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司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犯单位行贿罪 豪尔赛被罚没超2800万元
中国经营报· 2025-11-07 19:56
日前,豪尔赛(002963.SZ)发布重大事项进展公告。根据公告信息,豪尔赛因犯单位行贿罪,被罚700 万元,违法所得约2151.61万元予以追缴。同时,豪尔赛原实控人、原董事长戴宝林被罚300万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豪尔赛此前已因相关事项收到北京证监局及交易所下发的监管函。相应监 管函指出,相关事项反映出豪尔赛在规范运作、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缺陷,且豪尔赛未及时 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中经记者 庄灵辉 卢志坤 北京报道 被罚没超2800万元 公告信息显示,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相关案件,已于近日审理终结,豪尔赛收到相 关法院刑事判决书。 根据相关判决书,豪尔赛犯单位行贿罪,被判处罚金700万元;对豪尔赛所退违法所得约2151.61万元予 以追缴,上缴国库。同时,戴宝林犯单位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300万 元。 值得注意的是,豪尔赛上述700万元罚金款及戴宝林上述300万元罚金款均已缴纳。 从判罚金额来看,豪尔赛此次被判处罚金700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绝对值)的3.90%;罚金和所退违法所得共计约2851.61万元,占公司 ...
公司快评︱犯单位行贿罪,被罚没超2800万元!豪尔赛需加强内控重建市场信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6 17:16
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戴宝林作为公司创始人,在公司内部拥有极高的影响力。其子戴聪棋被选举为新 任董事长,这种"父子传承"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司决策的连续性,但也可能导致公司治理 结构的僵化和缺乏制衡。戴宝林被留置期间,公司曾试图通过公告来稳定市场信心,但戴宝林的最终判 刑,还是让市场对公司的治理能力产生了质疑。 豪尔赛自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智慧光艺、智慧文旅、智慧城域建设和发展的科技创新。2019年登陆深 交所时,曾被市场寄予厚望。然而,上市次年公司业绩便出现大幅下滑,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 48.30%、80.19%。此后,公司扣非净利润连亏4年,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近30%,归母净利润和 扣非净利润均亏损,业绩表现持续低迷。在这样的背景下,单位行贿罪的判决无疑是雪上加霜。 尽管公司股价在今年表现不俗,年初至今涨超45%。但这种股价上涨更多是基于市场的短期情绪波动, 而非公司基本面的实质性改善。在行贿案的冲击下,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可能会受到严重打击,股价的 长期走势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对于豪尔赛来说,当务之急是尽快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避免类似 事件再次发生。同 ...
菲利华信息披露连续四年获深交所最高A级评价
全景网· 2025-11-06 14:36
信息披露评价结果 - 公司于2024-2025年度再次获评深交所信息披露工作最高等级A级评价 [1] - 公司自2021年以来已连续四年荣获A级评价 [1] - 本年度参与评价的上市公司共5366家,获评A级的仅1001家,占比18.65% [4] - 连续四年及以上维持A级的企业仅385家,占比7.17% [4] 公司治理与运营 - 公司恪守"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披露准则,持续完善合规管理与披露流程 [4] - 公司通过稳定的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多元化方式践行"质量回报双提升"承诺 [4] - 公司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投资者沟通机制,包括业绩说明会、投资者热线、互动平台等 [4] 市场认可与品牌形象 - 公司获得中国证券报颁发的"金牛上市公司科创奖(新材料)" [4] - 公司获得全景网颁发的"杰出IR公司"、"杰出IR董事长"、"杰出IR团队"、"杰出中小投资者关切奖"、"杰出IR进取奖"等多项荣誉 [4] - 公司逐步塑造在资本市场"公开、透明、诚信"的优质品牌形象 [4] 未来展望 - 公司将继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5] - 公司将以更高透明度和规范性向市场传递企业价值 [5] - 公司致力于与投资者携手同行,共享中国石英玻璃产业的长期价值 [5]
石药集团内幕交易风波背后 治理隐忧与业绩压力并存
新浪证券· 2025-11-06 14:31
公司治理与合规事件 - 公司执行董事潘卫东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以500万元罚款,其在公司创新重组交易信息公开前通过子公司账户买入近1亿元股票 [1] - 尽管该董事已于2024年9月辞任董事长,但事件反映出公司在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上存在漏洞 [1] - 作为一家市值千亿的上市药企,核心高管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交易损害投资者信任,并可能引发监管持续关注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9.56%,归母净利润下降25.90%,为十年来首次负增长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仍未扭转颓势,营收与净利润分别下降20.04%和15.64% [2] - 子公司石药创新2024年净利润暴跌87.63%,2025年前三季度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2] 创新药布局与战略合作 - 公司积极布局创新药,在研项目超过200个,并与阿斯利康达成53.3亿美元的AI药物研发合作 [3] - 公司预计到2028年将有50余款新药申报,但高投入背后存在资金压力与回报周期的不确定性 [3] - 曾被寄予厚望的石药创新重组交易已于2025年4月终止,反映其战略执行存在变数 [3]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在医药行业竞争加剧、集采压力持续的背景下,公司短期业绩承压明显,转型成效尚未显现 [2][3] - 在当前业绩下行、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公司能否持续支撑高额研发与授权投入仍是未知数 [3]
即将揭晓!特斯拉CEO马斯克能否赢得“万亿”表决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06 08:41
股东大会核心议题 - 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的核心议题是关于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的10年薪酬方案提案,这被视为一场关于传统公司治理规则是否适用于马斯克的"公投" [1] 薪酬方案细节与目标 - 马斯克的新薪酬方案与一系列宏伟目标挂钩,包括将特斯拉市值提升至8.5万亿美元、交付2000万辆汽车、实现1000万个全自动驾驶(FSD)订阅以及生产100万台机器人 [2] - 若达成所有目标,马斯克将持有特斯拉近29%的股份,从而获得对公司更大的控制权 [2] - 支持者认为该方案将薪酬与多组目标的完成情况挂钩,马斯克只有在为股东创造价值后才能获得报酬 [2] 投票进展与马斯克的影响力 - 截至11月5日下午,投票平台统计显示已投票比例约为80%,其中选择赞成的比例超过55% [3] - 超过50%的股东认为"特斯拉即马斯克,马斯克即特斯拉",凸显其个人对公司的重要性 [2] - 马斯克表示其需要足够的投票控制权来施加重要影响,但又不能多到无法被解雇的程度 [2] 反对意见与潜在风险 - 包括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CalPERS)和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在内的主要股东反对该方案,认为其规模过大、存在股份稀释问题并加剧了"关键人物"风险 [4] - 反对者担忧该方案会使特斯拉更加依赖维持首席执行官的满意度,同时削弱股东在重要事务上的话语权 [4] 方案未通过的潜在后果 - 特斯拉方面警告,若薪酬方案未获批准,马斯克可能会离开公司并专注于其他项目 [5] - 摩根士丹利警告,若方案被否,特斯拉股价可能面临超过10%的下跌,这将被市场视为对其领导力的不信任投票 [6] - 方案被否还可能引发公司战略前景的不确定性和关键人才流失的风险 [6] 继任计划与领导力风险 - 特斯拉董事长表示,若马斯克离职,公司"很可能"会选择内部候选人以确保平稳过渡,潜在人选包括汽车业务高级副总裁朱晓彤,或采用多人共同担任的模式 [6] - 现有管理层中无人拥有能与马斯克相提并论的声望,凸显领导力风险 [6] - 分析师指出,考虑到马斯克对公司估值的重要性,领导力风险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4]
马斯克能否赢得“万亿薪酬”,即将揭晓
新浪财经· 2025-11-06 08:16
来源:第一财经 2025.11.05 作者 | 第一财经 樊志菁 周四美股收盘后,特斯拉将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并公布投资者对一系列提案的投票结果,其中最引人瞩 目的无疑是关于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Elon Musk)的10年薪酬方案提案。这一决定本质上相当于一 场 "公投",核心议题是传统公司治理规则是否适用于这位全球首富。 冲关能否成功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此前发出威胁,若投资者不同意一项可能为他带来高达1万亿美元收入的拟议 薪酬计划,他将辞去公司职务。 "如今超过50%的股东都会认为'特斯拉即马斯克,马斯克即特斯拉'。"康托菲茨杰拉德(Cantor Fitzgerald)公司分析师谢泼德表示,尽管他认为即便没有马斯克掌舵,特斯拉仍能 "蓬勃发展"。 特拉华州最高法院目前正在评估马斯克2018年的薪酬方案。该方案曾两次获得绝大多数有投票权股东的 批准,但去年被该州一名法官驳回。 若马斯克达成新方案中列出的一系列目标(包括将特斯拉市值提升至8.5万亿美元、交付2000万辆汽 车、1000万个FSD订阅、100万台机器人等),他最终将持有特斯拉近29%的股份,从而实现对公司拥 有更大控制权的愿望。在之前的投票中 ...
聚合顺分析师会议-20251105
洞见研报· 2025-11-05 21:53
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对象为聚合顺,所属行业是化学制品,接待时间为2025年11月05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傅昌宝、总经理毛新华等[17] 详细调研机构 - 参与调研的机构相关人员及接待对象类型有投资者、城市商业银行[20] 主要内容资料 - 法规调整待2025年11月12日股东大会通过取消监事会决议后,审计委员会承接原监事会职责,独立董事责任边界和专业渗透更清晰,履职要求更具体,在公司治理监督管理、参与重大决策等方面起关键作用,将从不同维度参与公司治理[24] - 公司注重研发创新,依托成本优势定位高端尼龙6切片市场,构建特色生产配套体系,在多地布局生产基地,推行柔性化生产,销售网络以华东为中心辐射全国并拓展海外,凭借差异化产品和领先质量具备较强竞争力,拥有专业管理团队,未来坚持创新、人才、差异化、可持续发展战略,持续降本增效等[25]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无分红计划[26]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14,281.62万元,截至半年度末拥有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58项,未来在多品类、多牌号、差异化、高附加值产品领域拓展研究[26] - 公司拥有多个高端、差异化工程塑料级尼龙型号,2025上半年工程塑料级切片占收入比30.64%,尼龙切片可应用于电子电器等多个下游领域,公司可根据客户反馈和市场需求制定研发计划,业务进展等信息关注定期披露及产权成果[26][27]
回购、分红、更名!华新水泥主动“秀肌肉”为哪般?
市值风云· 2025-11-05 18:09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计划将全部境外资产整合为一家境外子公司并推动其分拆至境外交易所上市 但该筹划在一个月后终止 [4] - 公司公告拟将名称变更为"华新建材"并启动股份回购计划用于股权激励 [4] - 公司快速完成股份回购 累计投入资金4,900万元 [4] - 公司推出三季度分红方案 分红总额7.06亿元 占同期归母净利润的35.2% [5] 业绩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三季度业绩独树一帜 [1] - 公司在不足两月内推出一套密集组合拳 管理层似乎希望吸引市场注意 [5] - 公司自身可能正在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 [5]
国企太原重工七年财务造假背后:公司系统性溃败?管理层腐败审计机构致同失责
新浪证券· 2025-11-05 17:43
财务造假事件概述 - 公司因2014-2018年及2020-2021年期间财务造假收到行政处罚 合计罚款1695万元 13名责任人被罚 时任总经理被终身市场禁入 时任董事长及副董事长被禁入10年 财务总监被禁入3年 [1] - 财务造假主要手法为提前确认收入 虚增塔筒及工程业务收入 少计融资租赁财务费用 导致相关年度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2] - 因造假金额大且周期长 公司股票自2025年11月4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简称变更为"ST太重" 日涨跌幅限制调整为5% [3] 财务造假具体数据 - 2014年多计入营收7.57亿元 占当期披露营收的8.39% 多计利润总额1.55亿元 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763.89% [3][5] - 2018年少计财务费用1.2亿元 占当期披露财务费用的14.82% 多计利润总额1.21亿元 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189.76% [3] - 2014年若不进行利润虚增 公司将出现亏损 [5] 公司业务与财务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轨道交通设备 风力发电设备 矿山设备等 控股股东为太原重型机械集团 实控人为山西省国资委 [2] - 公司主业自2014年开始恶化 轧锻设备 起重机设备 挖掘焦化设备收入分别下滑32.57% 17.34% 58.15% [5] - 公司2014年后资产负债率首次突破80% 并一度超过90% 有息债务规模在2015年后首次突破百亿元 与账面资金缺口近90亿元 [8][10] - 高债务规模下 公司财务费用最高年份近10亿元 远超同期利润水平 [10] 造假动机与公司治理问题 - 时任总经理为完成考核指标 组织协调提前确认收入及虚增工程业务收入 [12] - 外部审计机构致同在造假七年期间均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山西证监局后续检查发现其审计程序存在多项缺陷 [13][14][15] - 公司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缺陷 呈现出管理层集体"放任造假"特征 时任董事长 副董事长 财务总监及独立董事均未履行相应职责 [16] 管理层腐败与潜在损失 - 时任总经理范卫民存在多项腐败行为 包括违规发放津补贴 虚报冒领奖金 违规招投标等 被通报造成国有资产损失风险 [17] - 与造假相关的风电项目存在巨额未追回款项 公司已提起诉讼 要求被告偿还欠款14.44亿元及利息 截至2022年5月1日暂合计14.58亿元 [18]
新宝股份:连续九年信息披露获评A级
中证网· 2025-11-05 15:30
信息披露考评结果 - 新宝股份在深交所2024-2025年度信息披露考评中再次获评A级最高等级评价 连续第九年获此殊荣 [1] - 本年度沪深北三家交易所共有5366家上市公司参与考评 获评A级的公司1001家 占比18.65% [1] - 连续9年及以上保持A级评价的企业仅114家 占比2.12% 凸显信息披露质量的长期稳定性 [1]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公司将高质量信息披露作为公司治理的基石 依法依规构建全链条合规运作体系 [1] - 公司通过修订信息披露制度 优化治理结构 强化内部培训与合规审查等措施提升经营治理水平 [1] 投资者回报举措 - 2024年公司斥资0.8亿元回购股份并全部注销 2025年继续投入近1亿元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2] - 2025年公司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派发现金红利约1.21亿元 [2] - 上市以来公司累计分红达31.95亿元 股份回购金额约6.10亿元 [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未来将继续围绕发展战略 做好主业的同时恪守上市公司责任 [2] - 公司将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公司治理效能 提升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 致力于为股东创造长期稳健的价值回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