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
搜索文档
美债突破37万亿!特朗普高喊"美国全胜",财长紧急向中国求援遭拒
搜狐财经· 2025-08-22 18:46
美国财政状况 - 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7万亿美元[1] 政府赤字高达1.83万亿美元[1][2] - 政府收入4.92万亿美元 支出6.75万亿美元 赤字达1.83万亿美元[2] - CPI同比涨幅重回3.5% 通胀压力上升[11] 特朗普政府政策应对 - 组建政府效率部计划削减部门及冗员 目标年节省数百亿美元[5] - 对4.11万亿美元进口总额加征10%关税 预期年增收4000多亿美元[7] - 推行"大而美"法案 为华尔街巨头和能源公司减税 削减医保补贴[15] 政策实施效果 - 加征关税导致美国零售商将成本转嫁消费者 商品价格上涨5%-15%[11] - 欧盟拒绝加征关税要求 日本采取拖延策略 加拿大澳大利亚执行困难[9] - 政府效率部改革遭遇官僚集团抵制 三个月内终止[7] 国际融资努力 - 要求日本增持美债及汽车产业投资 遭财务省以企业债务压力为由拒绝[17] - 要求欧盟增加能源进口补贴页岩油 遭欧盟委员会以企业裁员为由拒绝[17] - 美财长贝森特寻求与中国加强经贸合作 希望增持美债及增加农产品采购[20] 中国回应措施 - 中国美债持仓减少200多亿美元 创三年新低[20] - 大豆进口量较去年减少近30% 转向与巴西阿根廷签订新采购协议[20] - 明确要求美国停止围堵打压政策作为合作前提[22] 经济政策矛盾 - 特朗普竞选时强调削减开支减少债务 执政后宣称"美国在所有事情上都获得了胜利"[3][5] - 白宫发言人声称经济基本面强劲 与巨额债务现状形成反差[3] - 既实施对华遏制政策 又要求中国增持美债和农产品采购[22]
货币战又要来了,欧美逼人民币升值!金融战回旋镖重创美国制造业
搜狐财经· 2025-08-22 17:29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电动车加征关税导致零售价格暴涨23% [2] - 沃尔玛等零售商承担全部关税成本并紧急催促中国供应商发货 [9] - 中国通过人民币升值稀释12%的关税成本压力 [9] 金融市场动态 - 30年期美债收益率单日暴涨5% 创1981年以来最高纪录 [7] - 美国国债规模达36万亿美元 年利息支出1.1万亿美元超过军费开支 [12] - 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占比升至7.5% 在107国日均结算8000亿元人民币 [12] 产业竞争格局 - 中国半导体出口额达1600亿美元 成熟制程芯片占据全球竞争优势 [4] - 特斯拉上海工厂对美出口逆势增长18% despite关税政策 [9] - 德国大众38%销量依赖中国市场 欧洲制造业与中国市场深度绑定 [9] 货币战略部署 - 美国财长提议9月降息50基点 同时施压日本加息 [4] - 中国持有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1% [6] - RCEP区域内35%贸易采用本币结算 沙特阿美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12] 经济数据表现 - 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飙升至2.8% 通胀压力持续高企 [9] - 东盟地区本币结算比例大幅提升 形成去美元化贸易堡垒 [12] - 中国7月出口数据超预期 对美贸易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12]
关税战玩不转,美国又要对中国使出阴险杀招?
虎嗅· 2025-08-22 15:36
地缘政治策略转向 - 美国关税政策未能削弱中国制造业竞争力 [1] - 美国金融压制措施未能实现遏制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 [1] - 美国政府正酝酿采取更具对抗性的新战略手段 [1]
中美“关税战”最大牺牲品浮出水面!特朗普突遭晴天霹雳,中国铁了心不再购买美国大豆
搜狐财经· 2025-08-22 14:15
美国大豆出口形势分析 - 2024年中国大豆进口量约1.05亿吨 其中美国大豆仅2213万吨 与去年持平但新季对美采购一船未签 为近二十年来最晚开局[1] - 中国将9月及10月进口窗口优先锁定巴西 9月进口800万吨 10月进口400万吨 并可能继续追加订单[1] - 美国大豆出口高度依赖中国 2018年前七年平均28%产量销往中国 占其大豆出口总量60% 2023/24年度对华出口近2500万吨 对欧盟不足五分之一[3] 美国农业面临的压力 - 美国大豆价格下跌 同时化肥、柴油、设备及利息成本上涨 农民现金流紧张 面临仓储、利息、违约及保险等多重压力[1][3] - 美国农业采用合同化生产模式 订单中断将引发连锁财务风险 2018年加征25%关税时对华出口跌至830万吨 造成约20亿美元经济损失[4] - 白宫政策存在不确定性 一方面要求中国增加四倍大豆采购 另一方面又延长关税暂停期九十天 导致市场规则不可预期[5] 中国采购策略调整 - 采购转向南美主因价差优势 南美增产周期叠加运价回落使FOB贴水更友好 到岸价竞争力增强[4] - 供应链节奏优化 中巴双方协调港口、通关及压榨环节 实现月度稳定调度 买方按周安排仓容与压榨产能[4] - 实施多元化风险控制 以南美豆为主力 保留美豆弹性窗口 同时采用菜籽油、葵花籽油替代部分油料需求 并推进豆粕减量化饲料配方[4] 中国供应链韧性建设 - 强化南美主力供应地位 优化船期、通关及国内压榨-物流-仓储链条 提升期现对冲效率[7] - 推广豆粕减量技术、低蛋白日粮配方及DDGS等替代原料 降低对单一来源的依赖[7] - 通过多元化替代品组合增强弹性 减少政治噪音对供应链的干扰[7] 美豆潜在竞争优势与改进方向 - 美豆具备稳定的品控、成熟的金融与保险配套以及可靠的物流组织能力[8] - 若降低政治噪音、收敛关税不确定性并实现检疫通关数字化协同 美豆仍有机会在季节性窗口夺回份额[8] - 具体改进措施包括制定关税处理时间表、设立装船联络机制、对接检疫数据、提供稳定融资保险条款 并将农产品议题与其他战略话题分轨处理[8] 市场博弈核心逻辑 - 市场订单流向取决于价差优势而非政治表态 中国采购策略基于风险管理而非情绪化反应[10] - 美国豆农成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其困境源于经济议题被捆绑进不可交易的政治要价[4][10] - 最终胜出方将是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不确定性的一方 而非将政治作为交易主线的一方[10]
外交部:中国优质产品享誉世界是关税战、贸易战改变不了的
新华社· 2025-08-21 19:07
外贸表现 - 中国外贸运行持续向好 展现出强大经济韧性和全球市场对中国产品的旺盛需求 [1] - 7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创今年来新高 外贸数据尤为亮眼 [1] - 外贸持续增长凸显全球对中国商品的广泛认可 将继续成为中国经济重要驱动力 [1] 增长驱动因素 - 基于比较优势开展国际贸易实现共同发展 各方都从中受益 [1]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 [1] - 中国优质产品享誉世界 多元稳定市场广受青睐 [1] 外部环境 - 面对复杂多变外部环境 中国外贸仍保持向好态势 [1] - 关税战等外部风险冲击全球贸易 让中国出口市场持续承压 [1] - 中国将继续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 [1]
外贸运行持续向好 中国将继续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央视网· 2025-08-21 17:22
外贸表现 - 7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创今年来新高 [1] - 外贸持续增长凸显全球对中国商品的广泛认可 [1] - 外贸运行持续向好 展现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全球市场对中国产品的旺盛需求 [3] 驱动因素 - 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动高质量发展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等因素共同作用 [3] - 基于比较优势开展国际贸易 实现共同发展 各方都会从中受益 [3] 外部环境 - 关税战等外部风险冲击全球贸易 让中国出口市场持续承压 [1] - 中国的优质产品享誉世界 多元稳定的市场广受青睐 这是关税战贸易战改变不了的 [3] 政策立场 - 中国将继续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坚持开放合作 互利共赢 [1][3]
印度炸锅了!特朗普对中国签下总统令,莫迪两头碰壁,里外不是人
搜狐财经· 2025-08-21 16:34
美国对华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宣布将对中国关税暂停期延长90天 取代原定8月12日到期的协议 [1] 美国对印度关税措施 - 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最高50%关税 覆盖约55%印度出口美国商品 [1][5] - 受冲击行业包括珠宝(占美国市场30%出口)、制药原料和皮革制品 [5][13] - 纽约街头印度商品价格上涨40% 孟买港出现货物积压 [5] 印度经济支柱产业受影响情况 - 珠宝行业70万工人面临失业风险 [13] - 制药原料成本上涨50% 导致部分重要药品价格飙升 [13] - 皮革行业订单被越南和柬埔寨分流 影响与日韩等国竞争优势 [13] 印度能源产业受冲击 - 印度通过加工转售俄罗斯石油模式被打破 该模式曾有效抑制国内通胀 [7] - HPCL-Mittal能源公司计划11月关闭部分炼油厂进行维护 [9] - 国内通胀问题加剧 数亿民众生活成本上升 [9] 印度应对策略 - 利用21天缓冲期进行谈判 考虑增加购买美国LNG和武器换取关税撤销 [11] - 提高波本威士忌关税至150% 暂停国防采购谈判 [17] - 寻求与中俄加强合作 莫迪计划参加天津上合组织峰会 [17] 产业结构性挑战 - 印度平均关税率高达18% 阻碍外国投资(如苹果生产线转向墨西哥) [13] - 美国要求开放农业市场 涉及7亿农民生计的大米和乳制品高关税问题 [11] 双边关系多维影响 - 印度学生赴美签证通过率下降30% [15] - 美国科技公司暂停招聘印度籍员工 [15] - 宝莱坞明星赴美演出受到严格限制 [15]
外交部:中国外贸运行持续向好,展现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16:07
外贸表现 - 7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创年内新高 [1] - 外贸运行持续向好 展现经济强大韧性 [1] - 全球市场对中国产品存在旺盛需求 [1] 增长驱动因素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增长 [1] - 高质量发展策略促进贸易提升 [1] - 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出口竞争力 [1] 国际竞争优势 - 中国优质产品享誉世界获得广泛认可 [1] - 多元稳定市场结构广受国际青睐 [1] - 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实现共同发展 [1] 外部环境影响 - 复杂多变外部环境未改变外贸向好趋势 [1] - 关税战等风险冲击全球贸易但未影响中国产品优势 [1] - 外部压力下出口市场仍保持韧性 [1]
特朗普的3个要求,中国全部拒绝,贝森特:美国总统还没答应访华
搜狐财经· 2025-08-21 15:17
大豆贸易格局变化 - 中国正积极从巴西进口大豆 导致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份额不断缩小面临枯竭危机[1] - 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份额从曾经的40%跌至现在的18%[5] - 美国大豆因面临10%的关税壁垒 其到岸价格比巴西大豆高出几百元人民币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3] 美国农业与政治影响 - 中国市场对美国大豆需求骤降 导致中西部地区已有数百家大豆农场申请破产保护[5] - 作为共和党票仓的艾奥瓦州 其经济困境使得政治支持基础受到威胁[5] 中美贸易关系与策略 - 中国外交部对特朗普提出的增加大豆订单等要求回应谨慎 隐含对美国政治操弄贸易的无声拒绝[1] - 中国在2025年内第三次暂停针对美国的部分加征关税 保留了10%的基准税率 显示策略上的灵活性[5]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内部评估承认美方正面临战略上的疲惫与困境[5] 宏观经济与产业影响 - 美国持续的关税战导致其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 失业率也随之攀升[6] - 中国通过稀土出口管控等手段 让美国军工和新能源产业面临巨大的系统性压力[6] - 人民币在东盟等地的跨境支付占比逐渐上升 进一步削弱了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6] 双边投资与外交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对中国在美国投资问题表示否定 体现出美国政府的紧张与焦虑[6] - 美国表现出既想要中国市场消化美国农产品 又抵制中国资本参与高端产业的双重标准[7] - 特朗普的访华计划至今尚未安排具体日期 两国高层外交交流缺乏实质性进展[6]
特朗普拖到最后一晚才签字,关税战输给中国,他心里还是不甘心
搜狐财经· 2025-08-21 14:59
中美关税政策延期 - 中美关税战延长90天 美国在最后关头签署关税休战令 将加征关税暂停措施延续至11月10日 [1] - 中国宣布继续暂停对美国加征24%关税 保留10%税率作为谈判底牌 [1] - 两国发布联合声明 但实际意义有限 反映美国谈判策略的软弱性 [1] 美国经济数据表现 - 7月新增非农就业岗位仅7万人 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0万人 [5] - 前两个月就业数据被大幅下修 减少25万个岗位 [5] - 失业率创三年新高 劳动参与率跌至谷底 制造业与零售业出现严重萎缩 [5] 关税政策的经济影响 - 进口商品成本持续攀升 压缩企业利润空间 导致小商家采取裁员和减少库存等措施 [5] - 物价上涨与消费萎缩现象并存 就业市场受阻 经济出现滞胀风险信号 [5] - 所谓的关税红利并未惠及美国中小型企业 反而加剧经济下行压力 [5] 美国政策应对措施 - 提出美国制造法案试图刺激经济复苏 推动制造业回流与吸引外资 [6] - 敦促美联储降息作为经济救命稻草 并对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生产力寄予厚望 [6] - 政策效果受限于时间压力 关税的负面效应远超政策刺激的正面影响 [6] 特朗普决策行为分析 - 决策延迟至最后时刻 反映其面临重大经济压力与策略困境 [3] - 表面维持对华强硬姿态 实际不得不接受关税休战安排 显示谈判地位弱化 [1][6] - 通过追究劳工局局长责任等方式转移公众注意力 试图掩盖经济政策失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