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
搜索文档
高考风向变了!新型研究型大学“八小龙”,搅了985名校的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9:31
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现状 - 中国目前有8所新型研究型大学 包括南方科技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 西湖大学 康复大学 深圳理工大学 福耀科技大学 大湾区大学和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其中南方科技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分别有13年和12年办学历史 西湖大学 康复大学 深圳理工大学分别为第4年 第2年和第2年招收本科生 福耀科技大学 大湾区大学和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为首次招收本科生的新军 [1] 招生表现与竞争格局 - 新型研究型大学2024年高考录取表现突出 最低投档分超过许多985高校 并逼近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 [1] - 西湖大学在河南通过普通高考录取20名考生 多位考生685分以上 最低分674分 全省位次约1900名 在重庆录取最低分669分 位次约500名 [2] - 福耀科技大学在河南录取9人 最低分658分 最高分683分 全省名次857位 [2] - 南方科技大学在广东省物理类投档分为652分 超过中山大学628分和华南理工大学622分 [3] - 深圳理工大学在广东省最低投档分629分 超本科线193分 招生计划大幅增加71.7% [3] -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在浙江投档分656分 全省位次8518名 仅比浙江大学投档分658分低2分 比宁波大学高出60分 [6] - 康复大学在山东录取最低位次62947名 虽比上年小幅提升 但仍远落后于山东大学 [7] 办学特色与教育模式 - 新型研究型大学定位"小而精" 招生人数少 专业集中在热门新工科领域 如福耀科技大学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智能制造工程 车辆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7] - 深圳理工大学执行"4+1"培养模式 学生每周4天学习课程 周五进行科研实践 本科生每年进入实验室时间超过100天 [9][10] - 福耀科技大学为本科生配备学业导师和科研导师 采取"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科研实践训练"模块化教育 [9][11] - 深圳理工大学2024年5月推出"4+3"模式 44名大一本科生赴中国科学院多地研究院所开展连续三天的现场研学 [11] 产教融合与产业合作 - 福耀科技大学与中国一汽集团 赛力斯集团共建产教研融合联合实验室 企业交付新红旗H9和问界M9汽车用于科研 [12] -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获中芯国际董事长访问 明确表示期待"强强联合" [12] - 南方科技大学获批设立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围绕半导体产业链关键技术问题以"工学交替"模式培养工程硕博士 [12] - 国家已建立40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并在北京 上海 粤港澳大湾区设立4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 [12][13] 人才培养目标 - 深圳理工大学目标培养50%以上创新型人才 5%-10%创业型人才 其余为工程型人才 [13] - 福耀科技大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实际工程师水平才颁发毕业证书 [14] - 新型研究型大学强调"科教融汇 产教融合" 实验室直接连接生产线 教授带领学生解决实际技术难题 [8][14]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围绕养老服务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陕西日报· 2025-07-30 07:57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展 - 全省建成养老机构944家 新建老年助餐点近5000个 4527家养老服务设施开展助餐服务 过去一年为140余万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1] - 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纳入全省国土空间规划 "十四五"以来累计下达19.9亿元支持养老服务工作 [1] - 养老床位数增长至24.08万张 增幅达36.82% 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达90.5% 农村互助幸福院覆盖73%行政村 [2] 医养结合服务推进 - 建立医养结合协调机制 推动建设546家医养结合服务中心 连续两年为8.9万余名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服务 [2] - 医养结合机构及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数量增至238家 全面开通医保住院及门诊结算业务 [3][4] - 在全国率先将老年健康促进五项行动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 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 - 开展政府补贴性养老服务人才培训 2023年以来培训10.79万人次 [2] - 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2] - 支持职业院校形成产教融合合力 打造6个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近3年在国际赛事获奖15项 [3] 文旅康养产业融合 - 重点推进8个文旅产业链群建设 以陕南三市 西安 铜川为重点发展生态康养特色产业群 [4] - 柞水县云山湖 山阳县天蓬山寨 留坝县等康养旅居项目成为老年人旅游消费重要目的地 [4] 资金支持与设施改造 - 省级福彩公益金用于养老服务的比例2023年达61% 2024年提升至64% [5] - 2023年以来实施适老化改造小区1321个 新增养老服务综合体84个 加装电梯和无障碍设施列入重点改造内容 [5] 行业监管与安全保障 - 将944家养老机构全部纳入消防监管范围 其中550家床位数超100张的机构作为重点监管对象 [4] - 严格落实消防法律法规及养老服务条例相关规定 [4]
读研加1年!多家高校宣布延长经济金融研究生学制
金融时报· 2025-07-29 22:36
近日,多所高校宣布延长经济金融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学制。 江西财经大学发布的《关于发布我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的通知》显示,应用统计和金融2个专硕学制由2年调整为3年。 7月初,吉林师范大学发布的《关于调整2026年、2027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目录有关事宜的公告》显示,自2026年起,该校045300国际中文教育和 025100金融专业硕士学制调整为3年。 实际上,近两年,研究生学制的调整不仅限于经济金融专业,这一趋势表现在更多高校以及更多专业领域。 《金融时报》记者梳理多家高校近期发布的公告信息发现,自2026年起,多家高校的多个专业的研究生学制将延长。 宁波大学法律(法学)(专业代码035102,下同)的学制由2.5年变更为3年(包括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 华中师范大学拟将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035200)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学制由2年变更为3年。 中央民族大学应用统计专业(025200)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由2年调整为3年。 南昌大学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0551)基本学制由现行的2年调整为3年。 2009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 ...
产教融合向深:广东如何练成“工程师大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20:14
2002年,刚从学校毕业的魏文锋进入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简称"广州数控"),成为一名基层员工。 那是朝气蓬勃的千禧年代,广东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跃身成为"世界工厂"。"岭南衣、粤家电"和"东莞 塞车全球缺货"见证着广东制造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晃23年过去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成为新时代的主题,广东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快马加鞭培育新质 生产力。 魏文锋也从一名"新兵蛋子"成长为广州数控智能制造工程中心总监、高级工程师、全国技术能手,并带 领着一波波新人入行。 他亲历了行业变迁与公司变化:机器换人、AI进厂,300台设备只要10个人就能管理过来。数据显示, 我国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师队伍,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总体规模已接近2000万人,与G7国家同类 人才数量的总和相当。 但是,当经济发展进入深水期,工程师队伍的结构性短板也开始显现。有研究指出,我国工程师队伍规 模虽然庞大,但梯度尚不合理。此外,目前还存在高技能人才比重偏低、中小企业缺口大、产教融合不 够深入等问题。 事实上,这个痛点普遍存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课题组一项调研指出,当前,各类高校"千校一 面""校企脱节、人才培养错位"成为工程师培养的痛点难点 ...
职业教育为重大工程源源不断培养人才 学过硬技能 铸大国重器(深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7-29 05:59
白鹤滩水电站 - 白鹤滩水电站总发电量突破2000亿千瓦时 [1] - 水电站地壳形变监测由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毕业生李小飞负责,扎根项目10余年 [1] - 发电机组水轮机零部件加工由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毕业生宋伟团队完成,精度要求极高 [2] - 水轮机转轮安装调试由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毕业生张安贤操作大型10米立车,通过激光跟踪仪实现毫米级精度 [3] - 首批机组发电后运维由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毕业生蒋德体承担,负责6个水文站和18个雨量站运行管理 [3] 职业教育体系 - 全国职业院校在校生3000多万人,每年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约1000万人,建成世界最大职业教育体系 [2] - 职业教育构建覆盖重大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保障关键产业链自主可控 [2] - 西南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建议强化职业教育与重大工程联动机制,将"工程需求库"转化为"人才培养指南" [3] - 教育部启动高技能人才集群培养计划,采取头部企业、高水平学校、行业组织"三组长"制推动人才培养改革 [6] 创新技术应用 - 厦金大桥3000吨预制墩台安装采用智能调位系统,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毕业生刘奎太实现毫米级对接 [5]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与厦门路桥集团共建"桥梁施工实训室",学生实训掌握潮汐周期计算等关键技能 [5] - 云南高黎贡山隧道施工中,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庞鹏雕团队在隧道内建搅拌站对抗冻土 [6] - 西藏阿里电网工程中,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黄小洪团队独创螺旋锚工艺解决冻土层钻入难题 [6] 工匠精神培养 - 贵南高铁司机陈鑫通过上千次试验攻克9‰坡道转25‰下坡道的控速难题,保障时速350公里高铁开通 [7] - 山东职业学院与国铁济南局联合培养,一线技术能手担任专业课教师并一对一指导实习 [7]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特聘院长汤立民将航空零件加工经验融入教学,强调"精度就是尊严" [8] - 教育部提出职业教育需从"小逻辑"转向服务国家战略的"大逻辑",推进"新双高"综合改革试点 [8]
三亚学院二十周年:与海南自贸港同频共振 书写高等教育新篇章
央视网· 2025-07-28 17:00
海南自贸港教育发展 - 三亚学院紧密对接海南自贸港"4+3+3"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布局金融产业数字化、汽车产业数字化、现代服务业、城市治理、康养产业等学科领域 [2] - 学校与京东、传化、阿里巴巴等世界500强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十个现代产业学院,覆盖新能源、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前沿领域 [4] - 毕业生去向落实率长期位居海南本科高校前列,累计培养近9万名毕业生 [7] 学科建设与科研实力 - 设立3个院士工作站,2021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截至2025年硕士点增至10个 [3] - 形成"四维育人"体系,以项目导向、课程重构、校企协同、成果转化为核心,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 [5] - 2022年起蝉联中国校友会民办大学综合排名榜首 [8] 国际化办学与校企合作 - 与30余国90所高校建立合作,连续五年主办"中国-东盟民办高等教育论坛",牵头成立中国-东盟民办大学联盟 [9] - 2022年与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共建"中马未来学院",开展本硕博贯通培养 [9] - 依托吉利控股集团产业链优势,共建多个产业学院,包括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学院、盛宝金融科技产业学院等 [4] 人才培养模式 - 实战化教学将企业真实业务场景融入课堂,学生"真题真做",直面产业痛点 [5] - 通过竞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在全国性赛事中斩获佳绩 [5] - 优秀校友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 [7]
智能体,让产与教“零距离”对接
新华网· 2025-07-28 14:35
智能体为何如此"能干"?原因在于它是连接大语言模型与外界复杂环境的桥梁——利用大模型的算 力基础,精准理解不同用户需求,主动规划目标、制定决策、执行任务。如果说大模型是发电站,智能 体就像家用电器,电力的作用只有通过各式各样的电器才能充分体现。同理,几乎所有领域都需要适配 的大量智能体。 依托智能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得以顺利升级。以家庭药师智能体为例,传统的"药师—用 户"关系转变为虚实结合的人机关系,要求学生同时掌握药理药性知识及人工智能技术。投喂语料库、 创建工作流、设计提示词等操作既依赖扎实的药理知识,又须深刻理解用户需求、日常语言与行为习 惯。学生既要有专精技术,又需具备知识迁移能力,才能适应不同类型家庭用药需求。在应用与运维方 面,识别规避"AI幻觉"、指导用户应用、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等任务,同样要求学生兼具人机协作意识 与批判性思维。 借助智能体,职业教育技术服务实现了集约化、即时化、共享化。长期以来,企业的技术难题难以 被学校教师充分了解,学校教师的技术知识也难以高效引入企业,导致企业面临"待解决问题的技术投 入不足,已解决问题的重复投入过多"困境。通过链接校企两端的智能体,分散的技术知识可 ...
高分上职校折射职教新气象
经济日报· 2025-07-28 08:08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 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持续扩容 部分职校通过"双高计划"已具备与普通高校竞争优质生源的能力 [1] - 职业院校录取分数显著提高 重点线以上考生主动选择职业本科院校的现象增多 [1] - 职业教育逐渐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的重要支撑力量 [1] 政策与制度变革 - 职教高考制度完善 打通从中职到研究生的纵向培养通道 [2] - "3+4"贯通培养 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扩容等政策突破传统升学路径限制 [2] - 法规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地位等同 但社会认同度仍需提升 [2] 行业改革方向 - 需强化职业教育定位 构建中职-职业本科-专业硕士的贯通培养体系 [2] - 推进职教高考内容与课程体系协同改革 建立可持续的成才路径 [2] - 职业院校需立足地方经济需求 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3] 校企合作模式 - 行业龙头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专业共建 课程共设等系统合作 [3] - 各地推动建立市域产教联合体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3] - 通过校企协同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与发展潜力 [3]
“双一流”高校学生缘何赴职业本科高校实习
中国青年报· 2025-07-28 06:34
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 北京交通大学69名师生赴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开展为期10天的工业机器人深度实习,通过实训设备与产业实际无缝对接提升实践能力[1][4] - 两校合作源于历史渊源:北京交通大学前身与唐山铁路学堂同属交通大学源头,且唐山市雄厚的钢铁/装备制造产业基础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便利[2] -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升级为职业本科后,首批开设6个本科专业包括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等,与北京交通大学形成学科互补[2][4] 实训资源与教学优势 -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实训设备与企业前沿应用完全接轨,配备主流机器人及智能生产线系统集成设施,学生掌握技能后可快速适应企业需求[4] - 该校师资团队含全国技术能手/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教练等领军人才,晚间辅以唐山文化体验课程丰富实训内容[4] - 北京交通大学原有工程训练中心设备传统且与企业脱节,此次合作突破传统育人模式,实现理论教学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4][5] 区域协同与产教融合 - 两校通过"菜单式"实训合作新模式,有效弥合课堂与实际生产的鸿沟,为京津冀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培养复合型人才[4][5] - 合作基于2019年共建的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协同育人[2][5] - 未来计划持续推动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深化职普融通路径,为京津冀智能制造产业输送理论实践兼备的人才[5]
江西财经大学“知行赣商”实践队对话企业家
搜狐财经· 2025-07-25 14:21
和君小镇与赣商文化研究 - 江西财经大学"知行赣商"实践队在赣州市会昌县和君小镇开展企业家访谈,探索赣商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融合路径 [1] - 实践队对话和君小镇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秋麟及三位女企业家,解码赣商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 [2] - 和君集团由王明夫2000年创立,现为亚洲最大咨询机构之一,业务涵盖咨询、资本、商学培训三大板块 [4] - 和君小镇总投资50多亿元,以教育为核心,融合健康、会议、体育、文旅等主题,通过产教融合助力家乡发展 [4] 和君集团的"三赢"办学模式 - 和君集团办学模式实现"三赢":为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学校结合需求设置特色专业、学生通过"1.5年理论+1.5年实习"提升就业质量 [6] - 王秋麟建议赣商企业主动规划数字化,通过数字化办公与教学培育时代所需人才 [6] - 赣商精神的核心是开拓创新与吃苦耐劳,建议高校举办赣商校友论坛发挥榜样作用,政府应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 [4] 女企业家的赣商精神实践 - 江西光大旅游集团姜江以"旅游+文化"模式拓展国际市场,倡导融合浙商与晋商智慧打造新时代赣商IP,坚持公益20年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 [9] - 赣西科教集团詹慧珍创办职业教育学院安置8万多名毕业生,累计捐款超3000万元,强调"吃苦耐劳"是赣商文化根基 [11] - 南昌梦想小镇杨华构建产学研孵化平台,疫情期间组织抗疫物资,建议高校学生参与创业培训并学会"抱团取暖" [13] 赣商精神的当代传承与创新 - 女企业家群体通过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商贸服务等领域实践,如季季红火锅、洪都大拇指奶茶等品牌,展现"厚德实干、义利天下"精神 [14] - 江西省女企业家协会促进交流合作与公益事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她力量" [14] - 新一代赣商以创新和责任续写商脉,实践队将持续访谈优秀赣商助力文化传承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