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链
搜索文档
第三届链博会首次设置创新链专区,14家机构和企业将参展|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6-17 14:04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链博会将于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 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 [2] - 650多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 涉及7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 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过65% [2] - 境外参展商占比35% 欧美参展商占境外总数的50% 美国参展商数量较上届增长15% 其中60%为世界500强企业 [2] - 参展商带来5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 实际参展商总数达1200家 [2] - 100余家境外机构确认组团观展洽谈 较上届增长30% 2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将参会交流 [2] - 预计线上线下观展专业及社会观众超20万人次 [2] 创新链专区 - 本届链博会首次设置创新链专区 14家机构和企业参展 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机构及中国主管部门 [3] - 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展示覆盖68万条存量专利的高校与科研机构专利盘活系统 [3] - 工信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将展示创新产品应用的"一条龙"迭代场景 [3] - 中国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深交所科教中心三大交易机构将展示交易系统及成功案例 [3] - 创新链专区旨在推动实验室成果与产业对接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激活"沉睡"专利资源 [3]
华创医药周观点:2025Q1实体药店市场分析2025/05/24
华创医药组公众平台· 2025-05-24 13:57
行情回顾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1.92%,跑赢沪深300指数2.10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位 [5] - 本周涨幅前十名股票为三生国健、海辰药业、舒泰神、永安药业、一心堂、一品红、*ST赛隆、睿智医药、海森药业、海翔药业 [5] - 本周跌幅前十名股票为威高血净、倍益康、新赣江、拱东医疗、锦好医疗、拓新药业、欧康医药、天目药业、金河生物、花园生物 [5] - 三生国健本周涨幅达99.96%,主要原因为子公司三生制药与辉瑞签署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的全球授权协议 [69] 板块观点和投资主线 - 医药板块当前估值处于低位,公募基金对医药板块配置也处于低位,对2025年行业增长保持乐观 [9] - 创新药行业正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换,看好国内差异化和国际化管线 [9] - 医疗器械领域影像类设备招投标量回暖明显,家用医疗器械受益补贴政策,骨科集采后恢复较好增长 [9] - 创新链(CXO+生命科学服务)海外投融资持续回暖,国内投融资有望触底回升,25年有望重回高增长 [9] - 特色原料药行业成本端有望改善,估值处于近十年低位,建议关注重磅品种专利到期带来的新增量 [9] 药房市场分析 - 2025Q1中国实体药店累计规模1406亿元,同比下滑6.1% [15] - 药品占比82.8%,较2024年同期上升1.1个百分点,保健品份额下降0.8个百分点 [21] - 处方外流或提速,"门诊统筹+互联网处方"成为较优解,电子处方流转平台逐步建成 [14] - 竞争格局有望优化,B2C、O2O增速放缓,上市连锁药房优势显著 [14] 创新药进展 - 诺诚健华血液瘤布局全面,BTK抑制剂奥布替尼一线治疗CLL/SLL的NDA已获受理 [40] - 自免领域布局多款差异化小分子药物,奥布替尼治疗ITP已推进至III期 [40] - 艾力斯1类创新药拘修酸戈来雷塞片获批,用于KRAS G12C突变型晚期NSCLC [68] 医疗器械发展 - 医学影像设备市场逐渐好转,25年1月市场规模同比增长47.82% [43] - 神经介入领域渗透率和国产化率双低,集采利好国产头部厂家 [49] - 外周介入产品借助集采实现快速放量,创新产品组合驱动长期增长 [49] 行业事件 - 三生制药与辉瑞签署协议,授予PD-1/VEGF双抗SSGJ-707全球权益,首付款12.5亿美元 [67] - 美敦力宣布将糖尿病业务拆分为独立上市公司 [68] - 国家药监局批准艾力斯KRAS G12C抑制剂戈来雷塞片上市 [68]
华创医药周观点:国内TAVR赛道近况更新2025/05/17
华创医药组公众平台· 2025-05-17 11:57
行情回顾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1.37%,跑赢沪深300指数0.26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0位 [5] - 本周涨幅前十名股票为拓新药业(45.03%)、交大昂立(35.59%)、永安药业(32.05%)、森萱医药(23.85%)、哈三联(23.84%)等,主要受新冠相关概念、要约收购、产品涨价等因素驱动 [5][68] - 本周跌幅前十名股票为*ST苏吴(-14.76%)、金凯生科(-7.25%)、泽璟制药-U(-7.18%)等,主要受董事长被立案调查、股东减持等事件影响 [5][68] 医药板块整体观点 - 当前医药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公募基金(剔除医药基金)对医药板块配置比例较低,考虑到美债利率等宏观环境改善及大品种拉动效应,对2025年行业增长保持乐观 [9] - 投资机会将呈现百花齐放格局,重点关注创新药、医疗器械、创新链(CXO+生命科学服务)、医药工业等细分领域 [9] 创新药领域 - 国内创新药行业正从数量逻辑(me-too速度)向质量逻辑(BIC/FIC数量及BD金额)转换,进入产品为王阶段 [9] - 2025年建议关注具备差异化管线和国际化能力的公司,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 [9] - 诺诚健华在血液瘤领域布局6款产品,BTK抑制剂奥布替尼新增适应症有望推动销售增长,自免领域布局多款差异化小分子药物,有望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39] 医疗器械领域 - 医学影像设备招投标量明显回暖,家用医疗器械受益补贴政策,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鱼跃医疗等 [9][44] - 骨科集采后恢复较好增长,神经外科集采后放量和进口替代加速,关注爱康医疗、春立医疗、迈普医学等 [9][40] - TAVR赛道保持较快增长,2024年国内手术量达17232例(+14%),渗透率仍有巨大提升空间,关注沛嘉医疗、心通医疗、启明医疗等 [11][12][16] 创新链(CXO+生命科学服务) - 海外生物医药投融资持续回暖,国内投融资有望触底回升,创新链产业周期趋势向上 [49][54] - CXO板块订单面已现改善,预计25年重回高增长,重点关注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 [54] - 生命科学服务行业需求复苏,供给端出清持续,长期国产替代空间大,并购整合有望加速 [55] 医药工业领域 - 特色原料药行业成本端改善,估值处于十年低位,关注同和药业、天宇股份等 [9][61] - 专利悬崖带来增量机会,2019-2026年全球近3000亿美元原研药专利到期,仿制药替代空间达298-596亿美元 [59][61] - 原料制剂一体化企业优势明显,关注华海药业等进入业绩兑现期的公司 [61] 行业热点事件 - 艾伯维c-Met靶向ADC药物Teliso-V获FDA批准,用于治疗c-Met过表达NSCLC [64] - 百济神州启动BTK PROTAC药物BGB-16673头对头Pirtobrutinib的Ⅲ期临床 [65] - 石药集团与Cipla达成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美国商业化协议,潜在里程碑付款达10.25亿美元 [66]
长三角“超级环线”经济与大湾区双向奔赴互动发展
上海证券报· 2025-05-12 02:27
长三角"超级环线"经济 - 长三角正在形成高铁、科创(产业)、水运三大"超级环线"经济,加速区域一体化发展 [3] - 高铁"超级环线"串联上海、南京、合肥、杭州4座中心城市,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动 [3] - 高铁环线连接7条高铁线路,推动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区域融合 [3] 高铁"超级环线" - 2024年6月首条环线开通运营,实现沪苏浙皖四省"连线成圈" [3] - 促进区域内从"空间一体化"向"功能一体化"升级,实现同城化协同发展 [3] 科创(产业)"超级环线" - 由G60科创走廊与沪-宁-合产业创新带构成,形成"廊-带-圈"结构 [4] - 已建立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集成电路产业圈等专业化分工体系 [4] 水运"超级环线" - 由江淮运河、长江、淮河、京杭运河构成"井字形"多式联运网络 [4] 区域协同发展 - 长三角与大湾区通过高铁网实现知识、技术、资金等要素双向流动 [5] - 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张江、大湾区)协同创新,共享科技基础设施 [5] - 沪深港合作推动金融产品组合,促进科创、产业、人才、资金跨区域融合 [5] 产业合作 - 在AI、芯片、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领域实现差异化布局和优势互补 [5] - 通过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推动产业链组链、延链、嵌链式发展 [5]
2025苏州全球招商大会4月26日开幕
苏州日报· 2025-04-23 07:16
为全面展现苏州的经济活力、创新动力、城市魅力和投资潜力,擦亮"投资苏州、赢得未来"的金字 招牌,向全球投资者创业者抛出橄榄枝,2025年苏州将接续举办全球招商大会。2025苏州全球招商大会 拟于4月26日至27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有一批项目将在此次大会上签约,并举行以产业链、创 新链、资金链等供应链对接为主题的配套活动。 苏州始终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多措并举面向全球拼抢一流资源要素,近年来已成功签约 落地一大批优质外资项目。2024年,苏州实现生产总值2.6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 加值4.70万亿元,进出口总额2.62万亿元,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超2000个、总投资超8500亿元,全 市实际使用外资达51.75亿美元、位居全省第一。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活动成功举办、国家级 经开区综评"九连冠",连续12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苏州开放合作进一步深 化。 在去年的全球招商大会上,费森尤斯医药用品有限公司签约的透析器生产线将于今年底投入使用, 项目总投资7000万美元,达产后年新增产值4亿元。预计2026年能够生产1000万只透析器,2029年后年 产 ...
华创医药周观点:对美关税反制,国产白蛋白市场展望2025/04/19
华创医药组公众平台· 2025-04-19 21:41
行情回顾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下跌0.40%,跑输沪深300指数0.99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2位 [4][5] - 本周涨幅前十名股票包括双成药业(47.07%)、立方制药(47.07%)、舒泰神(30.27%)等,跌幅前十名包括*ST吉药(-50.67%)、哈三联(-19.10%)等 [4][5][73] - 医药板块个股表现分化明显,部分个股如双成药业、立方制药涨幅超40%,而*ST吉药因退市风险跌幅超50% [73] 板块整体观点 - 当前医药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公募基金(剔除医药基金)对医药板块配置处于低位,对2025年行业增长保持乐观 [9] - 创新药行业正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换,进入产品为王阶段,重点关注恒瑞、百济等具备差异化管线和国际化能力的公司 [9] - 医疗器械领域设备招投标量回暖明显,家用医疗器械受益补贴政策,骨科集采后恢复较好增长 [9][45] - 创新链(CXO+生命科学服务)海外投融资持续回暖,国内有望触底回升,产业周期趋势向上 [9][52][57]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创新药 - 看好国内创新药行业向BIC/FIC产品转型,重点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 [9] - 百济神州索托克拉片拟纳入优先审评,临床前数据显示其效力较维奈克拉高10倍以上 [72] 医疗器械 - 医学影像设备招投标明显好转,24Q4市场规模大幅增长,25年1月同比增长47.82% [49] - 骨科集采后国产替代加速,头部企业拓展产品矩阵,关注春立医疗、爱康医疗等 [45] - 低值耗材海外去库存影响出清,新客户订单上量,维力医疗外销收入持续高增长 [50][51] 血制品与白蛋白市场 - 中国白蛋白市场规模约235亿元,进口占比达73%,对进口依存度高 [12][30] - 美国进口白蛋白关税升至125%,理论上报关价已逼近成本线(110-146元),供给可能减少 [15][16] - 国产白蛋白短期迎来进口替代窗口,中期可能阶段性供不应求,长期增长需静丙拉动 [30][31][33] - 重组白蛋白研发进展顺利,禾元生物产品已递交上市申请,成本有望降至7-10元/g [39][42][43] 中药与药房 - 中药板块关注基药目录、国企改革主线,推荐昆药集团、康缘药业等 [12][64] - 药房板块受益处方外流提速和竞争格局优化,推荐老百姓、益丰药房等 [12][59] 医疗服务 - 反腐+集采净化市场环境,民营医疗竞争力提升,推荐固生堂、爱尔眼科等 [12][60] 行业与个股事件 - 强生预计中国关税反制将对其医疗技术部门造成4亿美元冲击 [70] - 礼来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orforglipron III期研究达到主要终点,受试者平均减重7.9% [71] - 立方制药产品获批、舒泰神BD预期等推动股价上涨,*ST吉药因退市风险大幅下跌 [73] 数据图表摘要 - 中国白蛋白市场规模2024年约235亿元,同比下滑8.4% [11][12] - 进口白蛋白院内挂网价约360-370元/瓶,院外价格中枢低于国产产品 [19][22] - 全球血制品市场中白蛋白占比从1977年47%降至2023年约30%,静丙成为主要驱动力 [34][38] - 禾元生物重组白蛋白II期临床显示非劣效于阳性对照,生产成本有望降至7-10元/g [41][43]
苑东生物20250406
2025-04-15 22:30
行业与公司概览 **涉及行业**:医药行业(创新药、IVD、高值耗材、中药、原料药、医疗服务、CXO、生命科学服务、传统药企) **涉及公司**:归创通桥、昆耀集团、威高、大博、三友、春立、艾康、惠泰医疗、爱博医疗、迈普医疗、微芯生物、恩华药业、华东医药、信立泰、海思科、院东新药、康龙化成、凯莱英、药明康德、爱尔眼科、华夏眼科、普瑞眼科 --- 核心观点与论据 **创新药与关税影响** - 中国医药行业对美国出口量较小,关税影响有限,甚至可能利好国内替代[2] - 创新药以BD(授权合作)为主,关税对IP授权模式无直接影响[6] - 进口药品占中国市场约2000亿(欧美日为主),若关税导致进口药涨价,国产替代空间将扩大(2024年国内创新药增速55%)[4] - License-out模式不受关税影响,因授权方仅收取销售分成(双位数比例),不涉及生产环节[6] **医疗器械与高值耗材** - **设备类**:反腐后招标恢复,影像类大型设备放量,关注联影、开立、奥华、麦瑞等[9] - **IVD**:国产发光设备渗透率仅30%(进口占70%),看好迈瑞、新产业、安图等国产龙头[10] - **骨科耗材**:集采出清完成,威高、大博、三友等进入新成长阶段[11] - **眼科设备**:全飞秒4.0技术推广,关注爱尔眼科、华夏眼科、普瑞眼科[21] **中药与流通板块** - **中药**:昆耀集团估值16倍(2025年利润预期7.5-8亿),渠道整合后业绩或超预期[13] - **药店**:2025年预期PE 16倍(历史8%分位),毛利率回升+租金下降驱动利润改善[14] - **流通**:一丰药房PE 17倍,大森林16倍,老百姓18倍,政策受益[15] **原料药与政策变化** - 国家药监局新规:三类仿制药首仿企业获3年数据保护期,减少重复临床(原费用2000万/家,未来或降至500万/家)[16][19] - 头部企业(如康龙化成、凯莱英)受益于订单增长(2024年新签订单增速20%+)[26] **CXO与生命科学服务** - **CXO**:海外投融资回暖(2025年1月同比+66%),国内连续5个月环比增长[23] - **生命科学服务**:毕得医药收购CombiBlocks,行业并购潮开启[27] **传统药企创新管线** - **院东新药**:阿片解毒剂国际化进展(2024年收入预期+20%),NGF单抗(非成瘾性镇痛)进入临床[34][38] - **恩华药业**:政策纠偏+一吨米纸续约落地,估值修复机会[29] --- 其他重要信息 - **美股医药波动**:Biotech跌幅大,但中国资产(药企、保财)更具吸引力[8] - **消费医疗**:眼科需求释放(如屈光手术),技术迭代推动单价回升[21] - **汇率影响**:出口型CXO企业受益于美元升值(2024Q4汇兑收益)[24] --- 数据与单位 - 中国药品市场规模:进口药2000亿(欧美日主导)[3] - 创新药增速:2024年中报55%[4] - 海外投融资金额:2025年1月30.4亿美元(同比+66%)[23] - 药店并购估值:0.3-0.4倍PS[14]
华创医药周观点:神经介入行业近况更新2025/03/15
华创医药组公众平台· 2025-03-15 14:44
神经介入行业近况更新 - 全球25岁以上人群终生卒中风险为24.9%,东亚地区风险最高达38.8%,中国2021年脑卒中发病人数达517万人,预计2026年和2032年将分别增长至605万人和724万人[16][17][18] - 神经介入手术渗透率显著提升:中国出血性脑卒中手术渗透率从2015年2.9%提升至2023年13.8%,缺血性脑卒中从0.3%提升至6.2%,但仍远低于美国65.3%的水平[21][23][25] - 国产化率快速提升:神经介入器械国产化率从2020年11%提升至2024H1的26%,其中微创脑科学市场份额从4%提升至9.09%[23][24] -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7-2022年神经介入治疗耗材市场规模以16%的CAGR从32.2亿元增长至66.8亿元[25] - 集采推动行业变革:神经介入产品集采平均降幅46%-71%,但头部企业收入仍保持快速增长,2020-2023年微创脑科学、归创通桥、沛嘉医疗、心玮医疗、赛诺医疗的CAGR分别为44%、168%、88%、149%、33%[28][29][30] 医药板块整体观点 - 医药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公募基金配置比例低,对2025年行业增长保持乐观[13] - 创新药行业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换,关注国内差异化和海外国际化管线[13] - 医疗器械领域关注影像类设备招投标回暖、发光集采加速进口替代、骨科集采后恢复增长、神经外科创新产品放量[13] - CXO行业海外投融资回暖,订单和业绩有望逐步改善,25年或重回高增长[13][48][49] - 中药行业关注基药目录、国企改革和OTC龙头企业[13][55] - 药房板块受益处方外流提速和竞争格局优化,估值处于历史底部[13][53] 重点公司推荐 - 神经介入领域建议关注微创脑科学、归创通桥、沛嘉医疗、心玮医疗、赛诺医疗[36] - 医疗器械推荐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维力医疗、春立医疗、爱康医疗等[40][43] - 创新药推荐诺诚健华,其血液瘤布局全面,自免领域开启第二成长曲线[35][37] - CXO推荐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康龙化成、凯莱英、泰格医药等[49] - 中药推荐昆药集团、康缘药业、康恩贝、片仔癀、同仁堂等[55] - 药房推荐老百姓、益丰药房、大参林、漱玉平民等[53]
华创医药周观点:AED行业近况更新2025/03/08
华创医药组公众平台· 2025-03-08 16:07
行情回顾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1.08%,跑输沪深300指数0.03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8位 [4] - 本周涨幅前十名股票包括热景生物、贝瑞基因、安必平等,涨幅最高为34.39% [3][4] - 本周跌幅前十名股票包括江苏吴中、百利天恒-U、四环生物等 [4] 整体板块观点与投资主线 - 当前医药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公募基金(剔除医药基金)对医药板块的配置处于低位,对2025年医药行业增长保持乐观 [7] - 投资机会上认为有望百花齐放,考虑到美债利率等宏观环境因素的积极恢复以及大领域大品种对行业的拉动效应 [7] 细分领域观点与投资建议 创新药 - 看好国内创新药行业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换,迎来产品为王的阶段 [7] - 2025年建议更加重视国内差异化和海外国际化的管线,看好最终能够兑现利润的产品和公司 [7] - 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贝达药业、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公司 [7] 医疗器械 - 国务院2024年3月发布的设备更新政策正在加速推进,各地方陆续出台具体更新方案,关注订单落地后给相关公司带来的业绩增量 [7] - IVD关注集采弹性和高增长 [7] - 高值耗材关注电生理赛道和骨科赛道 [7] - 低值耗材处于低估值高增长状态,国内受益产品升级及渠道扩张、海外订单逐季度恢复 [7] - 医保控费等环境下,ICL渗透率有望提升 [7] 创新链(CXO+生命科学服务) - 海外投融资有望持续回暖,国内投融资底部盘整有望触底回升,创新链浪潮正在来临,底部反转正在开启 [7] - CXO产业周期或趋势向上,目前已传导至订单面,有望逐渐明显传导至业绩面,25年有望重回高增长车道 [7][53] - 生命科学服务行业需求有所复苏,供给端出清持续,相关公司有望在进入投入回报期后带来高利润弹性 [7] 中药 - 基药目录颁布虽有迟到但预计不会缺席,考虑到独家基药增速远高于非基药,预计未来市场会反复博弈基药主线 [12] - 国企改革方面,2024年以来央企考核体系调整后将更重视ROE指标,有望带动基本面大幅提升 [12] - 建议关注昆药集团、康缘药业、康恩贝等公司 [12] 药房 - 展望2025年,考虑到处方外流+格局优化等核心逻辑有望显著增强,结合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坚定看好药房板块投资机会 [12] - 处方外流或提速,"门诊统筹+互联网处方"已成为当下处方外流的较优解 [12] - 竞争格局有望优化,上市连锁具备显著优势,线下集中度稳步提升趋势明确 [12] 医药工业(特色原料药) - 特色原料药行业成本端有望迎来改善,估值已处于近十年低位,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成长周期 [7] - 建议关注重磅品种专利到期带来的新增量和纵向拓展制剂逐步进入兑现期的企业 [7][66] - 建议关注同和药业、天宇股份、华海药业等公司 [7] AED行业深度分析 行业概况与市场空间 - AED能显著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采用AED方式进行抢救患者生存率为54.2%,远高于CPR的14.8% [12] - 2022年全球AED市场规模为113.1亿元,预计2028年增长至161.2亿元,期间CAGR预计为6.1% [25] - 2024年我国AED采购金额为6.00亿元,采购数量为3.89万台 [25] - 以我国14亿人口测算,未来AED配置数量应达到140-280万台,对应远期市场规模超千亿 [25] 政策支持 - 国家层面定下整体政策基调,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 [16] - 自2019年以来,国家层面支持政策频出,2023年《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继续支持AED产业发展 [16] - 地方层面积极推出相关配置标准,如深圳2023年发布规范,明确AED服务辐射半径要求 [19][20] 竞争格局 - 我国AED市场进口垄断曾经较为严重,十年前海外企业占据近80%市场 [29] - 2024年我国AED行业国产化率为79.00%,市场竞争格局高度集中 [27][29] - 迈瑞医疗为国产AED绝对龙头,2024年市占率为47.74% [27][36] 发展趋势与投资逻辑 - 随着AED普及率持续提升,耗材周期性更换需求预计创造增量市场空间 [35] - AED电极片价格在2000元左右,电池价格800-5000元不等,电极片和电池的有效期在2-6年不等,形成周期性更换需求 [32][35] - 院内除颤仪向功能更丰富、应用场景更分化方向发展 [30] - 院外除颤仪普及率持续提高,稳定性持续提升,设备状态实时监控成为发展趋势 [30] 重点公司分析 迈瑞医疗 - 是国产AED绝对龙头,2024年市占率为47.74% [27][36] - AED产品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从开机到放电仅需耗时7秒 [3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迈瑞AED产品在中国地区累计成功救治302名公共场所心脏骤停患者 [36] 鱼跃医疗 - 2017年通过全资收购德国普美康切入AED业务 [37] - 近几年公司以AED为代表的急救业务收入皆维持在亿元以上的水平 [38] - 2025年3月,公司AED产品已获得欧盟MDR认证,对全球市场业务开展带来积极促进作用 [37] 行业热点事件 - 3月3日,艾伯维与Gubra达成协议共同开发潜在治疗肥胖症的同类最佳长效胰淀素类似物,艾伯维将支付3.5亿美元预付款及高达18.7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69] - 3月5日,4C Medical完成1.75亿美元D轮融资,由波士顿科学领投,用于加速其核心产品AltaValve的临床开发和商业化 [70] - 3月6日,Neurotech Pharmaceuticals宣布FDA已批准Encelto用于治疗2型黄斑毛细血管扩张症,是该领域首个且唯一获得FDA批准的药物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