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式竞争
搜索文档
反“内卷”需要增量思维
人民日报· 2025-10-10 08:55
行业“内卷式”竞争现象 - 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商、外卖等领域均出现过度压低价格的“内卷式”竞争问题 [1] - “内卷式”竞争是微观主体理性选择汇聚成宏观非理性现象的典型“合成谬误”,反映市场失灵和地方政府不当干预问题 [1] 光伏行业现状与原因 - 上半年近半数中国光伏企业实现同比减亏或净利润增长,但行业盈利拐点尚未到来 [1] - 过去一些地方以融资、税收、用地等优惠政策吸引项目,部分企业以“价格战”开拓市场,导致创新不足、同质化严重和供需失衡 [1] 政府引导与政策作用 - 中央层面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整治地方招商引资乱象,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2] - 主管部门约谈相关企业,引导市场竞争从无序走向有序,例如要求企业不得低于成本价销售 [2] 企业破局路径:科技创新 - 企业需通过差异化竞争、品质化提升开拓增量蓝海,从“拼价格”转向“拼价值”,从“拼消耗”转向“拼创新” [2][3] - 隆基绿能背接触电池组件效率突破26%,创造世界晶硅组件效率新纪录,其新产品二代组件上半年出货量达4吉瓦,畅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中国光伏行业从“三头在外”发展到产业规模、生产制造和技术水平“三个世界第一”,证明科技创新是企业穿越周期的关键 [3] 全球化市场拓展 - 过去10年全球光伏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5.8%,但在全球能源总量中占比仍低,预示全球可再生能源需求潜力巨大 [4] - 推动产品出口、企业出海是拓展增量的有效路径,应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企业走向全球 [4] 企业家思维转变 - 企业需处理好几对关系:短期与长期关系,拒绝饮鸩止渴的恶性循环;个体与整体关系,追求“水大鱼大”的多赢;内部与外部关系,对内向创新要价值增量,对外向全球要市场增量 [4]
法治聚焦丨网络平台经营者应明示平台内公平竞争规则
人民日报· 2025-10-09 10:36
人民日报记者 倪弋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自10 月15日起施行。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原则。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立足数字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新特 点、新挑战,对虚假交易、数据权益保护、平台责任等焦点问题作出回应,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和夯 实公平竞争法治根基,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中国商业法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 法学院教授孙晋说。 制图:汪哲平 浙江丽水市云和县警方破获的一起"网络水军"刷单案中,犯罪团伙通过开发刷单软件,为5000余家 电商提供虚假交易服务,涉案金额超3000万元。网络刷单炒信、虚假评价、恶意退货等行为频发,破坏 市场秩序。广告屏蔽、流量劫持、数据杀熟等新型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花样翻新,损害广大经营者、消 费者的合法权益。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主任石宏介绍,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完善了关于网络不 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定,对实践中恶意交易的多种表现形式进一步细化,如规定经营者不得滥用平台规 则,直接或者指使他人对其他经营者实施虚假交易、虚假评价或者恶意退货等行为,损害其他经营者的 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竞争 ...
网络平台经营者应明示平台内公平竞争规则
人民日报· 2025-10-09 10:20
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核心内容 -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于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 [6] - 修订旨在立足数字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新特点、新挑战,对虚假交易、数据权益保护、平台责任等焦点问题作出回应,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和夯实公平竞争法治根基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 [6] - 法律将“内卷式”竞争纳入调整范围,积极应对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7] 针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定 - 法律完善了关于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定,对实践中恶意交易的多种表现形式进一步细化,如规定经营者不得滥用平台规则,直接或者指使他人对其他经营者实施虚假交易、虚假评价或者恶意退货等行为 [6] - 一起“网络水军”刷单案中,犯罪团伙通过开发刷单软件为5000余家电商提供虚假交易服务,涉案金额超3000万元,凸显了网络刷单炒信、虚假评价等行为的危害 [6] - 广告屏蔽、流量劫持、数据杀熟等新型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花样翻新,损害广大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6] 平台经营者的责任与义务 - 平台经营者应当在平台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中明确平台内公平竞争规则,建立不正当竞争举报投诉和纠纷处置机制,引导、规范平台内经营者依法公平竞争 [7] - 发现平台内经营者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平台应当及时依法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按规定向平台经营者住所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监督检查部门报告 [7] - 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按照其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扰乱市场竞争秩序 [2][3][7] 对特定行业竞争乱象的回应 - 外卖平台的价格战备受关注,部分平台通过补贴或强制手段迫使商家参与低价竞争,损害商家利益,低价促销容易造成企业质量控制水平下降,带来低水平无序竞争 [7] - 充电宝行业部分厂商为压缩成本使用劣质电芯,导致安全隐患激增,法律通过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保障各类经营者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7] - 法律施行后,将为商家的合理利润空间和合法权益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平台经营者被建议通过创新做大蛋糕,优化竞争规则,实现优胜劣汰,保持健康经营生态 [8]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10月15日起施行 网络平台经营者应明示平台内公平竞争规则(法治聚焦) 不得实施虚假交易、恶意退货等行为
人民日报· 2025-10-09 09:03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原则。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立足数字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新特点、新 挑战,对虚假交易、数据权益保护、平台责任等焦点问题作出回应,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和夯实公平 竞争法治根基,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中国商业法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法学院 教授孙晋说。 浙江丽水市云和县警方破获的一起"网络水军"刷单案中,犯罪团伙通过开发刷单软件,为5000余家电商 提供虚假交易服务,涉案金额超3000万元。网络刷单炒信、虚假评价、恶意退货等行为频发,破坏市场 秩序。广告屏蔽、流量劫持、数据杀熟等新型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花样翻新,损害广大经营者、消费者 的合法权益。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自10月15 日起施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主任石宏介绍,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完善了关于网络不正当 竞争行为的规定,对实践中恶意交易的多种表现形式进一步细化,如规定经营者不得滥用平台规则,直 接或者指使他人对其他经营者实施虚假交易、虚假评价或者恶意退货等行为,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 益,扰乱市场竞争秩序。 治理网络不正当竞争,要合理 ...
网络平台经营者应明示平台内公平竞争规则(法治聚焦)
人民日报· 2025-10-09 06:11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 -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自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 旨在规范数字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新特点和新挑战 [1][3] - 法律明确禁止平台经营者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以遏制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低价竞争行为 [1][4] - 法律完善了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定 细化禁止经营者滥用平台规则实施虚假交易 虚假评价或恶意退货等行为 [3][4] 网络不正当竞争治理 - 平台经营者需在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中明确公平竞争规则 并建立举报投诉和纠纷处置机制 对平台内不正当竞争行为采取必要处置措施 [4] - 实践中存在网络刷单炒信 虚假评价等行为 例如浙江丽水市云和县警方破获的刷单案为5000余家电商提供虚假交易服务 涉案金额超3000万元 [3] - 广告屏蔽 流量劫持 数据杀熟等新型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频发 损害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3] 行业竞争行为规范 - 外卖平台通过补贴或强制手段迫使商家参与低价竞争 新法实施后将保障商家的合理利润空间和合法权益 [4][5] - 充电宝行业部分厂商为压缩成本使用劣质电芯 导致安全隐患激增 法律通过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保障各类经营者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4] - 专家指出平台经营者应通过创新做大蛋糕并优化竞争规则 以实现优胜劣汰和健康经营生态 [5]
低物价、稳就业、振楼市、治内卷的综合方略|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05 16:00
物价持续低位运行 - 核心通胀指标持续低迷,CPI已连续多年低于1%,PPI连续34个月负增长,GDP平减指数连续9个月为负值 [6] - 价格下行压力主要源于部分行业供过于求、关键商品价格走低(如猪肉、鲜菜、鲜果)以及国际油价回落 [6] - 政策应对方向为标本兼治,包括供给侧调控重点行业产能、提升产品质量,以及需求侧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以释放消费潜力 [3][7] 就业和收入问题 - 就业市场面临经济转型带来的结构性阵痛和新兴技术导致的摩擦性失业挑战,但人工智能、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新兴领域存在超千万的岗位缺口 [9] - 工资性收入是居民主要收入来源,占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六成,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支持计划是稳定收入的关键 [9] 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 - 市场处于反复调整过程,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销售额下降5.5%,但核心城市改善型需求释放带动高端项目去化 [11] - 未来潜力在于城镇化进程和居民对“好房子”的需求,政策将聚焦释放刚性及改善性需求、优化供给质量及推动行业向新发展模式转型 [12] 部分行业“内卷式”竞争 - 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出现产能同质化扩张和低价无序竞争,例如2024年227款乘用车降价,多晶硅价格长期低于平均成本 [14] - 恶性竞争导致行业利润率下滑,汽车行业利润率从2017年的8%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3.9%,低于制造业6%的平均水平 [14] - 整治措施将强化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协同治理,严格规范行为并加强价格监管,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4][14]
稳物价有待供需两端进一步发力|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04 13:57
文/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管涛 物价长期低位运行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也是导致宏微观 体感温差的主要原因。今年以来,我国在供给侧出台了一系列"反内卷"的 政策措施。然而,需求侧的进一步发力也不可或缺。一是通过政府采购的 方式,聘用毕业一定年限但尚无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从事政府部门的工作; 二是适当放松政府和社会集团消费限制;三是聚焦民营企业关切的突出问 题,在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等方面实施一批务实举措;四是进 一步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尤其是限制消费的非经济政策要慎重 出台,加强政策协同,形成政策合力。 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预期涨幅设定在2%左右,较往年下调了1个百分点,并强调通过各项政策和改革共同作用,改 善供求关系,使价格总水平处在合理区间。今年以来,央行也多次强调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至今,尽管国内物价依然维 持低位运行,但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反映了供给侧" 反内卷 "的初步成效。只是稳物价依然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综合施策。 " 反内卷"助力物价改善 今年前8个月,我国CPI累计同比下降0.1%,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增长0 ...
王一鸣:治理“内卷式”竞争要供需两端协同发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15:16
中新网9月30日电(记者 石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近日在国经中心举办的第189期"经 济每月谈"上指出,治理"内卷式"竞争要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一方面通过扩大内需消化产能;另一方面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重点在于建立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适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在更 高水平上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建立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 王一鸣认为,造成"内卷式"竞争的原因,从宏观层面看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从微观层面看主要是市场 退出机制不健全。 王一鸣:治理"内卷式"竞争要供需两端协同发力 王一鸣表示,一些企业由于产品功能、生产工艺、服务模式趋同,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从而不惜采取 低于成本价的方式进行恶性竞争。 他进一步分析,目前市场主体"准入易、退出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对于经营困难、存在债务或欠税的企 业而言,破产程序很难完成,导致一些僵尸企业被迫滞留市场。这些企业维持运转的成本低于新进入 者,可以通过极限低价策略参与竞争,从而加剧市场的恶性竞争。因此,需着力构建有效的市场退出机 制,推动市场有效出清。 综合施策治理"内卷式"竞争 三是完善市场监管。细化对超低价竞争的判定标准与监管规则,有效识别以排挤竞争 ...
如何破解“内卷式”竞争?专家建议更重视长效机制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10:34
中新网9月30日电(记者石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申兵近日在国经中心举办的第 189期"经济每月谈"上表示,当前的"内卷式"竞争核心原因是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即有量上的供强需 弱,也有结构上不相适应。 她认为,除了短期引导供需平衡的政策之外,破解"内卷式"竞争更需要注重法规体系、政策体系、财税 体制改革等长效机制的构建。 申兵认为,与2015年供给侧改革时比较,目前市场出现"内卷式"竞争的原因也是供需不平衡,但是矛盾 主要方面发生了变化。 她进一步分析,十年前,需求在量的扩张方面仍有较大弹性,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 补短板的供给侧政策,通过实施棚改货币化安置、加大基建投资等需求侧措施,以及全球经济复苏等外 部环境变化,供需平衡得以改善。 在物质供给已经全面充裕的现阶段,需求在量的扩张方面仍有弹性,但是矛盾主要方面是结构问题。从 消费方面看,居民消费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在质量、数量及结构上都有新的要求。申兵强 调,在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的时候,破解"内卷式"竞争更需要完善法规体系、政策体系、财税体制、统 计核算制度,以及健全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等长效机制 ...
国资委最新发声:要带头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
经济观察报· 2025-09-28 15:48
会议核心观点 - 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聚焦稳电价、稳煤价、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等议题 [1] - 国资委将优化沟通机制,研究企业意见建议以精准助企纾困促发展 [1] - 要求企业保持战略定力,提升经营效益,优化投资结构,加强风险防范 [1][2] 企业经营策略 - 企业需锚定一增一稳四提升目标,优化经营策略,向内挖潜以全力降本增效 [1] - 应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坚定走差异化发展和品牌竞争路线 [2] - 需强化行业自律,引导行业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构建竞合并存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 [2] 投资方向与布局 - 优化投资结构需聚焦产业链强基补短、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保障等重点领域 [1] - 要做好项目对接和要素支撑,并聚焦数字化绿色化升级和本质安全提升 [1] - 加快推进设备更新改造,加强投向管控,动态优化投资布局,以高质量投资引领高价值增长 [1] 风险管控要求 - 企业需着力加强风险防范,进一步健全常态化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2] - 要加强重点业务风险处置,坚决守住风险防控底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