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育友好型社会
icon
搜索文档
托育产业升级战:一场关于“0-3岁照护权”的再分配
36氪· 2025-07-16 18:37
现状全景 - 我国0-3岁婴幼儿数量超过4000万,每年新增出生人口中约80%为0-3岁托育潜在服务对象 [3] - 全国0-3岁儿童平均入托率仅为4.29%,与OECD国家平均34.5%的水平相比差距显著 [3] - 一线城市高收入家庭子女入托率超过10%,中西部农村地区托育覆盖率不足2% [3] - 上海、深圳等城市入托率接近10%,但普惠资源稀缺,家庭月均托育支出在1500元至3500元之间 [3] - 托育支出占家庭收入比重超过14%,低收入群体这一比例可达27% [3] - 24个月以下婴幼儿入托率显著偏低,服务体系在"照护"阶段存在明显短板 [3] 结构失衡 - 托育机构服务模式分为家庭式、社区式、企业式、机构式四类,但良莠不齐 [4] - 家庭式托育灵活但安全隐患大,社区式托育价格亲民但服务能力有限 [4] - 企业式托育具备公益属性但依赖企业投入,机构式托育专业但价格偏高 [4] - 托育服务处于多部门管理、标准不统一局面,行业准入门槛低、退出机制不健全 [4] - 专业照护人员短缺,从业人员待遇偏低、流动性大 [5] - 全国设立"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校数量有限,师资力量薄弱 [5] 地方实践 - 四川涪城区英堡贝托育园引入心理评估与行为干预机制,提供个性化教育方案 [6] - 游仙区妇幼保健院推动"医育结合"托育服务,形成"诊—育"一体照护体系 [6] - 成都市推行"1+N"社区托育模式,示范性机构带动社区嵌入式网点联动发展 [6] - 广州将普惠托育服务纳入城市更新项目,打造"托育点+老年照护+便民服务"综合社区运营 [7] 国际镜鉴 - 日本"保育所""幼稚园""儿童园"构成0-6岁全龄段托育教育体系,按家庭收入分档收费 [8] - 美国约一半家庭居住在托育服务严重不足区域,导致女性退出劳动力市场 [8] 出路与建议 - 将0-3岁婴幼儿照护纳入公共服务范畴,构建覆盖城乡的基本托育网络 [9] - 扩大"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设置,建立托育人员等级认定体系 [9] -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托育服务供给,推动PPP模式落地 [9] - 支持课程研发、感统训练、医育结合等创新探索,推动"照护+教育+健康管理"一体化 [9]
80名留守儿童跟着爸妈进工厂
经济观察报· 2025-07-15 18:29
行业背景 - 湖南省邵东市享有"书包制造之都"美誉,每年全国约60%的书包从这里发出,箱包制造业为当地创造超200亿元产值 [2] - 湖南是人口流出大省,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超1600万,广东是主要务工目的地 [21] - 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1550.56万,手机沉迷问题凸显 [21] 公司实践 - 阳光箱包有限公司(阳光8点)女性员工占比70%,过去因育儿问题流失率高达20%-30% [5][12] - 2019年公司首创免费托管班模式,初期30名员工子女参与,2024年增至80余人,仅需自费100元意外险和1元/顿伙食费 [8][14] - 托管班设置严格安全规则:3岁以上准入、禁止进入车间、限制活动区域、强制购买保险 [14] 运营模式 - 固定投资10万元改造150平方米教室,年运营成本约20万元(含教师工资10万/年、补贴伙食及杂费) [17] - 托管班全年开放:学期内每日16:30-21:00,寒暑假9:00-21:00(含2小时用餐休息) [22] - 2021年搬迁新园区后,员工工作满半年可获相邻小学入学资格,进一步吸引带孩员工 [16] 实施效果 - 员工流失率从20%-30%降至10%以下,十年工龄老员工比例显著提升 [8][27] - 双职工家庭占比增加,员工年均节省托管费用约6000元/月(原市价)[26] - 抖音发布的托管班内容获千万浏览量,账号粉丝超100万,间接提升品牌热度 [29][30] 社会影响 - 国务院2024年政策明确鼓励企业提供托育服务,托管班模式获政策背书 [10] - 案例显示企业托管服务可缓解留守儿童问题,改善员工子女行为表现(从胆怯到开朗)[23][24] - 对比允许宠物办公现象,提出"儿童友好型职场"理念创新 [28]
一家湖南箱包厂,为600名流水线工人开了个免费托管所
经济观察报· 2025-07-15 11:03
行业概况 - 湖南省邵东市享有"书包制造之都"美誉,每年全国约60%的书包从这里发出,箱包制造为当地创造超200亿元产值 [1] - 湖南是人口流出大省,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超1600万,广东是主要务工目的地 [8] - 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1550.56万,家庭管理缺位导致手机沉迷问题凸显 [9][10] 公司举措 - 阳光箱包有限公司(阳光8点)为600名流水线工人开设免费托管所,女性员工占比70%,托管班使员工流失率从20%-30%降至10%-20% [1][2][12] - 托管班初始投资10万元(含150平方米教室改造),年运营成本约20万元(含教师工资10万元/年、伙食补贴等),公司年营收4-5亿元 [6][7] - 托管班规则:孩子需满3岁、禁止进入车间、购买100元意外险、自付1元/顿伙食费 [5] - 2021年搬迁新园区后,员工工作满半年可获园区小学入学资格,进一步增加托管需求 [6] 运营效果 - 托管班人数从2019年30人增至2024年80人,相关短视频获千万浏览量,抖音粉丝超100万 [2][13] - 双职工家庭案例显示,托管班为员工节省6000元/月托管费用(相当于数月工资),员工留存率提升至10年工龄 [12] - 孩子行为改善明显:从胆怯到主动参与活动,公司园区形成"小区式"人情味氛围 [11][12] 政策与社会影响 - 2024年10月国务院文件明确鼓励企业提供托育服务,帮助职工分担育儿压力 [2] - 公司认为若更多企业参与托管服务,可缓解女性职场歧视,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12] - 托管班模式获广泛关注,但存在"炒作流量"质疑,公司回应"论迹不论心" [14]
北京: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生育友好型社会配套支持政策
快讯· 2025-07-10 11:56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多样化托育服务 [1] - 鼓励金融机构丰富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提高老年群体金融服务可得性 [1] - 鼓励养老机构、家政服务企业、物业公司等提供多样化养老照护服务 [1] - 加大康复辅助器具推广力度,打造适老化改造公共样板间 [1] - 规范上门助浴、陪诊助医等新业态发展,优化社区助餐配送服务 [1] 生育友好型社会配套支持 - 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为托育服务提供支持,提升托育服务质量 [1] - 持续拓展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线上线下应用场景 [1] 银发经济新业态发展 - 丰富银发经济新业态,针对老龄人群和备老人群不同需求,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 [1] - 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 [1] - 鼓励开发适合老龄人群和备老人群的自驾游、康养游等旅游产品 [1] - 鼓励开发老年人兴趣课堂,打造适合老年人的公共文艺空间 [1]
国家级催婚:日本「单身税」要来了,影响有多大?
36氪· 2025-07-05 20:26
日本人口危机与生育政策 核心观点 - 日本面临严峻人口危机,总人口连续14年下降,2023年出生人口跌破70万创新低[17][18] - 政府计划2026年实施"儿童与育儿支援金"制度,按收入阶梯征收2400-12000日元/年税费补贴育儿家庭[5][6] - 30年累计投入超66万亿日元(约3万亿人民币)刺激生育,但生育率仍持续下滑[31][37] 人口现状 - 总人口从1.28亿降至1.238亿,国民人数萎缩至1.2亿,2023年减少近90万人[17][18] - 2023年结婚登记数不足50万对创1945年来新低,独居家庭占比达38%[24][25] - 预测2035年15岁以上人口半数单身,1/3男性和1/5女性终身不婚[26] 生育刺激政策 - 现行补贴:一次性生育补贴50万日元(约2.5万人民币),0-3岁儿童每年12-18万日元补贴[33] - 教育支持:幼儿园至高中免费,三孩家庭公立大学学费全免(含医科)[34][35] - 新征税方案:2026年起年收入200万日元者缴2400日元,1000万日元者缴12000日元,逐年递增[6] 社会文化因素 - "三不主义"(不结婚/不生育/不买房)盛行,东京52%家庭为独居[22][25] - 经济停滞、阶层固化、职场内卷成为隐性生育抑制因素[41] - 政策仅能减缓下滑速度,难以逆转代际生育惯性[38][42] 国际比较 - 历史案例:苏联曾征"无孩税",韩国21%民众支持"单身税"[13][14] - 日本特殊性:生育率世界垫底+老龄化率全球第一+单身比例最高[20]
超凡守护再启程,金领冠50°超凡守护公益行动走进贵州省镇宁县
中国食品网· 2025-07-04 15:01
公益行动 - 金领冠50°超凡守护公益行动向贵州省镇宁自治县捐赠总价值超过百万元的婴幼儿奶粉和孕妇奶粉产品[1] - 该项目自2024年启动至今已累计捐赠超过600万元营养物资,覆盖全国7省21县近5000个母婴家庭[4] - 活动组织200余名乡村医生参与母婴知识培训,后续将助力提升地方母婴健康水平[6] 品牌发展 - 金领冠以守护中国宝宝健康成长为己任,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升级产品[9] - 公司持续开展科学喂养理念普及和孕产妇关爱举措,营造更友好的养育环境[9] - 品牌秉承超凡守护理念,通过社会实践和优质产品服务提升中国母婴健康水平[11] 行业响应 - 伊利集团率先开启"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响应国家鼓励生育政策[11] - 该计划为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600元营养补贴及多款免费孕养期产品[11] - 计划包含12大项育儿权益,已成功服务超50万人次[11]
幸运咖全国门店数突破6000家;王老吉再发力日本市场丨消费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2 07:24
生育鼓励政策与企业行动 - 吉林省出台生育假期成本补贴政策 对落实180天产假并缴纳社保的用人单位给予每名生育女职工2000元补贴 [1] - 多地正在完善生育假期成本分担机制 三七互娱、劲牌公司、小鹏汽车、携程、快手等知名企业推出员工生育鼓励措施 [1] - 企业鼓励生育有助于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员工凝聚力 但需要建立更多成本分摊机制缓解企业经营压力 [1] 幸运咖市场扩张 - 幸运咖全国门店突破6000家 覆盖30个省级行政区300多座城市 [2] - 作为蜜雪集团旗下品牌 主打5-10元价格带 近期针对北上广深等6个城市推出单店34000元加盟扶持政策 [2] - 中国现磨咖啡市场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9.8% 是现制饮品中增速最快品类 [2] 王老吉海外拓展 - 王老吉与日本双叶产业株式会社达成合作 将共享渠道资源加速日本市场开拓 [3] - 自2020年进入日本市场后 已进驻唐吉诃德、全家、罗森等主流零售渠道 [3] - 此次合作有望提升王老吉海外市场份额和品牌价值 [3] 蔡崇信体育投资 - 蔡崇信旗下布鲁克林篮网队在NBA选秀中创纪录地首轮选中5名新秀 [4] - 其控制的纽约自由人队在WNBA也取得显著成绩 [4] - 蔡崇信将体育视为商业实践平台 强调体育精神与商业原则的相通性 [4]
越来越多知名企业宣布发钱奖励生娃
第一财经· 2025-06-30 17:56
地方政府生育假期补贴政策 - 吉林省明确2025年1月1日后对落实180天产假并为女职工缴纳社保的用人单位给予每名生育女职工2000元补贴 [1] - 四川省拟调整婚假至25天、生育假至150天 并建立生育休假成本共担机制 [1] - 上海市对女职工产假期间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保费用给予50%补贴 持续6个月 [2] 企业生育激励措施 - 三七互娱设立"三七新生代基金" 预算超千万元 一年内发放2712万元生育红包覆盖134个员工家庭 [2] - 劲牌公司新增生育福利 二孩奖补1万元 三孩奖补2万元 [2] - 小鹏汽车推出"小鹏新生计划" 二胎或双胞胎补贴1万元 三胎补贴3万元 [3] 行业趋势与专家观点 - 2021年以来超10家知名企业推出生育激励措施 包括现金补贴和延长产假 [3] - 企业生育激励措施有助于提升社会生育氛围 同时增强企业美誉度和员工凝聚力 [3] - 专家建议建立更多生育成本分摊机制以缓解企业经营压力 [3]
吉林给用人单位发生育假期成本补贴,更多企业发钱奖励生娃
第一财经· 2025-06-30 17:39
政策支持 - 吉林省明确2025年1月1日后对落实180天产假并缴纳社保的用人单位给予每名生育女职工2000元补贴 [1] - 四川省拟调整婚假至25天、生育假至150天,并建立生育休假成本共担机制 [1] - 上海市对女职工产假和生育假期间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保费用给予50%补贴,持续6个月 [2] 企业举措 - 三七互娱设立"三七新生代基金"并注入超千万元预算,一年内已向134个员工家庭发放271.2万元生育红包 [2] - 劲牌公司新增生育福利:二孩奖补1万元、三孩奖补2万元 [2] - 小鹏汽车推出"小鹏新生计划":二胎或双胞胎补贴1万元、三胎补贴3万元 [2] - 自2021年以来已有超过十家知名企业发布鼓励生育措施,包括现金补贴和延长产假等 [3] 行业影响 - 企业参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有助于提升员工凝聚力和企业美誉度 [3] - 需要建立更多生育成本分摊机制以减轻企业经营压力 [3]
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这些地方已实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13:04
生育保险政策更新 -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文件支持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参保人[1] - 国家医保局推动优化生育津贴发放流程 全国13个省份已实现直接发放至个人[2] - 云南省将于7月底前全面实现生育津贴直达个人 全国近六成统筹区完成流程改造[2] 政策覆盖区域 - 已实现生育津贴直发的省份包括山西 内蒙古 黑龙江 上海 福建 山东 湖北 海南 重庆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