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投资

搜索文档
二十载资本润泽 绿水青山流淌金山银山
证券时报· 2025-08-15 02:07
绿色金融发展 - 绿色信贷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2018年以来6年间增长28.37万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8.24% 截至2024年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36.6万亿元 同比增长21.7% 增速较各项贷款余额高出超14个百分点 超六成资金投向碳减排效益项目 [2] - 绿色债券实现跨越式成长 2021-2024年境内市场年平均发行规模达1.11万亿元 是"十三五"时期的3.94倍 发行品种涵盖碳中和债、蓝色债券等创新品种 发行主体从金融机构扩展至实体企业 [3] - 环保企业资本市场支持力度加大 2005年以来68家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企业在A股上市 累计融资超1200亿元 2021-2024年年均融资56.84亿元 较2016-2020年增长32.78% 截至8月14日行业总市值接近4500亿元 较2005年末不足85亿元实现跨越式增长 [3] ESG投资进展 - ESG投资机构数量显著增长 截至8月中旬国内133家机构加入UN PRI 较2018年19家大幅增加 ESG投资基金数量达911只 规模突破万亿元 分别较2018年末增长约590.15%和740.95% [4] - 超七成基金公司发行ESG产品 911只ESG基金涉及117家基金管理人 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公司ESG基金规模居前 [4] - ESG评级应用不断扩展 上证180指数、中证A500指数、创业板指数等均已剔除ESG综合表现较差公司 国际市场上ESG评分变化直接影响公司表现 如特斯拉2022年5月17日被移出标普500 ESG指数后五个交易日内股价下跌 [5][6] ESG信息披露 - ESG报告披露率创新高 截至8月14日2502家A股公司披露最新ESG相关报告 数量同比增长15.14% 披露率达46.68% [7] - 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提升 中证800公司中33.25%披露"双碳"目标 38.63%披露温室气体减排量 较2020年均提升超30个百分点 高碳排放行业披露表现优于整体水平 [7] - 环境维度评分持续改善 2020-2025年A股公司环境维度平均分提升75.18% 以宝钢股份为例 截至8月14日环境维度得分8.65分 较2020年末提升112.53% [8]
南京:栽梧桐树引凤凰
新华网· 2025-08-13 18:08
核心观点 - 南京凭借科创人才优势、产业基础和营商环境吸引外资和高端制造业项目集中落地 聚焦AI、软件、低空经济等高成长赛道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增长 [1][2][3] 产业投资动态 - 法国达索系统在玄武区设立工业软件企业 支撑南京打造万亿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群 [1] - 宝马集团在建邺区建立中国首个信息技术研发中心 聚焦AI、工业数字孪生和智能制造领域 [1] - 微创软件华东区域总部落户六合区 看重传统制造业与未来技术融合优势 [2] - 追觅科技溧水区智能家电基地年产能达200万台冰箱/300万台洗衣机/200万台电视机 [2] - 新加坡金鹰集团10天内完成新能源总部工商注册 开展分布式光伏等业务 [3] - 天仁道和空天绿能新材料生产基地预计年产值10亿元 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碳纤维复合材料 [3] 产业集群建设 - 2024年软件产业规模突破8600亿元 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2] - 浦口低空经济产业园签约eVTOL研发测试基地等项目 产业链企业超50家 [3] - 拥有50多所高校/90余位两院院士/超百万在校生/120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 [1] 企业合作模式 - 宝马集团与南京大学达成战略合作 围绕智能网联汽车/AI/大数据领域深耕 [1][3] - 达索系统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卓越工程师学院 [3] - 上半年外资/央企/专精特新企业项目数量同比大幅增长 [1]
陆控MSCI ESG评级提升至AA级
全景网· 2025-08-13 13:51
ESG评级提升 - MSCI将陆金所控股ESG评级从A级上调至AA级 [1] - 公司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表现大幅提升 [1] - 公司在隐私与数据安全、人力资本发展等重要议题上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投资前景 - 全球资本日益青睐中国资产 [1] - ESG投资理念不断普及 [1] - 全球投资机构对ESG高评级中概股的投资意愿将持续提升 [1]
ESG投资周报:ESG指数有所回暖,绿色债券稳步发行-20250813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13 13:27
ESG指数表现 - 上周沪深300指数上涨1.23%,ESG300指数上涨1.06%,中证ESG100指数上涨1.05%,科创ESG指数上涨1.31%[5] - 全A日均成交额约1.70万亿元,流动性环比收窄[5] ESG基金市场 - 近一年共发行ESG公募基金241只,发行总份额1,714.11亿份[7] - 存续ESG基金910只,总规模10,220.62亿元,其中ESG策略基金规模占比50.33%[7][9] - 上周中海魅力长三角基金近一周回报率6.14%,2025年以来回报率29.00%[10][14] 绿色债券市场 - 上周新发绿色债券23只,计划发行规模186.43亿元[13][15] - 近一年共发行ESG债券1,034只,总金额12,277亿元[13] - 存续ESG债券3,636只,存量规模5.58万亿元,绿色债券占比61.84%[13] 银行理财产品 - 本月新发ESG银行理财产品30只,近一年共发行1,023只[18] - 存续ESG银行理财产品1,049只,纯ESG主题占比54.53%[18] 风险提示 - ESG政策力度不及预期[19] - 数据统计缺乏统一口径[19] - 产品发行规模不及预期[19]
招行发布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绿色金融进入经营核心议题
新华网· 2025-08-12 14:29
招商银行绿色金融战略与行动 - 公司于2021年将"推进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从2020年第11位提升至核心议题首位 "践行绿色运营"从第17位升至第12位 [1] - 短期目标为实现绿色项目贷款增速高于对公贷款整体增速 中长期目标为五年内进入人民银行绿色金融评价第一梯队 [2] - 通过差别化信贷政策向低能耗、低排放行业倾斜 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新增贷款 [3] 绿色信贷与债券业务进展 - 2021年发放碳减排贷款69.74亿元 涉及70个项目 带动减排121.5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4] - 绿色贷款余额达2638.42亿元 较年初增长552.54亿元 增幅26.49% 高于公司贷款增速19.49个百分点 [4] - 主承销绿色债券38只 总发行规模613.72亿元 其中公司承销份额251.13亿元 [5] - 发行亚太首单SOFR挂钩可持续债券及欧洲首单"碳中和"绿色债券 子公司完成中资金融租赁公司首笔欧元绿色债券发行 [4]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除传统信贷债券外 拓展绿色承兑、绿色再贴现、绿色租赁等融资方式 [5] - 研究排放权抵押融资、碳汇抵押融资等能源信贷品种创新 [5] - 子公司招银理财对绿色债券投资设优先原则 严控高污染行业新增投资 [7] 绿色投资与ESG整合 - 代销新能源和光伏行业基金累计约178亿元 [6] - MSCI ESG评级从BBB级升至A级 位居行业前列 [6] - 招商基金存续5只ESG产品 规模增长率达129% 包括光伏、新能源车指数基金及电池主题ETF [7] - 资产管理业务在股权投资中采用ESG打分系统 不动产投资重点评估环境影响 [7]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中国实现"30•60"目标需百万亿元级别固定资产投资 [2] - 2021年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 居全球第一 绿色债券发行量830亿美元 居全球第二 [3]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清洁能源投资将是2021年的三倍 每年为全球GDP增长贡献0.4个百分点 [8]
年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3615.6亿元 “绿色”成市场投资焦点
新华网· 2025-08-12 14:26
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 2023年以来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3615.6亿元 同比增长73.72% [1] - 2021年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达6110亿元 市场出现明显扩容 [1] - 中国2018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绿色债券来源国 [1] 政策与产品创新 - 深交所2023年3月成功发行首批专项服务海洋经济的绿色债券 [1] - 上交所修订发布新规 推出低碳转型债券及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品种 [1] - 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将条款与发债主体低碳转型业绩目标相挂钩 [2] 资金投向与适用范围 - 资金主要投向绿色服务、节能环保、政府主导的公共事业领域 [2] - 募集资金用于清洁能源、清洁交通、污染防治、气候变化等绿色项目 [2] - 支持各行业节能降碳技术研发、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新型基础设施节能等领域 [3] 市场优势与特点 - 绿色债券融资成本低于普通债券 可覆盖第三方认证及信息披露成本 [3] - 发行期限可达7年(绿色企业债/债务融资工具) 长于普通企业债的5年期 [3] - 具有融资规模大、期限长、市场化程度高等特点 契合绿色项目需求 [1] 企业效益与影响 - 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后环境评分普遍提高 [3] - 有助于提升社会形象、塑造品牌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与财务表现 [3] - 展示公司环保形象 带来无形品牌价值和效应 [4] 市场功能与发展意义 - 绿色债券市场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定价功能日益凸显 [2] - 通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为绿色低碳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2] - 对促进绿色经济发展、践行碳达峰与碳中和理念具有积极意义 [2]
20家公募已加入PRI 国内ESG投资继续深入
新华网· 2025-08-12 14:25
内地机构签署PRI现状 - 截至2022年6月10日共有101家内地机构签署负责任投资原则(PRI)其中投资管理机构74家包括20家公募基金管理人 [2] - 18家社保基金委托管理人中有13家加入PRI 21家基本养老金投资管理机构中已有15家加入 [2] - 内地公募机构加入PRI主要动力包括应对海外客户需求、发展品牌优势、适应未来监管变化以及通过PRI平台交流学习 [2] PRI原则及义务 - PRI六项原则涵盖ESG议题纳入投资决策、积极所有权实践、要求被投公司披露ESG信息、促进行业接受PRI原则、建立合作机制及披露实施进展 [3] - 签署机构必须从加入第二年起每年向PRI报告践行原则情况并使用模块化报告模板与线上平台 [3] - 原则具指导性但非强制性机构可根据自身需求制定个性化负责任投资政策 [3] 公募机构加入PRI的实践价值 - 南方基金2018年加入PRI后将ESG因素纳入全流程投资体系构建"事前+事中+事后"ESG投资体系覆盖股票、固收及跨资产类别研究 [6] - 广发基金通过成立ESG投资领导小组、建立评价体系与筛选指标推动ESG与量化及基本面投资策略整合 [7] - 公募机构认为ESG投资可剔除组合尾部风险并筛选兼顾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优秀企业 [4] ESG投资产品创新与规模 - 南方基金2021年底绿色投资累计规模达2321.30亿元较年初增长129%增加1306.95亿元 [6] - 广发基金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ESG基金规模合计293亿元并积极发行绿色投资主题产品 [7] - 公募机构通过采购注销碳抵消指标实现运营碳中和南方基金成为国内首家碳中和资产管理公司 [6] PRI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 PRI推动公募机构完善ESG投资制度与流程并在产品创新方面表现积极 [6] - 中国公募ESG投资策略与成熟市场无显著差异但发展阶段存在差距可借鉴国际最佳实践 [5][6] - 碳中和战略催生技术进步与投资机会公募基金通过PRI发挥价值发现与资产定价功能 [4]
国内首批政策性金融债ETF获批 债券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拓展
新华网· 2025-08-12 14:20
招商基金副总经理欧志明表示,本次获批的政金债ETF属于跨市场债券ETF,将有利于促进银行间 和交易所市场互联互通,提高我国债券ETF的整体规模,提升沪深交易所债券ETF的影响力。此外,政 金债ETF也将进一步完善场内工具型产品的风险梯度,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富国基金表示,鉴于实物申赎模式债券ETF只能够持有沪深两市债券标的,现金申赎类债券ETF除 了能够持有交易所债券之外,还能够覆盖银行间市场债券。与此同时,在实物申赎模式下,投资者赎回 后所得到的一揽子债券可能存在流动性较低、信用质量差的情况,而现金申赎类债券ETF则可以在保证 申赎效率的前提下,帮助投资者在赎回后直接拿到现金,有效地提升投资者的赎回体验。 谈及开发政金债ETF的必要性,博时基金认为,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有利于联通银行间和交 易所两个债券市场,有利于将证券市场投资者引入银行间市场,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带来新的资金增量; 二是有利于吸引更多境外资金投资政策性金融债;三是有利于降低国开债发行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 展;四是有利于丰富市场投资工具。 ETF又诞新品种。7月11日,国内首批政策性金融债ETF(以下简称"政金债ETF")正式获批 ...
“双碳”目标下ESG投资的实践探索
新华网· 2025-08-12 14:20
近年来,贯彻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原则的责任投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实际上ESG作为一个 整体概念被首次提出是在2004年,距离现在不过18年时间。18年前,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首次提出ESG 概念,并指出:"ESG对企业的品牌、声誉及价值有重大影响,倡议金融业参与者应将ESG纳入工作体 系,以构建强大、有弹性的金融市场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2006年,责任投资原则组织(PRI)在联合国支持下成立,PRI将责任投资定义为:"该投资把ESG 因素纳入投资决策和积极行使股东投票权,以提高回报、更好地管理风险,以及创造对现实世界的积极 影响。"PRI为广大投资机构建立了ESG投资的基本原则与框架。自此,ESG投资、责任投资理念开始在 全球资产管理行业快速发展。 当下,很多业内人士把ESG投资、责任投资、绿色金融、可持续金融等概念交叉使用。虽然这些词 汇的内涵不完全等同,但是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将过去常被忽视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因素纳入投 资研究体系——这也是资产管理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ESG因素早期在国内常被视为一种非财务因素, 与传统投资研究的财务因素进行区别。但是这种分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ESG投资理念的发展 ...
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提速 信息披露仍待完善
新华网· 2025-08-12 14:20
ESG投资升温 主题理财产品快增 《经济参考报》记者根据中国理财网信息统计,自2019年至今,以ESG为主题的银行理财产品共发 行过124只,且主要集中在2021年和2022年。2021年,共有72只以ESG为主题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 2022年初截至7月19日,已有36只以ESG为主题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 多家理财机构积极布局发行ESG理财产品,其中银行理财子公司最为活跃,成为ESG银行理财产品 的绝对发行主力,以2022年已发行的36只产品为例,其中28只产品是由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与此同 时,花旗、渣打等外资银行也发行了多只以ESG为主题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 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日渐升温的背后和ESG投资在我国快速发展不无关系。ESG投资是一种关注 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的责任投资理念。在普益标准研究员罗唯尹看来,ESG理念与绿色发展观对 环境与社会的关注不谋而合。我国"十四五"规划再次强调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意义,"双碳"目标的提出 也进一步肯定了ESG责任投资在国内的发展价值。"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发布引导企业积极践行可持续健 康发展理念,同时也引导市场资金流向ESG表现良好的优质企业,ESG投资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