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隐私计算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贸易协议达成释放流动性,加密市场迎来结构性回暖
搜狐财经· 2025-05-12 22:23
中美贸易协议对加密市场的影响 - 中美达成新一轮贸易协议,降低双边贸易壁垒并建立技术合作框架,推动全球供应链效率提升,缓解地缘政治冲突担忧 [1] - 协议推动美元指数阶段性走弱,全球资本风险偏好回升,加密市场作为非主权资产受益于流动性宽松周期 [1] - 中国央行实施"双降"政策(降准0.5%、降息0.1%),释放超1万亿元流动性,强化比特币等加密资产的抗通胀属性 [1] 加密市场结构与价格表现 - 比特币价格稳定在9.5万至10.4万美元区间,市场结构从散户投机转向机构长期配置 [2] - 贝莱德、富达等机构通过现货ETF吸纳超300亿美元资金,链上现货持仓占比升至67% [2] - 美国多州加速加密监管框架成型,新罕布什尔州将比特币纳入州级储备体系,德克萨斯州放宽矿场准入标准 [2] Web3生态技术商业化进展 - 模块化区块链技术(Celestia与Avalanche分形扩展方案)支持千万级TPS场景,大幅降低链上交易成本 [3] - 零知识证明(ZKP)技术在以太坊生态市场份额突破45%,ZKRollups成为主流扩展方案 [3] - 基于Stablecoin的实时清算系统使东南亚中小企业汇款成本从6.8%降至1.2%,相关交易规模突破万亿美元级 [3] 加密市场未来趋势 - 比特币价格或维持高位震荡,机构化趋势降低市场非理性波动 [4] - Web3生态的技术落地与合规化进程成为行业穿越周期的关键,重点关注模块化基础设施、隐私计算及跨境支付等核心赛道 [4]
比特币再破10万大关:加密信仰与RWA革命的数字共生时代
搜狐财经· 2025-05-11 00:35
比特币的哲学意义与市场表现 - 比特币不仅是经济工具,更是哲学思想载体,体现人类对自由、平等、价值和秩序的追求 [1] - 2025年比特币价格第二次突破10万美元关口,引发加密世界震动 [1] - 比特币价格飙升代表对去中心化理念的集体信仰充值 [1] RWA加速器的发展与创新 - RWA加速器构建资产数字化的新范式,与比特币形成平行发展赛道 [1] - RWA采用混合共识机制,融合比特币的PoW与PoS,能耗降低40% [3] - 创造"海南数据跨境-香港资本通道"模式,实现监管友好的准去中心化网络 [3] 技术演进与基础设施 - 比特币网络演化出隐私计算、零知识证明、同态加密等技术矩阵 [3] - RWA加速器采用原生隐私保护方案,满足商业保密与跨境监管需求 [3] - 贝莱德将1500亿美元资产上链,证明区块链架构可满足传统金融机构合规要求 [3] 全球资产数字化趋势 - 比特币代表货币形态数字化,RWA推动实体资产数字化,共同重塑价值流动范式 [4] - 未来所有价值都将以数字化形态自由流动,不再区分实体与数字资产 [4] - 2025年是比特币高光时刻,也是人类资产数字化迁徙的转折之年 [5] 行业挑战与解决方案 - 比特币网络尚未完全解决扩容问题 [4] - 香港监管沙盒模式探索在去中心化与合规要求间的平衡 [4] - RWA需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如同比特币从极客玩具演变为机构资产 [4] 行业协同效应 - 比特币持有者与RWA建设者参与同一场构建无中间商、无国界壁垒新世界的实验 [5] - 10万美元比特币与100亿美元上链房地产都是新文明的不同表现形式 [5]
夯实稳健经营根基 中国银行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4-30 15:55
公司战略与经营表现 - 公司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以防控风险为主题,以巩固全球化优势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关键 [1] - 第一季度资产总额达35.9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64%,营业收入1649亿元,同比增长2.41% [2] - 非房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7.62%,民营企业贷款新增3532亿元(增幅7.99%),涉农贷款新增2624亿元(增速10.49%) [2] 资本市场支持与股权投资 - 支持73个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计划,达成贷款意向金额253.59亿元 [3] - 在7个城市设立9只股权投资试点基金,认缴规模合计79亿元 [3] 人民币国际化与全球化布局 - 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同比增长27.95%,CIPS间参行数量及人民币清算行数量(16席)保持同业第一 [4] - 持续完善跨境人民币清算服务体系,支持"走出去""引进来"和共建"一带一路" [4] 金融"五篇大文章"进展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新增5702亿元(增速29.82%),境内绿色信贷余额超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10%) [5]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63%,服务165万市场主体 [5] - 养老金融领域推出第三代社保卡,手机银行APP养老专区上线,企业年金服务客户超2万户 [6] 数字化转型与科技应用 - 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达9856万户(同比增长9.38%),数字人民币消费额市场领先 [6] - 推广数字化营销平台至10家试点分行,深化人工智能、隐私计算等技术应用 [6]
北京拟到2027年建成国际一流区块链技术创新策源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4-29 22:06
北京市区块链创新应用发展行动计划 - 北京计划到2027年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医疗健康、金融服务等5个重点领域形成20个以上优秀标杆应用案例 [1] - 目标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区块链技术创新策源地和应用创新标杆地 [1] - 将建设国家级区块链枢纽节点和共性技术服务平台 [1] 区块链技术研发与应用 - 研发和部署分布式数字身份颁发和验证、信任增强、区块链监管等通用服务模块 [1] - 降低区块链应用开发门槛,提升区块链网络与实体产业融合效率 [1] - 加强区块链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与应用中的合规性保障 [2] 区块链与教育领域融合 - 基于区块链与隐私计算,建设安全可信、可管可控、可计量的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平台 [1] - 汇通北京各相关单位教育资源,为教育人工智能大模型提供高质量语料数据 [1] - 支撑人工智能赋能的首都教育发展新模式,带动全国教育领域创新应用 [1] 区块链与其他领域协同创新 - 强化区块链、隐私计算与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协同创新 [2] - 探索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金融科技、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关键领域的深度融合 [2] - 提升北京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链中的影响力 [2]
隐私计算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搜狐财经· 2025-04-15 12:11
隐私计算行业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加密芯片、专业处理器等可信硬件及隐私数据来源方 代表企业有复旦微电、云涌科技、恒烁股份等 [1][2] - 产业链中游涵盖同态加密、差分隐私等基础技术以及联邦学习、区块链等应用技术 代表性企业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厂商及亚信安全、富数科技等垂直服务商 [1][2] - 下游应用层覆盖政府、金融、教育等多元领域 企业数量众多但未列出具体代表 [1] 区域分布特征 - 上海市在隐私计算产业链布局最完善 覆盖上中下游 北京、广东、浙江等地也有较多企业分布 [2] 企业研发投入对比 - 腾讯控股以508.45亿元研发投入居首 阿里巴巴(275.55亿元)和百度集团(117.57亿元)分列二三位 [6][7] - 研发投入占比呈现两极分化:星环科技达79.5% 东方中科仅9.2% 专业安全厂商普遍超30%如绿盟科技(32.7%)、安恒信息(31.6%) [7] 技术发展动态 - 亚信安全2024年推出大模型安全、隐私计算等四大解决方案 [7] - 绿盟科技完成隐私计算一体机系统V1.0研发 拓尔思取得10项软件著作权 [7] - 安恒信息完成TEE可信执行环境技术开发 实现数据加密等全流程功能 [7] 企业投资动向 - 投资领域集中于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超60%)和科研服务业 典型案例如腾讯2024年投资腾讯云数链科技1000万元 [10][11][12] - 区域布局呈现全国化特征 阿里云投资杭州企业5000万元 星环科技在西安、贵阳等地均有布局 [11][12] - 战略目的明确为技术协同与生态完善 如雄帝科技100%控股北京雄地安普科技 [11][12]
数说安全:2025年数据安全市场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4-12 12:57
数字经济与数据安全背景政策 - 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12] - 国家数据局成立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但数据流动带来泄露、滥用等安全风险[12] - 2021年《数据安全法》颁布标志中国进入数据安全强监管时代,政策导向从"合规驱动"转向"价值驱动"[13] - 2024年数据安全市场规模达118亿元,4年增长近200%,复合增长率30.9%,未来3-5年增速将高于网络安全市场[1] 行业数据安全建设差异 - 政务行业:数据局主导建设,浙江、广东示范先行,数据安全服务成为专项首位[1] - 金融行业:政策细化,大型与中小型机构建设差异明显,银行增速放缓,保险行业反弹,数据脱敏项目增长显著[1] - 运营商行业:工信部推动数据安全基线建设,内部要求严格,管控平台和服务采购领先[1] - 医疗行业:整体处于初级阶段,三甲医院引领,安全服务采购量持续增长[1] 数据安全技术与产品发展 - AI技术应用广泛:AI+数据分类分级提升效率,AI+数据脱敏实现智能化升级,大模型驱动DLP检测效率革新[2] - 隐私计算成为数据要素流通核心技术底座,API数据流转保障合规,安全检查工具与沙箱技术同步发展[2] - 厂商技术路线分化:综合型网络安全厂商与单一型数据安全厂商并存,头部品牌包括奇安信、亚信安全等[2] 政策法规体系完善 - 数据跨境监管从"白名单"转向"黑名单"机制,管理方式向精细化演进[31][32] - 个人信息保护形成立法-执法-司法闭环,2024年发布敏感信息识别指南,强化场景化动态监管[33][34][35] - 汽车行业立法加速:针对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发布专项技术标准与合规框架[37][38] - 金融及运营商行业法规完善度高,分别发布超20项和30项专项标准[39] 国家数据局与可信数据空间 - 国家数据局2023年成立,统筹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已发布20余份政策文件[20][22][23] - 《可信数据空间行动计划》目标2028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空间,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25][26] - 可信数据空间通过技术+规则+生态布局,推动数据安全从合规成本向价值杠杆转变[27][28]
2025年中国隐私计算行业区域竞争分析 北京市场竞争力强【组图】
前瞻网· 2025-03-29 17:08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隐私计算行业区域发展情况,涉及企业数量、融资、招标、中标等方面区域分布差异 [1][3][4][6][9]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 亚信安全(688225.SH)、安恒信息(688023.SH)、三未信安(688489.SH)、绿盟科技(300369.SZ)、星环科技(688031.SH)、优刻得(688158.SH)、山大地纬(688579.SH)、阿里巴巴(9988.HK)等 [1] 企业数量区域分布 - 截至2025年1月22日,隐私计算技术领域存续/在业企业中,北京市数量最多约80家,其次为浙江、上海、广东和江苏 [1] - 主要竞争者区域分布中,北京市企业数量领先且竞争力最强,拥有华控清交、数牍科技等领先企业,其次为浙江省、广东省、上海市等地 [3] 融资区域分布 - 隐私计算融资事件集中在杭州、北京、深圳、上海等数字化、智能化程度较高城市,杭州市融资事件数量最高,投融资市场热度最高 [4] 招标信息区域分布 - 截至2025年1月23日,北京市隐私计算招标项目数量最多为37项,其次为上海市、福建省、山东省和广东省 [6] 中标项目区域分布 - 截至2025年1月23日,浙江省隐私计算单位中标项目数量最多为44项,其次为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和江苏省 [9]
「外骨骼机器人」场景精选丨2025年Banglink第5期
创业邦· 2025-03-24 08:03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劳动力人口下降的背景下,外骨骼机器人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保护、增强等 能力,受到市场广泛关注。据相关数据统计,2018-2023年,中国外骨骼机器人市场规模基数小增长快, 2023-2030年预计,若康复门诊人群基数保持9.5%增长、渗透率保持40%左右增长、单价保持5%速度下 降,则市场规模有望实现45%的增长,到2029年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外骨骼机器人当前痛点: 技术性能限制: 体积与重量问题、动力系统瓶颈 | 项目名 | 项目介绍 | 融资轮次 | | --- | --- | --- | | 程天科技 | 致力于核心算法与核心元器件在内 | B轮 | | | 的外骨骼机器人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 | | | 专注康复与养老领域 | | | 远步机器人 | 全球首款柔性驱动器动力输出的外 骨骼机器人研发商 | B+轮 | | | 可穿戴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研发商, | | | | 自主研发集成感知功能的可驱动 | | | 迈宝智能 | 人机耦合关节,"外骨骼+云脑" | A轮 | | | 数据优化控制算法 | | | 铁甲钢拳 | 工业外骨骼研发商,市面上功率密度 | A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