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规模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彭文生:应对贸易战,让中国人有钱消费
晚点LatePost· 2025-04-17 23:28
中美贸易冲突分析 - 中美互为甲方乙方关系,双方在贸易冲突中均具有不可替代性,美国消费占全球1/3,中国生产占全球1/3 [5][7] - 本轮贸易冲突范围广、幅度大,关税从34%升至125%,可能直接导致供需消失 [10] - 冲突根源在于自由贸易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和供应链安全问题,但不应因噎废食 [10] - 比较优势理论存在局限性,规模经济对中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11] - 冲突可能结局包括全球贸易萎缩、产业链重组、经济体内部循环比例上升 [16] 美国消费市场特殊性 - 美国消费占全球三成多,背后有美元国际货币地位和科技企业垄断性收益支撑 [18] - 美国消费占GDP比重高源于外部收入(铸币税和科技收租)未计入GDP [21] - 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动摇美元国际地位和科技企业垄断优势 [22] - 美国贸易逆差下降可能意味着其全球收租能力减弱,消费能力降低 [22] 中国消费市场发展 - 建立消费大市场需要让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4] - 3.5亿人已成为消费甲方,14亿人统一大市场潜力巨大 [5] - 消费不足根本原因在于贫富差距大和周期性经济下行 [24] - 缩小收入差距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社保缴费比例(目前约24%) [26][27] - 财政政策应直接提振消费需求而非仅补贴企业 [24][31] 经济政策建议 - 短期可用货币财政政策应对贸易冲突,长期需给消费者减负 [5] - 补贴企业应有时限,经济结构调整需由消费需求引导 [23] - 财政可通过划拨国有资产或发债支持社保,本币债无违约风险 [32][33] - 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可使未来债务负担相对减轻 [34] - 房地产价格调整对年轻人和促进内需有利 [34] 社会分配与保障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提高消费意愿的关键 [5][25] - 收入分配调节应采取累进制,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社保负担 [26][27] - 提高最低保障不会必然损害企业竞争力,社会伦理底线会随发展提升 [35] - 规模经济收益应更公平分配以促进消费需求 [35]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最新出来的一季度出口数据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4-14 17:19
出口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长5.8%,与去年全年增速5.86%基本持平 [1][7] - 3月单月出口同比增速达12.4%,显著高于1-2月累计增速2.3%,环比1-2月累计值为-41.9%,优于过去十年季节性均值-46.5%和五年均值-44.1%,显示实际表现强劲 [1][7] - 3月出口增速超市场预期(Wind口径预期3.5%)[8] 区域市场结构 - 3月单月对印度、非洲、拉美出口增速均超20%,一季度累计增速分别为印度13.8%、非洲11.3%、拉美9.6% [2][8] - 其他重点区域一季度增速:中国香港8.3%、东盟8.1%、美国4.5% [2][8] - 出口市场格局:东南亚南亚(东盟17.1%+印度3.7%)、欧洲(欧盟14.3%+英国2.2%)、美国13.5%、日韩8.4%、中国香港8.3%、拉美7.7%、非洲5.4% [2][8] - 东南亚南亚与欧洲合计占比近40%,与中国经济互补性强 [2][8] 商品结构特征 - 3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7.3%,家电同比12.5%,劳动密集型产品(纺织纱线/箱包/服装/玩具)合并增速10.1% [3][9] - 工程师红利、规模经济、供应链效率共同支撑高中低端产品竞争力 [3][9] - 汽车及底盘出口一季度同比仅2.2%,显著低于过去四年双位数增长,主因海外渗透率提升和贸易环境波动 [4][11] - 汽车出口占比从2022年1.7%升至2023年3.3%,2024年一季度回落至3.0% [12] 电子产品与关税动态 - 3月电子产品(手机/电脑/集成电路)合并出口增速4.8%,一季度累计增速6.0% [5][13] - 美国4月11日宣布豁免消费电子"对等关税",但4月13日又表示将征收特定行业关税,政策反复增加不确定性 [5][13] - 欧盟与中国正协商为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以取消2024年反补贴税 [4][11] 政策与趋势展望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实质性结束,将深化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合作 [9] - 需求端对冲策略:激活占GDP40%的居民消费、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产能供需比 [6][15] - 制造业护城河源于规模经济(中国/印度)、工程师红利(中国/韩国)、低成本替代(越南)等要素组合 [10]
地方国资重组大动作,珠海科技集团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2 11:56
作 者丨冯玉怡 编 辑丨蒋毅槿 2 0 2 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珠海改革举措如何落地见效备受市场关注。 地方国企改革的持续推进,需要稳定的基本盘作为支撑。 目前,珠海市国资委拥有并表上市 公司 1 7 家,参股上市公司 4 0 余家。截至2 0 2 3年年末,珠海市属国企资产总额达1 2 9 2 4 . 0 6 亿元。 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营压力,珠海国企加速并购重组和专业化整合,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 调整产业结构,期望提高市场竞争力。 连日来,珠海国资相关控股上市公司接连发布公告, 透析出珠海新一轮国资改革整合已经陆续落地。 组建珠海科技集团 4月11日,格力金投旗下控股公司包括航宇微( 3 0 0 0 5 3 .SZ)、阳普医疗( 3 0 0 0 3 0 .SZ)等公司均 收到控股股东格力金投的《关于股权结构拟变动调整的通知》,两家公司发布的《关于控股股 东上层股权结构拟发生变动的提示性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珠海市国资委下发《关于组建 珠海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珠国资【2 0 2 5】5 0 号),根据《珠海市 2 0 2 5 年市属 国有企业专业化整合方案》要求, 珠海华发集团 ...
CGI宏观视点 | 从规模不经济到规模新经济
中金点睛· 2025-04-02 07:34
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面临供给强劲与需求疲弱的反差,绿色产业和AI领域表现突出,但需求不足仍是主要问题 [3][5] - 规模经济是理解这一反差的关键,中国兼具后发优势和大国规模效应,但面临内部债务紧缩和外部地缘竞争的双重挑战 [3][9] - 从规模不经济转向规模新经济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政策需从"重供给与资产"转向"重需求与人才" [4][29] 规模经济理论框架 - **古典经济学**:强调分工、人口增长与资本积累,但忽视技术进步导致增长潜力有限 [6][7] - **新古典增长模型**:引入外生技术进步,但未解释技术来源,认为大国无优势 [7][9] - **内生增长模型**:技术进步内生于规模经济,大国在研发投入和市场空间上更具创新优势 [8][9] - 中国独特地位:同时受益于后发追赶效应和大国规模效应,但主流分析更侧重前者 [9] 绿色产业的规模新经济 - 中国光伏组件产能占全球80%,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占全球近60% [13][15] - 规模经济效应显著:制造业属性降低单位成本,竞争性市场结构促进效率提升 [15] - 政策路径差异:中国侧重绿色供给侧补贴,欧洲侧重化石能源需求侧碳定价,中国新能源装机量已达欧盟2倍 [16][17][19] 人工智能的规模效应 - **规模定律**:AI性能提升依赖算力、数据与参数,但边际收益递减,DeepSeek通过算法优化突破算力限制 [19][20] - 中美比较优势:美国算力占优,中国人才池庞大(全球AI人才最大来源地),应用场景广阔 [21][22][24] - 竞争模式转变:从企业单点竞争转向国家体系化竞争,中国需发挥数字基建与人才规模优势 [24] 地缘经济挑战 - **G2模式瓦解**:原美国创新+中国产业化分工受冲击,中国面临"卡脖子"(纵向)和"去中心化"(横向)压力 [25][26] - 关税影响:美国政策对中国形成需求冲击,绿色产业面临保护主义与全球需求收缩风险 [26][27] - 国际贸易三要素:资源禀赋、交易成本外,规模经济未被充分重视,中国制造业规模效应受抑制 [25] 政策转向建议 - **财政层面**:加强家庭部门转移支付,降低社保缴费与流转税,提升社会保障普惠性 [33][35][36] - **金融层面**:从信贷驱动转向资本市场驱动,包容金融创新"动物精神" [29][30] - **货币投放**:减少信贷依赖,增加财政货币投放效率(如减税直接提升家庭净资产) [37][38] - **投资于人**:育儿补贴、教育扩招短期促消费,长期改善人力资本供给 [36] 数据与图表引用 - 图表1:中国绿色产业全球份额(光伏80%、新能源车60%) [13] - 图表2:中国新能源装机量 vs 欧盟(2021年为欧盟2倍) [17][19] - 图表3:中美AI人才来源与工作地分布 [22][24] - 图表4:中国金融周期下行阶段(2024Q4) [30][32] - 图表5: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国际比较(中国基尼系数调节弱于发达国家) [33][35]
图解最火爆的机器人供应商——特斯拉、宇树和Figure链
华尔街见闻· 2025-03-02 20:40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浪潮来袭,科技巨头纷纷入局,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9亿美元增长到2034年的730亿美元,供应链格局存在变数,汇丰关注特斯拉、宇树科技和Figure AI三家公司,其供应链多元化且竞争激烈 [1] 行业现状与前景 - 人形机器人物料清单中驱动、电机等硬件组件价值份额高达55%,远超传感器和AI芯片/软件 [2] - 目前未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供应链格局有变数 [2] - 预计到2034年市场规模增长至7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3% [6] - 预计到2032年每台机器人成本从约5.8万美元降至2万美元,年均降幅达11% [6] 公司特色与瓶颈 - Figure AI开发的Helix视觉 - 语言 - 动作模型提升训练效率,有望加速商业化进程,但电池续航是关键瓶颈 [2] - 传统模仿训练中机器人掌握新技能难大规模完成,Helix VLA模型连接视觉语言模型和机器人动作模型,能让机器人更快学习新技能适应不同场景 [5] 供应链情况 Figure AI供应链 - Xusheng Group提供镁合金外壳,Everwin Precision提供关节、轴承和传感器,Leaderdrive提供谐波减速器等 [2] 宇树科技供应链 - MOONS和Zhaowei Machinery & Electronics提供无芯电机,Leaderdrive提供谐波减速器,CSB Bearing提供轴承和滚珠丝杠 [2] 特斯拉Optimus供应链 - Sanhua和Tuopu作为一级供应商提供执行器总成,Beite、XCC、Best等多家企业提供滚珠丝杠 [3][4]
会议预告 | 中金研究院全球经济对话——老龄化社会与人工智能:生产力增长路在何方?
中金点睛· 2025-03-01 08:50
会议概述 - 中金研究院举办全球经济对话系列活动 聚焦全球经济重要问题 邀请全球相关研究机构进行对话 汇聚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进行高质量研讨 [1] - 本次对话由中金研究院和国际劳工组织(ILO)合作举办 [1] 会议日程 欢迎致辞 - 彭文生 中金研究院院长致欢迎辞 [2] 主题演讲 - Ekkehard Ernst 国际劳工组织首席宏观经济学家 演讲主题为"就业市场:从复苏迈向长效韧性" [2] - 彭文生 中金研究院院长 演讲主题为"从规模经济看DeepSeek对创新发展的启示" [2] 圆桌讨论 - 主持人:朱锋 中金研究院董事总经理 [2] - 嘉宾包括: - 陈云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2] - Richard Freeman 哈佛大学Herbert Ascherman经济学讲席教授 [3] - 関根敏隆 一桥大学经济学教授 原日本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3] - Gad Levanon The Burning Glass Institute首席经济学家 [3] - Dorothea Schmidt-Klau 国际劳工组织就业、劳动力市场和青年处主管 [3] - Marina Mendes Tavares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部高级经济学家 [3] - 许宪春 统计学者 [3] - 曾湘泉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3] - Ekkehard Ernst 国际劳工组织首席宏观经济学家 [3] 总结致辞 - 李昌徽 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局长致总结辞 [3] 中金研究院介绍 - 中金研究院(CICC Global Institute CGI)为中金公司一级部门 定位为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型智库 [4] - 主要职能包括: - 服务于中国公共政策研究与决策 - 参与国际政策讨论和交流 - 为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发展建言献策 [4] - 致力于打造研究中国和全球经济、金融和资本市场中长期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和团队 [4] - 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进行前瞻性研究 [4] - 通过研究咨询、主题论坛、国际交流、系列讲座等形式为政府、企业及相关机构提供服务 [4] 研究院管理层 - 彭文生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 担任中金研究院院长 [5] - 吴慧敏 中金研究院董事总经理 担任执行院长 [5]
中金:从规模经济看DeepSeek对创新发展的启示
中金点睛· 2025-02-27 09:46
核心观点 - DeepSeek的出现打破了AI大模型研发需要巨额资金和技术积累的固有认知,由一家中国金融领域的初创企业开发出性能卓越的开源大模型[1][4][5] - DeepSeek的成功在于通过算法优化提升算力的边际产出,以技术进步突破规模定律的约束,这背后体现了中国在数字基础设施和人才规模方面的优势[1][8][11] - AI发展同时受规模定律和规模效应影响,规模定律带来后发优势,规模效应带来先发优势,中美在AI领域各有比较优势[15][16][22] - DeepSeek选择开源模式有利于构建更大规模的创新生态,加速AI应用层的渗透,发挥中国在应用端的规模优势[24][26][28] - 金融与科技存在天然联系,金融领域的创新本就是数字科技创新的一部分,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需要协同发展[36][38][39] AI经济学:规模定律与规模效应 - 规模定律指在给定算法框架下,增加数据、参数、算力投入可提升AI性能但边际收益递减,规模效应指规模扩大带来单位成本下降和效率提升[8][9][10] - DeepSeek通过算法优化提升算力边际产出,以技术进步突破规模定律约束,在算法框架改善下AI性能可呈现规模报酬递增[11][12][14] - 算法创新依赖于规模经济构建的创新生态,包括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上下游协同的外部规模经济[14] - 中国在数字基础设施和人才规模方面的优势为算法创新提供了支撑,体现大国规模经济效应[1][14][15] AI经济学:后发优势与先发优势 - 规模定律隐含后发优势,落后者要素投入边际产出更高,有利于差距收敛;规模效应隐含先发优势,规模报酬递增强化领先者地位[15][16][22] - 中美AI发展指数显示两国在研发端和应用端均具规模优势,美国研发端略强,中国应用端略强[16] - 中美发展路径分化:美国侧重算力优势,中国侧重算法优化和人才规模,2022年中国培养的AI优秀人才占比已达47%[18][19][21] - 美国限制算力出口可能促使中国更聚焦算法优化,强化比较优势,算法技术进步是AI发展的核心驱动力[19][22] 开源促进外部规模经济 - DeepSeek开源模式降低应用层商业壁垒,有利于加速"人工智能+"进程,2025年1月其APP在157个国家和地区下载排名第一[24][26] - 开源系统更依赖外部规模经济,闭源系统更依赖内部规模经济,如Android用户数近iOS三倍但开发者收入更低[25][28] - AI应用层潜在市场规模是算力层和模型层总和的两倍,开源加速渗透可释放大国规模优势,促进经济增长[27][28] - 开源将规模经济收益更多分配给生态伙伴,实现创新社会正外部性,弱化技术进步的贫富分化效果[28] 创新发展模式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需要融合发展,中国需摆脱重供给轻需求、重资产轻人才的路径依赖[31][32] - 大市场需求优势是产业创新根本驱动力,如《黑神话悟空》《哪吒之魔童闹海》等成功案例[32] - 大企业擅长渐进式创新,小企业更具颠覆式创新活力,CVC模式可实现两者优势互补[33][34] - 知识产权保护与个人破产制度对激励人才创新创业至关重要[34] 金融与科技关系 - 金融活动尤其是资本市场关键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金融领域创新本就是数字科技创新的一部分[36][39] - 量化基金等金融科技是科技工具在金融领域的重要应用场景,AI大模型要素也是其竞争力所在[38] - 资本市场通过外部规模经济支持创新生态,与多样化创新生态更契合,大国资本市场更具优势[37] - 需平衡金融科技监管与包容"动物精神",重点防范不当行为而非限制超额收益本身[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