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搜索文档
涪陵榨菜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
环球网· 2025-04-14 11:48
行业地位与品牌价值 - 涪陵榨菜入选工信部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凭借"非遗密码+现代智造"双重基因成为区域品牌代表 [2] - 公司产品与欧洲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4][5] - 涪陵榨菜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获全国调味品十大产业基地称号,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6] 生产工艺与技术革新 - 传统工艺采用"三腌三榨"17道工序,核心环节保留人工技艺,如"把作师傅"手工感知盐分渗透 [2][3] - 创新技术包括智能剥筋设备、栅栏保鲜技术(取消苯甲酸钠)、多头称秤系统,实现计量精准化 [3] - 风脱水工艺利用长江气候优势,使青菜头自然脱水60%,形成独特柔韧口感 [3] 产业链布局与经济效益 - 上游73.5万亩青菜头种植基地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亩均增收1200元 [4] - 中游20家龙头企业构建垂直链条,2023年产销成品榨菜51.28万吨,销售收入53.14亿元 [4] - 下游覆盖全国3000家经销商,电商渠道增速显著,并拓展榨菜酒、榨菜酱油等高附加值产品 [4][5] 品种研发与供给优势 - 自主研发"渝早100""涪优928"等品种,优化成熟期布局(10月至次年4月),实现半年持续供给 [4] - 早市品种"渝早100"10月底上市,加工用品种2月成熟,晚熟品种延至3-4月,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4] 文化赋能与全球化战略 - 涪陵榨菜历史记忆馆(1.5万平方米)成为文化传承与产业中枢,推动标准输出和跨境贸易 [6] - 公司通过跨境电商渠道拓展国际市场,计划构建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强化全产业链 [6]
从门店到零售:满记甜品30年的“守正创新”
华尔街见闻· 2025-03-03 19:37
公司发展历程 - 2025年是满记甜品成立的三十周年,上世纪九十年代成立于中国香港,凭借榴莲班戟、杨枝甘露、双皮奶等产品风靡一时[1] - 近年来公司不断迎合消费者需求变化,提升外卖业务占比,扩充菜单至传统滋补品和烘焙产品[1] - 大举入局新零售业务,将便携甜品带进电商、便利店和山姆等渠道[2] 财务表现 - 2022-2024财年GMV分别为4.74亿元、6.03亿元、8.77亿元,近两年同比增速27%、45%[3] - 对应净收入3.92亿元、4.75亿元、5.78亿元,同比增速21%、22%[3] - 2024年新零售业务GMV达2.4亿元、净收入0.99亿元,同比增长395%,占总净营收17%[4][21] - 2024年传统门店业务总净收入4.78亿元,同比增长5%,GMV达6.35亿元,同比增长14%[12] 业务转型与创新 - 2021年底被安达富资本并购后,在供应链、产品、运营等方面进行改革[8] - 将四个中央厨房精简升级为三个配备ISO、SC证照的中央工厂[9] - 菜单更新频率提升至每月1-2次,形成"矩阵式上新"方法论[9] - 从糖水扩展到甜品、饮品、手作点心等多元业态[10] - 与52TOYS、B.DUCK等知名IP联名合作,提升年轻消费者互动[11] 门店运营 - 线下门店从2023年底193家增至2024年底243家,增幅27%[13] - 2024年推出68元"冰室自助",带动10%-15%客流量和营业额增长[14][15] - 2024年同店同比销售增长105%,会员累计数超1000万[16] - 单店盈利能力大幅改善,自助活动吸引年轻消费者社交场景[15] 新零售战略 - 36个月内将零售业务GMV从零做到2.4亿元[17] - 截至2024年底覆盖12000个零售终端,包括盒马、奥乐齐、罗森等渠道[19] - 目标打造超级大标品,未来计划拓展至全渠道[24] - 未来三年目标将新零售业务做到10亿净营收体量[41] 国际化布局 - 海外门店已覆盖多伦多、伦敦和曼谷,进行本土化产品创新[29] - 未来将以联营及加盟模式探索海外市场[31] - 跟随中国制造业出海节奏进行网络布局[32] 产品战略 - 坚持使用自然界真实存在的甜味,不使用0卡代糖[33] - 新增桃胶、银耳、燕窝等药食同源食材[34] - 物流体系按"当日配"搭建,甜品产品储备超1200个[35] - 依据时令推出节令限定系列,如青团融合潮流口味[36] 未来规划 - 2025年直营门店目标增长30-50家[39] - 推出更轻、更简单的加盟门店模型,单店投入降低30%-40%[40] - 未来三年加盟门店规模目标2000家以上,对应10亿净营收[41] - 直营标准门店规模目标500家左右,覆盖一线和新一线城市[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