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失灵

搜索文档
为“内卷式”价格竞争踩刹车
经济日报· 2025-08-02 05:55
价格法修订背景与意义 - 价格法实施27年来首次修订 旨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 提高依法治价水平 [1] - 修正草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起草 聚焦"价格内卷"等热点问题 [1] - 现行价格法已无法有效应对互联网平台经济 算法霸权 数据垄断等新业态挑战 [2] 修订核心内容 - 构建新型定价机制 政府指导价不再局限于基准价形式 可通过制定定价机制确定价格水平 [2] - 引入成本监审程序作为政府定价重要依据 建立"价格地板"机制防止窒息式定价 [2] - 细化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 包括低价倾销 价格串通 哄抬价格 价格歧视等 [3] - 明确禁止公用企事业单位 行业协会利用优势地位强制捆绑销售 [3] 市场影响与监管框架 - 修订后价格法将与反垄断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形成协同监管体系 [4] - 政府保留对市场失灵领域的干预权 特别是在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时 [3] - 新规通过法治手段重建"优质优价"筛选机制 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2]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新法直接针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等新兴行业的低价无序竞争现象 [1] - 规范头部企业利用资金优势实施的掠夺性定价行为 [2] - 强化对经营场所经营者价格行为的监管约束 [3]
张斌:应当设定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区间 重点守住下限
搜狐财经· 2025-07-24 16:43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由单一盯住美元转变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 - 央行逐步扩大外汇交易价格浮动幅度并减少干预力度 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作用增强 [1] 人民币汇率中长期表现 - 2005年汇改至2022年初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升值接近60% 与中国相对贸易伙伴国生产率提升趋势一致 [3] - 2022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累计贬值超15% 与贸易顺差扩大和产业升级形成背离 [3] 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 - 外部力量:全球风险偏好变化和美元指数影响非美元货币走势 人民币与美元指数相关性低于发达国家货币 [4] - 国内市场力量:经济预期改善带动资本流入人民币资产 但主要经济体货币与股市相关性较弱 [4][5] - 政策力量:2017年后外汇储备稳定显示汇率市场化程度提升 2023年二季度后中间价与即期汇率偏离反映维稳意图 [5] 人民币汇率走弱原因 - 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和资产收益预期偏低 形成实际汇率低估 尽管存在大量经常项目顺差仍出现资本流出 [6] - 低通胀和弱资产价格预期属于市场失灵 对资源配置优化不利 扩大内需可使人均名义GDP提升20%-30% [6] 汇率政策建议 - 短期可设置人民币兑美元宽幅波动区间 留足升值空间并锁定贬值下限 防止汇率过度扭曲 [7] - 需坚决执行汇率干预政策 利用基本面支撑优势遏制市场失灵导致的贬值压力 [7]
贸易顺差扩大,为何人民币汇率走弱?经济学家张斌:需求不足
搜狐财经· 2025-07-22 14:53
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背离现象 - 中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2022Q1至2025Q1下降超15% 形成理论与现实的背离[1][3] - 根据Balassa理论 贸易品部门生产率增长应推动实际汇率升值 日本案例符合该规律但中国出现反常[3] 需求不足的核心影响机制 - 需求不足导致低通胀和弱资产价格预期 形成贸易顺差扩大与资本净流出的双重压力[5] - 价格黏性和市场主体协作失灵加剧需求不足 企业投资减少、居民消费收缩、政府支出下降形成负向循环[5] 政策建议与汇率管理 - 专家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 建议通过逆周期政策扭转需求不足局面以实现合理估值[5] - 若短期难以改善需求 需保持人民币兑美元宽幅区间波动并严格捍卫汇率波动上下限[5]
年中经济·智库专家谈①丨张立群:以全面辩证眼光看上半年中国经济形势
搜狐财经· 2025-07-18 13:17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较上年全年提高0.3个百分点,显示经济韧性和增长潜能 [2] - 投资累计同比增长率从一季度4.2%降至上半年2.8%,低于上年全年增速(3.2%) [2] - 消费累计同比增长率从4.6%提高到5%,较上年全年提高1.5个百分点,但6月当月同比增长4.8%,较5月降低1.6个百分点 [2] 价格水平与供求关系 - 6月CPI同比上涨0.1%,较年度2%的预期涨幅差距明显 [3] - PPI同比降幅自2月以来持续扩大,从-2.2%扩大到6月份的-3.6% [3] - 价格持续低位波动表明市场供大于求情况明显且仍在发展 [3] 经济增长区间分析 - 中国当前潜在增长率仍在8%以上 [4] - 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合理增长区间宜保持在7.5%-8.5% [4] - 当前经济增速已偏离合理区间较多,供大于求的宏观经济总量失衡严重 [4] 投资与消费动态 - 二季度投资增速明显下降,制造业投资增速下降主要因企业预期不佳 [7] - 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9.9%,上半年同比下降11.2% [7]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消费增速提高,但可能透支未来需求 [6] 政策建议与展望 - 需显著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特别是公共产品投资 [9][11] - 建议发行20年、30年、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可大幅持续扩大 [12] - 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可带动企业投资、就业和居民消费 [12] 外部环境因素 - 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关税水平较高,外贸出口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 [8] - 增量政策支持与内外环境形成的下行压力处于相互角力阶段 [8]
中金:“反内卷”的宏观含义
中金点睛· 2025-07-17 07:43
核心观点 - "内卷式"竞争是同质化和无序化竞争,表现为同行业企业在进入阶段的潮涌、扩张阶段的过度投入、销售环节的价格战,以及供应链生态上的优势企业挤压上下游[10][11][12] - "内卷式"竞争的根源是宏观上的供过于求和微观上的"市场失灵",包括协调失灵和市场结构性权力失衡[22][23][26] - "反内卷"旨在助力物价合理回升和促进可持续创新,通过改善供求关系推动物价回升,引导企业从价格竞争转为价值竞争[31][35][36] - 本轮"反内卷"与2016年去产能相比,涉及行业更广,包括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制造业和平台类企业,整治方式更加市场化、法治化[44] - 煤炭、钢铁、建筑建材、化工、"新三样"、小家电、家居、造纸等行业可能存在"内卷式"竞争,是"反内卷"政策重点关注对象[63][66] "内卷式"竞争的表现 - 横向表现为同行业企业在进入阶段的潮涌、扩张阶段的过度投入、销售环节的价格战,如光伏行业部分环节开工率不足50%,企业毛利率持续为负[11] - 纵向表现为供应链生态上的优势企业挤压上下游,如汽车产业链中整车厂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持续攀升,大幅高于美国车企[12][18][20] - 多行业出台减产限产措施和承诺缩短账期,如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宣布7月起集体减产30%,17家重点车企承诺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6][9] "内卷式"竞争的成因 - 宏观根源是供强需弱,中国经济结构从老经济转向新经济,制造业国产化率提速形成强大供给能力,但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依然存在[23] - 微观机制是"市场失灵",包括协调失灵(热门行业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和市场结构性权力失衡(链主或平台企业挤压上下游企业)[26] - 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同质化、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行为也可能导致资源错配,影响市场正常竞争和出清机制[27][29] "反内卷"的目的 - 助力物价合理回升,改善供求关系推动物价回升,如6月汽柴油车整车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光伏设备及电子元器件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PPI同比均改善[31][32] - 促进可持续创新,引导企业良性竞争发挥"逃离竞争"效应,从价格竞争转为价值竞争,避免"中等技术陷阱"[35][36][43] - 从产业转型升级视角看,"反内卷"有助于帮助跨越"中等技术陷阱",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40][43] "反内卷"的政策措施 - 需求侧促消费、惠民生、护出海,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出台,六部门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59] - 供给侧纠正"市场失灵",强化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61][62] - 国际经验借鉴,如日本汽车行业采取地理迁移、劳动力结构调整、标准化生产和"经连会"协同角色应对"内卷",德国打造制造业"隐形冠军"生态[49][50][52][53] 可能受益的行业 - 煤炭、钢铁、建筑建材、化工、"新三样"、小家电、家居、造纸等行业可能存在"内卷式"竞争,是"反内卷"政策重点关注对象[63][66] - 非金属制品、汽车和电气机械业产能利用率下滑严重,更可能面临"内卷式"竞争[63][65] - 轻工制造和建筑材料等领域销售费用增加可能挤出研发投入,显示存在同质化竞争[64]
宏观经济周报(2025年6月16日-6月22日)
搜狐财经· 2025-06-24 02:43
贸易政策与关税 - 美国与英国达成贸易协议一般条款,计划为英国汽车进口设定每年10万辆配额并征收10%关税,同时英国承诺满足美国对钢铝产品供应链安全的要求以换取"最惠国"税率配额 [1] - 韩国对美国可能限制中国芯片制造商获取美国技术表示担忧,目前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享受全面豁免,可无需单独许可向中国工厂运送设备 [2] 货币政策与经济预测 - 日本央行维持政策利率0.5%不变,放缓削减购债步伐,目前每季度减少4000亿日元国债购买 [1] - 美联储连续第四次维持联邦基金利率4.25%-4.50%区间,下调2024年经济增速预测中值从1.7%至1.4% [1] - 英国央行维持关键利率4.25%不变,指出实际GDP增长疲弱且劳动力市场走软 [2] 地缘政治与行业影响 - 伊朗核设施遭袭事件引发中东局势紧张,也门胡塞武装宣布将重新袭击红海美国船只,可能影响航运安全 [2]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呼吁中东冲突降温,强调反对侵犯主权行为,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 [3] 产业政策趋势 - 全球产业政策使用广度显著提升,2022年以来出现超过147项产业计划,政策动机扩展至国家安全、气候变化等领域 [4] -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引发政策工具多样化,但存在违背WTO规则、透明度不足等问题 [4] - 产业政策成功六项建议包括纠正市场失灵、与私营部门合作、鼓励竞争、设置退出机制等 [4] 经济数据与市场表现 - 日本5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1.1%至1.51万亿日元,汽车及部件出口分别下降24.7%和19% [5] - 欧元区6月ZEW经济景气指数升至35.3,德国指数达47.5,较前值大幅上升 [5] - 美国5月零售销售额环比下降0.9%,创2023年3月以来最大降幅,汽车和建筑材料跌幅显著 [5] - 中国住户定期存款余额持续上升,前五个月从113.9万亿增至119.34万亿日元 [6] 汇率与商品价格 - 美元指数近一年累计下跌6.16%,欧元兑美元上涨7.25% [8] - 布伦特原油近一个月上涨15.62%,WTI原油上涨19.15% [12] - LME铜价近一年下跌1.56%,CBOT小麦价格近一个月上涨10.16% [12] -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近一个月上涨25.39%,但近一年仍下跌13.07% [12]
22年前25万美金拍下“巴菲特午餐”,绿光资本艾因霍恩:市场失灵了,现在的价值投资者有点像恐龙……
聪明投资者· 2025-06-12 15:13
市场结构与价值投资挑战 - 当前市场由被动资金、算法交易和散户主导,削弱了价值投资的基础[15][16] - 主动管理基金规模萎缩导致市场缺乏估值修复力量,价值投资者成为"稀有物种"[13][14] - 绿光资本坚持传统价值投资方法,核心策略是买入被低估公司并做空高估股票,即使无人发现价值,分红和回购也能提供合理回报[12][17][18] 绿光资本发展历程 - 1996年创立初期管理规模仅140万美元,前两年回报率达37%和50%以上[64][66][67] - 2000-2019年期间封闭运作,2021年因规模问题重新开放募资[69][71] - 历史年化回报13%(税后12%),但2015年后遭遇困境,包括SunEdison投资失误导致重大亏损[2][72][73] 当前投资组合与策略 - 2024年持仓包括黄金、Brighthouse Financial人寿保险、Core Natural Resources煤炭公司及做空美元头寸[5] - 采用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的仓位和净敞口,保持谨慎等待重大机会[7][9] - 债券投资集中在困境机会,但指出信用周期已长期缺席[22][24] 宏观经济观点 - 认为美国财政政策长期不合理,36万亿美元债务问题将反映在美元贬值上[26][28] - 持续增持黄金和通胀互换产品,认为美联储应对通胀行动过慢[30][31][33] - 关税政策实质是累退税,推高商品价格并主要影响中低收入群体[24][25] 投资方法论 - 强调及时纠错的重要性,即使研究充分仍有30-35%判断错误率[95][96] - 建议个人投资者采用股票+现金+黄金的分散组合[92][93] - 招聘更看重投资理念一致性而非学历背景,偏好有经验的分析师[88][89] 巴菲特影响与差异 - 2003年以25万美元竞得巴菲特午餐,系统研究其投资方法[41][43] - 尝试复制伯克希尔保险浮存金模式,但坚持证券投资而非企业收购[4][20][21] - 被《巴伦周刊》列为6家伯克希尔模仿者之一[5]
22年前25万美金拍下“巴菲特午餐”,绿光资本艾因霍恩:市场失灵了,现在的价值投资者有点像恐龙……
聪明投资者· 2025-06-12 15:12
市场结构与价值投资挑战 - 当前市场由被动资金、算法交易和散户主导,削弱了价值投资的基础[15][16] - 主动管理基金规模萎缩导致市场定价效率下降,被低估股票更难被发现[13][14] - 绿光资本坚持传统基本面研究,成为少数仍采用深度价值策略的机构[1][17] 绿光资本投资策略与表现 - 核心策略为多空结合,寻找被低估公司并做空高估标的,历史年化回报13%[12][24] - 2015年后遭遇困境,因SunEdison投资失误和市场风格转变导致规模缩水[2][72] - 当前持仓包括黄金、Brighthouse Financial等防御性资产,年内回报5%[5][28] 宏观经济观点 - 认为美联储应对通胀迟缓,通过黄金和通胀互换对冲风险[29][30][31] - 预计降息次数将超市场预期,因经济持续放缓[33][25] - 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达36万亿美元构成长期隐患[26][28] 投资方法论 - 强调即使估值不修复,分红和回购也能提供合理回报[17][18] - 采用"保险浮存金"模式,通过再保险公司获取长期资金[4] - 典型持仓周期数年但不追求永久持有,债券投资集中于困境机会[20][22] 行业演变与职业发展 - 指出传统研究团队因费用压力被裁减,市场研究深度下降[13][14] - 招聘偏好有经验的分析师,注重投资理念契合度[88][89] - 建议年轻人选择能发挥核心优势的领域,而非盲目进入投资业[85][86] 资产配置建议 - 推荐股票+现金+黄金的多元化组合以应对市场波动[92][93] - 强调及时纠错的重要性,顶级投资者决策正确率仅65-70%[94][96] - 企业回购和战略买家或将成为未来估值发现的重要力量[8]
市场永不失灵:市场的新认识
搜狐财经· 2025-06-05 02:51
市场自组织理论 - 研究突破传统"市场失灵"认知,提出市场作为自组织系统具备动态适应性、自我修复与创新驱动机制的核心观点 [1] - 构建"市场-制度-政府"协同分析框架,强调市场失灵源于制度缺陷、权力干预等外部因素而非内生缺陷 [1][12] - 市场通过涌现秩序、自适应学习与自我修复三大核心能力实现资源配置,如比特币价格形成机制与疫情期口罩产能快速扩张案例 [13] 传统理论批判 - 指出新古典经济学静态均衡框架存在理想化假设脱离现实、忽视动态演化及政市关系认知偏差三大缺陷 [6][7] - 单学科视角导致对市场非线性、自组织特性认知不足,如2008年金融危机中传统理论无法解释风险链式反应 [8] - 将行政垄断、政策波动等外部干预导致的资源错配错误归因于市场机制,如中国光伏产业补贴退坡引发全行业亏损案例 [1][22] 行业竞争动态 - 动态竞争理论揭示垄断具有暂时性,微软被苹果谷歌超越印证"创造性破坏"机制有效性 [15][30] - 多层次竞争体系推动创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垂直协同与移动操作系统生态竞争案例 [16][17] - 平台经济通过双向评价机制实现自组织治理,网约车平台司机评分系统提升接单率 [18][35] 数字经济治理 - 数据产权模糊制约市场效率,某社交平台因数据侵权被处巨额罚款凸显制度供给滞后 [20] - 区块链智能合约将供应链金融结算周期从45天压缩至实时,技术赋能解决信任难题 [24][34] - 欧盟《数字市场法案》强制平台互操作性,为制度创新提供范本 [40] 政策框架重构 - 主张政府角色从干预者转向制度构建者,聚焦产权界定、反垄断执法与数字基建投入 [40][41] - 市场化政策工具优于行政干预,新加坡水定价机制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5% [26][42] - 建立"诊断-机制-工具-评估"闭环体系,避免将产能过剩等市场调整过程误判为失灵 [42]
巴西央行货币政策主管Nilton David:巴西雷亚尔和风险资产之间有一种天然的相关性。我们在市场失灵的时候会采取行动。没有设定汇率目标。
快讯· 2025-05-20 01:25
巴西央行货币政策观点 - 巴西雷亚尔与风险资产存在天然相关性 [1] - 央行在市场失灵时会采取干预行动 [1] - 央行未设定具体的汇率目标水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