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入主
搜索文档
广州轻工独家回应“入主泰慕士”:泰慕士将成轻工集团纺织服装板块唯一上市平台
广州日报· 2025-06-12 11:28
广州国资拟入主泰慕士 - 广州轻工集团拟通过股份转让成为泰慕士控股股东 持股比例达29 99% [2][3] - 交易完成后广州市人民政府将成为泰慕士实际控制人 [3] - 交易价格及主要条款尚未最终确定 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3] 战略合作背景与目标 - 合作是广州轻工集团落实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及制造业立市要求的具体实践 [2] - 泰慕士将成为广州轻工集团纺织服装产业板块唯一上市平台 [2] - 双方旨在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业务重构 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 业务协同规划 - 广州轻工集团将利用渠道网络为泰慕士拓展市场空间 优先倾斜商业机会与订单资源 [2] - 借助集团品牌影响力及纺织公司链主优势 提升泰慕士国内外品牌知名度 [2] - 计划联合策划广东时装周等营销活动增强市场竞争力 [2] 公司基础信息 - 泰慕士成立于1992年 主营针织面料及服装研发生产 客户包括迪卡侬 森马 安踏等知名品牌 [3] - 广州轻工集团为广州市属工贸合一企业 广州市政府持股90 03% 广东省财政厅持股9 97% [3]
海王生物终止控股权变更,广东国资“接盘”未果
格隆汇· 2025-06-07 12:59
控股权变更终止 - 海王生物终止筹划近三年的控股权变更计划 引入广东省属国有资本的重组努力暂时告一段落 [1] - 公司与控股股东海王集团及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无条件解除股份转让协议及表决权放弃协议 同时终止定向增发计划 [4] - 海王集团将无息退还丝纺集团此前支付的1000万元意向金 [4] - 原计划通过分步操作实现国资入主 广东省人民政府将成为新的实际控制人 [4] - 终止原因未披露具体细节 公告强调系各方友好协商决定且互不追责 [4] 财务表现 - 海王生物已连续三年亏损 2022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额超过37亿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4.38%至2372万元 扣非后实际亏损7474万元 [4] - 资产负债率攀升至89.76% 显著高于医药流通行业平均水平 [6] - 短期债务规模达130.43亿元 账面广义货币资金仅45.65亿元 [6] - 应收账款规模达153.67亿元 相当于当期营业收入的200%以上 [6] 经营挑战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涉及109起应收账款相关诉讼 涉案金额超过5.35亿元 [7] - 历史并购形成的商誉仍存减值压力 2023年计提商誉减值超过8亿元 2024年预计继续计提4亿至5.7亿元 [7] - 医药商业流通板块占收入六成以上 在医保控费、带量采购政策深化背景下利润空间被持续压缩 [7] - 医疗机构资金压力传导至供应链 导致应收账款周转效率降低 [7] 未来发展 - 公司将继续寻求战略合作机会 与有意向的国资主体洽谈股权合作 [8] - 计划聚焦医疗器械板块的资源整合与市场拓展 优化产业布局和深化战略合作 [8] - 海王集团仍为公司控股股东 终止事项未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影响 [8]
獐子岛5.22亿元定增背后:业绩持续下滑下财务压力巨大 国资能否重塑增长引擎?
新浪证券· 2025-05-27 18:28
定增方案与国资控制权提升 - 公司拟以3.09元每股价格向海发集团定向发行股票 募资总额不超过5.22亿元 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 [1] - 发行完成后 海发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从15.46%提升至30%以上 表决权从22.49%提升至37.37% [1] - 海发集团为大连市国资委控制企业 定位公司为海洋渔业核心平台 目标为"巩固行业龙头企业地位 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海洋渔业产品特色品牌" [1][6] 公司经营困境与财务压力 - 2014-2024年11年中有6年亏损 2023年营收下滑16.98% 归母净利润858.82万元 2024年营收继续下滑5.66% 亏损2191.26万元 [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1.13亿元 资产减值损失达3636.32万元 存货规模7.15亿元占总资产超30% [3] - 资产负债率持续95%左右 2025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5.84亿元 短期有息负债19.24亿元 现金短债比仅0.3 [4] 历史问题与业务萎缩 - 2014-2019年多次发生"扇贝跑路"事件 2020年被证监会认定2016-2017年虚增利润1.3亿元 虚减利润2.78亿元 [2] - 当前水产养殖 加工 贸易三项业务收入仅为2017年高峰期的56% 55% 27% [3] - 养殖效率低下 环境变化导致存货损耗率高 2024年因高温及海水盐度偏低造成浮筏产品养殖亏损 [3] 国资入主后的战略调整 - 推进多元化布局 新增海洋预制菜 营养滋补食品 休闲食品等业务 计划从扇贝单一品种转向扇贝+海参双轮驱动模式 [6] - 获得大连市政府支持 享受借新还旧和贷款基准利率优惠政策 定增是优化资本结构关键步骤 [6] - 短期仍需优先解决财务压力 长期增长引擎重塑效果有待观察 [7]
亿晶光电控股股东股份将被“清仓”拍卖 此前曾多次流拍
新浪证券· 2025-05-27 16:27
控股股东股权变动 - 控股股东深圳市唯之能源有限公司持有的2亿股无限售流通股将被司法拍卖 占控股股东所持股份的100% 占公司总股本的16 90% [1] - 若拍卖成功 唯之能源将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化 [1] - 拍卖原因是唯之能源涉及7起诉讼案件 担保债务违约本金合计约58 03亿元 [2]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巨亏20 90亿元 营收同比下滑57 07% [3] - 2025年一季度继续亏损5314万元 资产负债率高达92 8% 流动比率仅0 99 [3] - 常州基地5GW PERC电池产能和滁州7 5GW TOPCon电池产能已全线停产 组件产能利用率仅40% [3] 行业环境与经营挑战 - 光伏行业供需失衡 技术迭代加速 PERC技术被淘汰 TOPCon产能过剩 [3] - 公司N型TOPCon技术产业化进度滞后于行业头部企业 [5] - 公司涉及22起未披露诉讼 叠加控股股东债务问题 可能引发更多法律纠纷 [5] 控制权变更潜在影响 - 当前市场猜测呼和浩特国资可能介入 近期三位具有呼和浩特国资背景的人士被提名为董事 [4] - 国资注入或能缓解公司资金压力 推动技术升级 [4] - 若拍卖再次流拍 控制权的不确定性将加剧经营风险 [4] 历史拍卖情况 - 2025年2月唯之能源持有的5469 62万股 占总股本4 61% 因无人出价流拍 [2] - 此前股权多次流拍显示市场对公司资产价值存疑 [5]
科德教育:控股权变更,国资入主-20250522
信达证券· 2025-05-22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上次评级也是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控股权变更国资入主,若完成吴贤良持股比例从27.6%降至4%,中经和道股权比例增至23.6%成控股股东,十堰市国资委成实际控制人 [6] - 油墨业务或将剥离,教育业务有望保留,设25 - 27年三年过渡期,油墨业务整合至色彩科技独立核算并完成剥离,教育业务维持原有管理模式 [6]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十堰市国资委,未来油墨业务剥离后将成单一教育业务上市公司,背靠国资委有望受益其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能力,考虑油墨业务未剥离,暂维持25 - 27年1.61/1.85/2.10亿元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6] 相关目录总结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771|795|828|913|999| |增长率YoY %|-2.9%|3.1%|4.1%|10.3%|9.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39|145|161|185|210| |增长率YoY%|83.6%|4.7%|10.8%|15.3%|13.5%| |毛利率%|33.3%|33.4%|33.6%|34.3%|34.8%| |净资产收益率ROE%|15.6%|15.5%|15.8%|16.7%|17.3%| |EPS(摊薄)(元)|0.42|0.44|0.49|0.56|0.64| |市盈率P/E(倍)|38.40|36.67|33.10|28.71|25.30| |市净率P/B(倍)|6.00|5.68|5.23|4.79|4.38| [5]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585|651|766|893|1024| |货币资金(百万元)|294|350|453|551|652| |应收票据(百万元)|77|67|70|77|85| |应收账款(百万元)|118|120|125|138|151| |预付账款(百万元)|2|2|2|2|2| |存货(百万元)|53|61|61|63|65| |其他(百万元)|41|51|55|61|69|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577|563|547|542|546|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146|193|213|233|253| |固定资产(合计)(百万元)|161|137|111|85|59| |无形资产(百万元)|45|43|42|40|38| |其他(百万元)|224|189|181|184|196| |资产总计(百万元)|1161|1214|1313|1435|1569| |流动负债(百万元)|259|266|281|307|334| |短期借款(百万元)|0|0|0|0|0| |应付票据(百万元)|20|18|19|21|22| |应付账款(百万元)|78|82|85|93|101| |其他(百万元)|160|165|176|193|210|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21|16|21|26|31| |长期借款(百万元)|0|0|0|0|0| |其他(百万元)|21|16|21|26|31| |负债合计(百万元)|280|282|302|333|365|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 - 4| - 4| - 6| - 8| - 1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886|936|1017|1110|1215|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1161|1214|1313|1435|1569| [7]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771|795|828|913|999| |营业成本(百万元)|515|530|550|600|651| |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5|4|4|4|4| |销售费用(百万元)|31|25|25|28|31| |管理费用(百万元)|48|49|50|55|60| |研发费用(百万元)|17|17|18|20|21| |财务费用(百万元)| - 1| - 2| - 3| - 4| - 4| |减值损失合计(百万元)| - 1| - 1|0|0|0|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5|6|10|13|17| |其他(百万元)|0|3|4|4|4| |营业利润(百万元)|161|180|197|227|257| |营业外收支(百万元)|0| - 1| - 1| - 1| - 1| |利润总额(百万元)|161|179|196|226|257| |所得税(百万元)|28|36|37|43|49| |净利润(百万元)|133|143|159|183|208|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 - 5| - 2| - 2| - 2| - 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39|145|161|185|210| |EBITDA(百万元)|222|242|250|267|289| |EPS(当年)(元)|0.42|0.44|0.49|0.56|0.64| [7]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74|226|209|213|226| |净利润(百万元)|133|143|159|183|208| |折旧摊销(百万元)|67|70|57|45|36| |财务费用(百万元)|3|2|1|1|1| |投资损失(百万元)| - 5| - 6| - 10| - 13| - 17| |营运资金变动(百万元)|66|4|2| - 3| - 2| |其它(百万元)|9|13|0|0|0|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154| - 17| - 31| - 27| - 23| |资本支出(百万元)| - 37| - 17| - 10| - 10| - 10| |长期投资(百万元)| - 117|0| - 20| - 20| - 20| |其他(百万元)|0|0| - 1|3|7|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108| - 154| - 74| - 89| - 101| |吸收投资(百万元)|0|0|0|0|0| |借款(百万元)|0|0|0|0|0| |支付利息或股息(百万元)| - 1| - 138| - 81| - 94| - 106| |现金流净增加额(百万元)|12|54|103|98|102| [7]
科德教育(300192):控股权变更,国资入主
信达证券· 2025-05-22 15: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上次评级也是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控股权变更国资入主,若完成吴贤良持股比例从27.6%降至4%,中经和道股权比例增至23.6%成控股股东,十堰市国资委成实际控制人 [6] - 油墨业务或将剥离,设25 - 27年三年过渡期整合至色彩科技独立核算并完成剥离,教育业务原则维持原有管理模式不变 [6] - 公司实控人变更为十堰市国资委,未来油墨业务剥离、教育业务保留成单一教育业务上市公司,背靠国资委有望受益其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能力,考虑油墨业务未剥离,暂维持25 - 27年1.61/1.85/2.10亿元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吴贤良与十堰中经和道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吴贤良拟将7758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以14.72元/股价格协议转让给中经和道 [2]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771|795|828|913|999| |增长率YoY %|-2.9%|3.1%|4.1%|10.3%|9.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39|145|161|185|210| |增长率YoY%|83.6%|4.7%|10.8%|15.3%|13.5%| |毛利率%|33.3%|33.4%|33.6%|34.3%|34.8%| |净资产收益率ROE%|15.6%|15.5%|15.8%|16.7%|17.3%| |EPS(摊薄)(元)|0.42|0.44|0.49|0.56|0.64| |市盈率P/E(倍)|38.40|36.67|33.10|28.71|25.30| |市净率P/B(倍)|6.00|5.68|5.23|4.79|4.38| [5]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585|651|766|893|1024| |货币资金(百万元)|294|350|453|551|652| |应收票据(百万元)|77|67|70|77|85| |应收账款(百万元)|118|120|125|138|151| |预付账款(百万元)|2|2|2|2|2| |存货(百万元)|53|61|61|63|65| |其他(百万元)|41|51|55|61|69|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577|563|547|542|546|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146|193|213|233|253| |固定资产(合计)(百万元)|161|137|111|85|59| |无形资产(百万元)|45|43|42|40|38| |其他(百万元)|224|189|181|184|196| |资产总计(百万元)|1161|1214|1313|1435|1569| |流动负债(百万元)|259|266|281|307|334| |短期借款(百万元)|0|0|0|0|0| |应付票据(百万元)|20|18|19|21|22| |应付账款(百万元)|78|82|85|93|101| |其他(百万元)|160|165|176|193|210|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21|16|21|26|31| |长期借款(百万元)|0|0|0|0|0| |其他(百万元)|21|16|21|26|31| |负债合计(百万元)|280|282|302|333|365|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 - 4| - 4| - 6| - 8| - 1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886|936|1017|1110|1215|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1161|1214|1313|1435|1569| [7]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771|795|828|913|999| |营业成本(百万元)|515|530|550|600|651| |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5|4|4|4|4| |销售费用(百万元)|31|25|25|28|31| |管理费用(百万元)|48|49|50|55|60| |研发费用(百万元)|17|17|18|20|21| |财务费用(百万元)| - 1| - 2| - 3| - 4| - 4| |减值损失合计(百万元)| - 1| - 1|0|0|0|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5|6|10|13|17| |其他(百万元)|0|3|4|4|4| |营业利润(百万元)|161|180|197|227|257| |营业外收支(百万元)|0| - 1| - 1| - 1| - 1| |利润总额(百万元)|161|179|196|226|257| |所得税(百万元)|28|36|37|43|49| |净利润(百万元)|133|143|159|183|208|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 - 5| - 2| - 2| - 2| - 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39|145|161|185|210| |EBITDA(百万元)|222|242|250|267|289| |EPS(当年)(元)|0.42|0.44|0.49|0.56|0.64| [7]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74|226|209|213|226| |净利润(百万元)|133|143|159|183|208| |折旧摊销(百万元)|67|70|57|45|36| |财务费用(百万元)|3|2|1|1|1| |投资损失(百万元)| - 5| - 6| - 10| - 13| - 17| |营运资金变动(百万元)|66|4|2| - 3| - 2| |其它(百万元)|9|13|0|0|0|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154| - 17| - 31| - 27| - 23| |资本支出(百万元)| - 37| - 17| - 10| - 10| - 10| |长期投资(百万元)| - 117|0| - 20| - 20| - 20| |其他(百万元)|0|0| - 1|3|7|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108| - 154| - 74| - 89| - 101| |吸收投资(百万元)|0|0|0|0|0| |借款(百万元)|0|0|0|0|0| |支付利息或股息(百万元)| - 1| - 138| - 81| - 94| - 106| |现金流净增加额(百万元)|12|54|103|98|102| [7]
龙元建设(600491):基本面逐步触底 国资入主成长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5-06 20:3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91.19亿元/同比+1.27%,归母净利润-6.63亿元/去年-13.11亿元 [1] - 2025Q1营收13.93亿元/同比-49.4%,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去年同期约-368万元 [1] - 2024年财务费用15.21亿元,融资成本约7.40% [3] 资产与减值 - 截至2024年底账面PPP资产约341亿元,2025Q1账面合同资产122亿元,环比持续压降 [1] - 2025Q1信用减值由损失转为收益,为2022年以来首次单季度转正 [1] - 2025Q1资产处置收益2.51亿元,主要来自子公司大地钢构政府收储 [2] 国资介入与定增 - 杭交投定增通过上交所审核,将注资18.46亿元并持股29.51%成为控股股东 [2] - 定增落地后融资成本或大幅下降,国资建设企业平均融资成本低于公司当前7.40%水平 [3] 订单与市场机会 - 2025Q1新签合同金额3.96亿元,为2018年以来新低 [2] - 杭交投入主后有望在杭州年约2000-3000亿元重点项目建设市场中获得份额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6年营收110.0亿元/161.5亿元 [3] - 化债政策助力下2025Q1已现基本面改善,中长期关注国资订单导入空间 [3]
浙首家民资险企 偿付能力“告急”之际 再曝人事调整引关注
南方都市报· 2025-04-28 07:16
公司人事变动 - 2024年7月公司董事会成员近三分之一更替,新增7名董事包括来自大股东物产中大集团的吴斌和王君波 [2] - 2024年公司监事调整为来自物产中大集团的傅璟和杭州萧山环境集团的劳明荣 [2] - 2025年公司再次进行中高层管理人员调整,涉及财务总监、运营总监等多个关键职位 [3] - 公司总经理职位自2022年6月起空缺至今,业内曾传闻原董事长谭宁可能回归但未获证实 [3] 股权结构变化 - 2024年初公司增资93.73亿元,浙江国资背景股东合计持股51% [2] - 2020年公司原股东转让47.12%股权给中微小企业投资集团,7个月后该集团退出 [7] - 2022年存款保险基金和保险保障基金接手原股东股份,合计持股69.4% [8] - 2024年1月物产中大集团通过增资成为第一大股东,持股33% [8]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3414.32亿元,同比增长45.38%,客户总量超620万人 [4] - 2024年保险业务收入529.94亿元,同比下降1.11%,未披露净利润情况 [5] - 2022年公司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121.57%,但2023年上半年亏损4.63亿元 [4] - 公司面临万能险产品到期兑付压力,2019年前三大万能险产品保费合计85.2亿元 [5] 监管与合规问题 - 公司偿付能力曾两次跌破红线,2013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低至-185.96% [5] - 2024年第四季度核心偿付能力144%,综合偿付能力153%,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6] - 原董事长邹平笙因提供虚假材料被终身禁止进入保险业 [8] - 2022年公司因股权转让违规被罚款50万元,7家股东被列入重大违法违规名单 [8] 业务发展 - 公司成立于2007年,拥有3家子公司和162家四级机构,覆盖主要保费大省 [4] - 2019年公司万能险产品保费大幅增长,但随后面临5年到期兑付压力 [5] - 2013-2014年公司曾被监管暂停新设分支机构、不动产投资和新业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