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搜索文档
四川通江:蚕桑产业“破茧成蝶”铺就乡村振兴“新丝路”
中国经济网· 2025-07-22 16:40
行业分析 - 通江县以工业化思维改造传统农业,形成"桑-蚕-茧-丝"完整产业链条 [2] - 园区积极探索"蚕桑+玉米""蚕桑+红薯"的粮经复合种植模式 [1] - 充分挖掘桑叶、蚕蛹、茧丝等资源在保健、药用、食品等领域的用途 [1] - 园区桑蚕养殖基地已扩大到8000余亩,预计年底突破1万亩 [2] 公司运营 - 春在镇蚕桑现代农业园区采用"公司+农户+小微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联农带农机制 [1] - 运用智能化测控系统精准控制感光、匀风、温度、湿度等条件,提升蚕卵孵化率和蚕茧品质 [1] - 与传统一年两次养蚕模式相比,现在每年4月至10月可实行不间断喂养,全年达十批次 [1] - 每批次养育120张左右蚕纸,一张蚕纸约合2.5万条幼蚕 [1] - 公司蚕茧年产值将超400万元 [1] 产能扩张 - 园区扩建1800余平方米蚕房和2600余平方米蚕茧烘干厂房 [1] - 扩建后每年可增加养蚕300张纸,新增50余个就业岗位 [1] - 经济效益可提升150万元以上 [1] 经济效益 - 全部投产后将直接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不少于20万元 [2] - 惠及300余户村民入园务工,实现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2]
新华网2025乡村振兴实践案例征集启动
新华网· 2025-07-22 16:29
乡村振兴实践案例征集活动 - 新华网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具有代表性、创新性、引领性的乡村发展新模式、新技术、新服务,沉淀能复制、易推广、好操作、可持续跟踪的实践成果和有效做法 [1] - 案例征集时间为2025年7月22日至11月30日,共囊括12个组别 [3] - 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央企、民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人民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均可自荐、推荐案例 [3] 案例征集方向 - 产业发展方向:坚持产业兴农核心思路,积极培育县域范围内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特色产业 [4] - 科技创新方向: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模式,强化农业科研资源力量统筹,加大种业创新投入 [5] - 文旅融合方向:系统梳理、精准凝练植根于乡村的历史记忆、生活实践与价值谱系,依托差异性的文化IP [5] - 品牌发展方向:围绕品牌强农战略,深挖区域资源比较优势,聚焦特色品类 [5] - 乡村建设方向:深刻理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重点任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6] - 数字乡村方向:紧密结合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实际战略需求 [6] - 绿色生态方向: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6] - 党建引领方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7] - 文化传承方向:注重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7] - 金融创新方向:紧贴乡村振兴投融资需求变化,结合地方发展实际 [7] - 人才提质方向:把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 [8] - 新型主体方向:通过创新举措支持农民合作社进一步夯实自身组织团队建设基础 [8] 案例征集流程 - 案例征集→集中审核→宣传推介→案例发布→定向传播 [10] - 分为初筛、初审、复审及终审四个阶段 [3] - 新华网将制作推出案例征集专题页面,通过新华网全媒体矩阵进行展示 [3] 案例提交要求 - 案例报送需要认真填写《新华网2025乡村振兴实践案例征集表》 [10] - 投稿文件(邮件)请以"案例名称+案例形式+主体单位+联系方式"的格式命名 [10] - 案例可采用文本、视频或音频三种表现形式,均需含有图片 [13] - 文本案例字数要求3000-5000字 [13] - 视频案例应统一采用横屏拍摄,画幅16:9,视频分辨率1920×1080 [14] - 音频文件大小原则上不超过20MB [14]
民生证券担任联席主承销商的多只债券成功发行
经济观察网· 2025-07-22 15:21
债券发行情况 - 桓台县金丰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乡村振兴公司债券(第一期),总规模5.8亿元,期限3+2年期 [1] - "25金丰V1"发行规模2.8亿元,票面利率2.44%,认购倍数5.86倍 [1] - "25金丰V2"发行规模3亿元,票面利率2.39%,认购倍数4.13倍 [1] - 泰州华信药业投资有限公司成功发行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 [1] - "25泰华02"发行规模3.14亿元,期限5年期,票面利率2.44%,认购倍数5.56倍 [1] - "25泰华03"发行规模3.00亿元,期限10年期,票面利率3.65%,认购倍数1.57倍 [1] 发行人业务概况 - 桓台县金丰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淄博市桓台市重要的产业投资运营主体,主营业务包括氟化铝生产销售、供水等,各业务板块在桓台县具有显著优势 [1] - 泰州华信药业投资有限公司是泰州市大健康产业投、融、建、营一体化专业集团公司,主要承担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的投资建设任务 [2] - 主营业务为医药康养、基础设施开发运营、城市商业服务 [2] - 致力打造医药研发、会展交易、生产制造、康健医疗等功能板块,形成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全生命周期产业链 [2] 承销商角色 - 民生证券作为联席主承销商,协助发行人与监管部门沟通,创造低成本、便利、高效的融资环境 [2] - 民生证券发挥业务优势,为企业引入资金活水,推动区域经济提质增效 [2] - 未来将继续深耕重点地区和企业,促进产融结合,为企业融资保驾护航 [2]
宿迁市宿城区:精准监管“三资” 村民指尖点亮阳光账
新华日报· 2025-07-22 14:54
"现在手机扫一扫就能看到村里'三资'家底,清清楚楚,心里透亮!"宿迁市宿城区埠子镇新发村村民通 过"监督一点通"平台,轻松实现村级事务实时监督。 宿城区纪委监委还推动民政、财政等部门联合攻坚,探索推行"组账村管"模式,将村民小组财务收支统 一纳入村级核算平台,堵塞监管漏洞,实现资金管理"规范、精准、公开"三重跃升。 "管好农村'三资',事关群众利益和乡村振兴。"宿城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紧盯农 村"三资"管理风险点,强化精准监督、长效监督,以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厚实集体"家底"、鼓足群 众"腰包",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清廉动能。(王楠 董佳琦 刘晓莉) 这背后,是该区以科技赋能监督的生动实践。宿城区纪委监委推动建立"三资"监管大数据平台,整合村 级财务记账、资产管理、产权交易等方面数据,设置预警指标,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让"微权力"在 阳光下运行。专项整治以来,全区纠治"三资"管理问题243个,推动修订4项制度,长效监管网越织越 密。 瞄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底数不清、管理混乱、监督乏力等痛点,宿城区纪委监委牵头制定《农 村"三资"管理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细化12项重点任务。构建"纪委统筹、 ...
九江银行:金融活水浇灌“小荔枝”成“大产业”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2 14:39
行业分析 - 增城荔枝种植面积达20万亩,优品率超八成,年产量近5万吨,但面临"看天吃饭"的不确定性和市场分散、回款周期长等现实难题 [1] - 仙进奉荔枝作为"晚熟优品"代表,因品质稳定、香甜耐储闻名,基岗村是其发源地和主产区,累计投入超千万元进行扩繁育苗和产业布局 [1] - 金融支持推动产业链从"耕一亩"迈向"聚一链",荔枝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形成"小荔枝、大产业"的乡村产业格局 [2] 公司举措 - 九江银行广州分行为基岗村提供100万元专项流动资金,支持苗木采购、人工成本等关键环节,并配套灵活还款方案 [1] - 公司通过深入调研特色农产品行业、定制金融产品,形成全方位支持体系,截至2025年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达18.83亿元 [2] - 金融服务覆盖四川、广西、海南等地的产业布局,解决前期投入大、资金回笼慢的问题 [1][2] 市场影响 - 资金到位后园区育苗、管理等环节效率快速提升,果农信心增强,产业链逐步完善 [2] - 金融活水推动岭南"甜蜜经济"突破地域边界,实现特色农业与普惠金融协同发展 [2] - 公司计划继续深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扩大金融支持覆盖面 [2]
山东泰安:三大路径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2 14:25
文化深耕 - 公司通过"零售+文化"融合策略,将水浒文化和运河文化元素融入零售终端建设,打造特色文化主题店铺[1] - 典型案例"水浒烟酒铺"通过水浒文化主题陈列和方言故事角,带动月营业额提升40%[1] - 推出"东平有礼"特色终端计划,定制"运河商号"等主题货架,已改造22家文化主题店铺,带动周边旅游消费增长35%[2] 科技赋能 - 公司推动零售终端数智化转型,智能管理系统实现3分钟完成库存盘点,库存周转效率提升70%[3] - 组建"数字导师团"为老年客户提供一对一指导,解决技术使用难题[3] 生态共建 - 联合邮政、建行等单位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零售终端新增缴水电费、收发快递等便民服务[4][6] - 便民服务为零售户带来额外收入,如代收快递月增收800元,代销有机大米获得5%提成,年增收达2万元[6] - 与东平建行合作推出"烟商贷",为零售客户提供低息贷款支持店铺扩建[6] 经营成果 - 截至2025年二季度,全县零售户平均盈利同比增长5.71%[6]
“锦绣天府·安逸四川”之红色旅游央地媒体联动采访活动探访悬崖村 村民吃上“旅游饭” 鼓起增收“钱袋子”
四川日报· 2025-07-22 11:19
乡村振兴政策成效 - 悬崖村村民人均收入从2018年不到5000元增长至2024年19600元,村集体经济从2万元增至23万元 [1] - 昭觉县累计投入36.5亿元实施506个产业项目,带动脱贫群众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2] - 宁波余姚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建立7个帮扶车间,留守妇女月均增收2500元以上 [3] 文旅产业发展 - 凉山文旅集团开展"天空之谷"项目,采用"国企+村集体+村民"模式,每年向悬崖村分红不低于38万元 [2] - 项目优先选用本地村民务工,试运营后已吸纳12名村民进入酒店工作 [2] - 2024年悬崖村及周边区域接待游客10.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100万元 [2] 居民生活改善 - 38户197名悬崖村村民搬迁至昭美社区,居住条件实现从藤梯到钢梯再到新居的飞跃 [1] - 沐恩邸社区提供100平方米三居室,生活物资可通过电话配送上门 [2] - 社区配套幼儿园解决子女教育问题,配套绣娘工坊等灵活就业渠道 [1][2] 人才回流与建设 - 返乡大学生莫色格服成为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家乡建设 [4] - 凉山州通过农文旅融合模式吸引人才回流,促进可持续发展 [1][2]
围垦稻虾的“文化+”
杭州日报· 2025-07-22 10:51
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 - 党湾镇通过稻虾共养技术将围垦荒地转化为1100多亩的稻虾共养基地,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示范基地 [6] - 从500亩扩展到1100多亩的基地面积增长120%,体现农业转型的高效路径 [6] - 稻虾产业从1.0美食阶段升级至3.0复合场景,融合体育竞技、乡土展演等元素,形成文化IP [4][7] 文旅融合与品牌建设 - 2023年通过国际主播直播稻虾捕捞,吸引49万人次在线观看,推动全球传播 [8] - 整合2000亩稻田资源打造"稻虾湾"文旅目的地,强化农文旅链条协同 [8] - 成立"稻虾湾"强村公司,开发主题餐厅与乐享季活动,持续丰富IP内涵 [7] 产业链升级与经济效应 - 以稻虾IP为支点构建东西两大产业带:东部综合种养供应链与西部农产品深加工集群 [9] - 2024年村级总资产达8.15亿元,所有行政村经营性收入稳定在140万元以上 [9] - 农文旅融合带动庆丰村获30余项省级荣誉,村民收入与乡风文明同步提升 [10] 文明赋能与治理创新 - 围垦文化陈列馆通过VR技术接待超3万人次,强化地域文化认同 [10] - 推行"湾豆"积分治理与乡风文明七大行动,深化文明实践伙伴计划 [11] - 全国文明镇称号十年之际,以文化IP串联实践站、产业基地形成文明体验线 [10][11] 战略启示 - 乡村振兴需结合资源与文化,党湾案例显示IP打造可激活集体记忆与产业势能 [13] - 围垦精神与稻虾生态的融合,实现从产品输出到文化赋能的路径创新 [5][13]
媒体新疆行 助力“新”发展
消费日报网· 2025-07-22 10:46
新疆林果产业发展 - 新疆林果产业具有显著地理优势,2024年种植面积达2100万亩,果品总产量1400万吨,其中阿克苏地区占比约25%[5] - 阿克苏地区构建完整产业链,博斯坦合作社拥有核桃油生产线等精深加工设备,产品达国家一级标准[6][7] - 合作社采用"电商+中转仓"模式,在陕西咸阳设1200平方米中转仓,日均处理500-1000单,最高日发货量1万单,2024年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13][14] - 2024年阿克苏地区果品加工能力154.36万吨,精深加工52.69万吨,产品拓展至133类,林果畅销国内外市场[18] 农产品电商转型 - 博斯坦合作社2017年转型电商,注册"丝路龟兹"品牌,线上渠道覆盖微信、淘宝、抖音,半年新增粉丝超万人[13] - 合作社通过直播带货实现年订单18万笔,主播年收入超10万元,培养返乡大学生成为专业主播[16] - 电商模式带动就业,解决148名脱贫户就业,辐射周边农民近3万人,2023-2024年累计收购核桃9600吨[16] 新疆自驾游产业升级 - 独库公路单日进出车辆超2万辆次,新疆跻身全国自驾游热门目的地前三甲[20] - 库车市东湖房车营地配置300余个智能水电桩及配套服务设施,2022-2024年自驾游客年均增长25%[23][27] - 营地带动周边形成综合消费区,新增夜市3处、商超15家,游客停留时间从0.5天延长至2天[27][28] - 2024年新疆接待游客3.02亿人次,旅游收入3595.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21%[28] - 新疆规划到2030年建成自驾旅游环线,实现4A级景区自驾直通,打造千亿级自驾旅游产业[29]
白沙打安村发展集体经济与加强基层治理齐头并进
海南日报· 2025-07-22 09:41
产业发展 - 打安村依托打安兰花基地和相关企业,吸引返乡人才投身产业发展,推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持续增长 [2] - 当地农户踊跃加入兰花种植产业,学技术、增收入 [2] - 打安村组建了全县第一家村级企业,建立返乡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基地,推动兰花产业发展 [2] - 在2023年,打安村村集体年收入突破100万元 [2] 基层治理 - 打安村坚持"民事民议",凡涉及集体资产处置、项目建设等事项均召开村民大会表决 [3] - 针对高龄老人、困难群众,该村成立由村"两委"干部、党员、村医组成的包保团队,每周开展走访慰问 [3] - 村庄实现居民100%参保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3] 基础设施与文明创建 - 打安村完成道路硬化、路灯安装等基建,配套建设了文化室、图书室及儿童之家 [3] - 将"两山"理念融入日常治理,通过入户宣讲、张贴海报等方式普及环保知识 [3] - 组建垃圾分类指导专班,全域推行秸秆禁烧和垃圾减量 [3] - 打安村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