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链
搜索文档
花湖八日
长江日报· 2025-10-13 11:33
货运枢纽运营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货邮吞吐量突破1.4万吨创历史新高 其中国际货运超过7600吨同样刷新纪录 [2] - 高峰时段几乎每隔三分钟就有一架全货机起降 国际货运航班量达9026架次同比增长124% [2][3] - 截至10月8日今年国际货运航班量已达9026架次 边检民警指出投运3年多国际航线已达48条通达五大洲 [3] 物流网络与效率 - 机场1.5小时飞行圈覆盖全国九成经济总量 成为全球供应链关键节点 [4][6] - 跨境电商货品通过机场实现"买全国、卖全球" 从电子产品到医疗物资在此高效流转 [4][5] - 紧邻跑道的运营中心未来年吞吐量将超10万吨 站内可完成海关查验等全流程提升效率 [6] 产业集聚与商业机会 - 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注册企业297家入驻75家 开园至今贸易进出口额达22.1亿元 [5] - 机场带动配套产业园发展 新成立直播基地预计年进出口额达1亿元 新成立贸易公司团队两个月壮大至20人 [5] - 湖北沃田供应链前置仓假期每日处理货物超200吨 医药物流分拨中心和国际航空货运中心加速建设 [5] 生鲜物流与消费市场 - 进口海鲜实现快速通达 从加拿大运抵的波士顿龙虾全程仅需19小时 发往全国其他城市控制在36小时内 [7] - 假期进口海鲜量为平时两倍 汉口北海鲜销售量同比增长30% 波士顿龙虾运送三批次货值约1000万元 [7][8] - 高效物流使商户可多次补货 波士顿龙虾到货后三天基本售罄 已成为武汉婚宴必备菜 [8]
中美贸易战引爆全球海运危机!美国宣布对中国港口设备征收100%至150%关税
搜狐财经· 2025-10-13 09:49
美国对华港口设备加征关税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特定中国港口设备征收100%至150%的惩罚性关税,新规于11月9日生效 [1] - 船岸起重机及集装箱底盘车与零部件被加征100%关税 [1] - 拟议征收最高150%额外关税的产品类别包括橡胶轮胎门式起重机、轨道式门式起重机、自动堆垛起重机、集装箱正面吊、跨运车、码头牵引车及零部件、顶吊机/顶吊车以及上述设备的零部件 [7][8] 中国对美船舶实施对等反制 - 中国交通运输部宣布自10月14日起对美国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 [1] - 收费初始标准为每净吨400元人民币,并在四年内阶梯式上涨至每净吨1120元人民币 [1][9] - 征收对象包括美国企业、组织或个人拥有、运营、持有25%及以上股权、悬挂美国旗或在美国建造的船舶,同一船舶年收费不超过5个航次 [1][9] 对美国港口运营的直接影响 - 休斯顿港因早前向中国订购的8台岸桥起重机面临270%复合关税,额外成本达3亿美元,导致其港口现代化计划濒临破产 [4] - 美国港务局协会测算全美港口将因起重机关税承担70亿美元额外损失 [4] 对全球航运业的影响 - 中美双向收费预计将推高全球运费20% [4] - 航运公司如达飞轮船已着手调整670艘船舶的航线部署,可能转向东南亚中转港 [4] - 全球航运版图面临重构,地中海航运公司90%的新船订单在中国船厂,马士基也有七成船舶依赖中国制造 [4] 暴露的产业结构性困境 - 美国商用船舶产量不足全球2%,本土船厂产能无法满足需求 [6]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美国通过保护主义手段掩盖产业空心化事实 [6] 对具体运营成本的冲击 - 一艘载重万吨的美国船舶停靠中国港口需缴纳400万元特别费 [6] - 中国起重机关税将使美国港口设备更新延迟5年 [6]
为什么说稀土这张牌只能用一次?深度解析背后的国际博弈
搜狐财经· 2025-10-11 18:59
稀土的战略重要性 - 稀土元素对现代科技产业至关重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电动汽车、战斗机和风力发电机等领域 [3] - 钕铁硼永磁体和镧系元素等稀土材料是使设备小型化、显示色彩鲜艳的关键,没有稀土现代科技将倒退20年 [3] - 中国掌握全球80%以上的稀土供应,其优势地位令西方国家紧张 [1][3] 稀土作为战略资源的局限性 - 稀土作为战略武器只能使用一次,过度使用会刺激全球供应链重组和替代技术开发 [3][6] - 2010年中国对日本实施稀土出口限制后,日本迅速与澳大利亚、美国建立新供应渠道,投资数十亿美元开发替代技术 [4] - 该事件导致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份额从95%下降到80%左右,加速了对手的"去中国化"进程 [4][6] 稀土行业的价值提升路径 - 行业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中国在高端稀土应用领域仍落后于日本和美国 [7] - 真正的价值跃迁在于从稀土开采、原材料出口转向永磁电机等终端产品制造 [7] - 当能生产出比日本更精密的伺服电机、比德国更高效的风力发电机时,稀土的真正价值才能完全释放 [7] 国际博弈与行业战略 - 国际博弈如同下棋,最厉害的玩家靠全盘布局建立持久优势而非依赖个别杀招 [9] - 稀土这张牌要用在最能改变游戏规则的时刻,真正的强者是最会打牌而非拥有最多牌的人 [9]
德业股份马来西亚生产基地正式破土动工
证券时报网· 2025-10-08 14:15
公司动态 - 德业股份位于马来西亚柔佛州的全新生产基地于10月2日举行动土仪式并正式破土动工 [1] - 新生产基地将专注于光伏逆变器与储能系统的生产制造 [1] 战略布局 - 马来西亚生产基地的动工标志着公司在深化国际化布局进程中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 [1] - 此举是公司构建全球供应链战略的关键环节 [1]
开放新程:一杯奶茶里的开放密码
新华社· 2025-10-06 11:28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国内茶饮品牌飞速发展,产品出新速度快且品类丰富 [1] - 2025年前8个月,重庆全市进口木薯及木薯淀粉数量同比增长264.4%,货值同比增长184.3% [4] - 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东盟进出口农产品2906亿元,增长9.7%,东盟继续为中国干鲜瓜果、食用油、木薯及木薯淀粉等农产品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5] 供应链与物流网络 - 奶茶原料构成全球化,包括老挝木薯粉、泰国椰浆、斯里兰卡茶叶、欧洲牛乳、东南亚鲜果和美洲巧克力 [1] - 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跨境铁路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使老挝木薯粉等货物可直达重庆,相比海运和公路运输成本优势大大凸显 [3] - 通过“铁路快通+车边直提”组合模式,单箱木薯粉运输成本进一步降低约500元 [3] - 椰子专线直航实现周班化运营,将原料运输时间从40天压缩到7天,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泰冷链班列双向对开使东盟进口精品香蕉4日可达重庆 [4] 公司运营与业务发展 - 重庆泛欧铁路口岸公司获得国内知名茶饮品牌供应链公司的订舱,其今年木薯粉意向订单突破9.2万吨 [4] -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公司计划在重庆铁路港综保区建设东盟商品进出口分拨中心,开展老挝啤酒、木薯粉等贸易 [6] 区域经济影响与合作 - 老挝木薯粉热销助力老挝农民增收,木薯已成为老挝农民的首要农作物,取代咖啡和香蕉 [4] - 通过中老铁路,泰国榴莲进入中国市场,使泰国企业和农户共享发展机遇 [4] - 未来将大力推动重庆与东盟的经贸合作 [6]
北约亮剑!法国特种兵强夺俄罗斯巨轮,影子舰队危机引爆全球能源博弈!
搜狐财经· 2025-10-02 22:51
事件概述 - 法国海军于10月1日在公海扣押俄罗斯11万吨超级油轮"长滩岛号",该船悬挂贝宁国旗,载有印度采购的75万桶原油,并被拖至北约圣纳泽尔海军基地 [1] - 法国总统马克龙宣称此次行动是对俄罗斯"影子舰队"的精准打击,指控这些油轮为俄罗斯战争机器提供资金,每年赚取数百亿欧元,资助其战争预算的40% [1] - 法国军方称扣押理由是涉嫌参与9月份丹麦上空的无人机袭击事件,依据欧盟对俄制裁令执行 [3] 行业影响分析 - 俄罗斯依靠"影子舰队"维持石油出口,该舰队由600到1000艘二手或老旧油轮组成,用于绕过西方制裁 [5] - 印度作为原油买家受到直接影响,俄罗斯石油占印度进口的30%,此次事件突显中小国家在能源贸易中的被动地位 [9] - 事件可能破坏全球能源供应链稳定性,悬挂方便旗(如贝宁、巴拿马)的国际惯例受到挑战,加剧贸易不确定性 [9] 地缘经济博弈 - 西方制裁存在漏洞,俄罗斯原油通过印度转手销售至欧洲,价格翻倍,导致欧洲面临通胀压力及产业外流 [9] - 历史类似事件包括2025年3月德国在波罗的海扣押俄罗斯油轮"Eventin号",没收价值4000万欧元石油,但法国此次行动为首例公海扣押 [7] - 俄罗斯国内能源供应紧张,9月汽油产量暴跌100万吨,市场缺口达消费量的20%,削弱其反制能力 [7] 战略背景与风险 - 法国行动被视为对俄罗斯近期军事挑衅的报复,包括9月俄罗斯无人机入侵波兰领空、战机闯入爱沙尼亚等事件 [5] - 北约通过此类行动展示强硬姿态,但避免直接军事冲突,反映其经济压制与有限军事手段并用的策略 [10] - 长期风险包括俄罗斯可能以无人机报复国际航运,或未来动用高超音速武器等反制措施,加剧地区不稳定 [10]
科尔尼《全球供应链战略报告》重磅发布 (上):洞察全球供应链的十大趋势与挑战
科尔尼管理咨询· 2025-09-25 17:41
峰会背景与主题 - 2025年VCI第二届X-CHANGE供应链创新·协同峰会于9月25-26日在上海举行 聚焦供应链跨界整合、多职能部门协同及生态体系构建 助力企业打造高效、敏捷、智能供应链 [1] 全球供应链格局演变 - 全球供应链核心目标从"效率优先、成本至上"转向"韧性保障、效率优化、可持续发展"三重目标叠加 受地缘博弈、技术迭代和气候危机驱动 [3] - 全球贸易额占GDP比重从2008年前30%以上回落至25%-28%窄幅区间 标志供应链进入区域化与短链化新阶段 [10] - 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2020-2024年均值达650 较2010-2019年均值360上升超80% [6][21] 四大核心问题 结构性问题 - 地缘政治驱动供应链近岸化、友岸化 跨区贸易成本显著上升 区内循环模式成为趋势 [5] - 欧洲、亚洲、北美三大经济圈加速构建区内循环体系 [13] 风险控制问题 - 2024年全球供应链中断事件数量较2019年增加超60% 平均每起事件导致企业收入损失超4亿美元 [6] - 财富500强企业因供应链破坏事件平均每起市值下降24亿美元 年收入损失平均4.5亿美元 [23] 效率性问题 - 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与物流成本持续叠加上涨 推高企业运营成本 [7] - 产业转移导致新兴市场产能利用率下降 如孟加拉国服装产能利用率仅60% 低于中国90%水平 [18] 可持续性问题 - ESG标准从可选责任变为市场准入门槛 企业需投入资金用于低碳技术研发和碳足迹追踪 [8] - 欧盟《新电池法》要求电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溯源 《碳边境调节机制》征收进口产品碳税 [27] 十大趋势与挑战 区域化与短链化 - 三大经济圈内部贸易占比持续提升 供应链从全球分散转向区域集聚 [10][13] 价值链分工重构 - 亚洲经济圈形成"中国突破、日韩守成、东南亚补位"新秩序 中国向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环节升级 [16] 劳动力与产能失衡 - 新兴市场缺工率高于成熟市场 熟练技工严重短缺 产业转移速度远超配套能力建设速度 [18] 中企出海模式升级 - 从"产品出海、产能出海"升级至"生态出海" 实现深度本地化以规避贸易壁垒 [19] 不确定性常态化 - 全球经济面临六大不确定性挑战 包括贸易博弈、高通胀债务、地缘冲突及美国政策调整 [21] 供应链中断成本 - 十大风险叠加导致供应链系统性破坏 销货成本(COGS)年均上涨7500万美元 [23] 数字化双刃剑 - 人机协作智能化与无人智能化并存 存在算法误判、系统故障及数据泄露风险 [25] 柔性供应链崛起 - 通过模块化设计、分布式仓储和动态外包策略提升市场响应速度和风险抵御能力 [26] 绿色合规压力 - 欧盟CSDDD要求审计供应商劳工权益和环境影响 合规成本显著上升 [27] ESG标准分化 - 欧美标准差异明显 同一环节需满足多重标准(如ISO 14067与CBAM) 认证成本高企 [28] 战略转型方向 - 企业需从被动应对风险转向主动构建竞争力 平衡区域化布局中成本效率与安全冗余 [31] - 供应链战略需顶层设计 构建全链路升级体系以实现韧性与竞争力跃升 [32]
中方连出3招:抛257亿美债,还封杀美芯片,马斯克:美基本没救了
搜狐财经· 2025-09-25 17:23
贸易与供应链影响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导致美国大豆价格明显上涨 [1] - 中国买家转向巴西等性价比更高的供应商并持续扩张国内大豆种植面积 [1] - 贸易压力冲击美国农民并暴露美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脆弱性 [1] 金融资产配置趋势 - 中国在7月减持257亿美元美债 持仓降至7307亿美元 为2009年以来最低 [1] - 中国在2024年3月、4月、5月及7月均减持美债 自2022年4月以来持仓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 [1] - 中国在三年内累计减持美债超过2800亿美元 [1] - 7月英国增持413亿美元美债至8993亿美元 日本增持至1.151万亿美元 [1] - 长期趋势显示美国越来越依赖盟友维持债务市场稳定 而中国在主动降低风险并减少美元依赖 [1]
中美经贸关系的“温度计”
搜狐财经· 2025-09-24 12:15
《中美经贸关系的"温度计"》——从TikTok到芯片,稳定中美关系的关键其实是营商环境 你以为TikTok只是跳舞和翻车视频?其实,它正成了中美经贸的"温度计"。上周两国元首第三次通话,中方亮明态度:要稳定关系,就必须有开放、公平、 非歧视的营商环境。这不是"求",而是合作共赢的底线。回顾40多年,中美贸易额暴涨270多倍,2024年近6883亿美元。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撑起百万就 业岗位,中国市场同样活力无限。所谓"美国吃亏"的说法,不过是政客的噱头,经不起推敲。真正的挑战是,美方近年动辄打"安全牌",从芯片到社交平 台,清单、审查、限制样样不少。TikTok被政治化,半导体合作受阻,全球供应链跟着心律不齐。说白了,这些操作不但让中国企业受挫,美国公司也"自 断经脉"。中国的态度一贯清晰:分歧可以对话解决,不愿打贸易战,但底线绝不退让。关键是美方要把"欢迎投资"的口号,变成企业能安心发展的现实。 历史早已证明,中美成功不是彼此的负担,而是彼此的机遇。若能守住合作初心,不仅两国共赢,也能让世界经济多点阳光,少点阴霾。(唐加文,笔名金 观平;本文成稿后,经AI审阅校对) ...
北极快航18天抵欧,中欧贸易辟第三通道破梗阻
搜狐财经· 2025-09-24 04:32
波兰政府声称此举出于安全考虑,是应对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联合军演以及近20架俄罗斯无人机入侵波兰领空事件的必要措施,认为其东部地区正面临"混合 战威胁"。然而,此解释并未完全令人信服。就在口岸关闭后不久,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便紧急访问华沙,与波兰高层举行会谈,双方签署文件,承诺"共同保 障中欧班列通道安全畅通"。 然而,协议签署后,波兰并未立即重新开放口岸。 种种迹象表明,波兰此举可能另有所图。一些分析指出,波兰试图以此为筹码,在稀土、农产品出口配额等方面向中国施压,甚至希望中国能够对俄罗斯施 加影响,迫使其停止对波兰等欧盟国家东部边界的"混合行动"。 波兰外长也公开表达了类似的期望。 全球供应链的震荡与北极航线的崛起 中欧贸易的命脉——中欧班列,近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原本在亚欧大陆上奔驰的"钢铁驼队",如今却在白俄罗斯与波兰边境附近陷入停滞。数千个集 装箱,装载着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纺织原料等各类商品,静静地等待着命运的转机。这一切,源于波兰政府9月12日做出的一个决定:全面关闭与白俄 罗斯接壤的所有公路和铁路口岸。 这一举动如同给中欧贸易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波兰马拉舍维奇枢纽,这个承担着近90%中欧班列转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