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体

搜索文档
对话蜜度研发副总裁:AI智能体正重塑办公校对新范式
观察者网· 2025-07-28 16:14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聚焦AI技术前沿突破与产业融合创新实践,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 [1] - 蜜度公司围绕"让工作更轻松AI for Easy Work"理念,发布三大AI+办公创新成果:V助手2.0舆情分析智能体、模力通2.0AI公文写作助手、校对通多模态内容校对智能体 [1] 产品技术突破 - 校对通智能体解决传统校对"格式兼容难、错敏识别不全、操作繁琐"痛点,具备"自动化+多模态+35类错敏精准校对"核心能力 [1] - 演示显示校对通可同时处理Word文档、图片、视频素材,几分钟内完成文字错误标注、视频字幕校对等操作并生成勘误报告 [1] - 产品采用蜜巢、文修两大模型为算法底座,实现从SaaS功能交付向智能体结果交付的交互变革 [6] - 技术演进路径:从词库录入→机器统计学习→深度学习模型→大模型智能体,持续融合前沿算法 [8] 应用场景与效率提升 - 主要服务政务单位公文审校、出版机构内容审核、媒体视频字幕处理,显著降低人工疏漏风险 [1] - 出版行业案例:20万字书稿人工校对需1-2周,校对通仅需1-2分钟甚至几十秒 [7] - 已覆盖全国100多家出版社和数百家媒体客户,专业客户认可其在易忽视领域的精准识别能力 [7] 竞争优势 - 技术领先性:从研发阶段即采用AI领域先进技术并持续迭代 [8] - 行业积累:媒体出版领域大量真实用户反馈驱动产品升级 [8] - 服务多样性:支持本地化部署、SaaS及智能体形态,与科大讯飞、华为昇腾等生态合作 [8][9] 未来发展方向 - 垂直领域深化:针对教辅类、科技类、少数民族语言等不同类型图书开发专项校对能力 [10] - 行业共建模式:与出版社等合作伙伴联合增强训练数据,扩大模型适用性 [11] - 行业趋势判断:大模型智能体推动办公范式从功能交付转向结果交付 [13] 市场策略 - 当前聚焦B端政务单位和媒体客户,暂无C端拓展计划 [13] - 持续围绕"AI+办公"场景,为党政机关、媒体、国企提供智能化服务 [6]
AI智能体(八):构建多智能体系统
36氪· 2025-07-28 07:12
AI智能体设计组件 - 智能体包含三个核心组件:模型(Model)为推理和决策提供动力的LLM、工具(Tools)为执行操作的外部函数或API、指令(Instructions)定义行为方式的明确指导方针和防护措施[3] - 模型选择需考虑任务复杂性、延迟和成本,简单任务可用小模型处理,复杂决策需用更强模型[3] - 工具通过API扩展智能体能力,对于无API的遗留系统可依靠计算机使用模型通过UI交互[6] - 高质量指令可减少歧义改进决策,高级模型可根据文档自动生成指令[8] 智能体编排模式 - 多智能体系统可建模成图,智能体为节点,边代表工具调用或交接[11] - 监督者模式采用集中控制,群体模式采用去中心化交互[16] - 监督者模式通过创建监督者智能体来编排多个专业化智能体[17] - 群体协作模式让不同智能体能动态协作和交接任务[46] 智能体实现技术 - 函数调用是LLMs与工具交互的主要方式,工具通过利用底层应用API扩展能力[6] - 监督者模式实现包含定义工具、创建工作智能体、创建监督者智能体等步骤[19][20][21] - 群体协作模式实现包含定义工具函数、创建工作智能体、创建群体智能体等步骤[46][47] - 消息历史管理可控制包含完整历史或仅最终响应[28][30] 智能体运行机制 - 支持同步和异步两种调用模式,实时交互场景适合同步,耗时任务适合异步[51][52] - 输入必须是包含messages键的字典,纯字符串输入会自动转成HumanMessage[54][55] - 输出始终是字典结构,包含messages和可选structured_response字段[57] - 流式输出可实时获取增量更新,支持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58][59] 智能体行业应用 - 行业协议如Anthropic的MCP协议和Google的A2A协议可优化智能体协作[70] - MCP协议通过三层架构破除工具壁垒,A2A协议聚焦智能体间协作[71] - Block公司采用MCP+A2A构建的代理系统使财务流程效率提升300%,错误率下降85%[72] - 微软正将MCP深度集成至Windows系统,预示操作系统将进化为基础代理平台[72]
AI智能体加速走向产业一线助力千行百业实现生产力跃迁
上海证券报· 2025-07-28 02:48
AI智能体产业发展现状 - 2025年被视为AI智能体爆发的元年 预计到2026年全球将会有超过10亿个AI智能体产生[1] - AI智能体正加速走向产业一线 成为新型生产力[1] - 各行业企业纷纷携自家AI智能体亮相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1] 纺织行业应用案例 - 中国电信推出星辰纺织智能体 解决纺织行业人工质检成本高、检测效率低、品控不稳定等痛点[1] - 基于自研星辰视觉大模型 将AI算法应用于针织生产环节 提升验布准确率及速度[1] - 目前已落地多个纺织企业 服务行业客户超2万家[1] - 中国电信已研发80多个行业大模型和20多个智能体应用[1] 其他行业应用案例 - 蜜度科技发布V助手2.0 多Agent协同的全流程舆情分析智能体[2] - 斑马智行联合通义及高通首发端侧多模态大模型解决方案 实现多模态意图感知理解和交互[2] - 百丽时尚集团实现800+业务子节点的AI应用上线 包括货品AI助理和店铺AI助理[3] AI智能体生产力提升效果 - 在企业内部工作场景中加速落地 特别是在任务流程明确、结构清晰的业务场景[2] - 通过企业级AI Agent平台可搭建"AI数字同事" 完成客服、营销、销售等岗位工作[2] - 能连接企业内外业务系统、知识库和数据资源 快速"入职上岗"[2] - 生成明确任务结果和执行反馈 提升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2] - 百丽时尚案例显示极大提升了信息连接效率和流程自动化[3]
AI智能体批量站到工位上 “更强的生产力”释放巨大潜能
上海证券报· 2025-07-28 02:48
AI智能体商用化进程 - AI智能体正批量走出实验室进入实际工作场景 智元机器人与德马科技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1:1还原物流中心 西门子Industrial Copilot实现产线实时调度 [1] - 行业从单点突破转向全链扩散 从概念验证进入规模落地阶段 大会系统性展示AI跨越场景之墙的解决方案 [1] 行业跨界合作与生态建设 - 中国移动发布"九天"通用基础大模型3 0 开源技术成果并组建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 计划通过"AI+"行动推动全球GDP年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 [2] - 上海机电与德昌电机合资成立动界智控 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硬件 已为"青龙"机器人开发一体化旋转关节模组及灵巧手零部件 解决掉电过热等关键技术瓶颈 [2][3] - 上海电气加速布局具身智能 协同长宁区与德昌电机打造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 目标建立产业集群新地标 [3] 资本与政策支持 - 浦东新区发布20亿元人工智能种子基金 与18家公司签约投资项目 完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 [4] - 张江科学大数据创新实验室以医疗健康数据为突破口 构建数据要素开发利用体系 预计8月底投入运营 [7] 场景化应用突破 - MiniMax视频模型海螺在全球生成超3亿个视频 AI被验证为"更强的生产力"和创意源泉 [5] - 沪上阿姨与数字蚂力合作应用"AI督导员" 测试数据显示巡检人效提升15倍 支持万店规模拓展 [6] - 西门子强调工业AI重塑产业底层操作系统 提出通过行业know-how激活数据 以智能体打通数实世界 [6][7] 技术发展趋势 - 行业预判核心硬件国产化是人形机器人破局关键 特斯拉Optimus第二代展示精准抓取能力加速产业进程 [3] - 基础模型将支撑千行百业智能体协作 形成"全能战队" 人类仅需提出创意即可由智能体执行 [7]
AI智能体斗艳:“数字劳动力”多场景崛起
证券时报· 2025-07-28 01:03
会展领域AI应用 - "Hi! WAIC"智能体实现策展式问答和实时联动推荐 提升参会体验和展会价值挖掘[1] - 该智能体是会展领域首个落地成果 将零散信息转化为逻辑化参观路径[1] 消费场景智能体发展 - 腾讯智能座舱Agent支持语音下单咖啡 通过微信车端免密支付完成交易[2] - 理想汽车MEGA MPV车载智能体实现从点咖啡到支付的全流程语音控制[2] - 高通称智能体正从自动化工具进化为具备自主理解行动学习能力的数字劳动力[2] 工业领域智能体应用 - 广域铭岛工业智造超级智能体被称为"工业制造的智慧大脑" 专注垂直场景问题解决[3] - 某整车厂应用排产智能体后单次排产时间从6小时压缩至1小时 月节省60小时[4] - 智能体在工业领域主要赋能方向为降本和提效 被视作新型生产力[4] 厂商智能体布局策略 - 联想推出超级智能体矩阵 涵盖教育医疗等场景[4] - 润建股份首次参展WAIC 展示"曲尺"AI平台及多个行业智能体[4] - 智能体发展受益于中国大模型在多模态和思维链能力上的成熟[4] 行业发展阶段特征 - 智能体进入"该怎么用"阶段 部分领域尚未实现全自动化[5] - 行业需提升任务可靠性通用性及生态打通能力[5] - 赛道空间广阔 协作共赢被视为未来趋势[4]
在WAIC 2025看到AI的明天:六个变化,正在发生
经济观察网· 2025-07-27 19:13
核心观点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呈现六大趋势:具身智能迈向真实世界协作、AI终端形态拓展、AI智能体从聊天工具走向任务执行、大厂与创业公司路径分化、新一代创业者聚焦人机交互与思维辅助、AI新星崛起 [2] - 人工智能正从底层能力展示阶段走向服务、办公、内容与交互等高频应用场景,催生全新工具、平台与解决方案,围绕重构个体能力、激活生产力展开 [2] 具身智能发展 - 银河通用的人形机器人Galbot可在真实货架中识别用户意图并完成精准抓取,公司累计融资超过24亿元 [3] - 人形机器人(上海)公司演示人形机器人在模拟分拣流水线中的应用,具备识别与协作能力 [3] - 擎朗智能商用服务机器人累计出货超过10万台,已出口至全球60多个国家 [3] - 上海智元展示"机器人天团",四台机器人分别负责敲锣打鼓、挥舞彩带、书法展示等任务,展位面积达300平方米 [3] - 与2024年相比,具身机器人已从展示状态转变为可自主完成复杂动作与持续交互,迈向能干活、可协作阶段 [4] AI终端与个人效率 - 华为展示昇腾384超节点,通过系统级优化实现资源调度与计算性能显著提升,为AI模型训练带来更高速度、更低能耗与更强稳定性 [8] - 阿里巴巴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首次亮相,搭载通义千问大模型和夸克AI能力,支持导航、支付、比价等功能 [10] - 百度"秒哒"平台主打"一句话生成应用",累计生成应用超过20万个,覆盖教育、营销、交易等多类场景 [14] - AI技术向"人人可用、人人可创"方向推进,成为普通人能力边界的延伸装置 [18] AI智能体进化 - 百度发布数字人平台NOVA,曾支撑罗永浩数字人直播间实现5500万元GMV,预计10月面向全行业开放 [19] - NOVA平台数字人技术升级体现在多模态同步、专业剧本模式、直播"AI大脑"实时响应三方面 [23] - MiniMax Agent支持全栈开发,可在平台上完成网页、电商应用等交付任务 [23] - 智谱AI AutoGLM模型展示任务规划与屏幕理解能力,可自主完成抢红包、信息整合、互动、下单、写作等多项操作 [23] - AI Agent系统正成为AI落地能力的关键接口 [26] 创业公司分化 - "AI六小龙"中阶跃星辰、MiniMax、智谱AI与月之暗面参展,呈现多元路径 [27] - 阶跃星辰推出全尺寸原生多模态推理模型Step 3并宣布开源,联合吉利银河M9发布车载AI智能体 [27] - MiniMax展出AI原生产品MiniMax Agent、海螺AI等,强调AI正转向更具创造力与执行力的生产力工具 [29] - 月之暗面展出主力模型Kimi2,主打代码能力和Agentic任务处理 [33] - 面壁智能推动端侧大模型在终端设备应用落地,与多家车企合作,首款量产车计划8月底上市 [36] - 大模型赛道呈现战略分化,"六小龙"版图松动,转向更具场景特色与技术风格的多点突围 [41] AI人性化趋势 - 商汤科技发布AI情感陪伴产品,搭载多模态情绪识别系统和长上下文记忆 [42] - 金山办公WPS灵犀助手展示模块化AI能力,拓展至AI头像生成与创作辅助,成为内容创作与知识管理的主动协作体 [44] - 科大讯飞借助智能办公本X5和讯飞听见等产品,打通从说、写到懂的全链路,适配隐私敏感、网络受限的办公环境 [49] - 蜜度模力通2.0支持60%以上公文处理效率提升,AI正从辅助工具转向自主伙伴 [53] - AI正在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真正的伙伴与助手 [55] AI新星崛起 - Flowith成为AI交互领域最受关注的新锐力量之一,产品曾登上B站热搜第一 [56] - Flowith核心产品"无限画布"允许用户展开非线性思维,为创作场景带来更多可能性 [58] - Flowith发布第二代Agent产品Neo,上线48小时内吸引数十万在线用户,交付超过1420万个创造物 [58] - 创业公司机会在于"跑得更快、更专注",在用户体验、场景设计和人机交互方式上深度打磨 [59]
【汇正研究】汇正财经杨首骏:“AI+养老(医疗)具身智能”等方向投资具备较高确定性
新华财经· 2025-07-27 12:16
AI技术渗透与行业变革 - AI技术正在加速渗透各行业,推动自动驾驶、消费电子等领域形成新业态新生态,资本市场AI相关概念被反复炒作 [1] - AI应用已在多个场景实现规模收入,但国内市场感知不明显,主要因AI技术常嵌入现有业务系统而非以新产品形态出现 [1] - 部分AI应用面向B端用户如广告、游戏、传媒行业,主要用于降本增效,但业务端改善不明显 [1] - 国内AI发展相比海外略慢,部分应用落地速度不快 [1] 国内AI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国内AI大模型种类繁多,企业面临突围难题,底层算法、高性能GPU及数据质量有待突破 [2] - 商业化落地存在消费者付费意愿不足等问题 [2] - 国家战略层面对AI行业支持力度强,资金优势的互联网企业和拥有独立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有望突围 [2] - AI智能体概念指数年内涨幅21.15%,85只概念股中68只上涨,平均涨幅22.48%,宏景科技、慧辰股份、鼎捷数智涨幅超90% [2] AI产业链投资机会 - AI产业链中上游如CPO、PCB相关龙头业绩兑现快且股价反映持续,中下游确定性尚未显现前中上游更具优势 [3] - AI产业爆发路径类似互联网行情,将围绕改善人类生活和提升消费意愿,但细分行业会变化 [3] - 国内面临人口老龄化,AI+养老(医疗)、AI+具身智能方向确定性较高 [3] - AI智能体等成长性企业在发展初期估值偏高,未来将优胜劣汰,投资者应关注有场景落地、技术壁垒和业绩兑现能力的企业 [2]
瑞银证券熊玮:中企在AI视频生成模型崭露头角
证券时报网· 2025-07-25 19:48
云和广告领域AI变现 - 云和广告是AI变现最明确的两大领域,面向企业的AI服务具备更强变现能力[1][2] - 一季度中国主要云服务商AI相关收入占比达10%-20%,2025年市场预期上升6-13个百分点[2] - AI技术改进使头部媒体平台广告点击率、转化率和eCPM提升5%-10%[2] 企业AI智能体发展 - 企业级智能体及垂直领域应用推进领先,变现模式成熟(订阅/佣金/SaaS)[3] - 中国企业软件潜在市场规模超1.6万亿元,智能体可提升工作流程效率[3] - 垂直领域智能体因ROI可见度高,变现早于通用智能体[4] 通用消费类智能体现状 - 通用消费类智能体功能有限,潜在市场空间3.2万亿元但变现进展渐进[4] - 头部互联网公司持续探索嵌入式/独立智能体以保持用户流量竞争力[4] AI视频生成领域 - AI视频生成可降低传统制作成本至0.1%,重塑电影/广告/游戏内容行业[5][6] - 中国公司在视频生成模型竞争中领先,受益于短视频平台内容库和人才储备[6] - 领先模型在速度、运动一致性等指标各具优势,当前受限于剪辑长度和可控性[6]
龙虎榜 | 强势晋级5连板!超5亿资金疯抢西藏天路,4机构砸盘昂利康3亿
格隆汇· 2025-07-25 18:36
市场整体表现 - 7月25日市场震荡走弱,2700只个股下跌,2500多只个股上涨,49只个股涨停,15只个股跌停 [1] - 市场热点聚焦光刻机、多模态AI,海南自贸区、雅下水电概念大跌居前 [3] 连板个股表现 - **5连板个股**:西宁特钢(雅下水电概念+特钢+产量增长,成交额9.62亿)、西藏天路(雅下水电概念+水泥+金属铜,成交额93.37亿)、西藏旅游(西藏+入境游增长+景区运营,成交额3.45亿) [2][3] - **5天3板个股**:汇通集团(工程施工+水利水电+订单增长,成交额6.70亿) [2][3] - **3连板个股**:拓山重工(工程机械+一带一路+业绩增长,成交额2173万)、彩虹集团(驱蚊+露营经济+年报增长,成交额7.06亿) [2][3] - **3天2板个股**:海立股份(光刻机概念+压缩机主业,成交额28.20亿) [2][3] - **2连板个股**:横河精密(机器人概念+减速器+一季报增长,成交额10.90亿)、大恒科技(大模型平台+机器人,成交额7.17亿)、易明医药(控制权变更+米格列醇片,成交额9.49亿) [2][3] 龙虎榜资金动向 - **净买入前三**:西藏天路(5.42亿)、因赛集团(1.54亿)、阿石创(1.51亿) [5] - **净卖出前三**:昂利康(2.86亿)、凯撒旅业(2.68亿)、中化岩土(2.14亿) [5] - **机构净买入前三**:唯万密封(2848万)、易明医药(2739万)、中化岩土(2499万) [6] - **机构净卖出前三**:昂利康(3.03亿)、华新水泥(1.77亿)、博云新材(1.43亿) [8] 重点个股分析 西藏天路 - 5连板,换手率45.81%,成交额93.37亿,属雅下水电概念+水泥+水利 [9] - 作手新一买入1.03亿,沪股通净卖出4449万,思明南路卖出1.64亿,量化基金卖出1.06亿 [9]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15亿至7700万 [13] 因赛集团 - 20CM涨停,换手率25.64%,成交额13.24亿,属AI智能体+短剧游戏 [14][15] - 中山东路净买入6414万,深股通净买入5081万,量化打板净买入5949万 [15] - 公司拟收购智者品牌80%股权,其2024年营收6.93亿(+38.52%),净利润5744万(+91.63%) [17] 昂利康 - 跌停,换手率11.26%,成交额13.37亿,属创新药+维生素 [18] - 机构净卖出3.03亿,T王净买入1254万 [18] - 公司仅有一个在研创新药项目ALK-N001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21] 游资操作动向 - **作手新一**:净买入西藏天路1.03亿、阿石创6353万,净卖出塞力医疗2936万 [30] - **呼家楼**:净买入亚太药业1.2亿、方正阀门461万 [30] - **佛山系**:净卖出凯撒旅业2.24亿、中化岩土4493万 [30] - **成都系**:净买入阿石创4216万、飞乐音响1840万,净卖出华胜天成4554万 [30] 沪深股通资金流向 - **沪股通净卖出**:柳钢股份(4979万)、华新水泥(4920万)、西藏天路(4449万) [27] - **深股通净买入**:因赛集团(5081万)、浙富控股(2270万) [29] - **深股通净卖出**:申通快递(6395万)、中化岩土(5490万)、凯撒旅业(4918万) [29]
“大而美”东风劲吹 “AI应用神话”Palantir(PLTR.US)股价再起飞?
智通财经网· 2025-07-24 12:11
核心观点 - Palantir被视为特朗普"大而美"税收法案和制造业回流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1] - 公司股价在过去一年上涨逾400%,2025年迄今涨幅超100%,预期PE估值处于历史最高点位 [1] - 分析师普遍看好公司前景,目标价最高达200美元,Wedbush重申"增持"评级,目标价160美元 [1] - 公司受益于美国政府"战舰极速"计划,利用AI驱动Foundry平台改造美国海军 [3] - 公司拥有"特斯拉式信徒"投资者群体,推动股价连续刷新新高 [4] 公司基本面 - 第一季度赢得近140份价值超100万美元的合同,其中31份超1000万美元 [3] - 与美国军方长期合作是业绩扩张核心,Maven AI系统使用量翻倍,新增北约为客户 [7] - 最大客户为美国政府及全球情报机构,同时从全球大型公司获取收益 [10] - 2023年推出Palantir人工智能平台(AIP),已被全球超100个组织使用,与300多家公司洽谈 [9] 业务发展 - 与埃森哲联邦服务合作开发大型AI解决方案 [3] - 加强与武器制造商Anduril Industries合作,与AI初创Anthropic建立新合作关系 [10] - 推出AI驱动的犯罪侦测工具,与房利美合作 [7] - 积极拓展商业用户和国际客户,这两块区域具巨大增长潜力 [7] 技术优势 - AIP平台与现有数据分析软件生态系统全面集成,支持多种AI技术驱动应用 [9] - 平台核心卖点为AI应用而非开发大语言模型,包含类似ChatGPT的AI助手 [9] - 技术方向聚焦生成式AI应用和"自主执行任务的AI智能体" [6] 行业趋势 - 全球科技股投资重心从算力硬件端转向软件端 [5] - 企业级AI应用软件需求旺盛,加速渗透至各行各业 [7] - AI智能体被视为2030年前AI应用大趋势,将演变为高度智能化生产力工具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