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人工智能重塑农业有更多可能
经济日报· 2025-04-29 06:05
人工智能意味着现代农业的更多可能,但是AI不能脱离其他科技单独作用于农业。AI要为农业和农民 增加产量、提升品质、畅通销售、提高收入服务,让人看到实际效果才有市场。 有了人工智能,农业越来越时髦。江苏苏州支持"AI+农业"大模型建设,单项最高给予100万元奖补, 目标是到2027年形成15个"AI+农业"大模型;广东茂名荔枝产业大数据平台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 病虫害诊断更高效;吉林省蛟河市某村党支部书记教村民用AI解决生产问题,在网络上走红。 人工智能与农业融合,也为我们观察农业与其他产业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农业为二三产业提供了初级产 品,也需要其他产业反哺,把其他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导入农业。我国农业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 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显著差距,要以人工智能为牵引,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农业技术体系。以 真实农业应用场景为目标,加速技术装备熟化应用,瞄准低成本、易操作,降低门槛,造福农户。培育 一批人工智能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引导科研机构与制造企业开展合作,多方协作、长期投入。可以预 期,未来农业将进一步依赖算法、算力、数据和智能装备。 "屏幕轻点万亩绿,月下耕耘智慧犁,欲问丰年何处觅,智 ...
中农七朵:智慧农业浪潮中的创新先锋
搜狐网· 2025-04-28 16:56
乡村振兴战略与智慧农业 -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核心指引,涵盖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多个维度,旨在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 [3] - 传统农业面临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以及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弱等问题,难以满足乡村振兴对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3] - 智慧农业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通过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全流程融入先进技术,开启了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3] 智慧农业的技术应用与成效 - 在生产环节,借助物联网技术,传感器实时采集土壤湿度、温度、养分含量以及气象数据等信息,实现精准化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 智慧农业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通过电商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农民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市场需求,优化种植养殖品种和规模 [4] - 高品质、可追溯的农产品往往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价格,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4] -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已逐渐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智能农机装备如自动驾驶拖拉机、无人机植保等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 [4] 智慧农业面临的挑战 - 技术普及难度大,对于广大中小农户而言,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门槛较高 [4] - 基础设施不足制约了智慧农业的发展,农村地区网络覆盖不完善、信号不稳定,影响了物联网设备的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4] - 农业生产环境复杂,部分地区的电力供应无法满足智能设备的运行需求 [4] 七朵集团的智慧农业布局 - 公司在山东金乡等大蒜主产区建设现代化的大蒜种植基地,通过部署大量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实现对大蒜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 [6] - 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完整的农产品溯源体系,从种子采购到物流配送,每一个环节的信息都被实时记录并上传至区块链平台 [6] - 整合大蒜种植基地、仓储、加工、市场销售、物流配送等各个环节的数据资源,构建庞大的农业大数据平台,为大蒜生产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 [6] - 打造智能云仓体系,配备先进的冷库储存系统和温控系统,通过手机即可在线实时查看货物状态,确保大蒜的质量和鲜度 [7] - 利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各仓储点库存信息的实时共享与精准调控,缩短流通周期,提高商品新鲜度和市场反应速度 [7] 七朵集团的技术创新与合作模式 - 公司致力于降低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成本,研发团队不断优化智能农业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设备性能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8] - 与政府合作参与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争取政策支持和项目资源,推动智慧农业技术在大蒜产业中的更大范围应用 [8] - 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共同解决大蒜产业智慧化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8] - 与上下游农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产业联盟、供应链合作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大蒜产业智慧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8] 七朵集团的未来展望 - 公司在大蒜产业智慧农业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为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也为推动我国大蒜产业的智慧化发展和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9] -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公司有望在大蒜产业智慧农业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注入强大动力 [9] - 公司的成功经验将激励更多的企业投身大蒜产业智慧农业领域,共同谱写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篇章 [9]
上海金山打造长三角生物制造创新高地
新华财经· 2025-04-28 15:59
生物制造产业发展 - 金山作为上海市生物制造产业重要承载区 正在生物医药 生物材料 生物农业及健康食品等多个领域全面发力 打造长三角生物制造创新高地 [1] - 上海金山依托"湾区生物医药港" 形成生物医药产业"研发-转化-制造"完整链条 已集聚115家生物医药企业 其中65家为规模以上企业 [1] - 在生物材料方面 金山聚焦绿色转型 碳谷绿湾的"生物材料湾"正努力打造长三角具有竞争力的生物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和转型发展示范区 [1] - 在生物农业及健康食品产业方面 推动合成生物学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 培育邦成生物 光明荷斯坦饲料等特色企业 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 供应链 [1] 农业科技创新 - 金山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合作 选育出双孢蘑菇优势品种"申K6" 打破国外蘑菇育种技术垄断 [2] - 自主研发番茄品种"申粉101" 甜度更高 抗病性更强 [2] - 上海市发改委批复节水抗旱稻国际策源中心项目 加速节水抗旱稻育种创新 累计引育水稻 蔬菜 瓜果 玉米等新品种超100个 [2] - 建成超万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 创建5家蔬菜机器换人基地 实现"智慧农业"跨越 [2] - 心意植保无人机植保作业监测 精准作业等技术方案大幅降低人工成本 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2] 低碳循环农业 - 时科公司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基地采用生物质炭化制肥技术 将秸秆 稻壳转化为生物炭基肥 [2] - 松林楼房养殖场沼气工程构建"猪-沼-菜"生态循环模式 实现农业废弃物100%资源化利用 [2] 创新创业案例 - "金山区创新创业十大案例"正式发布 涵盖科技农业 新能源汽车 生物制药等多个前沿领域 [3] - 生物制造领域产业协会 科研院所 产业链企业代表围绕"未来农业""未来药品""未来食品"等细分领域开展跨界对话 [3]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四良”融合 粮油生产开局良好
新华社· 2025-04-28 11:30
春耕春播进展 - 全国春播粮食进度近两成 略快于上年 [1] - 冬小麦面积3.4亿亩 基本保持稳定 冬油菜面积1.1亿亩 连续7年增加 [1] - 冬小麦拔节期一二类苗比例91.2% 比常年高2个百分点 [1] - 冬油菜长势为近几年最好 主产区气候条件有利 增产技术到位率高 [1] 良田建设 - 吉林省梨树县采用"升级版"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模式 建设万亩示范基地 300公顷现代农业生产单元 1000亩智慧农业 [3] - 合作社引进"智慧农业"系统 实现遥感监测土壤墒情 虫情 苗情及产量估产 [5] - 河南尉氏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应用多种先进灌溉技术 手机可控制千亩农田灌溉 节水三成 [5] 良种培育 - 云南元谋县完成小麦 青稞 花椰菜种子采收 育成十余个小麦和青稞品种 预计繁种6000斤原种 [6] - 元谋县制繁种面积4.17万亩 种子年产量405万公斤 年工厂化育苗能力12亿株 种业综合产值12.3亿元 [6] - 全国每年约825万亩麦类和4000万亩蔬菜选用元谋繁育种子 [6] - 江西新余市推广丝苗香米新品种 种植6000多亩 带动628户农户 预计收益3000万元 [9] 良机应用 - 山东莒县合作社采用无人驾驶拖拉机 作业偏差仅2公分 每亩节约人工成本100元 [13][16] - 山东垦利区使用植保无人机飞防 4架飞机日作业2000亩 药剂用量减少30% 亩产增收100斤 [18] 良法推广 - 湖南南县采用"绿肥还田+粪肥利用"模式 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固碳效果显著 [20] - 河南组织农业技术指导组深入田间 指导小麦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20]
怎样以良田丰粮仓
经济日报· 2025-04-26 06:31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 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累计改造提升4 55亿亩 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 3亿亩 [1] - 目前我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 为粮食生产"二十一连丰"提供重要支撑 [1] - 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粮食产能亩均提高10%至20% 许多农田可达到"一季千斤 两季吨粮" [1] 高标准农田科技应用 - 高标准农田核心是科技含量高 依托人工智能 大数据 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农业 [2] - 《实施方案》要求推进信息化建设 促进新要素新技术集聚 利用数字赋能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2] - 农田建设"三分建 七分管" 建后精管细护是确保设施长期发挥效益的关键 [2] 高标准农田运营管理 - 分级压实高标准农田属地运营管护责任 明确运营管护内容和标准 [2] - 积极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民群众等参与建设和运营管护 [2] - 中央财政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亩均补助标准提高到2400元 [2] 高标准农田资金投入 - 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财政支农重点领域 包括中央和地方专项资金预算及增发国债项目 [2] - 探索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金融 社会投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投入建设 [2] - 高标准农田建设公益性强 建设和运营管护周期长 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 [2] 高标准农田发展路径 - 推动良田 良种 良机 良法 良制"五良"融合发展 [3] -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系统性工程 需要驰而不息 久久为功 [3]
国源科技(835184)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5 21:50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致力于发展成为以空间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科技公司,以"国源地图"为数字底座构建数据驱动的综合产品业务体系 [4] - 国源地图孵化的数字农险、数字农服和国土调查云三大产品已构建完整解决方案,处于规模化推广关键期 [4] - 智慧农业服务模式以土地资源数据为关键要素,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 [5] 农业保险业务发展 - 农业保险数字化服务已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为头部保险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6] - 2025年重点布局农业保险规模前15大省份,打造"双精准"服务模式,目标成为行业领先的3S科技服务商 [6][7] 财务与股东回报 - 2024年度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负,暂不具备现金分红条件 [7] - 利润分配政策将严格遵循《公司章程》,未来在合规前提下通过现金分红回馈股东 [7] 技术应用领域 - 智慧农业运用遥感、GIS、物联网、AI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作物精准监测 [5] - 数字农服业务整合农业生产全流程要素,提升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 [5]
重庆农商行:向“新”而行 “金融活水”润泽智慧农业发展
人民网· 2025-04-25 14:19
中央政策与行业方向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重点支持智慧农业及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 [1] - 金融被定位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推动力,助力乡村发展 [1]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重庆农商行坚持"支农支小"定位,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和智慧农业服务,优化机制并推广特色金融产品 [1] - 公司涉农贷款余额达2450亿元,总量和增量均居重庆同业首位 [1] - 推出专属信贷产品如"奉节脐橙贷",覆盖种植户、收购商等全产业链主体,已发放超1200万元支持120户种植户 [2] 智慧农业应用案例 - 奉节县智慧果园实现物联网远程监控,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数据,种植户可通过手机管理果园 [3] - 果园部署"陆轨两用运输机",单次运输量达500公斤,显著提升效率 [3] - 鲁渝现代农业产业园采用智能温室技术,精准调控蔬菜生长环境,提升产量与资源利用率 [3][5] 金融服务与资金支持 - 重庆农商行奉节支行通过金融网格员深入田间,提供政策宣讲、融资需求收集等一站式服务 [2] - 开州支行为鲁渝现代农业产业园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审批发放1000万元贷款,缓解流动资金压力 [5] - 公司计划持续完善专项金融服务机制,下沉服务重心以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5]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1 03:1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聚焦农业种植业全周期,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供综合服务 [4] - 主要产品分为智慧农业项目(含农业物联网和信息化软件平台)及智能硬件设备两大类,覆盖种植业"产前、产中、产后"全流程 [5][6][7] - 智慧农业项目中,物联网项目通过传感设备实现农作物生长环境动态感知与智能控制,软件平台则提供定制化数据监测与决策功能 [5][6] - 智能硬件设备包含联网装备、监测仪器及传感器等,品类达上百种,支持自动检测与决策 [7] 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4年执行新会计准则,追溯调整质保费用科目,将保证类质保费用从"销售费用"调整至"主营业务成本" [9] - 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865元(含税),总股本基数85,280,000股 [2] - 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立信(特殊普通合伙) [2] 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建立"顶层设计-方案制定-实施应用-技术支撑"一站式服务体系,具备软硬件一体化综合服务能力 [5] - 信息化软件平台涵盖综合型管理平台(如三农数字化平台)、专业型平台(如耕地/病虫害数据平台)及功能性应用系统 [6] - 物联网项目功能覆盖种质资源、耕地质量、病虫害情、环境气候及智能灌溉等种植业核心环节 [6]
从“凭经验”到“看数据” “智慧种地”助力希望的田野稳产丰收
央视网· 2025-04-19 14:24
文章核心观点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经济稳健开局,全国粮油生产开局较好,各地积极开展春耕春管工作,运用科技手段助力粮食生产,同时部分农产品上市呈现供需两旺态势 [1] 分组1:全国粮油生产情况 - 今年一季度全国粮油生产开局较好,夏收粮油预计冬小麦面积3.4亿亩基本稳定,拔节期一二类苗比例91.2%;冬油菜面积1.1亿亩连续7年增加,长势为近几年最好,10多天后大面积收获 [1][3] - 春播粮食进度近两成同比略快,早稻栽插过七成、中稻育秧过六成、玉米播种过一成;预计今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17.9亿亩左右,春播粮食面积9.6亿亩,均比上年增加 [5][7] - 国家加大对粮食生产支持力度,提高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稳定补贴,实施保险全覆盖,各地加强政策落实引导种植 [5] 分组2:福建霞浦春耕情况 - 福建霞浦农户开展早稻插秧,引入自动插秧机、无人机等实现春耕全程机械化 [8] - 智能育秧工厂培育“毯状苗”用于机插,能减少根系损伤提升成活率;插秧机可调节行间距提升秧苗密度和产量 [10][12] - 旋耕机平整土地,无人机施肥效率高且均匀;霞浦依托合作社形成全流程机械化服务体系,预计种植早稻3700余亩 [12][14] 分组3:河南漯河夏粮情况 - 河南漯河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因缺有效降水,农业部门统筹调配农技人员和智能灌溉设备助力稳产丰收 [15] - 种粮大户使用绞盘式喷灌设备浇水,农机部门协调更多设备;当地发布预警,统筹调配设备保障灌溉 [17][19] 分组4:安徽定远粮食情况 - 安徽定远130万亩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开启智能喷灌缓解旱情,此时需开展“一喷三防”作业,无人机一天能完成500亩防治任务 [19][21] - 定远高温少雨,发挥骨干水渠作用补水增蓄,使用智能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节水40%左右、节肥30%左右 [23] - 春管期间应用智慧农业四情在线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田间情况并预警,当地逐步推广该系统激发增产潜力 [25][27] 分组5:湖北潜江小龙虾情况 - 湖北潜江“早春档”小龙虾上市,品质优行情紧俏受青睐,虾农凌晨捕捞,收购点忙碌分拣装箱 [28][30][32] - 养虾技术成熟使小龙虾“四季鲜”,村里组织新媒体培训等拓宽销售渠道,4月下旬将大量上市价格更亲民 [32][34] 分组6:山东青岛春茶情况 - 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进入头茬春茶采摘期,3.5万亩茶园新芽冒出,茶农清晨采茶中午前送厂加工 [35][38] - 海青镇茶园面积3.5万亩,有茶叶专业村57个、茶企200余家,年产干茶260余万斤 [38]
北大荒集团:智慧播种黑土地
经济日报· 2025-04-11 18:51
文章核心观点 北大荒集团以科技创新打破传统备耕模式,将智慧基因注入黑土地,构建全链条智慧春耕图景,让黑土地孕育新丰收希望 [1][3] 北大荒集团春耕科技应用情况 - 北大荒农业股份七星分公司技术人员调试搭载北斗导航的无人驾驶插秧机,将作业参数与物联网平台实时对接,智能巡检机器人进行“体检”,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汇聚气象、土壤肥力等数据绘制精准施肥健康处方图 [1] - 今年已完成30个数字农场试点和14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推进智慧育秧等领域农业场景应用,部署3万余台(套)田间物联网监测设备,春耕生产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1] 北大荒信息有限公司智慧农业生态系统情况 - 去年发布的“北大荒智壤COOMAP”以创新数字技术重塑现代农业管理模式,构建“天—空—地—人—机”五位一体智慧农业新基建 [2] - 接入超3.3万个物联网终端,集成多种智能设备,实时监测超200项关键参数,为4800余万亩耕地、超25万个地块和59万种植户精准画像,日均处理数据量超5太字节,日均提供智能服务超10万人次 [2] - 深度融合前沿技术,打造覆盖农业生产全周期的智能决策中枢 [2] 智慧农业生态系统推广情况 - 系统已在北大荒集团推广,各分公司完成培训,今年将服务超过3000个授权用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