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创新
搜索文档
光影向未来 文明和声跨越山海
四川日报· 2025-09-19 06:23
活动概况 - 第二届金熊猫奖“我们的panda”短视频图文全球征集展播活动于9月13日晚公布并展示海内外作品[2] - 以“文明共聚 开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于9月13日在蓉启幕[6] - 金熊猫盛典作为第二届金熊猫奖最后一项主体活动在成都举行[7] 行业观点:文化传承与创新 - 影视艺术是客观世界的载体和人类情感的湖海江河,是文明对话的双向互视过程[7] - 真正的创作是由内而外的,艺术须向下扎根吸取营养才能向上生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提供了深厚的精神原乡与文化底气[7] - 传承是根基,交流是视野,创新是走向未来的唯一路径,技术是工具而人文是灵魂,AI无法替代导演的判断、编剧的匠心与演员的表演[7] - 文化遗产不能仅仅躺在库房中,而应真正“活起来”成为面向今天、指引未来的精神力量,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赓续文脉[8] 行业观点:文化交流与互鉴 - 真正的文化自信源于开放的胸怀和对话的勇气,真正的交流是双向奔赴而非单向输出[7] - 金熊猫奖像一座桥梁,让世界各地的影像故事在这里相遇,彼此看见相似、差异与融汇连接[7] - 交流是人类的本能,能将差异化为对话、将对话转化为理解,电影能够打破隔阂让观众感同身受[7] -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化遗产不仅属于一个国家也属于整个人类[8] 市场影响与案例 - 电影《乔乔的异想世界》以孩童的纯真视角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共鸣,《大熊猫小奇迹》温暖展现了跨越国界的生命奇迹与情感连接[7] - 动画佳作《哪吒之魔童闹海》展现了中国叙事的生命力,在视觉上极具创新并在情感上与当代观众产生强烈共鸣[7][8] - 作品《一日三秋》被智利女导演改编为话剧并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反响特别好评一票难求[9] - 金熊猫奖成为海内外网友热议话题,被评价为用光影连接世界让文明对话人类[9][10] 技术发展 - 行业正站在技术爆炸的时代,数字特效、虚拟制片、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影视艺术的制作方式[7] - 从胶片到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技术在进步但情感与交流作为艺术的核心从未改变[8]
海澜之家:以科技传承文化 诠释品质新内涵
新华网· 2025-09-17 11:01
公司战略与品牌定位 - 公司作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代表登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品质生活"晚会 聚焦高质量中国经济与高品质消费生活主题 [1] - 公司定位国民品牌 强调"国民"二字代表文化责任而不仅是市场规模和占有率 [1] - 公司董事长表示以服饰为原点 通过物美价优商品让更多人拥抱品质生活 呼应美好生活向往并助力现代社会高质量发展 [3] 科技创新与智能制造 - 云服智慧工厂将30多年服装量体生产制造经验与5G AI等前沿技术结合 实现从面料研发到终端销售的全链路数字化管理 [2] - 智慧工厂采用毫米级精度裁剪系统 自动化缝制设备和物联网RFID芯片技术 确保每件服装经过上百道工序精密制作和严格质检 [2] - "科技+制造"创新模式提升生产效率并确保产品卓越品质 彰显公司在智慧制造领域领先实力 [2] 文化传承与产品创新 - 产品融合国风特色与设计巧思 包括云肩仪制之美 如意纹回纹宝相花纹勾勒 以及魏晋南北朝缚裤创新演绎 [2] - 联合清华大学打造清华海澜中国传统服饰与色彩研究中心 共同开展中国传统服饰史和中国色彩学研究复原工作 [3] - 通过服饰文化载体展现东方美学传承与创新 让华夏衣冠魅力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3] 行业影响与未来发展 - 公司展示中国品牌文化自信与品质追求 构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3] - 公司行动预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辉煌未来 [3] - 公司将继续以衣载道以质立世 向世界展示东方美学当代演绎和中国品质独特魅力 [3]
廖昌永在“金熊猫”活动上唱活宋词,海内外嘉宾一秒“穿越赤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3 23:2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9月13日,"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现场,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 在嘉宾对谈环节,以雄浑醇厚的嗓音唱出《念奴娇・赤壁怀古》,让与会的海内外嘉宾仿若穿越千年,沉浸式感受赤壁之战的磅礴气势与中国诗词文化的深 厚魅力。 作为知名歌唱家,廖昌永不仅在国际舞台上持续传递中国声音,更深度参与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活动间隙,他在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 体记者采访时,详细谈到中国歌曲的海外传播、文化传承创新以及年轻艺术人才培养等问题。 金熊猫奖是一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奖项,旨在搭建全球文明对话交流的桥梁,推动多元文化共生共荣。它不仅是对优秀文化作品的表彰,更是向世界展 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的重要窗口。廖昌永的讲述为金熊猫奖更好地发挥价值,助力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绽放光彩提供了宝贵思路。正如他所 言:"有些东西不是因为它古老,就过时了。" 每经记者|杜蔚 每经编辑|张海妮 在廖昌永的带动下,中国歌曲的海外传播正在用现代艺术语言诠释传统文化,亦与金熊猫奖所倡导的中外人文交流互鉴相得益彰。 拥抱新技术,面向未来创作 文化传承离不 ...
“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大力推动城市文脉赓续
央视网· 2025-09-13 16:26
城市文脉赓续政策背景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确定大力推动城市文脉赓续为重要任务,提出“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原则[1] -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及城市风貌管理制度,保护城市独特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17] - 全国范围内拥有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4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80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近1300片历史文化街区、6.8万处历史建筑作为传承载体[23] 淄博工业遗存改造案例 - 山东淄博博山陶瓷厂旧址改造为陶瓷琉璃体验馆,保留13座原窑及超过5万平方米关停企业厂房[3][5] - 当地遵循“应保尽保”、“修旧如旧”、“不拆真遗存,不建假古董”原则,将废弃古圆窑改造成咖啡馆、艺术馆,5000平米厂房改造为文化综合体[7] - 项目一期占地150亩,吸引70多家商户入驻,30多位陶琉大师及专业人才进驻,老房子改造为高校实践基地和青年创业基地[9] - 改造推动陶琉产业从传统日用品向高端艺术品转型,实现空间重塑、业态创新和产业链延伸[11][13] 北京亮马河生态修复案例 - 亮马河全长9.3公里,过去环境脏乱,经生态修复后入选住建部全国城市更新典型案例[19][21] - 北京市朝阳区实施岸线整治、桥梁改造等六大工程,实现东三环至红领巾湖6公里旅游通航,贯通18公里滨水绿道,改造24座桥梁[22] - 建成“1河2湖24桥18景”的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带动两岸企业自发投资,从“水安全”扩展到“水生态”、“水环境”、“水生活”及“水经济”[22] 文脉赓续模式与成效 - 通过非遗传承人进驻和青年创业空间实现文脉活态传承,强调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5] - 以文化赋能城市更新,重构“空间—文化—人”的有机联系,建设有根有魂的现代化人民城市[15][17][23] - 理念转变实现多维目标共治,结合美丽宜居城市建设,通过景观廊道带动商业繁荣和消费拉动[22]
文旅大省山西,为什么急需一所文旅大学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08:56
行业核心观点 - 山西文化旅游职业大学的成立是行业破解发展瓶颈、迈向文旅强省的关键举措 [1] - 行业面临从依赖资源禀赋转向依靠人才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思路转变 [4] 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行业长期面临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尴尬局面 [2] - 行业每年存在约3万人的高端人才缺口 [2] - 此前70%的文旅专业毕业生流向京津冀等地区,造成严重人才外流 [2] - 在智慧旅游、数字文创等新业态领域,古建筑数字化保护、智慧旅游运营等专业人才相对匮乏 [2] 战略举措与解决方案 - 新大学整合了4所优质职业院校资源,并淘汰了40%的重复专业 [3] - 首批设置音乐表演、旅游管理、大数据工程技术等4个职业本科专业,定位精准 [3] - 采用校团合一的产教融合模式,山西省晋剧院等机构作为附属单位,实现入学即入行 [3] - 通过打造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学科体系,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涉及AI旅游线路优化、VR/AR沉浸式体验等技术 [3] - 将晋商文化、非遗技艺等特色元素系统融入课程,开设古建修复、壁画数字化等专业 [3] 未来展望与战略意义 - 现代文旅竞争的本质是人才和创意的竞争 [4] - 该大学作为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旨在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帮助破解资源困境 [4] - 目标是培养扎根山西的专业化文旅人才,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 [4]
以传承为“纸”、创新为“笔” 书写高质量发展“京”彩答卷
央视网· 2025-09-10 14:14
央视网消息:当卫星的轨迹划过中国的首都北京,一幅波澜壮阔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中轴线连通古今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 让我们把视角拉近,这一条纵贯南北的,就是北京中轴线。这条承载着千年历史文脉的城市脊梁,全长7.8公里,连通古今。 2024年,它成功申遗,成为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窗口,提供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的中国案例和中国经验。 "三城一区"激活科创中心创新密码 从历史的轴线转向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长城脚下,雁栖湖畔,国之重器——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在这里迸发出比太阳亮万亿倍的 光,照亮纳米级的微观世界。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落地,正让燕山脚下"变身"为世界级原始创新策源地。这里是怀柔科学 城,它和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以及北京经开区所组成的"三城一区",共同构成了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载体。眼下,就 在北京经开区,从机器人到智能网联汽车,新兴高精尖产业正在这里"聚链成势",加速创新转化。 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民生福祉 水草青绿间,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拔地而起,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它们不仅是建筑艺术, 更是"十四五"以来,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 ...
189套、55.76亿元,建发·海晏斩获北京新房销冠!
36氪· 2025-09-01 17:04
市场表现 - 项目斩获北京市2025年6-8月商品住宅网签总金额第一名及海淀区8月单月销冠 [1] - 开盘81天内完成网签189套 总金额达55.76亿元 [3] - 签约住宅面积41086.52平方米 形成断层式市场领先优势 [3][4] 产品设计 - 采用京派王府中式设计 园林灵感源自颐和园等皇家园林 [4] - 打造四进三园十八景规制 特邀清华大学教授参与设计 [4] - 项目层高达3.2-3.6米 配备270°转角幕墙及超大窗墙比 [8] - 全屋套房式布局搭配独立家政动线 部分户型选用德国旭格系统窗等高端品牌 [8] 文化特色 - 八檩抱厦门殿作为标志性建筑 融入福海双狮等传统元素 [6] - 提供门钹/门牌/客厅背景墙等个性化定制服务 [8] -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 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 [4][6] 配套设施 - 专属会所海晏荟配备泳池/健身房/SPA/电子高尔夫等设施 [10] - 采用下沉式环景设计 使室内空间与园林景观形成互动 [10] - 通过定制服务与基础服务提升居住体验 [10]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护航产业高质量发展
消费日报网· 2025-08-15 11:21
行业自律倡议 -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发布《行业自律承诺书》,首批67家企业签署[1] - 倡议旨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整治市场乱象,规范经营秩序,强化行业自律[1] - 签署企业涵盖百年老店如"胡开文""一得阁""戴月轩"以及新锐品牌、非遗工坊和现代化企业[2] 承诺书内容 - 承诺书包含10方面准则:严禁虚假宣传、规范营销行为、恪守公平交易、严控产品质量等[3] - 企业需接受社会监督,配合检查审计,以开放态度促进行业规范发展[3] - 准则构建立体化自律体系,直指行业痛点,被视为行业"护身符"[3] 行业发展方向 - 行业从"粗放发展"迈向"规范运行",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共进"[1] - 企业以文化自觉为引领进行价值重构,既是传统文化守护者也是创新探路者[2] - 发展路径体现"守正出新",为传统文化产业现代化转型提供范本[2] 未来计划 - 协会将启动监督机制、标准建设和公众参与计划,促进行业生态良性变革[4] - 推动行业以诚信为发展动力,在传承中续写文化自信,在创新中铸就国货精品[4] - 文房四宝行业将以崭新姿态走进生活、走向世界[4]
何以中国丨古今交融尽显魅力 老街新景再绽“繁花”
央广网· 2025-08-12 22:04
古文化街的历史渊源 - 天津古文化街起源于隋朝大运河开凿后的漕运商埠文化,见证了"九河下梢"作为南北通衢的繁盛[2] - 明清时期每年数百万石漕粮经此运往北京,形成"沽上艺苑"的民俗交融场景[2] - 687米长的街道保留元代建筑特征,如2024年完成修缮的天后宫宫门采用"原材料、原工艺"复原[6][9] 传统文化业态现状 - "泥人张"彩塑技艺传承六百年,店铺游客如织[6][8] -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1927年创立)推出"麻花PLUS"及益糖高纤麻花,并与杨柳青年画跨界开发特色包装[6][8] - 祥禾饽饽铺与天后宫联名糕点热销,煎饼馃子味海河牛奶成为网红单品[12] 文旅融合创新项目 - 2024年落成的"津港印象"项目融合漕运与现代港口文化,含模拟码头设备及沉浸式影片[9][12] - 杨柳青年画店创作12米长卷《海河绘》描绘天津新地标[12] - 2025年春节双鼓/古联动活动吸引419万游客,结合传统皇会展演与鼓楼灯光秀[12] 街区改造与影响力 - 20世纪80年代至2024年经历两次整修及"微更新",成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典范[9] - 天津民俗博物馆与天后宫连片形成文化展示集群[9] - 街区年客流量显著,戏楼、茶馆等场所持续开展相声、京韵大鼓等民俗表演[7][10]
何以中国|渤海潮涌六百年,津门新韵启华章
环球网· 2025-08-07 18:25
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 - 天津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9项和中华老字号72家 构成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2] - 实施"保护优先 合理利用 修旧如故 安全适用"策略 对历史建筑采用"一楼一策"精细化保护模式 [1] - 杨柳青木版年画通过霍氏家族七代传承 从传统作坊发展为集制作展示体验于一体的文化传习中心 [1] 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 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实现传统元素与现代潮流有机衔接 [2] - 统筹协调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 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2] - 对工业遗存等低效闲置资产进行内容创作、表现形式和应用场景的创新开发 [2] 城市开放与国际化 - 作为"一带一路"海陆交汇重要支点 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港口城市 [3] - 凭借"渤海湾畔的文化与自然之旅"入选Tripadvisor"心选中国十大海外游客焦点路线" [3] - 融合独乐寺东方智慧、五大道万国建筑和天开园创新高地 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城市风貌 [3] 历史文化遗产价值 - 石家大院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代表清代北方民居建筑艺术巅峰 承载从津门商贾到廉政教育基地的厚重历史 [1] - 杨柳青民俗文化馆通过千余件年画老物件与现代光影技术结合 复现古镇繁荣盛景 [1] - 城市文化脉络可追溯至隋唐漕运枢纽 元朝海津镇军事漕运重镇及明永乐二年筑城历史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