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折扣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将超市开到线下,快手也在寻求新的增量
36氪· 2025-11-03 20:57
公司战略调整 - 快手于2024年10月推出自营电商业务“快手超市”,并通过直播带货,随后在9月宣布入驻浙江本地连锁超市“多方优选”,探索线下零售场景[1] - 公司电商GMV增速已从2021年的78%显著放缓至2024年的17%,面临增长焦虑[3] - 公司被视为新增长曲线的AI业务尚未能扛起大旗,2025年第二季度“可灵AI”收入为2.5亿元人民币,仅占该季度350亿元总营收的不足1%,但同期研发开支高达34亿元[3] 公司运营风险与挑战 - 公司起步的“白牌商品扩张模式”风险集中爆发,2025年9月其子公司“成都快购”因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被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监管部门指其业务“乱象多发,虚假营销、假冒伪劣等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3] - 公司AI业务预计2025年收入比年初目标翻倍,但相关投入预计也将翻倍,研发开支增长远超收入,需持续为AI业务输血[3] - 公司在线下零售领域缺乏经验,此前仅以流量赋能本地商家,并未真正涉足线下场景,且未建设起自有品牌,目前快手超市商品均来自第三方[4][6]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对手如阿里、京东、美团已加速布局线下零售,阿里拥有盒马,京东探索过便利店、京东之家、京东MALL等超过10种线下业态,美团也有过掌鱼生鲜等尝试[6] - 竞争对手的线下布局旨在打破线上与线下、远场与近场、商品与服务的边界,实现资源协同与场景融合,即时零售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载体,但快手受限于运力掣肘,未参与即时零售竞争[8] - 与竞争对手不同,快手未踏足“利润薄、要求高”的硬折扣赛道,也未推出独立线下零售品牌,而是选择与商超合作的“店中店”模式,以降低试错成本[8] 公司市场优势与机遇 - 公司在新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具有更大影响力,2024年快手本地生活GMV同比增长200%,其中新线城市GMV同比增长均超220%,新线城市用户占比超过62%[9] - 公司选择在杭州等高线城市探索线下业务,因这些城市市场环境和物流服务更完善,对新手更为友好[8]
一线城市开启超市价格战,北京8点后6折清仓,上海的宝妈疯狂囤货
搜狐财经· 2025-10-31 16:39
前言 最近一线城市的超市悄悄打响了价格战。 北京这边,美团 "快乐猴" 晚上 8 点后就开启阶梯折扣,隔两天直接 6 折清货,不少人掐点来捡漏。 上海的某超市也跟着降价,进口肉、澳洲牛尾便宜了近三成,宝妈们趁着优惠疯狂囤货,把家里常用的 刚需品都塞满了购物车。 超市"价格战"杀疯了! 你发现没?最近北京门头沟的街坊群里,一半人在晒娃,另一半全在晒"快乐猴"的购物小票。 早上九点刚开门,超市门口就排起"长龙",比早市还热闹。 电动车、露营车当奖品的抽奖区被大爷大妈围得水泄不通,工作人员拿着小喇叭喊:"扫码进群就送纸 巾,群里还发专属优惠券!" 走进1000平的店里,货架上的价签简直像在"撒福利":16.9元一只的奥尔良烤鸡油光锃亮,13.9元30枚 的无抗鲜鸡蛋装得满满一盒,5.9元4枚的现烤蛋挞还冒着热气,全是家家户户每天都用得上的刚需品。 真正的区别藏在"折扣套路"里:快乐猴晚上8点后搞"阶梯降价",隔一天打8折,隔两天直接6折清货; 物美超值则更稳,商品上架3天后才打七折,走的是"细水长流"的路子。 有阿姨一手拎着鸡,一手攥着鸡蛋,嘴里念叨:"这价格比早市还便宜,多囤点不亏!" 这可不是超市心血来潮的"周 ...
奥乐齐中国换帅,时势与战略的双重选择
36氪· 2025-10-10 20:35
10月10日「零售商业财经」获悉,奥乐齐中国的管理层变动落定:原首席执行官Christoph Schwaiger卸任,现任奥乐齐中国董事总经理的陈佳正式接棒 CEO,直接向全球总部汇报;与此同时,中国区主席陈有钢将在年底荣休。 图源:领英 这场人事更迭发生在硬折扣赛道最拥挤的时刻,超盒算NB(原盒马NB)门店数已近300家,美团"快乐猴"、京东折扣超市等新玩家正加速入场,而奥乐 齐入华6年,截至目前门店数量仅79家。 百年零售巨头的中国故事,从来不是简单的模式复制。如今陈佳掌舵,她所面临的,不仅是如何让奥乐齐跑快点,更是如何让这家德国企业真正融入中国 市场的消费脉络,而这,亦成为行业当下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换帅不是偶然,"慢半拍"的奥乐齐需要"快跑" 奥乐齐的管理层调整,某种程度上是被行业节奏和自身瓶颈推着走的结果。 从2019年在上海开出首店起,Schwaiger带领团队完成了德国硬折扣模式的初步落地。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数据,其单店年销约3600万元,在千 平米级零售店铺中表现亮眼,这一成绩也证明了模式的可行性。但他的战略相对稳健,6年时间始终扎根上海,2024年门店总数停留在55家。 | 序号 ...
万辰集团A+H上市前的考验:门店增长趋缓
新浪财经· 2025-09-27 00:24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于9月23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启动A+H双重上市计划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招商证券国际 [2][3] - 港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展门店网络 丰富产品组合 数字化建设及潜在收购 旨在建立国际资本运作平台并推进全球战略布局 [2][3] - 海外市场以东南亚为首站 计划发展为全球领先硬折扣零售商 但具体时间表及目标市场细节暂未披露 [3][4] 业务转型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通过收购陆小馋转型量贩零食 后续整合好想来、来优品、吖嘀吖嘀四大品牌 于2023年10月统一为"好想来品牌零食" [4] - 营收从2022年5.49亿元跃升至2024年323.3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225.83亿元(同比增长106.89%) 净利润4.72亿元(同比激增50358.8%) [4] - 加盟模式为核心收入来源 2025年上半年加盟店收入221.21亿元 占总收入99.2% [5] 门店网络扩张与挑战 - 门店数量从2022年末232家暴增至2025年6月末15365家 但2025年上半年净增仅1169家 显著低于2023年净增4494家及2024年净增9470家 [2][5] - 2025年上半年新开加盟店1467家(2023年/2024年分别为4475家/9746家) 关闭加盟店290家(超过2024年全年208家) [6] - 门店覆盖29个省级区域 江苏省超2500家 安徽与山东各1500-2000家 行业分析师指出华东区域饱和导致单店营收承压 [6] 行业竞争格局 - 竞争对手鸣鸣很忙2025年9月门店超20000家(2024年底14394家) 8个月净增5606家 零食有鸣门店超5000家(批发超市占3000家) [6][7] - 硬折扣模式兴起 盒马、美团、京东及传统商超纷纷布局 挤压量贩零食市场空间 [7] - 行业竞争核心转向商品力与自有品牌建设 需通过健康化、品质化产品及差异化选品建立优势 [7] 未来发展策略 - 公司提出五大核心要素驱动增长:全国品牌门店网络扩张、规模化采购、高质价比产品、消费者价值提升、加盟商长期合作 [7] - 通过数字化基础设施、消费者洞察及运营效率三大赋能要素支持可持续增长 [7] - 行业建议从数量扩张转向单店盈利能力强化 加强供应链精细化运作并探索新业态与第二增长曲线 [8]
「港股IPO观察」万辰集团A+H上市前的考验:门店增长趋缓,上半年加盟店关闭数超去年总和
华夏时报· 2025-09-26 20:59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万辰集团于9月23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寻求A+H双重上市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招商证券国际 募集资金用于扩展门店网络 丰富产品组合 数字化建设 品牌认知度提升及潜在收购 [2][3] - 港股上市旨在推进全球战略布局 建立国际资本运作平台 计划以东南亚为首站拓展海外市场 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硬折扣零售商 [2][3] - 公司2022年通过收购陆小馋转型量贩零食 后续整合好想来、来优品、吖嘀吖嘀四大品牌 2023年10月统一合并为"好想来品牌零食" [4] 财务表现与业务规模 - 营收从2022年5.49亿元跃升至2024年323.3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225.83亿元 同比增长106.89% [4]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72亿元 同比暴增50358.8% 加盟店收入221.21亿元 占总收入99.2% [4][5] - 门店数量从2022年末232家增至2025年上半年末15365家 覆盖29个省市区 江苏省超2500家 安徽和山东各1500-2000家 [2][5][6] 行业竞争与挑战 - 2025年上半年门店净增仅1169家 显著低于2023年净增4494家和2024年净增9470家 同期关闭加盟店290家 超2024年全年208家 [2][5][6] - 竞争对手鸣鸣很忙门店超20000家 8个月净增5606家 零食有鸣门店超5000家 其中硬折扣超市超3000家 [6][7] - 硬折扣超市崛起 盒马、美团、京东、物美等巨头布局 挤压量贩零食市场空间 [7] 发展策略与方向 - 公司计划发展硬折扣零售模式 通过五大要素驱动增长:全国门店网络扩张、规模化采购议价能力、高质价比产品、消费者价值创造、加盟商长期合作 [8] - 行业未来竞争核心围绕商品竞争力 方向包括产品健康化品质化转型 以及通过自有品牌打造差异化优势 [7][8] - 专家建议从门店数量转向质量 强化单店盈利能力 加强自有品牌与差异化选品 拓展新产品线及门店业态 [8]
漳州老板要港股上市,卖零食年入超300亿
36氪· 2025-09-26 12:13
公司上市与资本运作 - 万辰集团于9月23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在主板挂牌上市,若成功将实现A+H双重上市 [1] - 公司曾于2021年以“食用菌第一股”身份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IPO发行价为7.19元/股,募资净额约为2.29亿元 [1] - 2024年初公司完成一笔不超过2亿元的定增,此次H股上市目的之一是推进全球战略布局并接触国际资本 [5][6] 业务转型与扩张战略 - 公司以金针菇业务起家,2022年通过收购进入量贩零食赛道,并将四大品牌合并为“好想来”,迅速崛起为行业头部企业 [1] - 闪电式扩张使公司成为量贩零食赛道唯一的A股上市公司,从农产品公司转型至百亿营收级别仅用三年时间 [1][2] - 公司计划利用募资进行潜在业务投资或收购,以增强产品供应、扩大门店网络及加速进入新区域市场 [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3.29亿元,其中量贩零食收入317.90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225.82亿元,同比增长106.89% [1][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4.72亿元,同比涨幅高达50358.80%,2024年净利润为6.11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8.23亿元 [1][3] - 但公司曾于2023年录得净亏损1.76亿元,呈现“高营收、低盈利”局面,自身造血能力尚不足以支撑发展野心 [3] 门店网络与市场布局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全国29个省市运营近1.54万家门店,其中旗舰品牌“好想来”门店超1.43万家,“老婆大人”品牌有1031家 [6][7] - 门店高度集中于长三角和山河四省,江苏为最大市场门店超2500家,山东、安徽有1500-2000家,河南、浙江有1000-1500家 [7]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新开加盟店数量分别为163家、4475家、9746家,但2025年上半年新开1467家,增速明显放缓至去年全年的15% [2][3] 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阶段 - 行业形成“南很忙,北万辰”的双强格局,截至2025年9月,鸣鸣很忙门店超2万家,万辰集团为近1.54万家 [2][6] - 华创证券指出行业正从跑马圈地的1.0阶段、兼并整合的2.0阶段,步入聚焦盈利提升和探索转型的3.0阶段 [3] - 新搅局者零食有鸣门店已突破5000家,并计划在2026年扩展至16000家,国内赛道仍处于贴身肉搏的竞争态势 [6] 未来战略与市场机遇 - 公司计划将商业模式扩展至快消品硬折扣零售市场,预计2029年中国硬折扣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1.01万亿元 [9] - 量贩零食饮料零售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达6137亿元,2024至2029年年均复合增速预计为36.5% [9] - 公司计划选择性探索海外市场,东南亚将是首站,并将在国内既有核心市场提高门店密度,拓展低渗透率地区 [6][8] 财务状况与负债压力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44.19亿元,非流动负债7.25亿元,整体负债合计51.44亿元 [4]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底的不到50%持续上升,计划斥资13.79亿元收购股权后,资产负债率将进一步升至90.97% [4][5]
万辰集团递表港交所 中金公司及招商证券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08:49
公司上市与业务规模 - 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中金公司及招商证券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门店网络突破15,000家 [1] - 旗下品牌"好想来"以零食饮料GMV计位列2024年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品牌榜首 为首个门店数量突破10,000家的品牌 [1] 供应链与运营优势 - 约95%产品直接从品牌厂商采购 [1] - 通过全国51个常温仓库及13个冷链仓库配送 [1] - 零售价比大卖场、超市和便利店低20%—30% [1] 产品与区域布局 - 产品组合涵盖十二个核心类别 精选超过4,000个SKU [1] - 每家门店通常备有1,800—2,000个SKU 每月推出约250个新SKU [1] - 门店网络覆盖中国29个省份 在长三角及山河四省等地区拥有显著领先地位 [1] 行业增长前景 - 中国硬折扣零售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达到人民币10,138亿元 [1] - 行业年复合增速达33.8% [1]
新股消息 | 万辰集团300972.SZ)递表港交所 零食饮料零售门店网络已突破15000家
智通财经· 2025-09-24 07:01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万辰集团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及招商证券国际[1] - 公司是中国领先且增长最快的规模零食饮料零售企业 2023年至2024年GMV同比增长282%[4] - 旗下品牌好想来以GMV计位列2024年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品牌榜首 为全国首个门店数量突破10,000家的量贩零食饮料零售品牌[4] 门店网络与供应链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门店网络突破15,000家 覆盖中国29个省份直辖市及自治区[4] - 在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及山河四省人口大省确立显著领先地位[4] - 约95%产品直接从品牌厂商采购 通过全国51个常温仓库及13个冷链仓库配送[4] 商业模式与价格优势 - 直接采购模式使零售价较大卖场超市及便利店同类产品平均低20-30%[4] - 该模式同时让加盟伙伴及公司均能维持健康的利润率[4] 行业前景与产品组合 - 中国硬折扣零售行业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10,138亿元 2024-2029年年均复合增速33.8%[7] - 产品组合涵盖十二个核心类别 包括饮用水及液体饮料、乳制品、肉类零食等[7] - 从海量SKU中精选超4,000个SKU 每家门店通常备有约1,800-2,000个SKU[7] 产品更新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平均每月推出约250个新SKU 定期汰换表现不佳产品[7] - 2022年度至2025年上半年收入分别为5.49亿元、92.94亿元、323.29亿元、225.83亿元人民币[7] - 同期年/期内利润分别为6785.3万元、-1.76亿元、6.11亿元、8.61亿元人民币[7] 业务结构演变 - 零食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12.1%大幅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98.9%[8] - 食用菌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87.9%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1.1%[8] - 零食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1.8%持续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11.4%[8]
新股消息 | 万辰集团(300972.SZ)递表港交所 零食饮料零售门店网络已突破15000家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06:59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万辰集团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及招商证券国际 [1] - 公司是中国领先且增长最快的规模零食饮料零售企业 2023年至2024年GMV同比增长282% [3] - 旗下品牌好想来以GMV计位列2024年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品牌榜首 为全国首个门店数量突破10,000家的量贩零食饮料零售品牌 [3] 业务规模与网络覆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门店网络突破15,000家 覆盖中国29个省份、直辖市及自治区 [3] - 在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及山河四省(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人口大省确立显著领先地位 [3] - 约95%产品直接从品牌厂商采购 通过全国51个常温仓库及13个冷链仓库进行配送 [3] 商业模式与价格优势 - 采用直接采购模式使零售价较大卖场、超市及便利店同类产品平均低20-30% [3] - 该模式同时让加盟伙伴及公司均能维持健康的利润率 [3] 行业前景与产品组合 - 中国硬折扣零售行业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10,138亿元 2024-2029年年均复合增速33.8% [6] - 产品组合涵盖十二个核心类别 包括饮用水及液体饮料、乳制品、肉类零食等 [6] - 从海量SKU中精选超过4,000个SKU 每家门店通常备有约1,800-2,000个SKU [6] 产品更新与运营效率 - 2025年上半年平均每月推出约250个新SKU 定期汰换表现不佳的SKU [6] - 通过持续优化维持营运效率 保持产品新鲜度 [6] 财务表现收入 - 2022年度收入5.49亿元 2023年度92.94亿元 2024年度323.29亿元 2025年上半年225.83亿元 [6] - 零食饮料零售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12.1%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98.9% [7] - 食用菌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87.9%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1.1% [7] 利润表现 - 2022年利润6785.3万元 2023年亏损1.76亿元 2024年利润6.11亿元 2025年上半年利润8.61亿元 [6] - 零食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1.8%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11.4% [7] - 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1.1%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11.4% [7] 成本结构 - 销售成本占比从2022年98.9%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88.6% [7] - 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比从2023年4.7%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3.1% [7] - 行政开支占比从2022年6.8%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3.0% [7]
万辰集团300972.SZ)递表港交所 零食饮料零售门店网络已突破15000家
智通财经· 2025-09-24 06:57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万辰集团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及招商证券国际 [1] - 公司是中国领先且增长最快的规模零食饮料零售企业 2023-2024年GMV同比增长282% [4] - 旗下品牌好想来以GMV计位列2024年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品牌榜首 且为全国首个门店数量突破10,000家的量贩零食饮料零售品牌 [4] 门店网络与供应链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门店网络突破15,000家 覆盖中国29个省份直辖市及自治区 [4] - 在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及山河四省人口大省确立显著领先地位 [4] - 约95%产品直接从品牌厂商采购 通过全国51个常温仓库及13个冷链仓库配送 [4] 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 - 直接采购模式使零售价较大卖场超市及便利店同类产品平均低20-30% [4] - 该模式同时让加盟伙伴及公司均能维持健康的利润率 [4] - 产品组合涵盖十二个核心类别 从海量SKU中精选超过4,000个SKU [6] 产品运营与行业前景 - 每家门店通常备有约1,800-2,000个SKU 2025年上半年平均每月推出约250个新SKU [6] - 定期汰换表现不佳SKU以保持产品新鲜度并通过持续优化维持营运效率 [6] - 中国硬折扣零售行业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10,138亿元 2024-2029年年均复合增速33.8% [6]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收入5.49亿元 2023年度92.94亿元 2024年度323.29亿元 2025年上半年225.83亿元 [6] - 2022年度利润6785.3万元 2023年度亏损1.76亿元 2024年度利润6.11亿元 2025年上半年利润8.61亿元 [6] - 零食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12.1%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98.9% 食用菌业务占比从87.9%降至1.1% [7] 盈利能力分析 - 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1.1%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11.4% [7] - 零食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1.8%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11.4% [7]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率达5.3% 较2024年度3.2%进一步提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