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内卷
icon
搜索文档
大额补贴刺激外卖订单剧增,“被卷”商家盼行业回归理性
第一财经· 2025-06-11 13:58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 - 京东外卖4月11日上线百亿补贴后日订单量从1000万单(4月22日)增长至2500万单(6月1日) [2] - 饿了么4月30日启动"饿补超百亿"大促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超4000万单(5月26日) 其中非茶饮订单占比75% [2] - 美团推出"20元减14元"红包 商家仅承担3元 平台补贴力度加大 [4] - 厦门寿司商家陈晨的外卖日订单从200单增至300单 增长50% 日均利润同步增长50% [5] 咖啡茶饮行业价格战 - 库迪咖啡美式售价5.9元 部分饮料低至1.68元 京东平台显示销量"1亿+" [2] - 瑞幸咖啡活动价5.9元 销量"6000万+" 蜜雪冰城双杯补贴价4.9元 销量"4000万+" [2] - 库迪咖啡北京门店日销量超450杯 单杯成本4.2-4.7元 平台与品牌共同承担补贴成本 [3] - 星巴克6月10日起首次在华降价 部分非咖啡类饮品平均降价5元 [8] 商家经营动态 - 库迪咖啡在北京已有近400家门店 另有300家待开业 [3] - 厦门寿司店因订单增加新增2名厨师 员工总数从6人增至8人 [5] - 部分平台调整补贴比例至5:5甚至7:3 商家单笔利润降至3-4元 [8]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新平台入局迫使老玩家加码补贴 饿了么红包从无到"15元减13元" [4] - 连锁品牌凭借资金优势抢占份额 中小商家生存压力加剧 [8] - 监管部门5月约谈主要平台 要求规范经营和公平竞争 [9] 行业发展趋势 - 分析师预计补贴大战持续期不超过1-2年 商家和消费者将回归理性 [8] - 行业竞争维度扩展至品牌营销、技术创新和骑手权益保障 [9] - 监管部门明确禁止"二选一""零佣金"等不正当竞争手段 [9]
王侠:车企竞争应坚持三条底线 兼并重组可提升全球竞争力
中国经济网· 2025-06-06 20:29
行业竞争态势 - 汽车行业正经历以价格战为主要体现方式的内卷现象 2024年国内车市降价车型达200多款 前4个月降价车型60多款 [1][2] - 价格战导致行业利润进一步下探至4%以下的极低水平 [2] - 技术竞赛在续航里程 充电速度 固态电池 大模型 AI上车 智驾平权等领域持续升级 [2] 行业整合趋势 - 兼并重组是产业迈向成熟的必要阶段 市场容量停滞 利润下降 市场集中度提升等是成熟期典型特征 [3] - 强势汽车集团已占据近90%市场份额 兼并重组不会影响整体发展 反而提升全球竞争力 [4] - 产业重组可能通过四种方式展开 包括大集团内部整合 燃油车企整合新能源车企 新能源车企互相整合 国际车企整合本土车企 [3] 企业经营策略 - 企业应坚持三条底线 质量与安全标准 诚信经营与契约精神 长期主义与技术创新 [2] - 大汽车集团内部整合案例包括吉利极氪与领克整合 广汽大研发体系 上汽大乘用车板块 奇瑞智能化中心战略 [3] - 呼吁避免将内卷风气带到海外 国际市场对价格战包容度低 外卷将导致增量市场变为红海 [2] 技术发展导向 - 新技术竞赛需以守住安全底线为前提 防范电池起火 自动驾驶失控 隐形门把手陷阱等事故 [2] - 行业经历从续航充电性能竞赛到冰箱彩电大沙发功能竞赛 再到固态电池 AI 智驾等技术升级 [2]
5月超百款车型降价!王侠:汽车行业不要把内卷风气带到海外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11:42
行业价格战现状 - 2024年国内车市降价车型超过200款 2025年前4个月降价车型已达60多款 [1] - 2025年5月降价车型达百余款 降价幅度最高超过5万元 甚至出现3万元级车价 [1] - 头部车企大范围、大幅度降价带动多家车企跟进效仿 [1] 价格战影响与应对策略 - 无底线价格战和盲目技术狂飙会挤压企业合理利润空间 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 [1] - 企业应坚持三条底线:质量与安全标准 诚信经营和契约精神 长期主义技术创新 [1] - 反对低于成本价销售 强调通过技术创新和差异化构筑价值高地 [1] 国际化发展与行业整合 - 警惕将内卷风气带到海外 避免将增量市场搅浑为红海市场 [2] - 行业已出现兼并整合案例 如吉利旗下极氪与领克整合 广汽"大研发体系"等 [2] - 兼并重组是产业迈向成熟期的必然现象 既是内卷结果也是治理手段 [2] 产业重组可能方式 - 大汽车集团通过内部整合强化主业 降本增效 [2] - 强势燃油车企整合有技术优势但规模弱势的新能源车企 [2] - 优势新能源车企整合弱势新能源车企 [2] - 国际车企通过收购、合资或技术合作整合本土弱势新能源车企 [2]
旅行社的焦虑
投资界· 2025-06-05 11:17
以下文章来源于旅界 ,作者theodore熙少 旅界 . 我点进去后,第一反应就是大写的俩字: 内卷 。 我们先来看旅行社。 跟踪时代浪潮,讲述文旅商业好故事。 内卷。 作者 | theodore熙少 来源 | 旅界 (ID: tourismzonenews) 01 端午宅家,恰逢文旅部最新的《2024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出炉了。 | 标 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 | | | --- | --- | --- | | 索 引 号: | 357A04-04-2025-0100 文 կը | | | 发布机构: | 财务司 发布日期: | 2025-05-30 | | 分 | 类: 统计信息 : 公报 主题词: | 2024年 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 | 截至2024年底,全国一共有64616家旅行社,相比2023年增加了8 3 4 1家。 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都有二十多家旅行社"呱呱坠地"。同时,去年全年旅行社营业收入 是5657.7亿元,比2 0 2 3年多了整整1215亿。 2 0 2 4年文旅发展统计公报 听起来挺好对吧?可一看利润,就安静了。 2 0 23年 ...
合作期间经历大量磨合交锋!奥迪PPE平台首车搭载华为智驾
第一财经· 2025-06-05 11:16
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阶段 - 中国电动车产业进入3 0时代 1 0时代核心是电动化技术突破 特斯拉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1] - 2 0时代以特斯拉和中国互联网企业为主 智能化发展为重要标志 传统车企与新势力各有优劣 [1] - 3 0时代客户需求迭代推动行业兼顾品质与创新 [1] 德系豪华车企在华表现 - 中国是德系豪华车企全球最大市场 ABB在燃油车领域地位稳固 [1] - 德系豪华电动车在华销量表现普遍不佳 车机系统沿用欧洲逻辑导致导航体验落后 [1] - 德系车企含"华"量快速提升 积极拥抱中国供应链与智能化生态 [2] 奥迪与华为合作 - 奥迪Q6L e-tron是双方合作首款车型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和双激光雷达 [2] - 车辆配备800V高压系统和宁德时代107度三元锂电池 最长续航765公里 [2] - 合作始于5年多前 双方在技术标准和安全方面深度磨合 [3] - PPE和PPC平台产品均将搭载华为辅助驾驶系统 [3] 奥迪未来产品规划 - 推进"油电共进"战略 A5L和Q5L将搭载双电机全域智能超级混动技术 [3] - 未来将在发动机 纯电和混动技术三个方向推出新产品 [3] 行业竞争态势 - 行业恶性内卷导致售价大幅下降 可能影响产品品质 [4] - 豪华品牌应严格管控经销商授权标准 明确准入要求 [4]
盘后,五部门发布!周三,大盘走势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6-03 22:01
盘后,银行再次涨出怨气了。白酒继续阴跌砸盘,港股也反弹了。 目前的行情很极端,市场的风险偏好依旧是防御,银行疲软了,才会轮到白酒、保险、证券、地产等反弹。之后,在权重行业的轮动上涨情况下,大盘指数 重新站上3400点。 对于接下来的行情,分享几个自己的观点,与大家讨论下。 第一,五部门组织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第三,大盘走势分析 不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大多数公司了,指数没有问题,因为行业龙头在内卷里面可以获取更多的市值份额,利用规模效应可以维系利润增长。 第二,银行还能参与吗? 银行的估值依旧不高,未来大概率还有空间,短期内没有参与价值,浮盈厚的人会选择坐电梯。它的成交量很低,不要忍不住割肉你的科技股换银行股了, 科技股反弹只需要3天涨幅超越银行一年。 银行疲软的时候,其他权重行业刚好可以上涨,大家必须恐慌指数,汇金增持了很多资金,它们不会轻易出货,未来必须拉升几千点空间才有出货的条件。 6月份如果没有拉升,大家只能等到9月份了。不过目前依旧保留拉升的悬念,大家越不看好越不需要悲观了。 不出意外,新能源汽车已经产能过剩了,反而是白酒、光伏、证券、地产等已经业绩利空落地,后面可以炒作预期了。 深 ...
"见微知著”系列专题之七:就业"新趋势”?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29 22:52
就业趋势 - 就业从“追求高薪”转向“反内卷”,2021年后就业向工作时间短、时薪高的行业迁移,如2021 - 2023年卫生业周工作时长减少1.5小时,时薪增加9.3元/小时,就业占比上行0.2pct[3][65] - 区域工资“收敛化”、就业“消费化”,2019 - 2023年东部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同比7.5%,中西部为7.1%,差距缩小;生活性服务业就业向中西部集聚,如中西部住宿餐饮、批零等行业就业人员占比与东部差距缩小[5] - 部分私营与灵活就业人员在“涨薪”,2024年私营单位生活性服务业如教育、批发零售等工资增速较高,分别为8.9%、5.3%;2024年来灵活就业者收入回升,Q3同比较上季度上行5.2pct[7][10] 工资情况 - 2024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均工资为12.4万元,同比降至2.8%,信息技术服务、金融业拖累较大,公用事业、教育、交通运输工资增速相对稳定[44] - 制造业工资整体稳定,轻工纺服、金属制品业工资增速上行,如金属制品工资增速提升显著,回升21.8pct至24.8%[52] 生产高频 - 工业生产平稳运行,基建开工有所走弱,本周高炉开工率同比 - 0.4pct至2.1%,表观消费略有回升,同比较前周上行 + 0.1pct至 - 4.8%[164] 需求高频 - 新房成交边际改善,汽车消费持续走强,本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同比 + 14.2pct至0.9%,乘用车零售、批发量同比回升[188][205] 物价高频 - 农产品、工业品价格均有回落,本周猪肉、蔬菜、水果、鸡蛋价格环比分别 - 0.2%、 - 1.1%、 - 1.5%、 - 1.3%[224]
【财经分析】龙头降价刺激汽车股大跌,车企“价格博弈”还会持续吗?
新华财经· 2025-05-26 22:07
汽车股市场表现 - A股及港股汽车股全线下跌 比亚迪A股跌近6% 港股跌近9% 吉利汽车跌超9% 零跑汽车跌超8% 小鹏汽车跌逾4% 理想汽车、蔚来、小米集团等跌逾3% [1] 比亚迪促销活动 - 比亚迪推出限时促销活动 涉及王朝网及海洋网22款智驾版车型 最高优惠达5.3万元人民币 [1][2] - 王朝网12款智驾版车型起售价6.38万元 综合优惠1.3万至3.2万元 海洋网10款智驾版起售价5.58万元 综合降幅1.4万至5.3万元 [4] - 比亚迪2025年1-4月销量138.09万辆 同比增长46.98% 完成年度550万辆目标的25% [4] 行业库存与价格博弈 - 2025年4月末全国乘用车行业库存350万辆 较上月增15万辆 新能源车库存85万辆 经销商库存压力加大 [8] - 一季度全国汽车销量642万辆 同比增长12.9% 价格折扣率达15.2% 显示竞争激烈 [8] - 乘联会预测4月狭义乘用车零售175万辆 同比增14.4% 环比降9.8% 政策效应减弱 [8] 行业竞争与景气度展望 - 专家认为价格博弈具有季节性特征 春节后产能恢复但需求弱于旺季 车企通过新品投放和变相促销应对 [9] - 2025年下半年竞争将加强 但不会低水平"内卷" 转向多元化竞争力提升 [6][9] - 一季度汽车产销756.1万/747万辆 同比增14.5%/11.2% 新能源车产销318.2万/307.5万辆 同比增50.4%/47.1% [11] - A股22家车企中14家一季度净利润正增长 8家下滑 业绩分化明显 [11] - 机构预测二季度景气度较好 8月后同比增幅或下滑 但政策支持有望延续行业增长 [11] - 汽车指数预计呈现区间震荡格局 基本面"强而不强、弱而不弱" 受内需强劲和外需疲软共同影响 [12]
黑公关频繁造谣,网信办出手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6 09:40
专项行动通知 - 中央网信办发布《通知》聚焦整治网络"黑嘴"伤企乱象 重点打击恶意抹黑诋毁 敲诈勒索 恶意营销 泄密侵权四类问题 [1] - 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公开回应"去世"谣言 反映汽车行业网络谣言泛滥现状 [1] 汽车行业谣言案例 - 小米YU7未上市即遭"电动车漏油"等不实指控 包括车门缝隙大 玻璃脆弱等脱离常识的谣言 [2] - 比亚迪被多个账号统一文案质疑挡位设计不合理 称R档在前D档在后违反设计惯例 [2] - 理想MEGA上市前遭PS成"灵车"的恶意内容传播 直接影响产品预订 [2] - AI技术被用于伪造车主采访视频 某消费者单方事故图片被篡改为"断轴"谣言 [3] - 其他典型谣言包括"电池爆炸" "创始人套现跑路" "车内甲醛超标致癌"等 [3] 企业法律反击 - 北汽集团上线辟谣中心 通过法律手段打击不实信息 [5] - 小米法务披露破获有组织网络黑公关案件 多名嫌疑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5] - 比亚迪成立新闻打假办公室 追查"挡位不适"等黑公关行为 [5] - 鸿蒙智行法务部通报某公司操纵MCN机构造谣案 涉案人员已被批捕 [5] -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表态将用法律手段处理有组织犯罪行为 [5] 行业问题根源 - 平台流量分成机制助长谣言传播 汽车产品专业性强导致消费者难辨真伪 [7] - 行业高度内卷引发定向打击行为 部分车企选择作壁上观 [9] - 发改委提出通过创新引领 加强地方约束等四方面整治内卷式竞争 [9] 综合治理建议 - 需企业 行业 平台 监管部门多方协同 企业应加强技术普及 拒绝冷漠态度 [9] - 行业协会需发挥协调作用 平台应摒弃纯流量观并用技术阻断谣言 [9] - 监管部门需依法整治不正当竞争 净化市场生态 [9] 政策工具 - 《通知》要求平台完善涉企信息审核 强化热搜管理 加强MCN机构监管 优化投诉流程 [8]
职场七年,我学会的一些事(上)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5-26 08:34
职场本质 - 员工需创造高于薪资的价值 30万年薪需创造50万价值并锻炼70万年薪能力 [3] - 与高层互动需注重维护机构形象 包括倒茶夹菜及传递合伙人不便直说的信息 [3] - 解决问题能力是核心价值 提出困难而不解决会被质疑存在意义 [3][4] - 需从合伙人视角理解行业特质 更高阶的利益认知驱动决策 [4] 投资能力构建 - 行业Top3项目定义能力是关键 需通过精准定语说服投委会 [6] - 在信息高度对称环境下 需突破同事已Pass项目的跟进困局 [6] - 三年周期内需完成双重积累:简历充实+跨机构资源圈(项目方/FA/地方政府等) [6] - 高效工作方法论至关重要 包括精力分配与资源杠杆运用(如借力政府招商团队) [7] - 合伙人层级仍需持续学习 例如前瞻性布局太空光伏等新兴领域 [7] 交易撮合与利益平衡 - 交易方案需满足六方诉求:LP返投/合伙人隐性需求/企业发展/创始人/老股东/中介机构 [9] - 投资经理个人诉求排序靠后 包括KPI完成/产业资源积累/未来职业出路等 [10] - 行业本质是人性与利益博弈 需识别未言明的隐性利益并解决非标问题 [10] - 过度善良或心软可能成为职业障碍 "心慈手不软"是底线原则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