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税战
icon
搜索文档
重要压力未破谨防黄金再回落
金投网· 2025-08-27 10:56
黄金价格走势 - 现货黄金价格暂处3385美元附近 虽美元指数低位震荡但未引发金价向下破位 [1] - 黄金价格未突破重要压力区间 日内维持区间震荡 中期维持震荡上行趋势 [1] 基本面驱动因素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言被解读为降息信号 市场强化9月降息预期 [2] - 特朗普试图罢免美联储理事库克引发央行独立性担忧 可能推动美联储政策转向宽松 [2] - 特朗普计划对家具征收高关税 对外国数字税实施出口限制和关税措施 未来一至两周将确定钢铁和芯片关税 半导体关税可能高达300% [2] - 政治风险与关税战担忧叠加降息前景 使黄金成为长期投资组合稳定器 尤其在经济衰退风险上升背景下 [2] 技术面分析 - 日线图显示黄金处于中性至看涨状态 金价守在所有移动平均线之上 20日简单移动平均线在3350美元/盎司构成盘中支撑 [3] - 4小时图表显示黄金前景看涨 金价从看涨的20周期SMA反弹 该均线已突破200周期SMA并正越过平坦的100周期SMA [3] - 技术指标恢复上涨势头进入积极区间 支撑金价后市录得更高高点 [3]
张尧浠:不定因素担忧不断累积、金价前景仍以看涨为主
搜狐财经· 2025-08-27 08:41
黄金价格走势 - 国际黄金上交易日从3365.68美元/盎司开盘,先跌至日内低点3351.20美元,随后反弹至日内高点3393.49美元,最终收于3393.43美元,日涨幅0.82%或27.75美元 [1][3] - 金价目前运行在60日和100日均线支撑上方,短期虽有回撤风险,但下方支撑较强,操作思路以低多看涨为主 [1][9] - 周线图显示金价第四次回踩中轨支撑后震荡调整,历史规律表明调整后大概率再度向上攀升,长期有望冲击4200美元历史高点 [7][5] 市场影响因素 - 特朗普罢免美联储理事库克引发央行独立性担忧,叠加法国政治动荡和关税威胁,推升市场避险情绪 [1][3][5]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森霍尔研讨会表态被解读为降息信号,市场强化9月降息预期,利好黄金 [5] - 特朗普计划对家具、数字税实施高关税,半导体关税可能达300%,贸易不确定性持续支撑金价 [5] 技术指标与操作策略 - 日线ZZ指标显示触顶信号,但下方有60日均线和上升趋势线支撑,回撤至3380美元或3361美元附近可视为看涨机会 [9] - 周线支撑位关注3270美元(前期震荡区间底部)和3220美元(30周均线),回落至此均为看涨入场时机 [7] - 白银支撑位关注38.50美元或38.15美元,阻力位关注39.00美元或39.20美元 [9] 宏观经济背景 - 政治风险和关税战担忧使黄金成为短期避险工具和长期投资组合稳定器,尤其在经济衰退风险上升背景下 [5] - 美元指数回落收跌且运行在上升趋势线支撑下方,空头占优势,短期震荡走弱对金价形成支撑 [3]
先薅日本、再割欧洲,特朗普兜一圈回头瞄准俄乌:10天不谈就加税100%,这回普京真扛得住?
搜狐财经· 2025-08-27 00:18
特朗普关税政策动向 - 威胁对俄罗斯实施100%关税 并要求10天内达成俄乌停战协议 [1][3] - 计划对所有与俄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实施500%的二级制裁关税 [3] - 此前已与欧盟达成不对等关税协议:欧盟对美国0关税 美国对欧盟15%关税 [3] 能源贸易格局变化 - 欧盟承诺加购7500亿美元美国油气并增加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 [3] - 卢布升值导致俄罗斯能源出口亏损 印度1万美元购油原可换100万卢布现仅值80万卢布 [6] - 美国联合印度封锁俄罗斯石油出口路线 [7] 地缘战略调整 - 要求欧盟将军费开支提升至GDP的5% [3] - 通过关税施压俄乌停战以腾出资源转向东亚战略 [8][10] - 美国智库报告指出中国正利用俄乌战争扩大东亚影响力 特别关注台湾问题潜在突破 [9] 俄罗斯经济困境 - 前线军队疲软且出现通过假结婚获取阵亡抚恤金(800万卢布)的乱象 [4] - 卢布升值压制出口商利润 政府补贴能力不足导致民生困难 [6][7] - 能源出口受多重围堵:欧美能源协议 印度路线封锁及关税威胁 [3][7] 全球贸易体系重构 - 特朗普采取分级施压策略:先针对日本 其次欧盟 最终聚焦俄罗斯 [1][9] - 通过关税手段实现政治目标:俄乌停战 军费增加 能源贸易转向 [3][7] - 战略重心从欧洲向东亚转移 预示未来可能升级对华贸易措施 [9][10]
智通港股解盘 | 美联储独立性遭质疑黄金发力 人工智能利好政策再起
智通财经· 2025-08-26 20:21
全球市场与政策动态 -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调整 法国CAC 40指数下跌超2% 港股收盘跌1.18% [1] - 特朗普威胁罢免美联储理事Lisa Cook 其任期原定2038年结束 若罢免成功将获得美联储七人理事会中四席多数席位 [1] - 特朗普威胁对华征收约200%稀土磁铁关税 并针对征收数字税国家加征后续额外关税 受影响科技巨头包括Alphabet、Meta、苹果和亚马逊 [2] - 美国政府提议将铜、硅、银列入2025年关键矿物清单 拟分析铀和冶金煤的纳入可能性 [2] 避险资产与资源板块 - 黄金股走强 中国黄金国际中报扭亏 大涨超10% 灵宝黄金涨超9% 招金矿业和山东黄金涨超4% [1] - 江西铜业和中国有色矿业再度涨超2% [2] 博彩行业表现 - 金界控股上半年博彩总收入3.32亿美元同比增长17.2% 净利润1.49亿美元同比增长68.8% 股价大涨近18% [2] - 新濠国际发展涨超9% 永利澳门涨超5% [2] 汽车行业竞争格局 - 电动车研发周期从传统4-5年压缩至2年 小鹏汽车和长城汽车获市场认可 [3] - 彪马探索出售选项 皮诺家族与安踏、李宁及中东主权财富基金接洽 安踏和李宁均未对传闻置评 [3] 中国企业海外扩张 - 时代天使中期收入1.614亿美元同比增长33.1% 经调整净利润1950万美元同比增长84.8% 全球隐形正畸市占率4% 较隐适美64%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股价大涨超10% [4] - 美图公司获纳入MSCI中国指数 股价涨近8% [5] 人工智能政策与产业 - 国务院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 智能终端应用普及率超70% 加强AI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技术协同创新 [6] - 加大AI领域金融和财政支持力度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AI手机、智能机器人等终端 利好中芯国际、商汤、微盟集团、第四范式、金蝶国际和明源云 [6] 商汤科技财务与技术进展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48.72亿元 中报营收预计19.5亿-22.0亿元同比增长25%-30% 上半年亏损缩窄至18亿-20亿元同比减少10%-20% 8月28日披露中报 [7] - 技术栈创新指数全球第二国内第一 资源利用率优化和模型压缩领先阿里云和百度智能云 日日新大模型多模态能力与GPT-4相当 Q2模型调用量同比增长300% [8] - 智能座舱视觉AI软件市占率连续5年全球第一 2025年Q1达38% 绝影智驾城市NOA市场份额7.2% 端到端方案UniAD量产交付超260万辆 [8] - 自研AI芯片元脑能效比达国际主流水平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50Wh/kg进入中试 计划2027年量产 海外收入占比从2023年18%提升至2024年27% [8] - 参股新源动力 参与设立100亿元上海人工智能生态基金 重点布局大模型产业链 [8]
这次,中国极有可能是来真的了,美国却还在挥舞着陈旧的关税大棒,一旦中国来真的,那么整个世界也就有很大概率会和美国来真的
搜狐财经· 2025-08-25 23:11
你有没有发现,美国现在手里就剩那根关税大棒了,可偏偏还拿它当宝。问题是,这玩意儿打来打去,别人可能真忍不下去了。 特朗普刚宣布要取消800美元以下寄往美国的小包裹免税政策,等于直接把跨境电商、普通消费者和外贸商家都架在火上烤。印度、意大利、德国很快就 跟上,暂停对美的小包快递业务。这动作不大,但意味很重,说明怨气已经憋不住了。过去大家可能还装糊涂,现在是直接掀桌子的节奏。 我查了下,美国自2018年挑起关税战以来,对中国平均关税水平已经拉到19.3%(数据来源: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而中国对美则保持在20.7%左 右。光是2019年一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就下降了近15%(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这五年下来,美国贸易逆差不仅没缩小,反而在2022年突破9500亿 美元创下新高。也就是说,打了半天,美国人自己也没讨到什么便宜。 我也在想,美国是不是没意识到,自己那点老套路已经失灵。过去世界各国还能靠美国市场吃饭,现在大家盯着的是中国那边有没有新路子。东南亚、 中东、非洲市场的增量是真金白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中国今年经济增长5%左右,美国不到2%(数据来源:IMF 2024年预测)。差距很清 楚。 所以这次 ...
G7中唯一!加拿大为何还未与特朗普政府谈妥关税协议?
第一财经· 2025-08-25 22:37
贸易政策调整 - 加拿大自9月1日起取消对符合USMCA的美国商品25%报复性关税 [1] - 该措施对应美国对加拿大商品降低关税 双方85%贸易商品享关税豁免 [1][2] - 政策转变涉及美国对加约210亿美元出口商品 包括酒类/食品/家电/摩托车等 [2] 中小企业影响 - 38%加拿大中小企业称若维持原关税规则将无法继续经营一年 [2] - 58%中小企业受报复性关税冲击 67%自行承担美国进口商品全额关税成本 [2] - 符合USMCA认证的加拿大商品比例从1月34%升至6月57% [2] - 企业面临生产调整和文书申报成本 有企业国内转产成本达1.2万加元(占年利润8%) [2] 行业认证挑战 - 中小企业申请USMCA产品认证面临高成本及流程复杂性 [3] - 符合协定企业仍存在文书问题 如被错误征收关税需重新提交异议文件 [3] 钢铁铝业贸易现状 - 加拿大维持对美国汽车/钢铁/铝的关税 美国将钢铁铝进口关税提高至50% [4] - 加拿大2024年出口钢铁121亿加元(91%销美) 进口钢铁155亿加元(45%来自美国) [4] - 加拿大2024年出口铝141亿加元(94%销美) 为美国最大铝和钢进口供应国 [4] 地缘贸易关系 - 加拿大成为G7中唯一未在特朗普期限前达成关税协议的经济体 [4] - 墨西哥未对美征收报复性关税且获得90天延期 加拿大维持关税恐危及USMCA豁免权 [5] - 工会批评取消报复性关税将助长美国对汽车/钢铁/铝/林业的攻击行为 [5]
给印加税却不给中国加?美国财长说出真相,印度人彻底破防了,莫迪终于意识到中印差距
搜狐财经· 2025-08-25 21:23
美印贸易摩擦 - 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 叠加原有税率后总税率达50% [1] - 美国财政部长指责印度转售俄罗斯石油并称之为"印度式套利" [1] - 印度外交部反驳美国不公平 指出美国每年从俄罗斯购买数十亿美元化肥和铀 [3] 贸易影响分析 - 50%关税可能导致印度对美出口暴跌60% 影响近1%的GDP [5] - 制药和电子行业若失去豁免 对美出口跌幅可能高达80% [5] - 印度取消棉花进口关税向美国示好 但未能获得关税豁免 [5][7] 中美贸易对比 - 中美达成协议暂停加征24%关税 仅保留10%基础税率 [3] - 美国财长表示中国情况不同 没有进行类似印度的套利活动 [3] - 美国零售业协会评估若对华关税全面恢复 美国家庭年支出将增加2400美元 [3] 印度应对措施 - 莫迪宣布推进"印度制造"并声称要保护印度农民 [5] - 印度支持者号召抵制麦当劳 可口可乐 亚马逊和苹果等美国品牌 [5] - 印度战略自主政策暴露其在大国博弈中的调节变量地位 [5] 地缘政治博弈 - 美国曾鼓励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以稳定全球能源市场 [3] - 大国博弈中实力是硬通货 印度的投机策略难以获得尊重 [7] - 美国对中国网开一面是基于14亿人市场和产业链不可替代性的考量 [5]
加拿大取消部分对美报复性关税
北京商报· 2025-08-25 00:29
关税政策调整 - 加拿大取消多项针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 但维持对汽车 钢铁和铝的关税 [1] - 取消措施针对《美加墨协定》涵盖的美国商品 与美国保持同步行动 [2] - 此前加拿大对美国价值600亿加元的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3] 贸易协定进展 - 加美双方正密切合作解决关税问题 重点聚焦战略领域及《美加墨协定》重新谈判 [2] - 加拿大政府认为当前与美国签订的贸易协定优于其他任何国家 [2] - 美国对部分加拿大商品征收35%关税 但豁免《美加墨协定》覆盖产品 [3] 双边协商动态 - 加拿大总理与美国总统进行通话 讨论关税战及国际问题 [2] - 加拿大外长与美国国务卿在华盛顿举行会谈 释放解决关税战信号 [2] - 加拿大因贸易高度依赖美国 持续寻求取消或降低美国关税的措施 [2]
拖住中国,吃掉欧盟!关税大戏背后,特朗普正在悄悄包围整个欧洲
搜狐财经· 2025-08-24 22:47
特朗普关税政策战略意图 - 核心目标是重构世界经济格局 使欧盟产业根基受损并延缓中国崛起进程 让全球经济重新围绕美国运转[1] - 政策本质是打着关税旗号的全球经济围猎行动 而非追求公平贸易[1] 对欧盟产业的影响 - 欧盟制造业面临重大压力 在能源危机后再度遭受关税打击[3] - 欧盟能源依赖美国天然气进口 产业链受到美国补贴政策影响[3] - 欧盟产业地位面临挑战 存在成为美国经济附庸的风险[3] 对中国发展的策略 - 采用加税 脱钩和制裁手段制造不确定性 试图延缓中国发展速度[4] - 中国采取自主可控和内循环策略进行应对 加速技术自主化进程[6] - 中国预计用三年时间完成全面突围 远快于预期十年周期[6] 全球经济秩序重构 - 试图通过能源 金融和规则体系将全球纳入美国经济控制范围[6] - 欧盟已部分意识到该战略 中国则完全识破并采取反制措施[8] - 关税战实质是围绕主权 规则和未来主导权的博弈[8]
美国发动关税战,中美贸易会谈,有联合声明,民进党玻璃心碎一地
搜狐财经· 2025-08-24 18:09
中美贸易关系动态 - 美国于4月2日对台岛加征34%关税 台岛当局提出以零关税和采购美国商品换取豁免[1] - 中美联合声明宣布恢复至加征10%关税状态 美国取消4月2日后所有加征关税行政命令[3] - 中国对美实施125%对等反制关税 使美国产品难以进入中国市场[3]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最初试图通过145%关税迫使中国让步 但引发国内物价飙升和政治支持率下降[8] - 中美同意就剩余10%关税进行进一步磋商 寻求最终解决方案[5] - 中国反制措施促使美国回到谈判桌 联合声明体现美方实质性让步[3][5] 市场与地缘政治反应 - 中美贸易会谈后美国股市出现明显变化 反映投资者信心波动[5] - 台岛对美采取绥靖政策反而遭遇32%加征关税 显示美方战略利用而非支持[8] - 中国反制成效成为全球贸易伙伴参考案例 可能推动更多地区对美采取强硬立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