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普惠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深化政银企协同、提升服务效率 上海农商银行落实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精准滴灌小微企业
金融界· 2025-10-15 17:34
文章核心观点 - 上海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小微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等举措,一年内对接企业近10万户,为近2万户客户发放贷款超2300亿元,有效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1] 工作机制与组织保障 - 公司成立总分支行三级联动工作专班,行领导挂帅,主动对接各区发改委,融入区域协调机制,推动金融服务下沉 [2] - 在专班机制统筹下,全行前中后台协同发力,开辟绿色通道,实现信贷资金直达、快速便捷、利率适宜 [2]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政策性产品方面,创担、农担业务规模保持同业首位,并推出园区批次贷、鑫孵担保贷等多种产品精准匹配政府扶持导向 [4] - 标准化产品方面,个人房产抵押商e贷、小额类信用微贷、普惠易贷等产品实现标准化、场景化,提升服务质效 [4] - 续贷服务方面,主动前置服务,完善无还本续贷流程,创新落地本市首笔创业担保贷款项下无还本续贷业务 [4] - 科技赋能方面,接入上海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生成专属营销二维码,并依托大数据风控模型迭代线上信贷产品,激活轻资产企业融资能力 [4] 具体服务案例 - 为中碳科技公司提供1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该产品由市担保基金提供担保免收担保费,并可申请补贴实际利息的50% [3] - 为百善实业办理批次贷融资方案续贷业务,帮助企业应对临时性资金周转压力 [5][6] - 为歌尔泰克公司突破传统授信模式,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案,提供800万元授信额度 [8] 政银企协同与生态构建 - 公司积极对接各区小微融资协调机制工作专班,深入街道、园区、商会、协会,成立300人的普惠金融顾问团队,提供一站式服务 [7] - 通过开展扫楼行动、参加惠企政策宣讲会、银企交流会等线下活动,扩大服务覆盖面,构建普惠金融生态圈 [7]
青岛银行“十四五”:规模突破7400亿,特色金融赋能区域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15:31
公司业绩与战略 - 公司总资产规模从2021年初的4598.28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的7430.28亿元,累计增长超2800亿元,增幅达61.59%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021年初的8.56%提升至2025年6月末的15.75%,增幅高达84%,不良贷款率从1.51%下降至1.12%,拨备覆盖率从169.62%提升至252.80% [2] - 公司推进“调结构、强客基、优协同、提能力”四大战略主题,并通过设立青银金租、青银理财两家子公司及获取多项重要资质,向综合金融服务集团转型 [2] 海洋金融发展 - 公司将“海洋金融”提升至核心战略高度,截至2025年6月末,蓝色金融贷款余额达192.26亿元,累计服务客户超500户 [4] - 发行蓝色金融主题理财产品40余只,募集资金超53亿元,服务覆盖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 [4] - 2023年成功提款1.5亿美元国际蓝色银团贷款,2024年发布“青出于蓝”品牌战略,2025年联合发布国内首只海洋经济债券指数 [4][5] 特色化经营与业务布局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科技金融贷款达312.25亿元,普惠贷款余额达487.96亿元,绿色贷款达516.09亿元,制造业贷款达491.57亿元 [7][8] - 公司通过设立普惠专营部门、打造六大产品线提升服务效率,并落地多项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如山东省首笔排污权质押贷款 [7] - 2025年聊城分行开业,标志着公司完成对山东省全部16个地市的“全域覆盖” [8]
靖江农商银行:政银企协同筑生态 资源整合强实体
江南时报· 2025-10-15 15:27
政银协同机制 - 建立“总行—部门—支行”三级联动机制,形成“季度联席会+月度督办单+周度进度表”推进体系 [1] - 以书记项目为抓手,将党建共建延伸至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等领域,构建财政类、园区类、产业类三大合作图谱 [1] - 通过建立白名单企业、合作项目、服务进度三本台账,实现“需求挖掘—方案设计—成效评估—模式复制”闭环管理,已推动项目合作30余个 [1] 产业链金融服务 - 将服务延伸至“核心企业+上下游+员工生态圈”,提供信贷、结算、财富管理一体化方案 [1] - 近三年支持船舶、汽配、通专用设备等产业链企业1400余家,为85%规上企业提供代发工资、外汇结算等服务 [1] - 通过开户服务专班和结算工具提升资金留存,截至8月末,对公存款日均较年初增长14.06% [1] 业务发展成效 - 截至8月末,代销理财规模达7.69亿元,增幅20.26% [1] - 对公存款日均较年初增长14.06% [1] 产品创新与客户管理 - 为专精特新、上市后备、绿色产业企业量身定制“专精特新贷”“上市接力贷”“水权贷”等特色产品,结合财政贴息降低融资成本 [2] - 依托移动展业平台和数字系统,完善客户画像,实施分层分类管理,提升信贷决策效率,持续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 [2]
惠民升级 温暖回归!2026年度“陕西全民健康保”正式上线
财富在线· 2025-10-15 14:57
10月15日上午,2026年度"陕西全民健康保"上线发布会在西安召开,作为陕西省内唯一由政府指导的, 可有效衔接基本医保的补充医疗保险,即日起,陕西省基本医保参保人/在陕新市民均可自由参保,保 费89元/169元,最高保障200/500万元,保障范围广、惠民力度大。 陕西省医疗保障局、陕西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 陕西省民政厅、中共陕西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医疗保险研究会、陕西省保险行业协会,21家 共保体单位、合作企业、运营平台宸汐健康等各平台公司相关领导出席本次发布会。 政府多方支持 切实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张向东表示,"陕西全民健康保"突破商业健康保险对参保 人群年龄、职业、户籍和健康状况的限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和"弱势群体"因病致贫返 贫问题,是保险行业践行回归本源和普惠金融理念的有力举措。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董曙辉介绍,第四季产品优化,主要聚 焦"两降三优化":普遍降低医保范围外免赔额,并对连续参保未理赔群众进一步降低免赔额;同步优化 负面清单、既往症病种及 ...
中国人寿财险以高质量发展织密民生保障网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15 14:56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作为金融央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主责主业,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1] - 公司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1] 普惠金融与民生保障 - 公司参与“惠民保”项目超过350个,提供风险保障69万亿元 [2] - 公司创新推出“惠军保”、“惠工保”等专项产品,为退役军人、一线职工等群体提供风险保障超64万亿元 [2] - 在云南,公司新增5个州市纳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覆盖范围,参与13个“惠民保”项目,为昆明200万城镇职工提供长期护理保险保障 [2] 服务小微企业与农业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服务中小微企业84.98万家,提供风险保障59.1万亿元,支持1427家小微企业获得融资46.41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为790.91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3305.67亿元 [3] - 公司开发地方特色险种,如云南普洱茶品质保险、山东冠县樱桃种植保险、四川生猪热应激指数保险 [3] - 云南分公司前三季度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09亿元,支付赔款1.28亿元,惠及农户7.3万户次 [3] 服务机制创新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 公司探索“暖心慰问+阳光调解+快赔预付”三位一体服务机制,累计垫付道路救助基金16.73亿元,救助4.12万人 [4] - 云南分公司前三季度开展阳光调解96次,路遇关怀与社区慰问97次,住院探视176次 [4] - 公司优化适老服务,推出语音播报、大字体等功能,并开展“百社千村”金融教育及“云游边陲·文脉相传”线上互动游戏 [4] - 公司在“金融教育宣传周”期间举办76场活动,触达消费者148.2万人 [4] 理赔服务与社会责任 - 公司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为云南省澄江市62名农民工支付被拖欠工资的理赔款 [5] - 面对云南昭通市威信县暴雨灾害,公司在客户报案后11小时内支付首笔车险赔款,实现“闪电赔付” [5]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兴贸贷” ,精准服务破局外贸融资难
第一财经· 2025-10-15 12:40
产品背景与定位 - 针对外贸企业普遍面临的轻资产、缺抵押、缺担保导致的融资困境 [1] - 旨在贯彻国家稳外贸基本盘决策,破解外贸企业发展痛点,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注入金融动能 [1] -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创新推出的区域特色场景融资产品,名为“兴贸贷” [1] 产品核心机制与创新 - 突破传统信贷模式,通过精准采集企业进出口海关数据,依托大数据风控模型,实现“数据换信用” [1] - 无需企业提供抵押担保即可授予最高500万元信用额度 [1] - 首创实现在线授权申请、前置准入、主动授信和贷后动态预警等功能 [1] 业务进展与成效 - 在首批5000余户重点支持外贸企业名单中,已准入优质企业约3000户,主动授信总额超过96亿元 [3] - 以上海PLTF电梯智能系统公司为例,作为专注电梯智能系统研发与出口的小微企业,从了解需求到完成300万元贷款发放仅用3个工作日 [3] 未来规划 -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计划持续丰富普惠金融产品体系,以精准服务企业实际需求 [3] - 致力于为金融支持新业态、服务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3]
工行南宁分行:推动普惠转型 精准赋能产业链群生态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15 11:04
核心观点 - 公司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积极落实普惠为民要求,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和转变获客思维推动普惠金融业务转型,将金融资源精准配置给经营主体 [1] 创新服务模式 - 公司从传统普惠贷款的“分散营销”模式转向“集中营销、批量管理”的“链群赋能”模式,以解决客户结构复杂、风险识别难、数据采集效率低等痛点 [2] - 新模式聚焦于产业链、供应链与核心商圈,依托链群核心企业或关键平台的信息统筹优势,实现对链群内小微企业的批量触达、高效服务和风险识别 [2] - 该创新模式显著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广度、运营效率和风控能力,有效缓解了基层服务压力,是践行普惠金融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 [2] 业务成果与产品应用 - 依托“集中营销、批量管理”新模式,公司充分发挥“交易e贷”和“邕城e贷”两大特色融资产品优势 [2] - 截至2025年9月中旬,已成功准入“邕城e贷”集群23个、“交易e贷”集群3个,涵盖农产品物流、建材家居、汽配、商贸零售、电子科技、医疗器械等多元业态,总融资限额近12亿元 [2] 服务覆盖与领域拓展 - 服务网络深入覆盖南宁市各主要城区及宾阳等县域,重点支持了民生“菜篮子”工程、大型商业综合体、专业批发市场及便民零售网络的建设与发展 [3] - 公司积极探索创新,与国有航运贸易金融服务平台以及核心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探索服务新能源消费、国际商贸等领域的供应链融资新模式,为链群生态注入金融动能 [3] 风险管理 - 在推动业务创新的同时,公司始终把风险防控放在重要位置,着力强化贷前调查与额度管理的精准性 [4] - 公司深入了解客户经营特点和行业风险,审慎核定额度,贷后管理注重动态跟踪客户经营状况与行业风险变化 [4] - 通过构建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确保业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稳健运行,为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
秋收资金不断档
金融时报· 2025-10-15 10:13
金融支持政策与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七台河市分行发布专项通知,统筹引导金融机构为秋粮收购提供全方位金融保障,包括加强融资对接和提升服务水平 [2] - 指导金融机构提前谋划资金筹备,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深入乡村,累计对接涉农主体3159户,确保秋收资金不断档 [2] - 通过多种建站模式搭建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网,在辖区220个行政村实现金融服务点100%全覆盖,提升服务可获得性 [2] - 指导银行机构创新服务方式,实行智能化“一卡通”和非现金结算,使售粮款直接打入农户手机,并下沉服务场景至村一级 [3] - 加速金融机构硬件布局,投放现金自助设备并在加油站、医疗机构等场所渗透支付服务,以满足村民多样化需求 [3] 信贷资金投放与成效 - 七台河市银行机构2025年计划投放秋粮收购贷款12.89亿元,较上年增长8.32% [3] - 截至目前,已通过信贷支持收购粮食1.51亿斤 [3] - 近3年来,中央储备粮七台河直属库累计向农发行申请贷款27.46亿元,用于支持粮食收购、仓储设施维护及智能化升级 [1] 企业运营与设施建设 - 中央储备粮七台河直属库利用银行贷款完成远红外线防火防盗监控系统等智能化设备升级及仓储设施完善 [1] - 该公司目前库存粮食已达108.5万吨,有效发挥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作用,并保障周边农户种粮售粮 [1]
“十四五”银行业发展:服务实体能力跃升,改革化险成效突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09:16
行业综合实力与规模 - 银行业总资产从2020年底的312.67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7月的459.04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一 [1] - 2025年上半年末银行业总资产规模为467.34万亿元,同比增速7.91% [5] - 国有大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2025年上半年末总资产占比为43.7%,较2021年初上升3.53个百分点 [5] - 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总资产占比维持在13%左右 [5] 业务结构转型与资产质量 - 行业告别单纯追求规模高速增长,转向注重资本回报、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率,轻资本、弱周期的中间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1] - 2025年上半年末,上市银行贷款在总资产中平均占比57%,较2021年初上升1.5个百分点 [5]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49%,为近十年最低;拨备覆盖率211.97%,较2021年初上升27.5个百分点 [7] - 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58%、12.46%、10.93%,较2021年初分别上升0.87、0.43、0.21个百分点 [7] 信贷投向与“五篇大文章” - 信贷对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五篇大文章”相关领域贷款增量占比约七成 [5] - 普惠金融方面创新特色化产品和服务,推动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6] - 绿色金融聚焦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点方向 [6] 负债成本与净息差 - 在多轮存款挂牌利率下调、“手工补息”集中治理等因素影响下,存款无序竞争行为得到整治,银行负债成本率明显改善,净息差降幅收窄 [6] 普惠金融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6倍,年均增幅约20% [8] - 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23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3.36倍,年均增幅约30% [8] - 商业银行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普惠贷款审批效率大幅提升,部分场景可实现“秒批秒贷” [8] - 截至2025年6月末,农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82万亿元,有贷客户数521万户 [9] 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 “十四五”时期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过40%,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 [10] - 高风险中小银行机构数量已较峰值大幅下降,部分省份实现了高风险中小机构“动态清零” [10] - 采用“一省一策”“一行一策”工作方法,形成兼并重组、增资扩股、引进战投、市场退出等多元化处置格局 [10] - 以江苏农信系统为例,其资产规模达5.04万亿元,实体贷款余额达3.25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从1.68%降至1.21%,拨备覆盖率从268.5%提升至327.4% [11] - 2024年一季度末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8%,较上年同期下降0.12个百分点 [12]
海尔消费金融荣获2025“数据要素×”大赛省分赛三等奖
搜狐财经· 2025-10-14 18:59
近日,由国家数据局联合中央网信办、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20多个部委及机构 共同主办的2025年"数据要素X"大赛山东分赛决赛圆满落幕。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 消金")数据管理中心AI智多星团队申报的《多模态数据要素+人工智能驱动消费金融营销全面智能 化》案例荣获山东分赛决赛三等奖。该参赛案例从青岛市初赛、决赛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顺利跻身 省级赛场;又经省级初赛与决赛的层层考验,凭借过硬实力在创新赛道的金融行业领域排名第一,再次 彰显其在数据技术创新与普惠金融实践中的领先实力。 作为技术驱动的数字金融机构,海尔消金聚焦"AI First"战略落地技术实践,提前布局前沿技术领域, 加大对新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探索,以此提升数据处理与模型运算效率,为AI算法的运行提供更强大 的算力支持。同时,海尔消金扩大科技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正式成立AI战略链群, 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AI研发、AI实践等多维度全面提升AI战略落地效率,目前科技、风控人才占 比已经超过70%。 未来,海尔消金将继续深化数据技术研发与突破,拓展多元场景的数据应用边界,深化AI技术与业务 融合应用的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