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抓住文化消费增长新机遇
经济日报· 2025-10-11 13:53
文化消费增长趋势 -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达955元,较2020年增长67.8%,增速超越整体消费水平 [1] 消费结构升级 - 消费形态从满足温饱的实物型、生存型消费,加速转向追求品质的服务型、享受型消费 [2] - 这一转变根植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稳步提升与社会保障网络的日益完善 [2] 对服务业的带动效应 - 文化消费对影视、演艺、旅游、体育、出版等服务业的带动效应显著 [2] - 相关产业具有绿色、低碳、高附加值的特点,是优化资源配置、培育经济新动能的关键 [2] 产业融合与价值链提升 - 文化IP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催生国潮服饰、文创商品、主题乐园等新业态 [3] - 以潮玩IP“拉布布”为例,其驱动设计、制造、营销等全产业链升级,提升产业利润空间与核心竞争力 [3]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 - 旺盛的市场需求倒逼供给侧突破,推动VR沉浸式戏剧、AIGC生成动画、数字博物馆、线上云演出等前沿技术加速落地 [3] - 会员制、订阅制、社群经济等新商业模式借此繁荣,共同塑造新的商业生态 [3] 国家文化软实力 - 文化产品如《哪吒之魔童闹海》、《黑神话:悟空》及中国网文网剧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直观载体 [3] - 文化消费完成了从单纯经济效益到综合外溢效益的跃升,有助于塑造国家的现代形象 [3] 未来发展方向 - 需进一步盘活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体验,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以高质量供给激发消费潜能 [4] - 目标是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硬实力 [4]
【文体市场面面观】抓住文化消费增长新机遇
经济日报· 2025-10-11 08:38
文化消费市场增长态势 -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达955元,比2020年增长67.8%,增速跑赢整体消费水平 [2] - 消费结构从满足温饱的“实物型”“生存型”消费,加速转向追求品质的“服务型”“享受型”消费 [3] - 文化消费以其多样化形态和强体验属性,精准承接并释放居民新增购买力,为扩大消费注入持久动力 [3] 对相关行业的带动效应 - 文化消费对影视、演艺、旅游、体育、出版等服务业的带动效应显著 [3] - 文化IP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催生“国潮”服饰、文创商品、主题乐园等新业态 [4] - 以潮玩IP“拉布布”为例,其驱动设计、制造、营销等全产业链升级,提升产业利润空间与核心竞争力 [4] 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 - 旺盛多元的市场需求倒逼供给侧持续突破,推动VR沉浸式戏剧、AIGC生成动画、数字博物馆、线上云演出等前沿技术加速落地与迭代 [4] - 会员制、订阅制、社群经济等新商业模式借此繁荣,共同塑造新的商业生态 [4] 产业升级与价值链跃升 - 文化消费推动传统产业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价值链跃升 [4] - 文化消费是优化资源配置、培育经济新动能的关键所在,相关产业具有绿色、低碳、高附加值的特点 [3] 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全球影响力 - 文化消费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直观载体,如《哪吒之魔童闹海》跻身全球影史票房前列,《黑神话:悟空》在国际上赢得广泛喝彩 [4] - 中国网文、网剧吸引全球目光,文化消费完成从单纯“经济效益”到综合“外溢效益”的跃升 [4]
古老节日绽放浓浓新意(余音)
人民日报· 2025-10-05 05:52
中秋节日消费新趋势 - 年轻人兴起寻找“赏月搭子”的社交风潮,包括线上交流月亮摄影作品和线下共同赏月[1] - 年轻人通过手工自制创新口味月饼(如螺蛳粉馅、小龙虾馅)和穿着传统服饰逛博物馆等方式,创造富有创意的节日“仪式感”[1] 传统节日的现代化创新 - 节庆民俗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例如中秋习俗从秦汉的“祭月”到唐代“望月”、宋代“玩月”,再到明清至今的“祈盼团圆”[2] - 现代科技为传统节日注入新活力,如河北正定荣国府运用全息投影和实景演出营造中秋氛围感,四川成都自然博物馆通过VR设备提供宇宙探索体验[2] - 传统韵味与消费时尚连接,既能激活经济,也能唤醒传统文化生机[3] 文旅消费市场表现 - 中秋假期消费市场活力足,中秋市集人头攒动,追月旅行套餐预订火爆,小包装迷你月饼成为市场新宠[3] - 宁夏中卫沙坡头景区成为中秋旅行热门目的地,结合自然景观与边塞诗吟诵打造独特体验[3] - 江苏扬州以中秋佳节为契机,深入挖掘礼仪风俗文化内涵,打造瘦西湖中式美学文旅新产品和新业态[3] - 文化消费在创造经济收益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充盈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3]
喜迎国庆 欢度中秋 | 开启“月满中秋 畅游冰城”之旅⑤
新浪财经· 2025-10-04 16:53
文章核心观点 - 哈尔滨市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推出“月满中秋 畅游冰城”主题旅游路线 旨在通过整合西城红场、哈西万达广场、众创书局、师大夜市等商业与文化地标 打造一场集购物、艺术、阅读、美食于一体的城市漫游体验 以促进假期消费和旅游活力 [1] 西城红场 - 项目定位为创新型商业生态品牌和城市文化传播中心 距离哈西客站800米 [3] - 商业模式集“产、学、商、艺、康、旅”六大业态于一体 采用赋能型经营理念和“艺术+X”模式 [3] - 以艺术文化为引领 以老厂房特色建筑为载体 目标是打造东北亚新锐时尚策源地和当代艺术文化高地 [3] 哈西万达广场 - 项目为多业态综合体 包含五星级酒店、大型购物中心、国际连锁超市、室内外商业步行街、电玩城、国际影城、精品餐饮、5A级写字楼 [6] - 汇集300多个美食摊位、50位潮流主理人、15种娱乐体验项目、3处创意舞台 致力于成为哈尔滨时尚潮流新地标 [6] 众创书局 - 书店藏书量超过10万册 设计采用千层塔、万卷书概念以营造精神文化空间 [9] - 提供多种文创商品 并通过不同风格陈列展示 不定期举办知名作家分享会及书友会活动 [9] 师大夜市 - 夜市被誉为哈尔滨网红夜市和深夜食堂 文兴街不足千米 每年吸引客流量超过500万人次 [11] - 美食种类涵盖历经几十年考验的传统味道、新问世网红小吃、哈尔滨各区知名小吃分店及天南海北各地美食 核心区域还设有灯光秀项目 [11]
茉莉花开•与宁共赏丨南京赛虹桥街道“圆聚”烟火气 多元焕新消费力
搜狐财经· 2025-10-03 08:20
坐落于秦淮、建邺、雨花台三区交汇之处,南京赛虹桥街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这里不仅坐拥繁华的虹悦城商业综合体,更与中华门城楼、大报恩寺等地标 名胜毗邻而居,尽显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 当传统底蕴遇上新消费浪潮,这片底蕴深厚的老商圈如何打破固有边界、激活消费潜能?赛虹桥街道的探索,从一场中秋市集的热闹开场,渐次铺展成一 幅"场景、商圈、政策"协同发力的消费焕新图景。 市集造景,让"烟火气"裹着"文化味" 夜幕低垂,南京虹悦城大拇指广场霓虹闪烁。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桥下有YUE·一π即合"2025赛虹桥中秋市集在此亮相。不同于传统摆摊,这是赛虹桥街道 以多业态融合推动消费焕新的一次重要实践,既让市民在节日的烟火气中感受温暖,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微引擎"。 市集的创新之处,远不止于商品售卖,更在于对体验感的营造。以美食区为例,此次虹悦城的美食门店亦同步参与出摊,不少摊主以免费试吃、特色小样为 引,将摊位打造成门店的引流入口。消费者尝鲜后若被口味吸引,便自然转化为商场门店的复购客群,完成从"市集流量"到"门店销量"的转化。更具巧思的 是,许多食品中融入了中秋"圆"形意象,寓意团圆,将味觉消费升华为连接情感的文化消费。 ...
文化消费一线调研:小剧场撬动大市场
央视网· 2025-10-02 05:22
"白天逛商场、晚上进剧场"正成为许多年轻人的休闲新选择,小剧场,这门"小而美"的生意,展现 出惊人的爆发力。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收入从243.6亿元猛增 至796亿元,其中小剧场及新空间演出功不可没。 ...
促消费再出招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联名 专家:有利于提升产业生态创新活力,催生新业态与就业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1 00:01
政策核心与目标 - 财政部与商务部联合发布通知,在约50个城市开展为期两年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工作 [1] - 政策核心目标是支持老字号企业、新消费品牌企业开设新店、旗舰店,开发“老牌新品”和“国货潮品”,并培育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1] - 试点工作主要支持三个方面的创新探索: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联名 [1] 试点支持方向与内容 -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联名,依托互联网数字娱乐和IP孵化平台,打通设计、开发、生产、营销全产业链,开发系列周边产品 [2] - 鼓励开设主题店、概念店等沉浸式消费空间,并围绕本地特色文化联动国潮动漫影视IP、文博场馆、非遗机构等传统资源,推出综合性消费场景 [2] - 政策旨在将消费体验从静态观赏转向沉浸式交互,并通过数字化呈现等方式突破圈层限制,强化年轻群体文化归属感,推动文化消费融入生活方式 [2] 财政支持与城市选择 - 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分档补助:超特大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4亿元,大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3亿元,其他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2亿元 [3] - 补助资金分两批下达,首批于试点启动第一年下达,剩余资金根据绩效评价情况下达 [3] - 试点城市选择向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的超特大城市倾斜,同时鼓励中小城市聚焦非遗、文旅等特色资源开展试点 [1][4] 实施机制与绩效管理 - 试点城市可按照市场化原则,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采取补助、奖励等方式予以支持 [3] - 采用竞争性评审机制确定试点城市,根据城市最终得分高低确定入围名单,并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 [4] - 资金使用与绩效挂钩,建立资金追踪标识制度,并将监管结果与地方政府考核挂钩,形成闭环责任体系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3][4]
传统戏曲上新、新剧抢先登台 国庆期间北京开票营业性演出2102场
北京商报· 2025-09-29 16:56
トレト 中秋节,就架大运河智乐节1 上十九 TCT1 RIO RUPIOS /北汽酸机 AL MUSIC FESTI 演出阵容 F The 2nd Taihu Classical Music Festiva 10.06 ≫ ද્લ્ 古 典 音 乐 许 巍 / 陈楚生 后海大鲨鱼 / 马 頗 老狼 / 脆 莓 HEER乐队 / 声音玩具 10-07 《《 ≫ 李 健,大张伟 黄子弘凡 / 颜人中 ONER [ == / 刘人语 & 餐前仪式 HIGH5 767 25 DATE 2025 8 北京城市 中 单位 北京交响乐团 支持单位: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 指导单位:北京市委宣传部 通州区委区政府 | 主办单位: | 承办 办办单位 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 台湖镇政府 北京北投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2025.10.06-07 大运河雪乐节 群英 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看来,高密度、高品质的演出供给激发了市民消费意愿,预计带动演出票房、衍生文创等文化消 费显著增长;户外音乐会与商圈联动,形成"看演出+逛商场+吃美食"一站式消费链,"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北京文化市 ...
秋糖会点亮南京婚庆消费新图景——
南京日报· 2025-09-28 10:20
一条太平南路,遍地珠宝黄金。20世纪70年代起,太平南路逐渐发展成人们熟知的"珠宝一条街"。 9月26日,第十一届"潮动金陵"太平南路珠宝节启动,商圈内的宝庆银楼、老凤祥、老庙、周大福等商 家的柜台上,均摆出了醒目的折扣海报。 借力秋糖会带来的消费氛围,这条百年商街正焕发新的吸引力。 "金九银十"是传统的婚庆旺季。记者连日走访了解到,随着第113届全国糖酒会临近,全市多地紧 扣"秋糖"主题推出婚庆促消费活动,婚嫁珠宝、礼服、婚宴预订等领域人气攀升,相关商品市场呈现"红 字当头"景象,"甜蜜经济"持续升温。 "一站式"婚博会,打造"甜蜜消费"新体验 商场外大屏实时滚动着"爱的誓言"告白计划征集的"高甜情话";一对对准新人流连于周大福、老凤 祥等珠宝柜台;不远处的荣萍、陶玉梅店内,新中式旗袍成为热门选择;不时有为新家置办冰箱、空 调、电视等家电的年轻人,走进海尔等品牌家电门店……在位于玄武区的南京商厦,8月底开启的第三 届秋季婚博会气氛正浓。 "'90后''95后'已成为消费主力,他们追求的不再是'有',而是'优'和'特'。在产品选择上,更注重品 质、品牌、设计感和个性化表达。比如定制化的珠宝首饰、独具设计感的婚 ...
文玩厂商文玩店创新思维:熟IP红馆HFTSH以萌佛IP为桨,驶向Z世代文化潮玩消费蓝海
搜狐财经· 2025-09-28 07:03
一、文化消费的范式革命:从"物"到"魂"的跨越 当数字技术重构商业逻辑,Z世代正以"情感共鸣"为标尺重新定义消费价值。他们不再于文玩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追求承载文化认同、情感寄托与社交货 币的复合型精神消费品。萌佛IP的崛起,正是这一趋势的集中投射——它将东方禅意与年轻化表达熔铸,让传统佛造像艺术突破年龄与圈层壁垒,成为Z世 代"以物载道"的新媒介。 对于文玩厂商而言,这不仅是产品形态的迭代,更是商业思维的颠覆:从"生产-销售"的线性链条,转向"IP共创-情感链接-价值共生"的生态构建。萌佛IP授 权,本质是获得一张通往未来文化消费市场的入场券。 二、萌佛IP:东方美学的年轻化破局者 IP红馆旗下萌佛系列,以"萌系美学"重构传统佛造像的庄严感,通过Q版造型、治愈系表情与现代生活场景的融合,打造出兼具文化深度与传播力的超级符 号。其核心价值在于: 1. 文化解构与再编码:剥离宗教仪式的严肃性,提炼"禅意生活"的精神内核,以萌趣形态传递"放下焦虑""自我和解"的现代哲学; 2. 社交货币属性:萌佛形象天然具备强分享性,易引发UGC创作与圈层传播,形成从产品到文化的裂变效应; 3. 溢价空间赋能:IP授权产品可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