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IP

搜索文档
新家办前线 | 泡泡玛特最大对手赴港IPO:万达腾讯突击入股
搜狐财经· 2025-06-06 15:10
公司概况 - 北京乐自天成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52TOYS)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在香港主板上市,估值42.73亿元 [1] - 公司是中国第三大IP玩具公司,2024年GMV达6.3亿元 [1] - 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为46岁陈威,曾在北京鼓楼开设玩具专卖店 [1][2] 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历程 - 陈威1999年在北京鼓楼东大街开设游戏机店,因收藏玩具受欢迎而萌生创业想法 [2] - 陈威早年代理日本万代《圣斗士星矢》、《海贼王》等IP,后与黄今联手创立52TOYS,目标打造"中国版万代" [3] - 公司2015年成立,秉持"IP中枢"战略,开发多品类IP玩具 [3] 产品与IP布局 - 公司推出盲盒、变形机甲、可动人偶等六大产品线,孵化原创变形机甲IP"猛兽匣"(BEASTBOX) [3] - 截至2024年,公司拥有35个自有IP和80个授权IP,SKU数量达2800个,年均上新超500款 [3] - 合作国际IP包括迪士尼、蜡笔小新、华纳兄弟、哆啦A梦、三丽鷗等 [9] 融资与股权结构 - 公司自2018年共完成5轮融资,最新C+轮融资由万达电影与儒意控股投资1.44亿元 [5] - 融资后公司估值42.73亿元,较四年前C轮融资估值42.5亿元仅微增0.23% [6] - 陈威持股19.03%,黄今持股9.69%,柏洁持股8.09%,三人合计控制37.06%股权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63亿、4.82亿、6.30亿元 [10][11] - 同期净亏损170.8万、7193.4万、1.2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5675.4万、1910.3万、3201.3万元 [12] - 2024年毛利率39.9%,远低于泡泡玛特的66.8% [12] 收入结构与挑战 - 2024年授权IP产品收入占比64.5%,自有IP贡献仅24.5% [12] - 蜡笔小新单IP创造GMV超6亿元,占近六成营收,原创IP"猛兽匣"三年累计GMV仅1.9亿元 [12] - IP授权成本占营收7.26%,高于泡泡玛特的3.89% [12] 渠道变革 - 直营门店从2022年19家锐减至2025年初仅剩5家,收缩幅度超七成 [12] - 经销商渠道占比攀升至66.8%,2024年经销商数量达426家 [12] 海外市场 - 2022-2024年海外营收复合年增长率(CAGR)突破100% [13] - 业务覆盖东南亚、日本、韩国及北美等市场,海外毛利率优于国内 [13] - 公司计划将募资重点投入海内外直营渠道拓展,包括海外自营品牌门店建设 [13]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潮玩军团三级梯队成型:泡泡玛特市值3000亿港元,布鲁可上市首日暴涨85%,52TOYS位列第三 [16] - 泡泡玛特2025年一季度海外营收暴涨,亚太区增345%-350%,美洲区增895%-900%,欧洲区增600%-605% [13] - 行业竞争焦点转向IP孵化、供应链响应、全球分销的系统化能力 [18]
年营收超6亿,北京潮玩公司 52TOYS 赴港 IPO
经济观察网· 2025-05-29 16:25
公司概况 - 北京乐自天成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52TOYS)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计划通过港股主板上市募资1亿至2亿美元 联席保荐人为花旗集团和华泰国际 [2] - 若上市成功 将成为继泡泡玛特、布鲁可之后第三家登陆港股的本土IP玩具公司 [2]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业务覆盖IP玩具研发、生产与销售 旗下拥有35个自有IP 并与80个国际IP达成合作 [2] - 2024年公司营收达6.3亿元 同比增长30.7% 其中授权IP收入占比64.5%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 公司净亏损分别为170.8万元、7193.4万元和1.22亿元 主要因销售费用和行政开支增加 [3]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会计准则)转正至3201.3万元 [3] - 2024年毛利率为39.9% 远低于泡泡玛特的66.8% [3] - IP授权成本占营收比例高达7.26%(泡泡玛特仅3.89%) [3] IP布局 - 核心IP"蜡笔小新"2024年创造GMV超3.8亿元 贡献近六成营收 [2] - 授权IP"草莓熊"累计GMV达2.7亿元 [2] - 自有IP销售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28.5%降至2024年的24.5% [3] - 主力自有IP"猛兽匣"三年累计GMV超1.9亿元 平均年销售额仅6300万元 [3] - 至少有12份版权协议将在近两年内到期 包括迪士尼、20世纪工作室和《流浪地球》的合作关系将于年内结束 [3] - 蜡笔小新在中国内地的版权将在2027年届满 [3] 行业竞争 - 中国IP玩具2024年GMV市场规模为756亿元 预计2029年增长至1675亿元 [4] - 国内现存潮玩相关企业2.08万家 2024年注册9115家 同比增长30.27% [4] - 按GMV计算 52TOYS在中国IP玩具公司排名第三 市场占比1.2% 泡泡玛特、布鲁可分别为11.5%、5.7% [4] - 2024年泡泡玛特、布鲁可、52TOYS的GMV分别为87.2亿元、43.0亿元、9.30亿元 [4] 估值与战略 - 公司以42.73亿元估值冲刺港股 递表前夕完成C+轮融资 万达电影与儒意控股以1.44亿元收购老股及认购新股 [5] - 按40亿元估值测算的133倍市盈率(2024年净利润0.3亿元) 显著高于泡泡玛特的97倍市盈率 [5] - 与万达电影、中国儒意达成战略合作 产品可进入万达旗下711家影院渠道销售 万达影视IP资源可能优先授权给52TOYS开发衍生品 [5] - 中国潮玩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00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近千亿元 呈现"强者恒强"特征 [7]
为让名创优品叶国富搞潮玩,做了很完整的商业计划书 | 对话TOP TOY孙元文
36氪· 2025-04-02 18:17
行业概况 - 潮玩行业三月成为焦点 泡泡玛特财报显示营收首破100亿 利润大增180% 市值达2000多亿港元 [4] - 名创优品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启动全球化战略 目标未来五年覆盖全球100个国家核心商圈 开设超1000家门店 [4] - 文化消费和文化出海成为名创优品和TOP TOY的核心方向 [6] 公司表现 - TOP TOY去年营收9.8亿元 同比增长45% 实现全年盈利 门店数量从148家增至276家 [6] - TOP TOY已在东南亚开设5家店铺 计划未来海外销售占比超50% [7] - 泡泡玛特采用自有IP模式 而TOP TOY选择大IP二次创作路径 [8] 商业模式 - TOP TOY曾尝试开发自有IP但亏损严重 后转向大IP二创赛道 [9][12] - 大IP二创基于用户基础和确定性 TOP TOY通过独特设计和渠道能力实现差异化 [19][21] - TOP TOY自营产品和外采产品比例从三七开调整为五五开 未来目标七三开 [36] 战略规划 - TOP TOY第一目标是建立全球品牌认知 计划在全世界100个顶级商场开设门店 [38] - 公司重视开店能力和产品研发 未来1-3年重点为扩张门店和签新IP [52] - TOP TOY将自己定位为安卓式平台 与泡泡玛特的IOS闭环模式形成差异 [47] 竞争格局 - TOP TOY不视泡泡玛特为直接竞争对手 而是共同做大潮玩市场 [46] - 泡泡玛特拥有先发优势和自有IP TOP TOY需弥补品牌资产短板 [43][44] - 行业共同挑战是消费者对潮玩品类的兴趣持续性 [54]
为了「骗」名创优品叶国富的钱,做了很完整的商业计划书 | 对话TOP TOY孙元文
36氪· 2025-04-02 10:56
文章核心观点 三月潮玩行业表现活跃,泡泡玛特营收首破100亿、利润大增、市值创新高,名创优品旗下TOP TOY开全球首家旗舰店并启动全球化战略升级,公司在发展中探索适合自身的道路,以实现成为全球品牌的目标 [1][3] 分组1:TOP TOY发展现状与目标 - 去年营收9.8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全年盈利,门店数量由148家增至276家,已在东南亚开5家店,未来计划海外销售占比超50%,目标未来五年覆盖全球100个国家核心商圈,开设超1000家门店 [3] - 自营与外采产品比例从21年的三七开变为现在的五五开,未来要达到七三开 [25] 分组2:TOP TOY发展路径选择 - 曾尝试开发自有IP但亏损严重,原因包括开发成本高、缺乏专业团队运营、市场格局已定等,后选择切入大IP二创赛道 [3][6][7] - 大IP授权成本取决于公司对IP的研发运营能力和产品走量能力,公司过去几年证明了自身经营能力 [9] 分组3:TOP TOY运营理念 - 认为IP独特性不重要,独特设计重要,拿到大IP后全部重新设计画图,用消费者接受的方式进行二创 [10][11] - 有大量数据库、人群画像和稳定客源,这是相比其他工作室或品牌方的优势 [16] 分组4:TOP TOY与泡泡玛特对比 - 泡泡玛特聚焦自有IP,TOP TOY选择大IP二创,二者踏入不同领域 [3] - TOP TOY优势是开店和供应链能力,全球开店能力更好;劣势是无先发优势和强有力自有IP [29][30] - 泡泡玛特像IOS闭环系统,TOP TOY像安卓搭建平台,容纳别人的产品和IP [34] 分组5:TOP TOY未来规划与担忧 - 未来1 - 3年最重要的是开店和产品研发,对同行好奇的是接下来的新品类 [39][40] - 与泡泡玛特共同的烦恼是担心消费者对潮玩品类厌倦 [41]
TOP TOY孙元文:我们没有把泡泡玛特当对手|厚雪专访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01 20:35
行业概况 - 潮玩行业三月表现亮眼 泡泡玛特营收首破100亿 利润大增180% 市值达2000多亿港元 [3] - 名创优品旗下TOP TOY启动全球化战略 目标未来五年覆盖100个国家 开设超1000家门店 [3] - 行业呈现两种发展路径:泡泡玛特专注自有IP开发 TOP TOY选择大IP二次创作 [7][42] TOP TOY战略定位 - 定位文化消费和文化出海方向 去年营收9.8亿元同比增长45% 门店从148家增至276家 [5] - 已进入东南亚市场 未来计划海外销售占比超50% [6] - 商业模式为"安卓平台"模式 整合外部IP与产品 区别于泡泡玛特"IOS闭环"系统 [42] 产品策略演变 - 初期尝试自有IP开发但亏损严重 后转向大IP二创赛道实现扭亏为盈 [11][12] - 自营产品占比从30%提升至50% 目标未来达到70% [32] - 核心优势在于IP二次设计能力 完全重构原始图库 通过用户画像精准开发 [15][21] 竞争差异化 - 不与泡泡玛特直接竞争 反而倾向门店相邻布局共同培育市场 [41] - 聚焦成熟IP的确定性 避免自有IP开发的玄学风险 [24][25] - 利用母公司名创优品的全球开店经验 强化渠道优势 [37] 未来发展重点 - 未来1-3年核心是全球化扩张和产品研发 计划进入全球100个核心商圈 [33][46] - 持续关注行业新品类发展 警惕消费者对潮玩兴趣减退的风险 [47][48] - 财务目标兼顾品牌建设与盈利要求 目前已完成现金流自给 [34][36]
烧钱“买买买”,名创优品能否撕下“十元店”标签
36氪· 2025-03-31 20:08
文章核心观点 - 名创优品在收购永辉超市后投资灵鼠动漫,加码IP业务,虽IP产品提升了客单价和毛利率,但面临授权费高、同店销售下滑等问题,且IP生意竞争激烈 [1][2][7] 名创优品投资动态 - 继60亿收购永辉超市后,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今年3月投资灵鼠动漫,该企业创始人金今曾打造知名二次元IP“叶罗丽”,其衍生品累计销售超100亿,且是《哪吒2》电影周边糖果玩具盒设计合作方 [1] IP业务发展背景 - 名创优品店内知名IP周边通过授权模式生产,需支付高额授权费,最新财报显示过去一年授权费支出达4.2亿,且潮玩子品牌TOP TOY使IP需求增加,促使公司探索自有IP模式 [2] IP产品现状与成效 - IP产品为公司贡献更多收入,线下店核心位置被潮玩产品包围,IP产品有情绪价值可实现更高溢价,如“小马宝莉”联名果汁软糖溢价率126%,调研显示IP产品相较白牌产品溢价率在25%-200%之间 [3][4] - 2022年起公司战略转向做IP周边,招聘设计师、合作更多供应商,IP产品部门内卷,吸引很多IP粉丝,提升用户购买频次 [4] - 2024年公司平均客单价38.1元,毛利率逐年攀升至44.9%,已合作超150个知名IP,IP产品门店销售占比超30%,规划2028年占整体销售额比例超50% [4] IP业务面临挑战 - IP授权费用高昂,且鲜少独家合作、有授权期限,产品稀缺性不足 [5] 自有IP探索方式 - 公司通过投资动漫公司共同孵化新IP,推进自有IP探索进程,灵鼠动漫此前还获灵动创想和上美股份投资 [5][6] 扩张情况与问题 - 2024年公司全球门店达7780家,净增1219家,平均每天新增3.3家;每月推出SKU超1180个,每天近40个;全年总营收同比增长22.8%至170亿,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5.4%至27.2亿 [7] - 同店GMV增长率下降高个位数,2023年上半年、全年增长率分别为35%-40%、30%-35%,财报发布当天股价一度大跌9.75% [7] - 加盟商认为门店密度增加、无严格区域保护,以及同类型店铺竞争,导致老店客流量被分食,非IP产品性价比优势受电商和小品牌精品店冲击 [7][8] 门店改造与市场扩张 - 公司改造升级200平米以下老店,新旗舰店增加IP产品占比至50%以上 [8] - 一二线城市门店饱和,公司向下沉市场和海外市场扩张,下沉市场用户以务实性需求为主,IP战略与下沉市场扩张存在矛盾,授权IP产品续约提价会提升终端零售价 [8] 县城门店经营情况 - 县城门店经营与经济状况、选址等因素相关,需控制房租和人工成本,部分县城可延长开店时长提升销量,但冬季生意差 [9] 行业竞争情况 - 潮玩店竞争激烈,不同精品店细分定位不同,酷乐潮玩、九木杂物社面向年轻人潮品,平均客单价80元左右;The green party、名创优品面向女性生活杂货,平均客单价30-40元左右 [11] - 更多杂货店加码IP类产品,产品同质化严重,同时开始将小众IP打造成爆款,如Chiikawa、Loopy [12] - 国内现存潮玩相关企业2.08万家,近十年注册量持续增长,2024年注册9115家,同比增长30.27%,今年已注册2093家,前2月注册1192家,同比增长29.00% [13] - 酷乐潮玩等杂货店连锁品牌通过开放加盟模式加快扩张,IP生意依赖年轻人情感溢价,名创优品需打动年轻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