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投资

搜索文档
ETF复盘资讯|科技双雄飙升,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涨超3%,513770登顶跨境ETF涨幅第一
金融界· 2025-07-15 20:17
港股市场表现 - 7月15日港股震荡上行,科技与创新药板块领涨,哔哩哔哩-W盘中涨逾7%,阿里巴巴-W午后涨超6%,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收涨3.46% [1] - 创新药板块异动,石药集团涨逾9%,康方生物创历史新高,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收涨3.28% [2]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上半年累计上涨58.95%,领涨创新药指数;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区间涨幅28.82%,最大涨幅达56.21% [5][7] 创新药行业动态 - 政策面利好:2025年国家医保及商业健康保险目录调整启动,商业健康险将在创新药支付中发挥更大作用,提升高价创新药可及性 [3] - 基本面强劲: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总金额达660亿美元,超越2024年全年,创历史同期新高 [4]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前十大成份股权重达75.85%,龙头效应显著 [5] 科技与互联网板块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重仓"ATM三巨头"(阿里、腾讯、小米),合计权重61.06%,成为港股AI投资工具 [7]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近5年表现波动较大,2020年涨109.31%,2024年涨23.04% [8] - 港股互联网ETF年内日均成交额5.94亿元,支持T+0交易,流动性佳 [9] 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认为港股估值洼地特征再现,南下资金有望回暖,建议增配 [4] - 银河证券预计港股以结构性行情为主,科技板块因政策支持、盈利增速高且估值低位具备投资机会,消费和医药行业亦被看好 [4]
消费类股票在港股有何投资要点?
金融界· 2025-07-14 06:51
宏观经济环境 - 宏观经济扩张阶段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推动消费类企业业绩上升 [1] - 经济低迷时期可能导致消费市场萎缩 对消费类股票形成挑战 [1] - 需关注GDP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数据变化对港股消费股价格的影响 [1] 行业发展趋势 - 消费行业持续演变 新消费模式 场景和品类不断涌现 [1] - 电商消费在互联网技术推动下异军突起 改变传统零售模式 [1] - 能顺应行业趋势并转型升级的消费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 股票表现更优 [1] 公司基本面 - 财务状况是评估基础 包括盈利能力 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等指标 [2] - 强大品牌意味着更高市场认可度 客户忠诚度和定价权 [2] - 管理团队能力和战略眼光对企业前景起决定性作用 [2] 市场估值水平 - 需通过市盈率 市净率等指标合理评估股票价值 [2] - 股价相对基本面高估则风险较大 低估则存在潜在投资机会 [2] - 估值分析需结合行业特点 企业发展阶段等多因素综合判断 [2] 汇率波动影响 - 港股涉及不同货币交易 汇率变动会影响投资收益 [3] - 海外业务多或进口原材料依赖高的消费企业受汇率波动影响更大 [3]
7月10日【港股Podcast】恆指、中信證券、比亞迪電子、工商銀行、中國平安、小米
格隆汇· 2025-07-11 10:32
1、恆指:看多投資者認為指數企穩24000,明天上24300,長期看25000,牛過夜。也有投資者在24000做Put Simon:指數平穩上揚,企穩24000之上,站在保力加通道中線之上。技術信號總結為"買入"。13個買入和4個賣出,氣氛偏樂觀。參考短期阻力位24312點。 升穿則上試24800點。 | 信號總結 | 賣出信號 中立信號 買入信號 | | --- | --- | | 100 000 000 貝人 | 13 | 2、中信証券 (06030.HK):股價跌不落24.5,應可繼續飆高破頂,上30元。 Simon:盤中跌至低位後反彈,盤中逼近保力加通道頂部,最高26.15元。技術買賣信號與投資者觀點類似,為"強力買入",16個買入和2個賣出。信號繼續看 好。阻力位27.2元和29.3元。 Simon:買賣信號為"買入"。當前阻力位6.48元,高於保力加通道的頂部。如果突破則上試6.68元。 | 信號總結 | 賣出信號 中立信號 買入信號 | | | | --- | --- | --- | --- | | 強力買入 | | C | 16 | 3、比亞迪電子 (00285.HK):突破頸線,是否還有上升 ...
港股投资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金融界· 2025-07-10 11:04
港股交易规则 - 港股交易时间与内地A股存在差异 包括开市、收市及午休时间的规定 影响交易时段可操作性 [1] - 港股实行T+0回转交易制度 当天买入的股票当天可卖出 比A股的T+1制度更灵活 但增加日内交易风险与机会 [1] - 港股无涨跌停板限制 股价波动空间理论上不受限 可能出现短期大幅波动 [1] 港股市场环境 - 港股市场国际化程度高 外资占比较大 行情受全球经济形势、国际金融政策及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明显 [1] - 港股不同行业板块表现与A股有差异 部分A股冷门行业在港股可能有独特表现 [1] - 港股交易品种丰富 除股票外还有权证、牛熊证等衍生品 这些衍生品具有高杠杆特性 可放大收益或损失 [1] 企业基本面分析 - 港股上市企业来源广泛 包括香港本地企业、内地企业及国际企业 需考虑不同地区企业治理结构差异 [2] - 部分港股上市公司采用不同会计准则 与内地通用准则有区别 需掌握准则转换方法以准确评估财务状况 [2] - 港股市场一些优质公司有高股息传统 稳定股息分配对长期投资者是重要收益组成部分 [2] 汇率因素 - 港股以港元计价 内地投资者以人民币兑换投资 港元与人民币汇率波动直接影响投资收益 [2] - 汇率变动可能导致投资本金价值增减 即便股票价格不变 汇率波动也可能侵蚀或增加投资回报 [2]
7月9日【港股Podcast】:恆指、嗶哩嗶哩、協鑫科技、港交所、中芯國際、快手
格隆汇· 2025-07-09 18:33
恆指 - 看淡投资者认为恆指难以回到24000点,预计明日低开并下探23500点,熊证过夜机会较大[1] - 部分熊证投资者已获利离场[1] - 当前收市价位于保力加通道下方,技术形态不理想,存在进一步下跌可能[1] - 技术信号显示"卖出",市场情绪谨慎悲观,下跌概率较高[1] - 关键支持位23553点,阻力位24300点,预计波动区间23500-24300点[1] 嗶哩嗶哩-W (09626HK) - 投资者目标价分歧明显,部分看至167元,另有认为171元是入场机会[3] - 窝轮市场出现反向操作,昨日有投资者在股价高位部署认沽证,今日股价下跌219%使认沽证获利[3] - 当前买卖信号为"买入",13个买入信号对比4个卖出信号,市场情绪谨慎乐观[3] - 技术阻力位1838元和1901元,较前期高位有所上移,存在突破前期高位的可能性[3] 協鑫科技 (03800HK) - 股价突破12元,今日最高见127元[6] - 买卖信号以"买入"为主,走势被评价为理想[6] - 技术阻力位分别位于129元和148元,距离投资者目标价199元和3元仍有距离[6] 香港交易所 (00388HK) - 技术形态显示所有均线走坏,形成向下趋势[9] - 长线投资者看淡,目标价看至350元[9] 中芯國際 (00981HK) - 投资者担忧成交量偏低,预计可能跌至38-40元区间[12] - 窝轮市场已有投资者在昨日反手做认沽证,行使价2615元[12] - 当前信号总结为"买入",市场气氛偏好[12] - 关键支持位423元,若跌破可能下试39元[12] - 技术阻力位471元和506元[12] 快手-W (01024HK) - 盘中创出新高,短线突破689元前高的概率受关注[14] - 部分投资者持有认购证,行使价7205元[14] - 另有投资者选择获利离场[14]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7月9日
新华财经· 2025-07-09 11:17
银行业经营贷利率下降 - 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经营贷产品最低年利率降至3%,叠加优惠券后部分产品利率进入"2"字头区间,但实际利率因客户资质差异而不同 [1] - 信贷投放困难导致银行业普遍面临净息差压力和盈利压力,需通过精细化管理、结构优化和综合服务寻求突破 [1] 港股市场动态 - 2025年下半年港交所已收到约200份上市申请,一级市场活跃度与上半年二级市场表现形成呼应,但近期主要股指呈现区间震荡走势 [2] - 香港监管改革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预计IPO融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投资建议关注科技、消费及低波红利资产三大主线 [2] 券商行业业绩展望 - 上半年新开户人数同比大增、股债市场向好及港股高景气推动上市券商中报业绩有望延续一季度高增态势 [3] - 机构建议关注券商板块中报业绩预告和稳定币等主题催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3] 险资权益类资产配置 - 险资下半年计划增配权益类资产,聚焦低估值高股息标的和新质生产力/新消费等高成长标的 [4] - 上半年险资通过举牌上市公司、成立私募基金等方式积极入市,政策优化和低利率环境是主要驱动因素 [4] 北向资金持仓变动 - 北向资金二季度持仓总市值增加508.85亿元至2.29万亿元,持股量增加37亿股至1235.11亿股 [5] - 电力设备(2814.63亿元)、银行(2541.68亿元)、电子(2330.23亿元)为北向资金持仓市值前三行业 [5] - 超半数行业持股数量环比增长,体现对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趋势的把握 [8] 黄金市场走势 - 上半年金价最大涨幅超30%,受美国关税政策、地缘风险及新兴市场央行购金支撑 [6] - 下半年金价波动率或攀升,长期支撑因素未变但短期受美国经济数据影响显著 [6] 债券市场开放进展 - 债券通八年内吸引全球前100大资管机构中80余家进入中国债市,南向通和互换通相继落地完善互联互通机制 [9] - 央行拟扩大南向通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四类非银机构,并优化离岸回购和互换通机制 [12] 锂电行业转型 - 锂电行业从产能扩张转向价值竞争,需通过市场调节淘汰落后产能,长期依赖技术创新突破困局 [10] 政策支持消费与养老产业 - 央行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密集落地,重点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及养老产业 [11] A股并购重组活跃 - 年内27家A股公司披露收购拟IPO企业计划,同比增350%,政策红利、创投退出需求及估值优势是主因 [13]
港股开盘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科网股跌多涨少
智通财经网· 2025-07-09 09:47
港股市场表现 - 7月9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恒生指数跌0.36%,恒生科技指数跌0.48%,国企指数跌0.44% [1] - 科网股跌多涨少,京东微涨0.23%,小米等股下跌 [1] - 蓝思科技首日挂牌上市高开近4% [1] 机构观点 -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港股绝对估值处于相对低位,中长期配置价值较高 [1] - 科技板块因政策支持力度大、盈利增速居前、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而具备较高投资机会 [1] - 消费行业在促消费政策刺激下业绩增速预期改善,重点关注医药和可选消费行业 [1] - 高股息标的可提供稳定回报 [1] - 国元香港预计港股中长期内保持韧性,政策预期仍能支撑港股估值 [1] - 交银国际指出恒指接近年内前高主要源于风险溢价回落,基本面盈利改善贡献有限 [2] - 中金公司表示香港作为连接中外的关键枢纽,将持续为港股注入优质标的 [2] - 中信证券预计三季度港股或呈震荡向上趋势,四季度或迎来业绩上修契机 [3]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年初至今对港股各板块持仓均有提升,近一个月主力配置医疗保健和金融板块 [2] - 外资仅边际主动提升信息技术板块仓位,其他板块持仓市值多数下降 [2] 热点聚焦 - 香港金管局公布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优化安排,支持多币种外币结算 [5] - 香港金管局通过贴现窗口向银行投放46.7亿港元流动性 [5] 公司动态 - 阿里巴巴开源网络智能体WebSailor,性能超越多个闭源模型 [6] - 丘钛科技6月摄像头模组销售数量同比增加4.1%,指纹识别模组销售量同比增7.3% [6] - 香港科技探索前6月商品交易额同比下跌1.2% [6] - 瑞安房地产前6月累计合约物业销售额同比增457% [6]
企业赴港上市势头不减机构看好港股投资三条主线
中国证券报· 2025-07-09 04:50
港股IPO市场动态 - 2025年下半年港交所已收到约200份上市申请,7月1日至8日有14家公司更新IPO进展,其中2家新递交招股书[1]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完成42宗IPO,募资1070亿港元,较2024年全年增长22%,暂列全球第一[2] - 申请IPO企业数量较年初倍增,包括中东和东南亚企业,反映港股吸引力提升[2] - 消费和科技企业是IPO主力,如老乡鸡(1564家门店)和星源材质(全球干法隔膜出货量第一)[2][3] 港股市场改革与流动性 - 港股改革措施包括优化互联互通机制、纳入REITs、兼容"T+1"结算、增加海外认可交易所等[3] - 德勤预计2025年港股将有80只新股上市融资2000亿港元,较此前预测(1300-1500亿)大幅提升[4] - 南向资金7月前5日净流入211亿港元,年初至今净流入突破7500亿港元[4] - 港股通持仓占比从2017年3月的1 8%升至2025年6月的12 0%,预计将持续提升[5] 二级市场表现与投资机会 - 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等6月以来呈现区间震荡,但下行压力较小[6] - 中期港股仍是价值洼地,建议配置低波红利资产底仓,关注恒生科技、互联网、创新药等板块[6] - 消费板块因政策刺激和低估值受关注,重点布局医药和可选消费行业[7] - 东吴证券认为回调后增量资金可能入场,增配红利资产和低估个股成共识[7]
港股新机遇来了吗?帮主郑重跟你掏掏底
搜狐财经· 2025-07-09 00:46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从去年10月低点反弹近20% [3] - 腾讯股价企稳 阿里表现改善 地产股出现间歇性反弹 [3] - 南向资金单月净流入多次突破百亿港元 较此前净流出时期显著改善 [3] 市场回暖驱动因素 - 内地政策对平台经济态度转向明确支持 互联网巨头监管压力减轻 [3]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曾跌至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水平 估值吸引力凸显 [3] - 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 美元升值压力减弱 外资流出压力缓解 [3] 重点行业动向 - 消费板块复苏明显 莎莎 周大福等零售企业客流量同比增加30% [4] - 科技企业转型见效 腾讯视频号广告收入快速增长 阿里海外业务拓展取得进展 [4] - 地产行业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但基本面修复仍需时间 [4] 投资机会特征 - 需关注估值合理 业务基础扎实 能受益于内地经济复苏的企业 [5] - 消费复苏相关企业和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公司更具长期投资价值 [5] - 市场呈现结构性机会 需避免盲目追涨杀跌 注重中长期持有价值 [5][6]
南向资金“扫货”港股!机构最新测算:万亿资金入场可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21:27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年初以来涨幅均在20%左右 [1][2] - 港股市场在二季度经历波动后修复,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年初迄今分别涨20.33%、19.41%和19.09% [2] - A股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累计涨幅仅为4.35%、1.67%和1.84%,AH股溢价收敛 [2]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年初以来累计流入港股市场达7031.49亿元,完成2024年全年总和的94% [3] - 沪市港股通、深市港股通分别流入4881.84亿元和2149.65亿元 [3] - 银行、商贸零售、医药生物和非银金融是南向资金主要流入的四大行业,净买入额分别为2124亿元、1683亿元、1224亿元和633亿元 [3] - 外资在港股市场小幅流入,主要流入科技板块,尤其是软件服务、非银金融、硬件设备等领域 [4] 行业偏好 - 公募基金偏好科技与消费板块,科技板块包括互联网、半导体、软件服务等,消费板块主要是可选消费、新消费领域 [6] - 险资倾向于配置金融、能源等具备稳定现金流和高股息的行业 [7][8] - 散户资金偏好科技与创新药板块,尤其是具备高成长性和市场关注度的个股 [9] 市场流动性 - 三大恒生指数区间日均成交额合计4193.96亿元,是2024年同期1841.77亿元的2.28倍 [3] - 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以42.84亿元的区间净流入居首,基金份额增长56亿份 [7] - 易方达、大成、汇添富、华夏旗下的4只恒生科技ETF累计净流入116.15亿元,份额增长137.75亿份 [7] IPO市场 - 2025年上半年港股集资额超过1070亿港元,较去年全年增加约22%,暂列全球第一 [11] - 港交所IPO数量达42宗,同比增加约40%,前10大IPO募资额占募资总额超过8成 [11] - 宁德时代410亿港元的IPO是年内最受瞩目的项目,新经济企业如蜜雪冰城、古茗等登陆港股 [11] 估值水平 - 恒生指数市盈率TTM值为10.68,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为63.98%,股息率高达3.93% [13]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TTM值为20.10,市盈率历史分位数为8.95%,处于历史较低估值水平 [13] - 金融、能源和必需消费等传统行业具备较高股息率,科技、医疗、创新消费等板块展现强劲成长性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