65.46%,总股本 1,906.50 百万股,流通股本 1,557.79 百万股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0,676|40,866|94,687|167,573|249,073| |同比(%)|14.23|33.22|131.70|76.97|48.6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375.78)|(5,790.26)|349.07|7,574.55|11,953.99| |同比(%)|(13.53)|44.19|106.03|2,069.95|57.82| |EPS - 最新摊薄(元/股)|(5.44)|(3.04)|0.18|3.97|6.27| |P/E(现价&最新摊薄)|(12.37)|(22.16)|367.54|16.94|10.73| [1] 三大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方面 2024 - 2027 年资产总计从 82,706.11 百万元增长至 229,720.75 百万元 负债合计从 51,431.32 百万元增长至 178,568.36 百万元 [10] - 利润表方面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从 40,866.31 百万元增长至 249,073.10 百万元 净利润从(5,761.20)百万元增长至 11,953.99 百万元 [10] - 现金流量表方面 2024 - 2027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从(6,980.37)百万元增长至 34,786.29 百万元 现金净增加额从(9,445.94)百万元增长至 30,627.70 百万元 [10]
小鹏汽车-W(09868):G7新车型起售价19.58万元性价比凸显,智能化有望助其突围
交银国际· 2025-07-04 16: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34.69港元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鹏G7新车型起售价19.58万元性价比凸显,智能化表现突出,有望助小鹏汽车突围 [1][3] - 2025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累计交付超19.7万台,同比增长279%,年度目标达成率达56%,随着G7上市及后续新车发布,销量、ASP和毛利率有望持续增长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7月3日,小鹏G7正式上市,共推出3款车型,起售价较预售价降低4万元,降价幅度超预期 [3] 性价比优势 - 20 - 30万元区间中高端纯电SUV市场,小鹏G7竞品众多,对比小米YU7和特斯拉Model Y,售价19.58 - 22.58万元,性价比优势显著 [3] - 空间上,小鹏G7车身尺寸为4892/1925/1655mm,轴距2890mm,与Model Y对比更具优势 [3] - 智能配置方面,小鹏G7搭载3颗图灵AI芯片,总算力超2200TOPS,采用VLA + VLM模型,配备华为AR - HUD和追光全景抬头显示,优于Model Y [3] 智能化表现 - 小鹏G7首发搭载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整体算力高达2200TOPS,实现VLA + VLM全本地部署,提升智能体验 [3] - 在智驾架构上,率先搭载“小脑 + 大脑”组合的VLA - OL模型,使智能驾驶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3] - 人机交互方面,首次搭载与华为联合开发的“追光全景AR - HUD”,提升沉浸式驾驶体验和信息可视化能力 [3] 动力情况 - G7采用单电机后驱布局,最大功率218kW,极速达202km/h,匹配80.8kWh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达702公里 [3] - 支持800V高压快充,10% - 80%仅需18分钟,提升长途出行便利性 [3] 销量预期 - 2025年是小鹏的产品大年,G6、X9、MONA等多款车型表现稳定,随着G7上市,下半年有望维持销量增势 [3] - 今年4季度小鹏鲲鹏超级电混车型将发布,人形机器人将在2026年量产 [3]
小鹏G7发布会群访信息
数说新能源· 2025-07-04 11:33
芯片与自动驾驶技术 - 未来Max版本将保留单图灵芯片方案 同时保持与其他芯片厂商的合作关系 [1] - Ultra版本算力大概率超过L3硬件要求 Max版本也可能超过 但Max版本因全球需求而保留 部分用户认为Ultra性能冗余 [1] - Max版本支持VLA技术 但效果提升有限 高阶需求仍需Ultra版本 [1] - 自动辅助驾驶团队完成硬件软件架构转型 基座模型为L4级别准备 主动安全能力持续提升 包括AEB和AES功能 [1] 合作与市场动态 - 与大众的合作正常推进 具体细节保密 将在关键节点披露 [1] - 主机厂电芯采购策略需兼顾性能与成本 [6] - 比亚迪在东南亚市场加速布局 [6] - CATL在储能市场的增速高于动力电池领域 [6] 行业社群与资源 - 提供锂电行业社群入口 可获取行业动态 干货报告及人脉资源 [7]
小鹏G7上市19.58万元起售!也有车载磁吸纸巾盒,售价不到小米一半
齐鲁晚报· 2025-07-04 10:59
小鹏G7上市发布会 - 小鹏汽车发布全球首款L3级算力的超级AI汽车小鹏G7 [1] - 新车分为三个版本:602长续航Max版售价19.58万元、702超长续航Max版20.58万元、702超长续航Ultra版22.58万元 [3] - 预售价格为23.58万元 [3] 车载配件 - 小鹏G7推出配套磁吸纸巾盒,定价75元 [3][5] - 纸巾盒采用PU革+超纤材料,可通过磁吸点位布置在车内或冰箱等金属表面 [3] - 小米YU7配套磁吸纸巾盒售价169元,价格差异引发网友讨论 [5][12] 产品设计差异 - 小米纸巾盒因材质和制作工艺复杂导致成本较高 [9][11] - 产品需通过车规测试,在极端温度条件下(95℃至-30℃)保持性能稳定 [11][12] - 小米表示正在努力降低产品成本 [11] 市场反应 - 网友对比两款磁吸纸巾盒价格差异 [5][12] - 有网友建议购买小鹏G7的磁吸纸巾盒用于小米YU7 [12]
港股开盘,恒生指数开跌0.7%,恒生科技指数开跌0.75%;小鹏汽车(09868.HK)开跌近2%,日前其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小鹏G7上市。
快讯· 2025-07-04 09:25
港股市场开盘表现 - 恒生指数开盘下跌0 7% [1] - 恒生科技指数开盘下跌0 75% [1] 小鹏汽车市场动态 - 公司股价开盘下跌近2% [1] - 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小鹏G7近期上市 [1]
被曝全面停工停产,工资只发到6月,罗马仕深夜发声:没倒闭;格力高管放话:世界最好的空调一定是格力;传字节两年半造出千台机器人
雷峰网· 2025-07-04 08:50
罗马仕停工停产风波 - 罗马仕被曝7月1日起全面停工停产且工资仅发至6月 员工透露正式公告尚未发布[4] - 公司深夜紧急辟谣称"没有倒闭" 承诺解决用户及合作伙伴问题 但客服存在已读不回现象[4] - 召回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生产的3款移动电源共491745台 因电芯原材料问题可能导致过热燃烧[4] - 7月2日完成法定代表人变更 由雷杏容接替雷社杏 公司称正进行内部整改聚焦产业链自检[5] 字节跳动机器人及具身智能布局 - 字节机器人团队两年半量产超千台轮式物流机器人 2023年产量200台后年增长率超100%[8] - 团队规模从50人扩至150人 产品已应用于抖音电商仓及外部客户如顺丰、比亚迪电子[8] - 远期目标挑战具身智能 通过物流机器人获取真实场景数据 张一鸣近期密集调研早期具身智能公司[8][9] - Seed团队加速招聘机器人产品/工程技术/具身智能大模型负责人等关键岗位[9] 格力电器技术自信宣言 - 格力高管宣称全球最佳空调品牌为中国格力 强调价格坚挺策略与行业低价内卷形成对比[10] - 北京70%公交车采用格力钛电池车型 自称全中国唯一"绝对不起火、不爆炸"的新能源车[10] - 车辆核心部件(电机/电容/电控/电池)及车体设计均为格力自主研发[10] 折叠屏手机技术竞争 - 荣耀称其折叠屏技术已接近"无人区" 欢迎苹果入局同台竞技 首款折叠iPhone预计2026年发布售价超2000美元[13] - 苹果折叠屏设计采用7.8英寸内屏+5.5英寸外屏 以Touch ID替代Face ID节省空间 折叠厚度9-9.5毫米[13] - Canalys预测2026年为折叠屏市场复苏关键年[13] 新能源汽车动态 - 造车新势力星空计划工厂2026年Q1竣工 2027年投产高端新能源SUV 或借用上汽生产资质[14][15] - 小鹏G7上市定价19.58万起 较Model Y便宜6.47万 Ultra版搭载3颗自研图灵芯片算力2200TOPS[18][19] - 京东发布L4级无人轻卡VAN 载货空间24立方米 宣称可降低60%运营成本 计划2026年部署超千台[20][21] - 长安汽车计划欧洲建厂 去年海外销量60万辆 2024年目标提升至100万辆[24] AI与芯片领域进展 - MiniMax开源模型M1登全球第二 支持100万token上下文处理 研发成本仅53.5万美元[23] - 美国解除对华EDA出口限制 西门子/新思科技/楷登电子恢复对华供货[34][35] - AMD CEO苏姿丰获945万元年薪+2.36亿元股票期权 公司市值从20亿美元增长至2250亿美元[37] - 微软自研AI芯片Braga延期至2026年 拟推过渡产品Maia 280应对NVIDIA竞争[38] 互联网企业动态 - TikTok美国电商部门启动第三轮裁员 战略调整为复制亚洲电商成功模式[33] - 小红书否认阿里收购传闻 估值达260亿美元较2023年底增长50%[23] - 字节多维表格AI产品负责人王翛离职创业 获顶级机构投资转向AI硬件领域[12] 消费电子与供应链 - 徕芬前研发总监江军前创业瞄准户外赛道 公司2024年营收40亿未达60亿目标[17] - 华强北现高仿3C认证充电宝 伪造成本5-10元 与正品价差近一倍[30] - 富士康300余名中国员工撤离印度工厂 分析师称对iPhone生产影响有限[38]
数字化成为激光雷达重要升级方向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2:26
激光雷达市场概况 - 2024年1至5月中国市场乘用车激光雷达前装量达78.92万颗 同比增长83.45% [1] - 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华为份额从2023年6%升至2024年19% 乘用车领域从8%跃升至24% [2] - 激光雷达需求增长源于智驾平权推动下沉和L3自动驾驶落地带动配置升级 形成"技术降本—规模放量—盈利兑现"良性循环 [3][5] 华为市场表现与战略 - 华为激光雷达出货量跃居中国市场首位 主要受益于问界、智界、阿维塔等爆款车型带动 [1][2] - 已与赛力斯、奇瑞、奥迪等十余家车企合作 多款车型搭载华为ADS系统并配置激光雷达 如问界M9配备4颗激光雷达 [2] - 发布乾崑ADS 4.0系统及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 产品线覆盖基础版至旗舰版 其中三款方案配备激光雷达 [3] 头部企业动态 - 速腾聚创全球首家达成100万台车载激光雷达交付 获30家车企超100款车型定点 12家客户38款车型已量产 [4][6] - 禾赛一季度交付量19.58万台 同比增长231.3% 净亏损收窄84% 与比亚迪、理想等22家车企达成120款车型合作 [4] - 禾赛第四代SoC芯片功耗与成本双降 ATX雷达价格降至200美元 速腾聚创推出千线级EM4和192线EMX激光雷达 [5][6] 技术趋势与新兴应用 - 数字化架构成为升级方向 高线数(如192线)和精度感知提升驾驶安全性 速腾聚创EM4实现600米测距能力 [5][6] - 激光雷达跨界至机器人领域 速腾聚创与库犸科技合作交付120万台用于割草机器人 覆盖90%无人配送头部客户 [7] - L3自动驾驶加速落地推动高性能激光雷达需求 冗余设计和故障备援要求提升产品重要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