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

搜索文档
城记 | 从文创潮到“嘉年华” 从上海书展看文化消费的“热辣滚烫”
新华财经· 2025-08-21 22:23
上海书展表现 - 共接待市民读者超38.2万人次,同比增长28.4% [1] - 图书销售总码洋6472.7万元,同比增长31.6% [1] - 全市举办1267场阅读活动,同比增长23.8% [1] - 全国371家出版单位携16万种图书参展 [1] 实体书店转型 - 新增长三角品牌实体书店展区,20家江浙沪皖品牌书店首次集体进驻 [2] - 实体书店探索"书店+咖啡"业态结合及同城速递服务 [2] - 书店通过文化特色实现差异化:安庆书店结合黄梅戏、黄山书店主打徽墨歙砚、杭州南宋书房推出宋韵文创 [3] - 实体书店从零售场域延伸至书展平台,与出版社、文创品牌形成联动 [3] - 杭州南宋书房每日举办三场宋词"飞花令"活动,采用"书籍+文创+活动"融合模式 [4] 数字阅读发展 - 电子书占比持续下降,有声阅读占比上升 [6] - 七猫2024年10月上线免费听书App,2025年4月推出短剧App [9] - 喜马拉雅与超220家出版社及150家网文平台合作,覆盖99%互联网热读书目有声版 [9] - 喜马拉雅音频大模型"珠峰AI"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 [9] - 实体书与数字阅读形成动态平衡关系,热门网络文学作品仍走向纸质出版 [5] 文创经济表现 - 2025年书展文创销售收入1017万元,较2024年近500万元实现显著增长 [11]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黑塞刺绣机车包"首发当日售罄 [10] - 上海中版图书公司日均文创销售额超万元 [11] - 七猫IP衍生策略延长作品生命周期,例如《第一瞳术师》实体书首印3.5万册 [11] 书展生态扩展 - 书展带动餐饮、零售、住宿、交通等消费约1.81亿元 [12] - 南京西路商圈日均客流56.8万人,零售餐饮消费同比增长39.07% [12] - 南京东路商圈日均客流63.5万人,零售餐饮消费同比增长23.95% [12] - 首次推出"阅界夜市",强化双主场与商圈联动 [12]
城记 | 从文创潮到“嘉年华”,从上海书展看文化消费的“热辣滚烫”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1 20:06
上海书展核心数据表现 - 接待市民读者超38.2万人次,同比增长28.4% [2] - 图书销售总码洋6472.7万元,同比增长31.6% [2] - 举办1267场阅读活动,同比增长23.8% [2] - 371家出版单位携16万种图书参展 [2] 实体书店转型策略 - 长三角20家品牌实体书店首次集体进驻书展黄金展区 [3] - 实体书店通过"书店+咖啡"、同城速递等业态融合突破经营困境 [3] - 书店结合地域文化开发特色文创(如黄梅戏主题文创、徽墨歙砚)实现差异化 [4] - 南宋书房采用"书籍+文创+活动"模式,每日举办三场宋词飞花令活动 [4] - 实体书店从图书销售点转型为多元文化承载平台 [4] 数字阅读生态发展 - 上海书城线上平台提供39元会员服务,含5万种电子书及3万集有声书 [4] - 电子阅读占比持续下降,有声阅读等其他方式占比上升 [5] - 七猫2024年10月上线免费听书App,2025年4月推出短剧App [7] - 喜马拉雅与超220家出版社、150家网文平台合作,实现99%互联网热读书目有声覆盖 [7] - 平台音频大模型"珠峰AI"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 [7] 文创经济协同效应 - 2025年书展文创销售收入1017万元,较2024年近500万元实现翻倍增长 [8]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黑塞刺绣机车包"首发当日售罄 [7] - 中版书房首次以文创品牌参展,日均销售额超万元 [8] - 七猫爆款小说《第一瞳术师》实体书首印3.5万册,依托IP粉丝转化消费 [9] 书展外溢经济价值 - 书展直接带动餐饮、零售、住宿等消费约1.81亿元 [10] - 南京西路商圈日均客流56.8万人,零售餐饮消费同比增长39.07% [10] - 南京东路商圈日均客流63.5万人,零售餐饮消费同比增长23.95% [10] - 通过"阅界夜市"、商圈联动实现流量互导 [9]
从卖克重到造体验,黄金楼成行业突围利刃?|黄金冰与火③
搜狐财经· 2025-08-21 17:50
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金条及金币消费量同比增长23.69% 但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下降26% 呈现量价背离现象 [1] - 电商渠道吞噬30%传统黄金销售额 Z世代将黄金视为社交货币 推动行业渠道重构 [1] - 行业从传统贵金属交易向文化消费转型 通过黄金+文旅模式构建多业态融合商业生态 [13][17] 企业战略转型 - 传统珠宝企业通过打造黄金楼实现场景化体验式消费 将黄金从加工溢价拓展为体验溢价 [1][4] - 武汉中国黄金楼以财神爷寝殿为概念 老凤祥黄金楼融合楚文化打造文旅综合体 [5] - 长沙明牌珠宝黄金楼引入湘剧花鼓戏 成都真龙黄金楼结合变脸表演 形成文化打卡点 [6][7] - 河南黄金楼复刻八角鼓楼形制 设置AR虚拟试戴系统 预计年接待游客50-80万人次 [11][12][13] 产品创新与营销 - 菜百首饰联手故宫推出宫匠黄金系列 还原文物纹样配套AR技术 客单价提高40% [13] - 老庙黄金嫁接封神IP推出战火西岐风格产品 周生生合作泡泡玛特发售潮玩系列首饰 [14] - 周大生与华为合作智能黄金戒指 搭载鸿蒙系统实现家居控制 首批发售2万枚3日内售罄 [15] - 河南黄金楼推出商都传奇系列 以甲骨文青铜器为设计元素结合数字交互技术 [17] 文化赋能与运营 - 黄金楼通过非遗技艺展示 DIY工坊 文化沙龙等方式提升消费者文化认知与品牌忠诚度 [17] - 建筑强调打卡属性 使黄金成为社交炫耀资本 并通过会员制俱乐部增强用户粘性 [17] - 融合地域文化元素如豫剧 河洛大鼓 甲骨文等 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文化的转变 [9][15][17]
2025南国书香节:始于图书,成于文化消费新业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21:09
活动规模与参与度 - 活动采用1+1+N模式 包含1个线下主会场 1个线上云会场和467个特色分会场[1] - 主分会场共举办2335场文化活动 累计吸引超5500万人次线上线下参与[1] - 全省主分会场线下参与人数达275万人次 覆盖城乡社区和交通枢纽等多元场景[1] 国际出版资源整合 - 境内外1500多家出版机构携近50万种出版物参展 包含23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成果[2] - 近2万种进口原版图书来自欧美日韩等国际顶尖出版机构 其中30%为内地首秀[2] - 推动102项中外版权贸易协议(含意向)落地 成为中外出版机构版权洽谈超级平台[2] 国际文化展厅亮点 - 欧美区汇聚企鹅兰登集团 阿歇特出版集团 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等行业领军出版商[4] - 艺术专区集结泰晤仕与哈德逊 费顿 ACC Art Books三大顶级艺术出版社[4] - 日韩区由东贩 日贩株式会社联合讲谈社 小学馆等巨头带来动漫及艺术时尚出版物[5] 港澳台专区特色 - 香港馆打造"潮阅香港"主题空间 呈现出版双年奖作品及影视音乐漫画周边藏品[6] - 澳门馆以申遗成功20周年为主题 展示当地文教科普及粤港澳大湾区出版成果[6] - 中华商务贸易公司带来近两千种2025年上半年海外畅销新书 含国际畅销榜作品[6] 创新交易模式 - 首创"Forthcoming"新书扫码预订模式 为未出版图书提供线下到线上预售服务[7] - 该模式为海外出版商提前锁定市场需求 降低发行风险并提供数据支撑[7] - 推动传统书展从展示平台向精准交易升级[7] 文化输出成果 - 专设中国影响力专题 展示海外出版的中国题材精品如《观象敦煌》等学术著作[9] - 举办10多场版权签约活动 涉及希腊文 阿文 哈萨克文等多语种版本输出[10] - 南方传媒与德国 希腊 埃及 马来西亚等国家出版机构达成合作协议[10] 中亚合作进展 - 哈萨克斯坦团队每年翻译20余本中国图书 依托汉学家团队保障学术严谨性[10] - 中亚读者对信息技术和经济发展类中国书籍表现出特别兴趣[11] - 中亚国家正建立中国社交媒体阵地 为图书合作拓展新渠道[11] 科技与业态创新 - VR体验和AI阅创馆等科技元素深度融入阅读场景 如《广府梦华录》VR体验[14] - AI主持串场好书推介活动 深圳分会场构建AI书展彰显技术革新[14] - 文创产品从图书附加品升级为书展经济主要支柱 潮玩企业参展拓展IP价值[14] 互动体验升级 - 集章活动引导市民探索不同展区 将逛展转化为沉浸式文化发现体验[15] - 降低青少年接触严肃阅读的心理门槛 实现从单向阅读到多元参与的转变[15] - 通过"因趣而入 因书而留"的机制深化书香氛围影响力[15]
上海书展闭幕,文创产品销售增长100%
第一财经· 2025-08-19 19:25
本届书展立足图书展销根本,共吸引全国371家出版单位携16万种图书参展,大量重磅新书好书和读者见面。比 如,中国出版集团的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南史》《中国面孔》,湖南主宾省的《毛泽东文谭》《何以汉服: 重新发现马王堆汉墓服饰》等。世纪出版集团带来近万种参展图书,并通过数字出版馆呈现AI技术在多个场景中 的创新应用,如在书展全新上线的"尚古汇典·文渊阁四库全书AI+版"可以有效降低读者接触古籍知识的门槛,有 助于更多人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 本届书展放大票根经济,将阅读融入城市的多元生活,以文化赋能消费。首次发放的惠民阅读券每天都被一抢而 空,核销率近100%。书展现场基于图书的文创产品销售火爆,买书送古埃及文明大展门票、凭书展票根兑换上海 书展乌镇阅读分会场景区门票等活动,让读者在享受购书乐趣的同时也得到满满的情绪价值。首次推出的"阅界夜 市"为参观上海书展的市民读者及周边市民、游客提供晚间文化休闲新选择,一半书卷气,一半烟火气,点亮城市 夏夜文化消费。 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书城双主场附近商圈与书展的联动更密切。推出"书展文化味蕾地图",宣推周边文化地标、 运动休闲场馆、怀旧老字号餐饮等。中信书店·跳岛 ...
新消费派 | 当“雪”落在书脊上——上海暑期文化消费“零成本美育实验”
新华财经· 2025-08-19 13:28
展览模式创新 - 采用"零预算"空间折叠方案 将美术展嵌入书架缝隙 实现书店与艺术展的融合[2] - 取消传统开幕仪式和繁文缛节 通过素净墙面和书香环境营造沉浸式观展体验[1] - 创新设计"S"形和"回"形观展动线 在动线拐点放置高光作品增强观展体验[2] 运营效率提升 - 展览周期仅7天 与上海书展时间重叠实现流量共享[3] - 采用店员兼任讲解员模式 用2分钟简短讲解实现高效传播[3] - 书店零租金提供场地 显著降低展览成本[3] 用户行为变化 - 观众平均停留时间从28分钟提升至41分钟 产生13分钟的时间溢价[3] - 通过"买咖啡即可观展"模式降低观展门槛 吸引家庭客群席地阅读[3] - 实现找书、看画、翻书的多重行为融合 两种美学在同一空间搭便车[3] 艺术普及化趋势 - 艺术话语权从策展人向普通观众下沉 美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呼吸[5] - 艺术展从殿堂级场馆向书店、酒店、商场等公共空间扩散[6] - 青年艺术新锐获得更多展览机会 市民大众可接触高端艺术家作品[6] 文化消费新范式 - 形成空间折叠×时间共享×零成本美学的文化消费新公式[6] - 艺术与商业空间结合创造不经意间的文化繁荣[6] - 打造城市美育管道 让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6]
宁波宁海启动夏季文旅促消费活动
搜狐财经· 2025-08-18 12:02
8月17日,2025年宁波市宁海县夏季文旅消费活动发布仪式在宁海城隍庙中心广场正式举行,以"夏游宁海·'暑'你最嗨"为主题,连续七天精彩"不打烊",致 力于打造一场点燃宁海夏夜热情、传递生活美好意趣的文旅盛事。 活动现场(尤才彬 摄) 活动在诗情画意的荷花舞《这里风景独好》中缓缓开启,现场聘用六名文旅推介官,发布夏季四条旅游精品路线和六大消费场景,大力推广宁海文旅资源。 同时,对四家市级非遗茶空间以及第七批宁波市级非遗传承人、市级非遗项目进行授牌,充分展现宁海深厚的文化底蕴。活动现场还有百万文旅消费券发 放,串联"吃、住、行、游、购、娱",打开大麦、飞猪、云闪付平台扫码即可领券。更有宁海文旅的形象代言人"徐霞客"派发福袋,为夏日之旅增添更多欢 乐和福气。 "烟火缑城"之缑乡百集也在此地精彩上演,特别打造城隍非遗汇、城隍夜市、酒旅促销三大主题活动,集结传统宁海风味、创新融合美食及街头特色小吃, 泥金彩漆、根雕文创、掐丝珐琅等非遗技艺体验,汇聚宁海知名酒店精选优惠,还有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和宁海在地歌手歌曲演唱,进一步丰富特色消费场 景,释放文旅消费热情。 活动现场(尤才彬 摄) 除了丰富多彩的市集活动,城隍庙内还 ...
书展充满“科技范儿”:多元活动破界 新玩法引爆夏日文化消费
央视网· 2025-08-16 17:01
书展规模与活动创新 - 第二十一届上海书展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零售书展,举办1267场阅读活动,数量再创新高 [1][3] - 首次将人工智能与图书内容转化相结合,打造"科技范儿"书展 [1] - 集中推出"首发""首展""首签"活动,推动新书作者与读者直接互动 [3] 科技赋能阅读体验 - 数字人交互、可穿戴VR设备、"声音宇宙"等技术打破传统阅读空间限制 [5] - 科技元素为书籍提供多元化载体,提升阅读便捷性与体验多样性 [5] 文创与场景拓展 - 爆款短剧、国漫及影视改编作品吸引粉丝打卡 [7] - 原创主题周边文创(饰品、背包)增加逛展趣味性 [7] - 首次设置阅读夜市,包含流动书房、地方美食与特色商铺 [7] 地域文化与文旅融合 - 多城联动展示地方名家经典书籍,如浙江"迅哥"、湖南湘绣团扇等地域标志性元素 [9][11] - 上海本地书店呈现海派文化经典刊物,强化城市文化记忆 [11] - 长三角品牌实体书店展销区通过限定活动(如乌镇阅读节)为地方文旅导流,书展票根可兑换景区门票 [13]
新华视点|暑期经济多点开花:文化消费、避暑经济、研学热潮共燃夏日活力
新华社· 2025-08-15 10:47
文化消费与旅游融合 - 衡水市新华书店升级文化体验中心引入非遗项目带动暑期日均客流量较平日增长65%文创产品销售额突破80万元周边餐饮消费增长30% [5] - 开封清明上河园推出角色扮演和非遗手作体验项目客单价提升至398元研学团队平均停留时间达6.5小时带动景区二次消费占比提升至45% [14] - 非遗市集和沉浸式文化体验形成文化体验-周边消费良性循环 [2][5] 体育与群众赛事 - 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推进赛事点燃球迷热情掀起群众体育赛事热 [2][7] - 体育赛事促进多地体育爱好者参与带动全民健身热潮 [2][7] 高温与清凉经济 - 珲春市家电卖场空调销量同比增长120%冷面品牌推出套餐单店日销量突破300份外卖平台冷饮类订单增长45% [10] - 湖南双牌阳明山景区开发森林疗愈项目暑期接待游客12万人次带动周边农家乐收入增长60%推出古树云认养服务单株年认养费达5000元 [12] - 高温经济凸显刚需消费加本地特色市场爆发力清凉经济形成避暑加康养加生态复合收益模式 [10][12] 区域消费新动能 - 文化体育旅游多元融合点燃消费新动能 [2] - 河南开封依托宋文化打造沉浸式研学体验吸引家庭深度游 [2] - 吉林珲春和湖南双牌分别通过高温经济和清凉经济实现消费增长 [10][12]
多元阅读彰显时代气度(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8-15 06:10
近期,有调查显示,年轻人的阅读形式与场景正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超七成受访者钟情于纸质书 的墨香与触感,半数人群同时选择电子书、听书平台等数字载体,图书馆、书店、书市、书展及读书会 等场景成为阅读的"精神驿站"。在技术迭代与社会变迁的时代背景下,阅读正以更丰富的形态,满足人 们对精神滋养、自我成长与情感共鸣的渴望。 纸质书承载的仪式感、电子书的便捷性、听书带来的听觉沉浸、读书会的社交互动……不同阅读形式背 后,是个体的多元需求。有人习惯于购买纸质书,既是为知识付费,更是"收藏时间的痕迹";有人在地 铁上阅读,在读书会上与作者对话,实现知识获取与情感共振的满足。"花式阅读"的涌现,反映出青年 群体主动寻求与文本的立体交互,在多元场景中实现认知拓展、情绪调节与身份认同。 青年阅读的多元化,也是技术赋能与社会结构变迁的产物。伴随城镇化进程,人们的社交需求催生了读 书会、线上书友群等新型阅读社群;智能手机与新媒体的普及,则让碎片化阅读成为可能。在此背景 下,阅读场景从封闭的书斋阁楼走向开放的城市空间,阅读形式从静默的文字解码转向多维的感官体 验,阅读的边界与意义正在重构。 值得警惕的是,多元阅读形态也可能裹挟消费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