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

搜索文档
2025资管年会即将举办 “金贝”资产管理竞争力案例征集正式开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6 11:57
21世纪资管研究院 "2025资产管理年会"即将举办! "资产管理年会"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报系主办,始于2007年,今年即将迎来其第十九届 年会。年会聚焦大资管行业发展趋势,持续邀请来自国家金融监管部门、专业学术部门、重要金融机构 等的资管领军者和精英人士,探讨行业最前沿的话题,共建大资管发展之道。 本届年会将于8月盛夏在上海隆重召开,将围绕大类资产配置、AI大模型、绿色转型、养老金融、ETF 被动投资等当下重要议题展开。在此之前,我们还将发起2025年资管30人和大财富系列专访对话,在广 泛调研和研究的基础上编撰《2025中国资产管理趋势报告》并发布。 与此同时,为了探索资管行业内在发展及创新逻辑,发掘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成长法则与未来趋势,并 给投资者清晰展示财富管理市场格局,寻找优秀投资机构与产品,往年的「金贝」资产管理竞争力案例 研究中,我们基于评价模型,综合"定量+定性"的评价方式,组建权威专家评审,对市场主要金融机构 及各类产品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不同维度项下筛选出表现优异者,予以展示、传播。 2025年「金贝」资产管理竞争力案例研究在往年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机构类案例中新增"五篇大文 ...
打造银发经济新标杆
金融时报· 2025-05-06 11:24
医联体建设与银发经济发展 - 河北省推进医联体建设,推动京津养老项目延伸布局,保定市成立京津冀银发经济产业园,加快建设国际医疗基地,打造京津冀银发产业聚集区和国家康养创新示范标杆 [1] -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分行出台《支持银发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组织金融机构对接167家养老机构,精准匹配金融产品,截至2025年2月末养老相关产业贷款余额达7.29亿元 [1] 养老产业项目发展 - 基泰颐养中心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累计服务京津冀消费客群1200人,带动上游产业链企业销售金额达上亿元,建行保定分行为其累放贷款9000万元 [2] - 保定市打造"保定小院"项目,建设院落型乡村旅居场所,带动康养产业发展,保定银行为太行水镇康养项目提供4.8亿元授信支持 [3] 养老金融产品创新 - 截至2025年2月末,保定市金融机构推出80余种养老金融产品(包括大额存单、理财、基金、保险等),余额达7783万元 [4] -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推广后,保定市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41.28万个,累计缴存金额9254.7万元,企业年金托管余额达9.68亿元 [4] 金融服务适老化改造 - 保定市1100余家银行网点完成适老化改造,累计提供上门服务近1.5万次,整合电子社保卡、理财等功能模块实现"最多跑一次" [5] - 工行保定分行网点配备急救药箱、轮椅、大字版设备等便民设施,旗舰网点增设AED、无障碍卫生间及幼儿看护设施 [6]
广发银行全方位推动养老金融布局与升级
财经网· 2025-05-06 10:59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锚定"打造国内一流养老金融账户管理人"的战略目标,强化综合金融协同,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2] - 规划"养老金金融、养老财富管理、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养老生态金融"五位一体协同发展的业务全景图 [2] - 深入实施集团"333战略",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持续发展养老金融业务 [5] 客户服务体系 - 围绕"未老、备老、养老"客群需求搭建特色服务体系:未老阶段提供"秒级"开户体验,备老阶段组织超1300场养老规划沙龙,养老阶段推出"自在卡+"专属产品并设立"银发通道"客服热线服务520万人次 [3] - 开展线上线下品牌活动,包括线上"健步走"和线下"自在卡杯"广场舞大赛 [3] - 联合中国人寿成员单位形成协同效应,为超70万户提供个人养老金账户服务,并打造"养老选国寿、开户在广发"联合营销模式 [5] 业务规模与产品布局 - 社保业务覆盖14个省/直辖市30家分行,服务628万客户,年日均AUM超1215亿元,广东省内社保卡持卡量居股份行第二 [4] - 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327万,入金客户82.7万,缴存金额23.77亿元,产品货架累计达209只 [4] - 首发前海开源康悦养老FOF定制基金募集超18亿元,创近三年养老基金首发规模新高,同类产品规模全市场第二 [4] - 代销国寿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累计34.34亿元,2023年代理寿险新单保费7.7亿元(同比+5%) [5] 生态圈建设 - 整合中国人寿"国寿嘉园"养老社区、"城心"机构养老项目及"自在人生"服务体系资源,构建综合养老生态圈 [5] - 通过"销管托"联动机制深化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发展 [5]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走得通、行得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网· 2025-05-06 06:11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核心观点 -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以"八个坚持"为基本框架,包括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风险等核心原则 [1] - 与西方金融模式存在本质区别:西方以市场为主导、为资本服务,中国以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政府与市场结合、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 [1][3] - 中国金融发展始终坚持政治性、人民性,服务于国家战略、实体经济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4] 中西方金融发展路径对比 - 西方金融发展路径:历经数百年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体系,核心逻辑是资本高效配置和风险分散,但易导致金融脱离实体经济和系统性风险 [2] - 中国金融发展路径: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形成政府主导与市场化改革相结合、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3] - 西方金融自由化程度高,易导致资本与实体经济失衡;中国金融始终与实体经济紧密联系 [3] 金融发展条件和价值取向 - 西方金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以"资本逐利"为逻辑,服务于少数人,加剧贫富分化 [3] - 中国金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服务于国家战略、实体经济和人民需要 [4] - 中国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举措体现金融的人民性 [4] 政府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 西方政府仅纠正市场失灵,处置风险能力较弱 [5] - 中国政府充分发挥"两只手"作用,运用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防范风险 [5] - 中国金融统筹发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创新和稳定,保证了经济快速发展和整体稳定 [5] 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 - 科技金融: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6] - 绿色金融:促进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流动,激励企业转型 [6] - 普惠金融:完善多层次体系,激活县域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 [7] - 养老金融: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满足差异化养老需求 [7] - 数字金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 [7] 金融风险防控 - 重点关注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外汇市场等风险领域 [8] - 加强全过程监管,提高风险监测和化解能力 [8] - 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稳妥化解存量风险 [8] - 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传递 [9] 金融强国建设举措 - 建设强大的中央银行,提高国际话语权,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 [10] -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增强跨境支付功能,稳慎发展离岸金融业务 [10] - 支持上海打造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深化金融开放 [11] -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做大做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 [11]
跻身全球银行200强!成都农商银行2024年报彰显稳健增长与合规底色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5 22:09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83.50亿元、净利润64.7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86%、11.46% [1] - 总资产达到9142.63亿元,同比增加近810亿元,增速9.72%,保持全国第五大农商行地位 [1][3] - 负债总额突破8000亿元达到8406.39亿元,同比增长9.57%,客户存款总额6727.24亿元,同比增长10.50%,占比超80% [2] - 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4875.69亿元,同比增加620亿元,增幅14.54% [2] - 不良贷款率降至1.02%,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435.55%,同比提升81个百分点 [3] 市场地位与荣誉 - 成为全国第四家资本类债项获得AAA信用评级的农商行 [1] - 首次跻身《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第200位,较上年上升15位 [1] - 在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中排名第38位,农商行中排名第五 [6] - 以全国第五大农商行资产规模实现净利润排名第三,增速11.46%在前十大农商行中表现突出 [3] 业务发展 - 服务产业链链上企业2700余户,贷款超600亿元,服务各类重点企业超1万户,贷款超300亿元 [5] - 涉农贷款余额1014.98亿元,同比增长12.54%,位居四川省法人金融机构首位 [6]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保持四川省法人金融机构第一,新发放利率较2023年降低29BP [8] - 绿色贷款余额超470亿元,同比增长26.70% [7] - "农贷通"平台累计投放贷款322.58亿元,农户贷款规模突破530亿元 [6] 战略与创新 - 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开展特色化经营 [7] - 推出"科创贷""高知贷"等产品,发行全国首单信托结构型定向资产担保科创票据 [7] - 创新"碳汇贷""绿宝贷"等绿色金融产品,落地全国首笔"乡村振兴+碳中和"双贴标融资计划 [7] - 打造农商特色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推出"享福"系列财富服务计划 [8]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涉农信贷风控平台"被纳入省级示范工程,智慧农e贷发放超1万笔金额7亿元 [9] 区域经济服务 - 紧密围绕省市发展大局,支持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重要领域 [2][5] - 服务成渝双核联动,实现24个重点片区项目100%对接覆盖 [5] - 支持园区业主、运营企业贷款余额超300亿元,服务3万余户园区企业 [5] - 深度参与"蓉易贷"产品设计,累计投放户数在成都市法人金融机构中排名第一 [9]
安徽省人民币贷款余额首超9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01 09:04
信贷总量与资本市场表现 - 截至3月末安徽全省人民币贷款余额达9.08万亿元,首次突破9万亿元,总量居全国第10位 [1] - 贷款增速10.3%,高于全国平均2.9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国第3 [1] - 一季度新增境内上市公司4家,居全国第3位,境内上市公司总数达185家,居全国第7位 [1] - 直接融资规模1804.8亿元,增速25.6%,排名全国第4,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母子基金合计170只,累计投资372亿元,覆盖项目747个 [1] - 在皖落地私募基金规模1.83万亿元,居全国第7位 [1] 金融重点领域发展 - 科技贷款余额8679亿元,增速28%,一季度新增超千亿元 [2] - 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落地14家总行级科创金融服务中心、72家科技专营机构,设立17家科创金融工作站 [2]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5.68%,累计走访小微经营主体699万户,发放贷款4402亿元 [2]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47万亿元,连续10个月增速快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2] - 涉农贷款余额超2.6万亿元 [2] - 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2691亿元,平均费率0.76% [2] 金融风险管控 - 一季度全省不良贷款率低于1%,银行资产质量居全国第6位 [2] - 化解非法集资存量案件29件,全省无新发非法集资案件 [2]
六家国有大行集体发布→
新华网财经· 2025-04-30 17:31
4月29日晚间,六家国有大行集体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据悉,今年一季度,2家国有大行实现归 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家实现营收同比增长,其中,农业银行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 六 家国有大行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44.2亿元,合计日赚约38.27亿元 。 具体来看,一季度,工、农、中、建、邮储、交通六家国有大行营收分别为2127.74亿元、1866.74亿 元、1649.29亿元、1900.70亿元、893.63亿元、663.74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841.56亿元、719.31亿 元、543.64亿元、833.51亿元、252.46亿元、253.72亿元。其中,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同 比增长,增幅分别为2.20%、1.54%。 资料图。 资产规模方面,截至一季度末,六家国有大行的资产规模均稳中有升。 工商银行继续稳坐头把交椅 , 资产规模站上50万亿元新台阶,达到51.5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58%,这一增速同样居首。 农业银 行位居第二 ,资产规模为44.8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6%。建设银行资产规模为42.79万亿元,较上 年末增长5.48%。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 ...
做实做细金融“五篇大文章”,中金投行取得多项积极成效
中国基金报· 2025-04-30 16:04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明确了"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工作要求,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 本遵循。2024年4月,国务院颁布新"国九条",强调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好服务高质量发 展,推动形成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 与以往不同的是,投行业务在高质量服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时,充分发挥自身"投资+投行"的优 势,为企业提供产业赋能、跨境联动、创新的融资工具等全链路、全周期的金融服务。 以汉朔科技(301275)为例,在中金投资和投行业务部门的紧密配合下,帮助公司与立讯精密 (002475)、惠科股份等企业完成产能与品质磨合。同时,中金投行团队还借助光速光合、经纬创投、 君联资本等创投机构的资源,推动汉朔科技海外业务成功落地。 2025年3月,汉朔科技成功登陆创业板,中金投行团队助力其完成11.62亿元融资,计划用于提升公司终 端产线自动化水平,持续为传统零售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升级赋能。 汉朔科技的成功,不仅是中金公司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中金投行团队向早期中小企业提供 ...
郑州银行一季度何以“逆势”增长
华尔街见闻· 2025-04-30 16:01
业绩表现 - 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收34.75亿元、归母净利10.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2%和4.98% [1] - 资产总额首次突破7000亿元,贷款总额突破4000亿元,个人存款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重回10亿元水平,贷款总额达4002.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4% [2] - 存款总额4301.12亿元,个人存款增长11.61%至2435.05亿元 [2] 业务发展 - 公司贷款2699.72亿元,个人贷款935.78亿元,推动盈利能力持续增长 [2] - 支持省市七大产业集群、"7+28+N"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及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2] - 助力全省重大项目、"三个一批"建设,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 [2] - 不良贷款率1.79%与去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较去年末提高8.17% [2] 战略布局 - 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精准高效投入实体经济 [1] - 科创金融贷款余额482.69亿元,增速44.50% [3] - 绿色信贷余额91.46亿元,同比增长123.73% [3]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36.85亿元,同比增长7.46% [3] - 加大对养老产业、健康产业、银发经济的金融支持 [3] -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启动内部数字化转型 [3]
稳中求进、质效并升:江苏银行擦亮普惠为民底色
搜狐财经· 2025-04-30 10:33
文章核心观点 银行业处于大分化、大变革节点,江苏银行面对息差下行、风控压力抬升等挑战,凭借稳健经营、创新服务和对不同领域的支持,交出业绩亮眼、质效并升的答卷,各项指标居行业前列 [2] 经营业绩稳健增长 - 截至一季度末,资产规模首破4万亿,达4.46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2.4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21%,各项贷款余额2.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96% [3] - 一季度营业收入223.04亿元,同比增长6.21%;归母净利润97.80亿元,同比增长8.16%;基本每股收益0.53元,同比增长17.78% [4] - 2025年一季度利息净收入165.92亿元,同比增长21.94%,占营收比例74.38%;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21.77%,占营收比例7.4% [4] - 截至2025年3月末,不良贷款率0.86%,为上市以来最低;拨备覆盖率343.51%,远超2024年末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38.91个百分点 [4][5] 打造创新生态“加速器” - 优化“科创融”分层分类服务体系,加强与高校等机构合作,成立“江苏银行企业上市服务基地”,省战新基金集群托管市场占比超70% [7] - 基于前期政策执行经验,在政策发布当日实现全省多个城市首笔贴息贷款业务落地 [7] - 对接江苏省制造业财政贴息名单库企业,导入“苏孵贷”等特色产品,助力科技型企业打通价值链闭环 [7] - 截至2024年末,科技贷款余额2326亿元、增速22.8%,授信支持江苏专精特新等企业数量均列全省第一 [7] 携手小微共赴美好 - 构建普惠产品全生命周期分类管理机制,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8] - 落实融资协调机制,开展“百渠营销”等活动,构建“四季农时”服务体系,拓展小微等客户 [8] - 聚焦重点产业链等创新专项产品,运用技术推进小微线上化、移动化服务迭代 [9] - 截至2024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10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36%,涉农贷款余额超241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总量和增量连续多年在江苏省金融机构排名第一 [9] 零售普惠增量扩面 - 锚定“做大零售业务,聚焦财富管理”目标,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打造综合服务方案 [10] - 打造“分层分类客群经营体系”,举办“919财富节”,完善“苏银金选”体系,开展“以旧换新”行动 [10] - 2024年末,零售存款余额82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21%,零售贷款余额67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0%;截至一季度末,零售AUM规模超1.5万亿元,居城商行首位 [10] - 打造老年金融服务品牌,布局养老服务生态,个人养老金账户开立突破100万,适老网点数量在省内中小银行中领先 [10] - 强化公私业务协同,完善企业家客户全方位服务,开展系列营销活动,升级“企投家”服务品牌影响力 [11] - 创新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业务模式,推出家庭服务信托,落地债权家族信托;截至一季度末,财私客户突破11万户,增速超2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