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京城机电股份涨超5% 所属北京巴威助力全球首个超稠油开采塔式光热替代项目投运
智通财经· 2025-09-18 14:41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涨超5% 盘中最高达6.27港元 最终收涨8.28%至5.23港元 成交额4.46亿港元 [1] 项目突破 - 全球首个超稠油开采塔式光热替代项目在新疆投运 标志着光热技术与稠油绿色开发领域重大突破 [1] - 公司所属北京巴威作为关键设备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成功研发设计吸热塔顶核心设备水工质高温吸热器 [1] 战略转型 - 在双碳战略与智能制造背景下 公司从传统制造装备向氢能 数字液压和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布局 [1] - 国金证券认为2025年是氢能中长期规划结算时点 行业将进入放量冲刺期 [1] - 燃料电池汽车及绿氢项目落地加速 氢能和燃料电池制造是当前两条主线 [1]
港股异动 | 京城机电股份(00187)涨超5% 所属北京巴威助力全球首个超稠油开采塔式光热替代项目投运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14:38
股价表现 - 京城机电股份(00187)涨超5% 盘中最高达6.27港元 收盘涨8.28%报5.23港元 成交额4.46亿港元 [1] 项目突破 - 全球首个超稠油开采塔式光热替代项目在新疆风城油田投运 标志光热技术与稠油绿色开发重大突破 [1] - 公司所属北京巴威作为项目关键设备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成功研发设计吸热塔顶核心设备水工质高温吸热器 [1] 战略转型 - 公司在双碳战略与智能制造背景下 从传统制造装备向氢能 数字液压和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布局 [1] - 国金证券认为2025年是氢能中长期规划结算时点 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将进入放量冲刺期 [1] - 燃料电池汽车及绿氢项目落地加速 氢能和燃料电池制造是当前两条主线 [1]
专家解读丨锚定系统安全性灵活性,提升零售市场透明度,电力市场运行规则进一步完善
国家能源局· 2025-09-18 14:26
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核心观点 -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印发《指引》以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机制 推动新能源入市后的市场规则优化 涵盖现货交易 中长期交易 辅助服务市场 容量补偿和零售市场等多方面改革举措[2] 出台背景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 但各地现货市场发展进程不均 日前市场与可靠性机组组合关系存在争议 需明确规则以确保电力供应可靠性[3] - 电力供需走向宽松 零售市场透明度不足 价格传导和信息披露不透明影响用户决策和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需优化机制保障消费者权益[3] - 新能源渗透率超预期快速攀升 发电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加剧系统安全挑战 需通过辅助服务市场和容量补偿政策激励灵活性资源增强调节能力[4] 三大亮点 可靠容量补偿机制 - 针对现货市场价格大幅走低导致煤电等可靠性机组营收下行问题 建立面向各类电源的容量评估和补偿机制 评估综合考虑机组类型 出力特性 用电损耗和检修停机等因素[5] - 补偿标准遵循"基本回收市场边际机组固定成本"原则 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动态确定单位容量补偿价 覆盖固定成本同时避免过度补贴[5] - 鼓励通过报价竞争形成容量电价或建设容量市场 应用市场化手段平衡新能源高渗透率下的系统安全性与经济性[5] 备用辅助服务市场 - 新能源装机比例提升增大备用容量需求 传统行政调度方式难以高效满足灵活性要求 鼓励因地制宜建立备用辅助服务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发现服务价值[6] - 备用等辅助服务应逐步与电能量市场联合出清 避免顺序出清导致的资源错配 同时鼓励新型经营主体等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以提升系统调节能力[6] 零售市场透明度提升 - 针对零售市场价格机制不透明和批零价格传导不畅问题 建设线上交易平台并定期公布批发和零售市场均价 使用户清楚了解市场总体价格水平[7] - 鼓励探索绿电零售套餐满足用户绿色消费意愿和"双碳"战略需求 用户可自主选择为环保属性支付溢价 通过市场选择传递绿色消费信号[7]
【股东要知道】东阳光依托液冷技术核心优势,延伸产业链至算力市场
环球网· 2025-09-18 08:59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拟通过参股方式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向下延伸产业链至算力市场 [1] - 交易完成后将与秦淮数据在技术、产品、需求及区域布局等维度形成深度协同 [2] - 公司是国内较早布局液冷技术的企业 在冷板式与浸没式液冷均已形成战略覆盖 是市场上少数能够全面提供核心部件铝冷板、关键材料氟化冷却液以及冷板式和浸没式液冷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 [3] 技术协同与产品开发 - 技术上 公司的液冷材料与部件能力与秦淮数据业务深度融合 双方将构建覆盖液冷材料—液冷设备—智算中心的全栈式解决方案 [2] - 产品上 公司电子元器件与秦淮数据高功率、高密度AI服务器优势互补 共同研发高密度电源管理方案 提升AI服务器市场渗透 [2] - 需求上 秦淮数据可为公司具身智能机器人提供定制化数据中心服务 满足高密度算力需求 加速算法落地 同时机器人技术反哺数据中心运维自动化 [2] 区域协同与能源优势 - 区域上 依托公司在韶关、乌兰察布、宜昌等基地的清洁能源布局 为秦淮数据提供低成本绿电供应 [2] - 双方共建南北双核算力枢纽 实现跨区域算力调度与低成本低时延服务 [2] 产业链整合进展 - 公司积极推动产业链整合 逐步构建涵盖系统级—机柜级—服务器级的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 [4] - 通过与中际旭创合资成立深度智冷 聚焦液冷解决方案推广和大客户拓展 [4] - 通过投资芯寒科技 切入浸没式液冷赛道 实现冷板液冷与浸没液冷的互补 [4] - 通过投资纵慧芯光 探索液冷技术与光芯片的协同应用 以期开发更高效、更可靠的散热整体解决方案 [4] 液冷行业发展趋势 - 液冷板块持续走强 液冷服务器指数年内涨幅达55.49% 板块中多股涨幅超过一倍 [2] - 2024年至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46.8% 到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2亿美元 [3] - 政策要求到2025年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的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3以下 传统风冷已难以满足高热密度场景需求 [3] - 冷板式液冷和浸没式液冷为数据中心两大主流液冷方案 其中浸没式液冷更适合高功耗算力场景 [3] - 2024年全球AI智算中心装机容量为7GW 预计至2028年有望进一步增长 [3]
2025世界储能大会吸睛:新型储能迎机遇 企业机构齐布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9-18 07:39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储能市场 近五年从科研示范走向规模产业化发展[1] - 新型储能政策"四梁八柱"初步构建 技术路线百花齐放 调度运用水平稳步提高[3] -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煤电 但存在弃风弃光问题 实际发电量显著低于装机量[2] 技术发展路径 - 储能技术可将波动不可控电能规模化转化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2] - 需要不同时长储能技术包括快速爬坡 热力调峰 顶峰保供 电量平衡以保证系统安全[2] - 新型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最重要发展支撑 需统筹电源侧 电网侧 负荷侧协同发展[2] 企业创新表现 - 宁德时代2014年以来累计研发投入超过800亿元 强调创新是行业未来[2] - 亿纬锂能上半年储能电池营收102.98亿元 同比增长32.47%[4] - 阳光电源上半年储能系统营收178.03亿元 同比增长127.78%[4] 技术突破案例 - 科陆电子实现PCS BMS EMS等核心单元全面自研自产 具备整站解决方案能力[4] - 推出Aqua-C3.0 Pro液冷储能系统 单柜容量提升至6.88MWh 总拥有成本降低[4] - 智光电气级联型高压储能技术电压等级更高 需长期高压大功率技术积累[5] - 清远独立储能电站一期上半年营收1.17亿元 净利润7408.20万元[5] 产业合作布局 - 同力日升形成电芯级优化到系统集成完整技术体系 业务覆盖储能全链条[6] - 与壳牌中国合作全浸没式液冷技术 承德围场920MWh项目已投入运行[6] - 规划建设2GWh储能装备生产线及1GWh磷酸铁锂储能电站 探索算电协同模式[7] - 与鑫蜂维签约推进算力中心储能 人工智能算力技术创新业务协同[7] 投资机构观点 - 国内储能商业模式逐步清晰 叠加新兴市场需求超预期推动电池需求扩张[8] - 锂电板块具中长期投资价值 储能和固态电池等细分板块可重点关注[8] - 政策持续加码 海外市场多点并发 AIDC等应用场景快速拓展[8] - 全球储能装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带动产业链景气度回升[8]
新型储能迎机遇 企业机构齐布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9-18 04:19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2025世界储能大会以"储能新纪元 零碳启未来"为主题 聚焦新能源+储能产业发展趋势[1]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储能市场 近五年从科研示范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1] -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引擎 需解决新能源不可控性导致的弃风弃光问题[1] - 政策层面已构建"四梁八柱"框架 统筹推进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储能协同发展[2] - 需完善新型储能市场与价格机制 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2] 技术发展路线 - 储能技术需覆盖不同时长应用 包括快速爬坡、热力调峰、顶峰保供和电量平衡[1] - 技术路线呈现百花齐放格局 涵盖全球工程应用主要技术路线[2] - 级联型高压储能技术具有核心壁垒 需要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长期积累[4] - 液冷技术成为发展趋势 科陆电子推出Aqua-C3.0 Pro系统单柜容量提升至6.88MWh[3] - 浸没式液冷技术获得应用 天启鸿源在承德围场项目投入50MWh半固态电芯系统[5] 企业创新与业绩表现 - 宁德时代累计研发投入超800亿元 强调创新是行业发展关键[2] - 亿纬锂能上半年储能电池业务收入102.98亿元 同比增长32.47%[2] - 阳光电源储能系统业务收入178.03亿元 同比增长127.78%[2] - 智光电气清远独立储能电站一期上半年营收1.17亿元 净利润7408.20万元[4] - 科陆电子实现PCS、BMS、EMS等核心单元全面自研自产 具备整站解决方案能力[3] 市场应用拓展 - 独立储能电站运营需求增长 级联型高压产品因能效高维护成本低而特别契合[4] - 算电协同成为新趋势 天启鸿源与庆阳市政府合作规划2GWh储能装备生产线[5] - 下游应用场景快速拓展 包括AIDC等新兴领域[6] - 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海外储能需求呈现多点并发态势[6] - 与能源企业合作深化 天启鸿源与壳牌中国就浸没式液冷技术展开合作[5] 行业发展前景 - 全球储能装机量预计保持稳定增长 产业链景气度持续回升[7] - 储能商业模式逐步清晰 叠加新兴市场需求超预期推动电池需求扩张[5] - 行业进入增长新周期 国内需求保持韧性海外需求稳定增长[6][7] - 重点关注储能龙头业绩修复和估值回升机会[7] - 固态电池等细分板块具备投资价值[5]
中科环保石家庄项目展现绿色能源魅力 引领区域低碳发展新标杆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20:41
公司调研活动与项目展示 - 9月17日公司在石家庄中科新能源有限公司举办机构调研活动 吸引数十家国内知名券商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及媒体代表参与实地考察[1] - 石家庄项目负责人详细解读绿色热能高效利用方案 展示公司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卓越成就 投资者肯定公司在供热方面的领先优势并对未来拓展充满期待[1] 行业转型趋势与公司战略定位 - 生活垃圾焚烧企业聚焦提质增效和技术创新 供热可提高热能利用效率 增厚盈利 带来稳定现金流 已成为行业转型共识[1] - 公司供热比行业排名前列 石家庄项目通过绿色热能和精细化运营等创新途径提质增效 并购后首年净利润同比大幅攀升[1] - 公司推进"短期靠绿能做优"核心战略 通过"规模化+多场景应用"发展路径 巩固工业供热领先优势 并向移动供热 民用供热 压缩空气及制冷等多领域拓展[4] - 公司正全力构建浙江 河北 四川 广西四大绿色能源中心 强化行业领导地位[4] 石家庄项目运营详情 - 石家庄项目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1200吨 以绿色热能模式为赵县经济开发区及居民区提供清洁能源[2] - 项目年供热能力达70万吨 居民供暖面积约50万平方米 工业热用户达50余家[2] - 项目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难题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清洁能源保障 成为河北省绿色经济标杆项目 目前正积极推进热力提升工程3建设[2] 区域协同发展成效 - 2025年晋州项目完成交割 首月扭亏为盈 与石家庄项目形成区域协同[3] - 公司在浙江宁波地区实现慈溪项目与宁波项目联网供热 赋能周边工业园区内企业[3] - 河北片区是公司成功复制供热模式的典型案例 公司正重点推进石家庄项目3机组建设和晋州项目升级改造 致力于打造京津冀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绿色热能中心之一[3] 绿色能源发展战略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通过绿色热能 并购整合 能源结构优化等举措 深度融入并赋能客户绿色价值链建设[5] - 公司以绿色能源打造新质生产力 引领行业向绿色能源科技型企业转型 为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 支撑双碳战略贡献力量[5]
涨停潮!重大发布!刚刚,利好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9-17 17:05
政策规划与目标 - 工信部发布《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路线图(2025—2035年)》,目标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超过1.8亿千瓦、2030年超过2.4亿千瓦、2035年超过3亿千瓦 [1][2] -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目标2027年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并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5] 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储能市场,过去五年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增长11倍,中国实现20倍增长 [3][4] - 中国储能电池和系统出货量分别占全球市场90%和70%以上,拥有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储能技术和最先进产业链 [4] - 2025年8月国内储能市场招标规模达25.8GW/69.4GWh创历史新高,主要因12个GWh级大型项目完成招采及中能建25GWh集采订单落地 [6] 企业动态与股价反应 -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指出中国储能政策推动产业从科研示范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3] - A股储能概念股集体走强,近20只个股涨停或涨超10%,宁德时代盘中大涨8%收盘涨6.7%总市值突破1.7万亿元 [1][2] 机构观点与预测调整 - 中信证券上调2025-2027年国内储能装机预测至140GW、190GW、230GW,认为实际装机大概率超过政策目标底线 [5] - 华泰证券认为行动方案目标符合预期,强调商业模式创新和调度优化是未来储能高速增长重要驱动力 [5][6] - 招商证券表示国内储能政策持续加码,需求将超预期且可持续,大储招投标维持高景气度 [6]
坚美铝业冠名2025广东(南海)铝加工产业技术大会
经济网· 2025-09-17 16:48
大会概况 - 2025广东南海铝加工产业技术大会由坚美铝业总冠名 将于11月15日在佛山南海兴海颐华酒店举办[1] - 大会以"摒弃内卷 攻坚克难 奋楫前行"为主题 旨在凝聚行业向新力并引导企业突破同质化竞争困局[1] 会议内容 - 聚焦反内卷与转型升级 探讨告别低价竞争 提升产品附加值 推动科技创新及强化新质生产力等核心议题[3] - 设立多个分论坛 覆盖熔铸加工 挤压生产 热能处理 环保节能 表面处理及出海商业等前沿领域[3] - 依托广东南海铝加工产业联盟及南海铝型材行业协会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与资源整合[3] 公司技术实力 - 坚美铝业设立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及技术研究院[3] - 参与四个五年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制定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216项 获得专利1200多件[3] 业务发展 - 通过差异化竞争进军轻量化与环保材料领域 自主研发新型高强韧铝型材新能源车体[4] - 产品具备轻质 高强 耐腐蚀 易加工优势 应用于一汽解放 比亚迪 特斯拉 小鹏 本田等汽车品牌[4] - 产品在航空航天 轨道交通 文体器材等领域实现广泛应用[4] 行业趋势 - 双碳战略推动铝加工行业新发展窗口 公司参与铝加工行业零碳燃烧项目研发[4] - 布局绿色制造与循环经济 引领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4]
“行业洗牌或致公司关闭后电站无人维护”,宁德时代曾毓群:储能系统价格3年下降了约80%,竞争异常激烈,注册企业已超30万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5:41
行业政策与市场发展 - 中国在双碳战略下出台大量储能政策 推动产业从科研示范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3]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储能市场 2024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突破1亿千瓦时[4] - 政策目标要求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4] 行业面临挑战 - 安全隐患问题突出 储能系统调用频率提高使电站安全面临更大考验[4] - 价格竞争异常激烈 3年间储能系统价格下降约80% 价格战已蔓延至海外[4] - 产品参数虚标严重 部分项目实际运行寿命不到承诺时间的25%[4] - 技术同质化问题显现 资本推动下企业倾向抄袭而非自主创新[5] - 无序扩张现象明显 目前注册储能企业超30万家 全面市场化将加速行业洗牌[5] 产业发展建议 - 需坚守储能安全底线 将安全置于一切决策首位[6] - 构建实证可信的市场环境 真实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7]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鼓励创新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8] - 储能创新发展应面向零碳未来 零碳电力系统与行业脱碳催生更多元储能要求[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