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良性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这个“618”大促,电商平台因势而变
南方都市报· 2025-06-18 23:49
平台促销机制变化 - 天猫取消满减机制改为"官方立减"形式 直接回应消费者对复杂满减规则的抱怨 [1] - 拼多多从强调"全网最低"转变为接受"店内最低" 平台间"卷低价"现象明显收敛 [1] - 政策驱动变化 《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于2024年9月1日施行 明确限制平台对商家的不合理价格干预 [1] 行业竞争逻辑转型 - 电商平台集体取消"仅退款"操作 流量分配机制从天猫"价低者得"转向"优者多得" [2] - 抖音电商通过免佣、降运费险、推广费返还等举措扶持优质商家 推动行业从低价竞争转向长期主义 [2] - 即时零售商加入618大促 凭借随需随买模式分流传统电商用户 迫使传统平台优化用户体验 [3] 消费者行为与行业痛点 - 消费者偏好透明直给的促销方式 对复杂规则和超长大促周期产生疲劳感 [2] - 5月网上商城投诉量环比增长21% 主要问题包括价格"先涨后降"、优惠券领取隐蔽等历史顽疾 [3] - 商家应对措施包括明示历史价格变动、优化领券中心入口分类、限制单个用户领取数量 [3] 行业发展阶段特征 - 电商流量红利见顶 获客成本高企 行业重心转向存量用户与商家运营 [2] - 大促活动成为观察消费趋势的窗口 平台改革路径具有行业参照意义 [3]
汽车行业即时点评:龙头车企缩短供应商账期,多方合力优化行业生态
国元国际· 2025-06-11 11: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一汽等九家车企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利于改善供应链条流动性和财务压力,多方合力使汽车行业竞争向更良性态势发展,行业整体盈利压力或减轻,建议关注比亚迪股份、零跑汽车、吉利汽车和理想汽车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中国一汽、东风汽车等九家车企官方发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的承诺 [1] 点评观点 - 缩短供应商支付账期利于改善供应链条流动性和财务压力,中国一汽提出完善机制强化执行、优化流程提升效率、技术赋能精准管控等具体执行措施 [2] - 多方合力使汽车行业竞争从简单价格竞争向更良性的竞争态势发展,九家车企官宣缩短账期是对监管部门的积极回应,利于行业整体竞争氛围向好 [3] - 多方合力下汽车产业内部竞争激烈程度或缓和,产业链盈利压力有望减轻,龙头企业竞争优势将更多体现在对产业生态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上,建议关注比亚迪股份、零跑汽车、吉利汽车和理想汽车 [4]
鸿蒙智行“五界”首次齐聚!负责人畅谈与华为合作感受,余承东:“五界”都能崛起但需要时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1 19:24
鸿蒙智行"五界"发展现状 -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表示鸿蒙智行已形成"五界"(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并认为品牌扩张将止步于此,因运营五个品牌难度极高 [1] - 余承东强调五个品牌需时间培育规模,需经历市场磨合与产品线建设过程,类比问界早期发展路径 [1] - 鸿蒙智行"五界"首次集体亮相,各合作车企负责人分享与华为的合作模式与战略价值 [1][4] 车企合作模式与战略 - 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称与华为合作产生"化学反应",推动智能电动车指数级发展,入股引望项目实现"亲上加亲"的资源协同 [1] -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提出合作决策原则:与华为意见分歧时服从华为,一致时执行奇瑞方案,承认未遵循华为建议导致智界发展受阻 [1] - 北汽新能源董事长张国富强调持续向华为学习运营方法论,江汽集团项兴初描述合作基于战略共识与华为文化吸引力 [4] - 上汽总裁贾健旭指出鸿蒙智行质量体系与上汽制造能力结合可打造超可靠产品,垂直整合加速市场渗透 [4] 行业竞争格局与趋势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工信部倡议抵制价格战,指出恶性竞争威胁行业可持续发展 [4] - 北汽新能源张国富警示行业盈利困境,反对将汽车降级为快消品,强调质量底线与信任体系维护成本 [5] - 奇瑞尹同跃主张通过技术创新与品牌向上突破市场空间,反对低水平内卷 [5] - 余承东以问界M9均价55万元为例,验证高端化趋势,呼吁良性竞争驱动行业发展 [6]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余承东透露问界M8/M9均价分别为40万/55万元级别,确立高端产品矩阵定位 [6] - 张国富提出"白菜价买不来金丝楠木"理论,断言低端竞争无出路,高端突破才是正道 [6]
一财社论:市场竞争要有边界和底线,治理“内卷”需多管齐下
第一财经· 2025-05-15 22:11
行业竞争现状 - 企业层面竞争存在"圈地运动"现象,通过大量资金投入和低价倾轧等非科学方式争夺市场[1] - 外卖行业存在突出问题,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要求合法规范经营和公平竞争[1] - 恶性竞争以"内卷"现象为代表,通过降价、诋毁对手等手段争夺市场,危害行业健康发展[2] 良性竞争的重要性 - 良性竞争推动技术进步、产品质量提升、服务升级和企业利润空间拓展[2] - 竞争应通过技术进步和服务提升获得市场份额,而非低价倾轧[3] - 竞争应促进良好市场环境,维护消费者和从业者利益,提高社会总体效益[3] 法规制度建设 -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已发布,计划2025年修改,体现从细从严监管方向[4] - 反垄断法相关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征求意见稿于2024年8月发布[4] - 国务院立法规划强调加强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的市场竞争法规建设[4] 监督与自律机制 - 行业协会应加强自律,引导企业依法竞争和合规经营[5] - 制造业和平台企业协会已发出良性竞争倡议[5] - 企业应通过发布ESG报告等方式强化自律,展示环境、社会和治理进展[6] 竞争规范方向 - 规范竞争秩序需鼓励公平竞争,避免不正当竞争和"内卷式"争斗[6] - 需明确竞争宗旨,完善法律法规并发挥行业协会作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