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元霸权
icon
搜索文档
“做多黄金,就是做空美国”,巴菲特会投资黄金吗?
凤凰网财经· 2025-05-03 20:54
5月3日,被誉为"投资界春晚"的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召开。 今年,巴菲特就将年满95岁,这也是他执掌公司的第60个年头。聚焦这场股东大会,凤凰"K说联 盟"成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邵宇,凤凰"K说联盟"成员、中航基金副总经理兼 首席投资官邓海清,国泰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梁中华,在直播中展开了对谈,解密巴菲特的现 金部署与接班布局,对时下热门的关税战、黄金热也进行了探讨。 01 美股还没到巴菲特抄底的心理价位? 在2024年,巴菲特大幅削减美股持仓,转而持有更多现金,再次精准逃顶。在去年年底,伯克希尔 公司的现金储备超过33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在当下变幻的时局中,巴菲特的态度具有"风向标 的作用",外界关注着他将如何分配手上的巨额现金。 来源丨凤凰网财经 在邵宇看来,巴菲特的下一步动作,还会继续观望,等待全球经贸变局告一段落,大局有一些轮廓 后再进行操作。同时,巴菲特可能会关注新兴市场资产配置的机会,例如中国和拉丁美洲这些具 有"性价比"的资产。此外,他特地提到,巴菲特的处境相对特殊,作为美国投资人,很难做空自己 的国家,这让他处于矛盾的境地,以致于出现了现金囤积。 邓海清则指出,美股估值 ...
美债最大债主连夜撤退,特朗普希望中国接盘?
搜狐财经· 2025-05-03 10:27
美债市场动态 - 日本正以每分钟1400万美元的速度清仓美债 当前持有量为1 07万亿美元 [5]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导致华尔街算法交易系统集体宕机 [7] - 近期十年期美债拍卖出现23%流拍份额 创历史性转折点 [10] 主要国家资产配置调整 - 中国美债持仓量降至7590亿美元 创15年新低 同时黄金储备大幅增加 [7] - 日本养老基金抛售美债规模达10亿美元/次 资金转向支持本土经济 [5] - 全球资金流向显示:美国股票净流出8亿美元 黄金净流入33亿美元 [5] 金融衍生工具与市场反应 - 某对冲基金使用60倍杠杆做空美债爆仓 波及半个亚洲市场 [7] - 美国财政部拟推出百年期"僵尸债券" 参考英国战争债模式 [12] - 日经指数因日本抛售美债操作出现单日"深V过山车"行情 [12] 宏观经济数据对比 - 美国CPI通胀率维持在3 8%高位 美联储面临降息压力 [14] - 中国公布1 4万亿斤粮食战略储备 相当于全国两年消费量 [14] - 国际黄金价格持续创历史新高 央行增持成为主要推动力 [12] 跨境资本流动特征 - 日本财务省抛售美债所得美元被用于干预日元汇率 [12] - 中国将美债收益投向非洲光伏电站建设 [16] - 华尔街机构建议"逢高卖美股 逢低买黄金"的操作策略 [2]
特朗普执政百日,场面混乱,美债危机步步紧逼!
搜狐财经· 2025-05-02 19:25
#时事热点我来评# 6.6万亿美债倒计时,特朗普上台后的最大劫难眼瞅着就要来了,这笔债务就像一座大山,压得川普寝食难安。贸易战,本以为是个大招,结果呢?搞成了 大笑话,美债利率飙升,全球都在甩卖,借新还旧的游戏眼看就要玩砸了。 特朗普"百日执政",所有动作都是为了搞钱,这是他任期的第一个金融大考,结果被他搞的一地鸡毛。40天后,6.6万亿美债"炸弹"就要爆炸了,这可不是 个小数目,摊到每个美国佬头上人均要1.8万,想想都头疼。这果然应了咱们中国那句老话,因果报应! 想想疫情那会,美国靠着美债收割全球财富,那叫一个风光,现在可好,刀扎自己身上了。但说实话,这6.6万亿在以前根本不算事,毕竟,美国年年都有 几万亿美债到期,多的时候七八万亿,少的时候五六万亿,美国都能从容应对。 以前他们靠的是"发新债还旧债"的把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而且这套以贷养贷的玩法,美国已经用了上百年,为啥能一直这么玩呢?全靠二战后建立 的美元大循环。 老美先用军事和科技实力,让美元成了硬通货,然后在国际市场发行美债,让西欧、日韩、中东,这些国家买美债,他们拿到美元后,再买美国的高科技和 尖端武器,美元又能回流到美国手里,形成了完美闭环 ...
730万桶!中国转头把石油大单给美盟友,特朗普急了,想跟中方和解
搜狐财经· 2025-04-30 22:04
能源贸易格局变化 - 中国3月从加拿大进口原油达730万桶创纪录 [1] - 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油量从2024年月均2900万桶降至2025年3月的300万桶跌幅90% [1] - 中国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直接降至零 [1] - 加拿大跨山管道扩建项目投入商业运作为中国提供新进口渠道 [3] - 4月预计中国从加拿大进口原油量将继续增加 [3] 美国能源及农产品贸易损失 - 按国际油价61.5美元/桶计算美国每月石油订单损失超十亿美元 [3] - 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量同比下降54% [3] - 美国高粱出口90%依赖中国市场大豆出口约50%依赖中国市场 [3] 其他国家贸易机会 - 澳大利亚谷饲牛肉2-3月对华出口量同比增长近40% [3] - 巴西2025年第一季度对华牛肉销售同比增长1/3 [3] - 巴西3月对华家禽出口同比增长19% [3] 中美贸易政策动向 - 特朗普4月17日表态不想再提高对华关税并考虑降低关税 [4] 加拿大政治经济矛盾 - 加拿大总理卡尼称中国是"加拿大最大的安全威胁" [6] - 加拿大财政部对部分美国商品免征关税以恢复本土制造业 [6] 中国能源多元化战略 - 中国与阿联酋签署15年7000亿元人民币液化天然气协议每年运输100万吨部分采用人民币结算 [6] - 中国减少对美国能源依赖加强与其他国家合作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 [8] - 中国在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份额提升削弱美国主导地位 [9]
一夜暴“负”引爆全球,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如何摧毁全球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4-30 21:48
雷曼兄弟破产事件 -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破产 标志性事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1] - 破产导致2万员工失业 并引发"核爆效应" 衍生理财产品和债务转包产品暴雷 [16] - 雷曼曾尝试自救 但因美国政府拒绝担保导致救援失败 [14] 次贷危机形成机制 - 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至1% 银行发放大量次级贷款 包括零首付和免收入证明贷款 [3] - 次级贷款被包装成AAA级抵押贷款证券 通过30倍杠杆放大泡沫 [5] - 2006年美联储突然加息 导致房贷断供潮 房价崩盘触发危机 [12] 金融监管与政策背景 - 里根政府放松金融监管 促使犹太资本主导华尔街扩张 [6][10] - 小布什任命高盛掌门人保尔森为美联储主席 加速资本收割游戏 [12] - 危机后美联储印钞4.5万亿美元 导致新兴市场资产价格暴涨 [18] 资本运作与收割模式 - 保尔森基金通过信贷违约互换做空次级债 2007年单年回报率达590% [22] - 选择性救助AIG(持有高盛债券) 使高盛获得100亿美元救助并垄断市场 [22][24] - 美元加息导致30万亿美元全球股市蒸发 新兴市场外汇储备被洗劫 [18][20] 历史根源与地缘经济 - 美国战后扶持日本 导致日本半导体占全球80%份额 汽车业威胁美国市场 [8] - 里根政策打击日本经济 同时放松金融监管埋下危机伏笔 [6][8] - 2008年中国4万亿救市被美国指责 希腊因购买次贷债券陷入长期衰退 [20] 行业影响与现状 - 2023年高盛高管年终奖创新高 但美国仍有1400万人因危机流离失所 [24] - 危机暴露美元霸权下资本巨鳄与普通人的财富分配失衡 [26] - 实际价值25万美元房产被包装成60万美元债券 显示金融系统失真 [5]
美财长表示若中方不主动让步,美国将升级局势,可能对华实施禁运
搜狐财经· 2025-04-30 19:25
中美贸易博弈 - 美国财长贝森特警告中国需在贸易和经济问题上让步,否则将升级局势,可能对中国出口商品、供应链及关键资源实施禁运 [1][3] - 美国试图通过施压迫使中国减少对美出口、开放更多市场及在高科技领域放慢发展步伐 [5] - 美国此举是其整体战略的一部分,旨在维护科技和美元霸权,拖慢中国在高端制造、绿色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进展 [7] 中国经济与产业优势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顶尖的制造业、消费市场和供应链规模 [11] - 中国在稀土供应上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对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具有关键影响力 [11] -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等倡议扩大了全球经贸合作网络,增强了抵御美国孤立的能力 [11] 美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 2025年美国仍面临通货膨胀、供应链问题和能源价格波动等经济压力 [7] -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导致美国传统经济影响力下降,中国、印度和东盟等经济体崛起 [7] - 美国科技巨头如苹果、特斯拉在中国拥有重要生产基地和市场,禁运将对其造成重大冲击 [14] 产业影响分析 - 中国芯片产业国产化进程加快,已突破美国封锁取得显著进展 [7] - 美国若实施禁运将导致其国内物价上涨,影响普通消费者日常生活 [13] - 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占据重要份额,涉及服装、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 [13] 企业层面影响 - 美国企业如苹果、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规模庞大,禁运将对其造成严重损失 [14] - 华尔街资本集团可能反对禁运政策,因其将导致股市波动和投资损失 [14] - 中国科技企业如华为、中兴、TikTok和大疆已多次应对美国制裁,积累了应对经验 [9]
张明:美债震荡动摇美元霸权根基|国际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4-30 16:24
美国关税政策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 美国滥施关税政策导致美国股市、债市、汇市罕见齐跌,美债信用严重受损,可能动摇美元霸权根基 [1][2]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月4日的4.01%飙升至4月11日的4.49%,创2001年"9·11"事件以来最大单周涨幅,美债价格大幅下跌引发系统性风险担忧 [2] 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飙升的驱动因素 - **再通胀预期**:美国对华关税加征至245%推高进口商品价格,恶化中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通胀预期升高导致美联储降息空间收窄 [3] - **外国投资者购债意愿下降**: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导致欧洲机构减持美元资产,美元指数贬值及财政赤字担忧进一步抑制外资流入 [4] - **基差交易平仓**:杠杆套利交易因国债现货价格暴跌被迫平仓止损,大规模抛售加剧收益率上升 [4] - **美债声誉受损**:美国政府拟强制外国投资者置换超长期低息债券并限制出售,金融霸凌行为削弱美债信用,主权投资者购债意愿明显下降 [4] 美国债利率上升的潜在后果 - 美国政府还本付息压力显著增加,续发国债成本上升将加剧财政赤字,引发债务可持续性担忧 [4] - 全球投资者可能转向其他高流动性、高收益、大规模的安全资产,加速美元霸权根基动摇 [1][4]
美日谈判卷入中国,特朗普的獠牙终于显露,日本这次会顺从吗?
搜狐财经· 2025-04-30 14:24
美国关税政策延期 - 美国政府因中国和欧盟的强势反击而选择延期关税政策 这被视为下一轮关税大战的缓冲期 [1] - 中国和欧盟联手降低新能源汽车关税 德国解除对华为的销售限制 [1] - 美国在90天内与投诚国家进行大量谈判 试图争取基本盘 但日本罕见表现出强硬态度 [1] 特朗普的对华策略 - 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大战 内部谈判和反华经济同盟将中国制造排除在世界市场之外 以促进美国制造崛起 [3] - 日本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不愿加入反华经济联盟 担心失去中国市场且无法从美国获得长期利益 [3] - 美国制造业崛起与日本产业根基冲突 尤其在汽车 钢铁和半导体领域 日本不愿做出重大让步 [3] 美日谈判细节 - 日本希望通过解决美国在汽车和农业领域的贸易诉求 争取获得永久性关税豁免 [4] - 特朗普试图将日本纳入"反华经济同盟"作为谈判条件 但遭到日本政界和商界普遍反对 [4] 其他国家类似处境 - 德国 韩国 法国等国家面临与日本相似的处境 不愿完全配合美国的反华策略 [6] - 美国经不起特朗普政策的反复折腾 若美元霸权在制造业崛起前崩塌 将导致严重后果 [6]
美元霸权困境与国际货币体系重构
搜狐财经· 2025-04-30 13:40
美元霸权困境与国际货币体系重构 - 美联储货币政策外溢效应、美元"武器化"倾向及全球经济格局巨变对美元体系形成严峻挑战 [1][2] - 美国通过"海湖庄园协议"构想推动美元贬值、债务重组和贸易对抗以重塑全球经济秩序 [2] - 美元体系存在三大结构性缺陷:货币政策外溢引发全球金融波动、支付体系割裂、债务货币化侵蚀金融稳定 [2] 储备货币与金融控制权 - 国际储备货币是国家权力的延伸,美元体系本质是"金融—安全复合体",通过军事同盟维护金融霸权 [3] - 美元赋予美国国际定价权(石油美元体系)、金融制裁权(SWIFT系统)和危机转嫁权(货币政策外溢) [4] - 美国通过北约等军事同盟与金融手段双向强化霸权,盟国持有美元储备实质是"隐形保护费" [6] 特里芬难题与政策困境 - 美元体系面临"特里芬难题":全球流动性需求与美元信用价值的矛盾,历史上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7] - 米兰报告提出通过超长期债券和关税干预强制美元贬值,但可能加速全球金融体系不稳定性 [7] - 美国债务货币化策略(如100年期零息债券)可能破坏美债信用,引发全球安全资产短缺 [12] 美元霸权对全球金融稳定的影响 - 美联储货币政策外溢导致全球金融周期波动,8轮加息中6轮伴随新兴市场危机 [9] - 2020年美联储量化宽松使资产负债表从4.2万亿美元膨胀至9万亿美元,2022年激进加息导致新兴市场货币贬值超20% [9] - 美元"武器化"(如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加速全球支付体系碎片化,中俄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超95% [10][11] 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路径 - 人民币国际化通过"一带一路"扩大应用场景,2024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同比增长45.1% [14] - 数字货币支付体系(如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可降低交易成本,规避美元制裁风险 [15]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金砖国家本币结算体系及区域金融安全网建设 [16] 数据与趋势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从2000年71.14%降至2024年57.8%,人民币支付占比达4.33% [11] - 美国国债规模2024年超36万亿美元,占全球政府债务34.55%,2033年或突破50万亿美元 [12] - 上海原油期货人民币计价占比达22%,熊猫债2024年发行量近2000亿元创历史新高 [14]
美元命运早已定格?如果美国衰落了,犹太资本将转移到这两个国家
搜狐财经· 2025-04-30 09:16
文章核心观点 - 货币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英镑曾是全球贸易支柱,后因战争、经济衰退等因素衰落,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会议后成为全球金融霸主,但如今美国经济疲态尽显,美元地位面临挑战,犹太资本可能因美国经济下滑和地缘政治风险转移,其动向或加速美元衰落,未来全球可能走向多货币体系 [1][3][5][10] 货币兴衰历程 - 19世纪,英国借工业革命成为全球贸易主导,英镑是全球贸易支柱 [1] - 拿破仑战争使英国背负沉重债务,1815年暂停金本位制,一战后英镑信誉动摇,20世纪中期美元接棒成为全球金融霸主 [3] -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奠定美元地位,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5] - 1971年尼克松政府废除金本位,美元凭借美国强大经济、金融市场和政治稳定保持主导地位 [6] 美元现状 - 2024年第三季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57.39%,在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仍是首选货币 [12] - 中国和日本减持美国国债,沙特考虑用人民币结算部分石油交易,美联储加息使美元融资成本上升,新兴市场国家寻求替代货币 [14] - 2022年美国贸易逆差高达9480亿美元,制造业外流,政府债务高企,财政赤字攀升,两党纷争导致政府关门频发 [14] - 美国贫富差距拉大,抗议活动频发,中国在人工智能和5G领域追赶,美国创新优势减弱 [16] 犹太资本情况 - 犹太裔美国人占美国人口约2%,在金融、科技、媒体等领域影响力大,美国最富有的400人里犹太裔占约四分之一 [16][18] - 历史上犹太人因宗教和文化原因从事经商和放贷,在美国重视教育使其在现代经济中取得成功 [18] - 若美国经济下滑,犹太资本可能因投资回报变差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寻找新落脚点 [20] 犹太资本潜在转移地 以色列 - 以色列是犹太人祖国,文化有吸引力,美国犹太人在科技和房地产领域投资多,特拉维夫初创企业密度高,2023年GDP约4000亿美元,增长势头好 [20] - 以色列经济体量小,中东局势不稳,大规模资本流入风险大,可能接纳部分科技领域资本 [22][23] 中国 - 2023年中国GDP超18万亿美元,市场规模大,增长潜力足,外资在基础设施、制造业和科技领域投资多,上海、深圳是金融和创新热点 [23][25] - 犹太资本与中国有历史渊源,但中国监管严格,外资难控股关键产业,文化和政治体系差异可能使犹太资本不适应,接纳大规模资本需政策调整 [25] 印度 - 印度经济近年增长超6%,2023年GDP约3.5万亿美元,人口年轻化,科技和消费品市场有潜力 [28] - 印度基础设施差,政治派系斗争使外资担忧,可作为犹太资本分散风险选择 [28] 欧洲 - 欧元区经济稳定,德国、法国金融市场成熟,文化与美国接近,但增长慢、老龄化严重,吸引力不如中国和印度 [30] 犹太资本转移后果 - 美国金融市场可能受重创,资金撤出使股市、债市波动加剧,美元汇率波动大 [30] - 新兴国家迎来机会,资本流入刺激经济,股市、楼市可能上涨,以色列科技产业或提升,中国和印度可提升国际影响力 [32] - 美元衰退趋势或已启动,各国央行增持黄金,人民币和欧元使用范围扩大,全球可能走向多货币体系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