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变现
搜索文档
Reddit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8%至5亿美元 摸索出流量变现的方法
环球网· 2025-08-01 15:10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激增78%至5亿美元 远超分析师预期的4.25亿美元[1] - 经调整后每股收益达0.92美元 高于预期的0.72美元[1] - 净利润达8900万美元 较分析师平均预期3600万美元高出一倍多[1] - 第三季度销售额预计达5.35亿至5.45亿美元 区间中值显著高于华尔街预期的4.73亿美元[3] 业务战略 - 公司在广告技术领域持续投入 希望在Meta和Alphabet主导的数字广告市场抢占更多份额[3] - 正通过拓展中小型客户群体降低对少数大型营销商的依赖[3] - 已摸索出将用户流量转化为收入的有效方法 不再单纯追求用户积累[3] 行业定位 - 市场关注广告商是否会将平台视为"必投平台"而非"可投可不投的选项"[3] - 可能保持"每个媒体投放计划中聪明的小众选择"的定位[3]
周杰伦概念股,突然爆发
证券时报· 2025-07-30 13:16
股价表现 - 港股巨星传奇盘中一度暴涨超36%,7月份以来最大涨幅已接近200% [1] - 7月8日周杰伦入驻抖音前一日涨超26%,7月9日公布消息后大涨94%,随后两个交易日累计上涨超180% [1][5] - 早盘股价一度涨超36%,最新报价14.120港元,涨幅25.62% [4][5] 战略合作 - 全资附属星创艺文娱与杭州宇树科技订立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具有IP属性的消费级机械人产品 [3] - 公司将负责IP规划、设计、AI交互及全球化营销策略,宇树科技负责技术研发及生产 [3] - 合作将挖掘智能机械人在演唱会、表演秀等场景的商业化价值 [3] 业务模式 - 公司专注于IP创造及营运和新零售,2024年营业收入5.84亿元(+35.75%),净利润5605万元(+62.4%) [6] - IP创造及营运业务收入3.14亿元,占比超50% [6] - 打造"自有明星IP+内容化场景+新零售"的流量变现路径,核心IP包括"周同学""刘教练"等 [8] - 与泡泡玛特达成首个重要授权合作,构建多元化IP矩阵 [8] 市场影响 - 周杰伦入驻抖音直接带动股价大幅上涨,抖音官方发文助推热度 [5] - 创始人团队包括周杰伦商业搭档、经纪人和母亲,深度绑定明星资源 [6] - 潮流玩具凭借情感价值和社交属性,正渗透更广泛消费群体 [8] - 分析认为公司模式可能被引入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9]
突然暴涨!“周杰伦”,突发!
券商中国· 2025-07-30 13:05
股价表现 - 港股巨星传奇盘中一度暴涨超36% 7月以来最大涨幅接近200% [1] - 周杰伦入驻抖音消息公布后 该股累计上涨超180% [2][4] - 与宇树科技合作消息公布后 股价早盘一度涨超36% [3][4] 核心合作动态 - 全资附属星创艺文娱与杭州宇树科技订立全球战略合作协议 聚焦四足机械狗/机械人开发 [3] - 公司负责IP规划/AI交互/全球化营销 宇树科技负责技术研发生产 [3] - 合作将挖掘智能机械人在演唱会等场景的商业化价值 [3] IP运营优势 - IP创造及营运业务收入3.14亿元 占总营收超五成 [5] - 深度绑定周杰伦/刘畊宏等高人气明星IP [6] - 已构建"周同学""刘教练""方夫子"等多元化IP矩阵 [6] - 与泡泡玛特达成首个重要IP授权合作 [6] 商业模式 - 开创"自有明星IP+内容化场景+新零售"变现路径 [6] - IP创造运营与新零售业务形成独立造血能力 [6] - 呈现"IP势能×渠道增长"的乘数效应 [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84亿元 同比增长35.75% [5] - 净利润5605万元 同比增长62.4% [5] 行业背景 - 潮玩产品凭借情感价值/社交属性受年轻群体青睐 [6] - 中国泛娱乐市场推动潮玩文化向大众渗透 [6]
造谣“大熊猫被虐”,假“猫粉”敛财17万
券商中国· 2025-07-27 16:00
涉大熊猫谣言案件调查 - 核心观点:网络"大V"利用大熊猫话题编造谣言煽动情绪,通过直播打赏和募捐牟利,形成黑色产业链 [1][2][5] - 案件细节:白某某、徐某夫妇通过10多个社交群散布虚假视频,累计播放54.5万次,牟利17万元 [5][6] - 获利模式:线上直播打赏获利3万元,线下组织应援募捐14万元 [6][7] 谣言制造手法 - 无中生有:编造"电击取精""活体实验"等骇人听闻的虚假信息 [7] - 移花接木:剪辑大熊猫日常行为视频,配煽动性标题如"国宝被虐"吸引流量 [8] - 制造事端:故意在敏感场所直播,策划"碰瓷"相关机构 [10][11] 行业影响与治理 - 粉丝群体特征:大熊猫粉丝年龄跨度10-80岁,部分缺乏理性认知易被煽动 [14] - 平台监管漏洞:对谐音字、图形化不当内容识别不足,审核机制滞后 [16] - 法律完善需求:现行直播管理规定需要与时俱进,建议加强立法执法 [16] 司法判决结果 - 白某某获刑1年6个月,徐某获刑1年2个月,均构成寻衅滋事罪 [13] - 判决已于7月12日生效,被告当庭表示服判 [13]
大力布局本地生活 抖音意欲何为
中国经营报· 2025-07-25 15:46
平台补贴与产品策略 - 抖音生活服务将在7月15日至8月底投入亿元级平台补贴,联合华住集团、凯悦集团等酒店集团推出6折起订房优惠、新客专享价等超值产品 [1][2] - 平台上线酒店日历房团购、直播特惠通兑券、品牌会员体验券包等产品,支持未预约随买随退 [1] - 4月29日已针对优质零售商家推出五项扶持举措,覆盖服饰鞋帽等行业,包括零佣金、品牌联合经营激励等政策 [2] 业务规模与增长 - 抖音生活服务已覆盖370多个城市超610万个商家门店 [5] - 年交易额同比提升81% [5] - 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高达数万亿元,餐饮到店领域线上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 [3] 战略动机 - 突破用户增长天花板,将流量导入本地生活服务创造新变现空间 [3] - 本地生活服务佣金率通常高于实物电商,且商家营销需求强烈,可带来交易佣金和广告费双重收益 [3] - 完善商业生态闭环,从线上娱乐延伸到线下生活场景,提升用户黏性和平台价值 [4] - 直接挑战美团核心业务,抢占用户"吃喝玩乐上抖音"的心智定位 [4] 竞争优势 - 拥有算法优势、技术优势、资本优势,可快速转换成熟商业模式 [1] - 流量优势和内容种草能力与用户行为高度契合 [8] - 推行可进可退策略,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失败也可及时止损 [8] 业务挑战 - 需建立线下履约和服务能力,确保用户体验 [7] - 需构建完善的中小商家入驻、培训、服务体系 [7] - 改变用户"查点评上美团/大众点评"的固有习惯需要时间投入 [7] - 面临美团深厚的商户关系和成熟运营体系的竞争 [7]
流量变现大师课:特朗普靠卖周边赚了多少?
快讯· 2025-07-03 19:27
流量变现 - 特朗普通过销售周边产品实现流量变现 [1] - 周边产品包括服装、帽子、海报等 [1] - 具体销售金额未在原文中披露 [1] 商业模式 - 利用个人影响力直接面向粉丝销售商品 [1] - 商品销售与政治活动紧密结合 [1] - 未提及具体供应链或渠道合作细节 [1] 市场表现 - 未提供具体销售额或增长率数据 [1] - 未披露市场份额或竞争对手情况 [1] - 未说明产品定价策略或利润率 [1] 行业趋势 - 名人周边产品成为流量变现重要方式 [1] - 政治人物商业化运作日益普遍 [1] - 未提及行业规模或增长预测 [1]
金融机构逐鹿“苏超”
北京商报· 2025-06-30 22:25
体育IP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 - 江苏银行在手机银行开设"苏超专区",提供免费门票、赛事直播、文旅消费券发放等服务,吸引年轻客群并提升月活度 [4] - 中国平安为南通队全体球员提供"黄金腿"保险保障,并为球迷提供观赛意外险 [7] - 支付宝联合政府发放6万余个数字人民币红包,通过满减优惠打通金融消费闭环 [1] 银行从赞助商到生态共建者的转型 - 江苏银行通过冠名赞助、赛事奖金托管、企业融资支持等综合金融服务,构建覆盖金融、快消、保险的立体传播网络 [4] - 广发银行连续六年成为CBA联赛官方合作伙伴,邮储银行发行"村BA"联名借记卡,中国银行推出体育消费券等活动 [4] - 银行通过金融服务链串联赛事运营、用户激活与消费转化,开发属地化产品强化球迷身份绑定 [5] 保险机构的多维保障布局 - 紫金保险为"苏超"定制赛事综合责任险、工作人员意外险、公众责任险等专属保障方案 [7] - 新华保险全方位为赛事赋能,国寿财险与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合作开展风险管理与投融资支持 [8] - 保险机构借助赛事流量提升品牌影响力,开发特色产品实现业务多元化转型 [8] 支付机构的场景化创新 - 支付宝、花呗、淘宝分别冠名"苏超"徐州队、无锡队和常州队,布局赛事支付生态 [9] - 人民银行联合银行机构推出"满50元减20元"数字人民币优惠补贴和6万余个消费红包 [10] - 支付机构通过赛事曝光实现流量转化,探索"内容+支付"新模式 [10] 政策驱动下的体育金融生态演进 - 2014年"46号文"提出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5万亿元目标,吸引金融机构初步探索 [12] - 2025年四部门联合发文强调构建覆盖体育产业全链条的金融支持体系 [13] - 金融机构探索会员价值体系、数字资产开发、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等多元化合作模式 [14]
AdMergeX品牌全球升级:打造广告流量基础设施新生态,赋能开发者全域增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30 14:23
行业挑战 - 全球移动应用生态竞争加剧,开发者面临流量分散、变现低效、技术门槛高三大核心挑战 [1] 公司品牌升级 - 北京前呈无限科技发布新品牌AdMergeX,定位全球广告流量基础设施SaaS及服务平台 [1] - 品牌使命为通过智能广告技术最大化开发者流量收益,强调技术驱动公平变现 [1][3] - 品牌名称寓意:Ad代表广告技术基因,Merge象征流量与需求的融合及三方共赢,X象征收益优化无限可能与全球化野心 [1][2] 技术产品矩阵 - 全栈技术矩阵包括Mediatom(媒体变现SaaS)、MergeX(广告流量交易SaaS)、MedPro(智能广告投放SaaS) [1][4] - 智能化升级依托10年+广告平台研发经验,采用机器学习与大数据技术,自研智能动态利润算法、QPS控制算法等提升变现效率 [5] 品牌视觉设计 - Logo设计采用动态交织环形,象征流量与价值融合,隐含X形态强化记忆点 [6] - 色彩系统主色深蓝代表技术可靠性,紫红辅助色象征创新活力,渐变色模拟数据流动轨迹 [7] 未来战略 - 产品体验升级:官网将整合三大产品矩阵,优化全流程管理功能 [8] - 市场布局:中国深度适配本土广告生态,海外强化本地化运营 [9] - 持续迭代技术与服务,推动全球化战略 [10]
从GMV千万到被骂停播,寻亲达人被流量反噬
36氪· 2025-06-25 18:27
解清帅直播带货业务发展 - 2023年11月底解清帅与家人相认事件引发全网关注 其"亿万富翁之子"与"不忘养恩"的叙事成为流量爆发点 [1] - 认亲后23天即开启直播带货 首场直播最高在线超10万人 销售额突破1000万 [5] - 2024年累计进行97场带货直播 预估总销售额达9700万-2.43亿 单日最高销售额2500万-5000万 [3][9] - 带货策略聚焦日用百货等低决策品类 结合家庭日常内容与亲情话题维持热度 [8][11] 流量变现争议与口碑下滑 - 快速商业化引发剧本质疑 被指消费公众善意 直播中"亲情戏码"被批套路感过重 [11] - 2024年5月后连续陷入三大风波:母亲抑郁症卖惨引流 高考送水被指作秀 关联寻亲网关闭事件 [12] - 账号30天内掉粉5.4万 带货直播自5月23日起停摆 [13] 寻亲达人带货行业现状 - 同类案例包括孙海洋家族(90天带货750万-1000万) 杨妞花(年带货1000万-2500万) 谢浩男母亲(单场带货7500万-1亿) [16][17][19] - 行业共性为聚焦10-100元日用百货 依赖情感驱动消费 但首秀后普遍面临数据下滑与掉粉 [21] - 抖音5月出台新规限制热点当事人商业变现 包括暂停带货功能与流量降热措施 [24] 行业核心矛盾分析 - 公众对寻亲事件的情感投射与商业化行为存在天然冲突 过度变现易引发"消费苦难"质疑 [23] - 流量红利期后缺乏专业运营能力 部分达人陷入"卖惨"模式加速用户流失 [25] - 平台监管趋严使行业合规门槛提升 单纯依赖事件热度的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存疑 [24][25]
8 亿用户 + 零佣金!京东杀入酒旅市场,美银:或改写 OTA 竞争格局
智通财经· 2025-06-20 15:49
京东酒店新计划 - 推出"京东酒店 PLUS 会员计划",为合作酒店提供最长三年的零佣金优惠 [1] - 在7月30日前为首次入驻京东平台的酒店提供流量支持 [1] - 平台优势包括:超过8亿个人消费者、3万家大企业和800万家中小企业的高购买力客户群体,与四星级及以上酒店目标客户高度重合 [1] - 生活服务流量规模庞大且快速增长,跨品类销售旅游和酒店产品潜力巨大 [1] - 强大的供应链能力能够助力酒店运营商优化供应链并提升运营效率 [1] 京东酒店业务背景 - 平台上的旅游和酒店预订服务已上线多年,OTA及本地服务是平台服务的自然延伸 [2] - 高端客户群体预计京东PLUS会员超过4000万 [2] - 日活跃用户数达1.88亿(美团1.69亿、携程1300万) [2] - 商品供应链能力可能成为酒店消耗品供应商 [2] - 管理层经验丰富,子公司董事长曾是美团酒店业务前负责人 [2][12] 用户数据 - 2025年5月京东应用月活跃用户数从2月的5.15亿增至6.21亿 [7] - 在部分酒店价格比较中,京东价格相对更低,享受2-5%补贴后价格优势更明显 [10] 京东PLUS会员 - 每年支付149元人民币可享受专属权益 [11] - 权益包括无限次免费配送、免费退换货、精选商品额外5%折扣等 [11] - PLUS积分可兑换生活服务如家庭清洁、洗衣、洗车等 [11] 对OTA行业影响 - 标志着在线旅游领域竞争加剧 [4] - 国内酒店业务在2024年占携程/同程/美团收入比例约为30%/25%/5% [4] - 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京东的投资预算和执行力度 [4] 短期财务影响 - 零佣金政策、人才招聘及消费者补贴将对短期利润率产生压力 [3] - 投资规模不太可能与外卖业务相当,因内部优先级较低 [3] 估值信息 - 目标价44美元(173港元/港股) [13] - 估值依据包括电子商务现金流折现、公开市场投资、达达本地配送股权等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