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
搜索文档
“寒冷”中上市 恒生科技ETF“首发不火”成定局?
北京商报· 2025-08-14 07:12
上市安排与首募规模 - 华安恒生科技ETF于5月27日在上交所上市 首募规模4.55亿元 [1] - 大成恒生科技ETF于5月27日在深交所上市 首募规模3.93亿元 [1] - 华夏恒生科技ETF于5月25日上市 首募规模14.56亿元 [2] - 易方达恒生科技ETF于5月25日上市 首募规模12.01亿元 [2] - 博时恒生科技ETF于5月25日上市 首募规模3.12亿元 [2] - 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首募11.72亿元 未公布上市时间 [2] - 首批7只产品原定募集上限280亿元 实际披露6只总规模仅49.89亿元 不足预期五分之一 [2] 市场表现与遇冷原因 - 恒生科技指数2月18日达11001.78点峰值 5月24日收7876.61点 单日跌1.85% 年内累计下跌6.52% [3] - 春节后股市调整导致新基金发行降温 ETF及主动股票型基金募集规模普遍收缩 [3] - 科技股风险偏好改变及反垄断预期担忧导致市场投资信心不足 [3] 长期发展前景 - 港股科技板块汇聚中国科技龙头企业 中概股回归加速为港交所提供更广阔空间 [5] - 百度、汽车之家、B站香港二次上市 阿里、快手、京东、小米、网易等在港融资 吸引南下资金 [5] - 全球货币超发背景下科技类企业作为核心资产具备新一轮上涨动力 [5] - 流动性服务商覆盖77%股票型ETF(314只/408只) 或为恒生科技ETF提供交易量支撑 [4] - 基金管理人需通过提升资产配置能力、优化业绩及降低费用成本以形成赚钱效应 [5]
蛇吞象!“谷歌杀手”成立仅3年,要砸345亿美元收购谷歌浏览器
证券时报· 2025-08-13 23:10
收购要约背景 - 成立仅3年的AI搜索初创公司Perplexity向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发出345亿美元全现金收购Chrome浏览器的要约,这一报价是其自身180亿美元估值的近两倍[1] - 该收购提议正值美国司法部针对谷歌垄断案的关键节点,法院此前裁定谷歌通过独家协议维持搜索引擎和文字广告市场主导地位构成非法垄断[3] - 相关部门提议强制谷歌剥离Chrome浏览器,并禁止谷歌通过支付费用将谷歌设为默认搜索引擎[3] Perplexity的动机与策略 - Perplexity核心产品是AI驱动的搜索引擎,采用解答而非链接堆砌模式,自2022年8月成立以来估值迅速飙升至180亿美元[3] - 公司已在布局浏览器赛道,2025年7月发布自有AI浏览器Comet,收购Chrome可瞬间获取30亿用户基础,对依赖用户数据训练的AI公司极具吸引力[5][6] - 公司承诺保持Chromium开源属性,未来两年投入30亿美元,并继续将谷歌设为默认搜索引擎[4] - 数家顶级风投基金已承诺全额资助该交易,可能是风险资本对AI入口赛道的押注[5] 行业竞争与谷歌立场 - 潜在竞争者包括OpenAI、雅虎及私募巨头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若强制出售可能引发多轮竞价[9] - 谷歌CEO表示强制出售Chrome将损害业务、阻碍新技术投资并带来安全风险,Chrome是谷歌搜索与广告帝国的基石[8] - 行业质疑包括:Chrome估值应至少500亿美元,345亿美元报价偏低;初创公司难以平稳接手复杂的技术生态与用户数据安全[8] 战略意义与市场影响 - 浏览器作为AI服务第一界面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围绕它的争夺可能刚刚开始[10] - 若裁定强制剥离,Chrome归属可能改写AI与互联网入口的竞争格局;若谷歌自拟补救方案获认可,收购可能只是插曲[10] - Perplexity 2024年营收3400万美元但亏损2300万美元,高调收购可能是一石二鸟的公关策略,既提升关注度又为Comet浏览器引流[9]
马斯克“破防”,要告苹果垄断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22:38
在全球人工智能(AI)竞争日趋白热化之际,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再度掀起科技业 风暴。 当地时间8月12日,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公开威胁将对苹果公司提起反垄断诉讼,理由是苹果在App Store排名和推荐中"明显偏袒"OpenAI,打压马斯克旗下AI聊天机器人Grok的曝光度。马斯克直言,这 是"毫无疑问的反垄断违规",并公开贬低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为"骗子", 多年积怨瞬间重回公众视野。 公开"互怼" OpenAI的ChatGPT目前在美国App Store"免费应用排行榜"中占据榜首,马斯克的xAI开发的Grok位列第 五。 奥尔特曼在X平台上发帖反击称,马斯克不仅在散布没有事实依据的指控,还长期利用自己掌控的X平 台,通过调整推荐算法来偏袒自己的产品和企业,打压竞争对手以及他"不喜欢的人"。据多家媒体报 道,马斯克曾操控X平台算法推荐机制使其个人推文获得优先曝光。 这一说法立刻引发马斯克回怼,他直接在评论区写道:"你发的烂帖子浏览量竟达300万,比我许多帖子 的浏览量都高,尽管我的粉丝数是你的50倍。你是个骗子。"这种赤裸的语言让本就紧张的 ...
马斯克起诉苹果偏袒OpenAI:却被网友用DeepSeek打了脸!
新浪科技· 2025-08-13 22:34
马斯克与苹果的冲突 - 马斯克指责苹果操纵应用商店排名,偏袒合作伙伴OpenAI,故意打压X和Grok应用 [1][3] - 马斯克质疑苹果未将X和Grok列入"必备"栏目,尽管Grok在所有应用中排名第五 [3] - 马斯克宣布将起诉苹果涉嫌反垄断违规行为 [3] 苹果应用商店排名情况 - ChatGPT位列苹果应用商店免费应用榜首,Grok排名第五 [2] - 网友指出中国AI应用DeepSeek曾登顶美区应用排行榜,反驳马斯克关于苹果偏袒OpenAI的说法 [4] OpenAI与苹果的合作 - 苹果在WWDC上宣布将ChatGPT整合到iOS、iPadOS、macOS和Siri中 [8] - 苹果并未将ChatGPT作为独家AI合作伙伴,仍可能与其他AI公司如Anthropic合作 [8] - ChatGPT周活跃用户超过7亿,远高于Grok的4000万月活用户 [11] 马斯克与奥特曼的竞争 - 马斯克曾是OpenAI联合创始人,但因权力争夺失败离开公司 [11] - 马斯克通过诉讼阻止OpenAI转型为营利公司,并创办xAI与ChatGPT竞争 [12] - 马斯克在GPT-5发布后强调Grok-4更强大,并因Grok未获苹果推荐而公开指责苹果 [14] 马斯克与苹果的历史恩怨 - 2013年马斯克嘲讽苹果造车团队是特斯拉的"墓地" [21] - 2018年马斯克曾试图以700亿美元将特斯拉出售给苹果,但库克拒绝会面 [21] - 2022年马斯克收购推特后,苹果等广告主曾暂停投放广告,后经库克调解恢复合作 [22] 事件后续发展 - 马斯克暂时未再提及起诉苹果,并转发了Grok在部分国家生产力应用排行榜位列第二的消息 [23]
李嘉诚,这次嗅到了危险
36氪· 2025-08-13 21:35
李嘉诚资产处置动态 - 长实集团在7月进行大规模房产甩卖,涉及400套房源,最低单价40万元(香港同面积首付1/3),高端房源700-800万元[6][7] - 8月初出现香港客户抢购潮,部分房源仅剩尾货[9] - 此次抛售发生在楼市低谷期,与以往"低买高卖"策略形成反差[9] 囤地捂盘商业模式 - 典型案例成都南城都汇项目:2004年21亿拿地,分8期开发,2020年转手未开发部分获利38亿港元[14][16][19] - 通过抵押未开发土地获取银行贷款[15] - 16年间楼面价从1030元/㎡涨至2.4万元/㎡,项目总利润近百亿(相当于房企年利润)[19] - 类似操作覆盖北京/上海/重庆等12个城市,最长开发周期达14年(北京昌平项目仅完成1%)[26] 商业策略演变 - 从地产开发商转型为全球宏观投资者,业务覆盖50+国家地区[30] - 典型"候鸟式"投资风格:通过价格波动判断实现低买高卖[31] - 早期作为战略投资者获得政策倾斜,2015年后因囤地被多地列入黑名单[33][36] - 2025年中央政策明确严控增量土地/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处置机制改革加速[36] 商业模式争议 - 被指通过垄断和结盟获利而非创造实际价值[45] - 项目转手导致接盘方陷入债务纠纷(如欠税20亿)[28] - 造成地产供给失衡,推高制度成本和居民购房负担[28] - 2025年港口资产处置涉及国际站队问题[47] - 对比华为等注重技术创新的企业,被批评缺乏长期价值创造[50] 政策环境变化 - 地方政府态度转变:成都禁止向和记黄埔提供新增融资[20][22] - 2025年深圳试点改革提出闲置土地处置新机制[36] - 监管重点转向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45] - 家族成员李泽钜被移出香港特首顾问团[51]
豪掷2475亿元,AI新贵欲“蛇吞象”购谷歌Chrome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21:11
AI搜索初创公司Perplexity收购Chrome浏览器提案 - Perplexity提出以345亿美元(约人民币2475.13亿元)收购谷歌Chrome浏览器,声称此举符合公众利益并作为反垄断救济方案[1] - 公司承诺收购后将继续维护Chrome及开源项目Chromium,并保留谷歌为默认搜索引擎[3]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当日上涨1.25%至204.16美元,但对收购要约不予置评[1] Perplexity的融资与市场定位 - 公司最新估值180亿美元(约人民币1291.43亿元),但收购报价远超自身估值,资金来源依赖未披露的大型风投基金[3] - 2024年1月完成B轮7360万美元融资,英伟达和亚马逊参投,7月估值达180亿美元[4] - 核心产品Perplexity.ai日均处理3000万次查询,预计2025年5月总查询量达7.8亿次,年内或实现周处理10亿次搜索[3] 行业竞争格局与潜在买家 - OpenAI和雅虎均表达收购Chrome意向,OpenAI称若剥离将参与竞购,雅虎评估收购价需"数百亿美元"[4] - Chrome全球市场份额达67.94%,用户超35亿,是谷歌巩固搜索垄断地位的关键工具[8] - 市场质疑Perplexity胜算,认为其出价低估Chrome价值,或借收购提案为自研Comet浏览器造势[5] Perplexity的产品战略 - 推出Comet浏览器内置AI智能体,支持自动日程管理等功能,目前仅限订阅用户测试[5] - 公司批评谷歌AI功能迭代缓慢,将Comet定位为Chrome的直接竞争对手[6] 谷歌反垄断案背景与监管压力 - 2024年8月美国法院判定谷歌垄断搜索市场,司法部建议强制剥离Chrome以削弱其垄断地位[8][9] - 谷歌反对剥离Chrome,称将破坏生态完整性并提出替代方案如修改默认搜索协议[10] - Chrome通过预装搜索服务和办公套件强化谷歌市场主导地位,司法部认为其抑制新竞争者出现[9]
谷歌反垄断案上演新剧情,AI新贵欲“蛇吞象”购Chrome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20:33
收购要约 - Perplexity提出以345亿美元收购谷歌Chrome浏览器,声称收购以公众利益为最高准则,作为反垄断救济方案 [1] - 公司提议收购后将继续维护Chrome和开源项目Chromium,并保留谷歌为默认搜索引擎 [2]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当日上涨1.25%至204.16美元 [1] Perplexity背景与融资 - Perplexity成立于2022年,核心产品为AI搜索网站Perplexity.ai,可深度回答问题并生成图表 [2] - 公司每天处理约3000万次查询,2025年5月总查询量达7.8亿次,预计年内将实现每周10亿次搜索规模 [2] - 2024年1月完成B轮7360万美元融资,英伟达和亚马逊参投,7月估值达180亿美元 [3] -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多次公开推荐Perplexity,称其天天使用该产品 [3] 市场竞争与战略 - 除Perplexity外,OpenAI和雅虎也表示有意收购Chrome,雅虎评估收购价应在数百亿美元级别 [3] - Perplexity推出自研Comet浏览器,内置AI智能体,可自动处理会议预约和邮件发送,目前仅限订阅用户测试 [4] - 公司将Comet定位为增长引擎,直接对标Chrome,批评谷歌AI功能创新不足 [4] 谷歌反垄断案影响 - 2024年8月美国法院判定谷歌垄断搜索市场,其分销协议具有排他性和反竞争效果 [6] - 美国司法部建议强制剥离Chrome浏览器,以削弱谷歌在搜索市场的垄断地位 [7] - 谷歌反对剥离提议,称将降低浏览器安全性并破坏产品生态,提出修改默认搜索协议等替代方案 [7] 行业数据 - Chrome全球市场份额达67.94%,拥有超过35亿用户 [6] - 浏览器作为互联网入口,谷歌通过Chrome推广搜索服务和Google Docs等产品巩固市场地位 [7]
马斯克炮轰苹果搞垄断 “ChatGPT能登顶,Grok不行?”
新浪财经· 2025-08-13 20:21
马斯克对苹果公司的指控 - 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指控苹果公司违反反垄断法,其行为使得除OpenAI之外的任何一家人工智能公司都无法登上苹果应用商店榜单第一名 [2] - 马斯克威胁将立即采取法律行动,但未提供证据支持其说法 [2] - 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将参与此次法律行动 [2] 具体争议焦点 - 争议焦点在于苹果应用商店的榜单排名机制,马斯克质疑其公平性,并以自家产品Grok与OpenAI的ChatGPT进行对比 [2]
Epic世纪诉讼澳洲告捷 法院认定苹果谷歌削弱市场竞争
南方都市报· 2025-08-13 19:23
法院判决与反竞争行为 - 澳大利亚联邦法院认定苹果与谷歌滥用应用商店市场支配地位构成反竞争行为 [2] - 法官指出两家公司通过限制应用分发渠道、强制使用自家支付系统及收取30%佣金减少市场竞争 [2] - 特别批评苹果禁止App Store外安装原生应用的做法显著减少竞争 认定谷歌Android限制政策削弱市场活力 [2] 涉事企业回应 - 苹果强调面临谷歌、三星及其他商店的激烈竞争 称佣金持续减少且许多开发者无需支付 [3] - 苹果表示投资创新使App Store成为最安全应用获取场所 为全球开发者提供商机 [4] - 谷歌反对法院对其计费政策及历史合作关系的描述 称Android系统比苹果更开放 [4] - 谷歌欢迎法院驳回Epic要求其在Play商店分发应用商店的诉求 [4] 案件背景与影响范围 - 案件源于《堡垒之夜》2020年因绕过支付系统被下架 Epic在澳、美、英等多地提起诉讼 [2] - 澳大利亚集体诉讼涉及2017年11月至2022年6月期间开发者及用户 涵盖1500万消费者和15万开发者 [4] - Epic宣布《堡垒之夜》将重返苹果设备 安卓平台回归计划尚未确定 [3] 行业监管与全球影响 - 判决可能推动澳大利亚数字平台规则改革 导致价格下降、竞争加剧及创新增加 [5] - 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表示将继续推动数字平台监管制度改革打击反竞争行为 [5] - 本案是全球反垄断诉讼组成部分 美国法院上月维持对谷歌反垄断裁决并颁布永久禁令 [5] - Epic在澳胜利被视为全球开发者争取应用分发和支付自主权的重要转折点 [5]
倒反天罡,AI新贵345亿美元报价谷歌浏览器,此前碰瓷Tiktok未果
36氪· 2025-08-13 15:23
收购要约概述 - Perplexity向谷歌发出345亿美元全现金收购Chrome浏览器业务的要约 [1] - 出价相当于Perplexity自身180亿美元估值的近两倍 [1] - 收购时机恰逢谷歌面临美国司法部反垄断诉讼的关键节点 [2] Perplexity公司背景 - 公司由前谷歌AI研究员于2022年创立,主打AI驱动的"答案引擎"产品 [3] - 估值从2024年初5亿美元飙升至2025年7月的180亿美元 [4] - 获得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英伟达、Databricks和图灵奖得主LeCun等投资 [4] - 年度经常性收入略低于1亿美元,市销率高达180倍 [4] - 曾拒绝Meta收购意向,并提出与TikTok美国业务合并方案 [6] 反垄断背景 - 美国司法部诉讼已裁定谷歌在搜索市场存在非法垄断 [7] - Chrome拥有全球超过60%市场份额,控制超过30亿用户的互联网入口 [7] - 强制剥离Chrome是司法部削弱谷歌市场控制力的核心建议 [7] 收购策略分析 - 报价345亿美元处于市场评估200-500亿美元价值区间的中间位置 [8] - 承诺收购后维护Chromium开源项目并投资超过30亿美元 [8] - 保留谷歌搜索引擎默认设置但允许用户自由更换 [8] - 声称已获得多家大型风险投资基金全额资金支持 [11] 行业影响与前景 - 谷歌明确表示无出售Chrome意愿,认为强制出售将损害业务发展 [9] - 法官曾询问剥离Chrome是否比其他方案"更简洁、更优雅" [11] - 无论交易成败,Perplexity都提升了知名度并展示了挑战巨头的决心 [11] - 事件成为AI时代科技行业格局剧烈变动的标志性案例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