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转型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与长安马自达签署合作备忘录,加速电动化转型
鑫椤锂电· 2025-05-13 10:29
合作签约 - 宁德时代与长安马自达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开发基于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1] - 合作旨在结合宁德时代滑板底盘技术与长安马自达整车制造优势,推动电动化战略 [1] - 双方高管出席签约仪式,包括宁德时代市场体系联席总裁谭立斌、长安马自达执行副总裁邓智涛等 [2] 技术优势 - 宁德时代滑板底盘采用上下车体解耦设计、子系统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接口,支持多车型快速适配 [2] - 技术架构可实现软硬解耦,大幅缩短整车开发周期,灵活应对市场需求变化 [2] 未来规划 - 双方将持续探索新能源汽车最新技术应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产品 [2] - 合作将为行业提供"技术融合+高效开发"的转型范本,推动电动化转型 [1][2]
宁德时代与长安马自达签署合作备忘录,加速电动化转型
快讯· 2025-05-13 10:08
合作备忘录签署 - 宁德时代与长安马自达在上海签署合作备忘录,基于宁德时代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与长安马自达整车制造优势共同打造智能高效新能源汽车产品 [1] - 合作将为长安马自达电动化战略注入强劲动能,并为行业提供"技术融合+高效开发"转型范本 [1] 技术合作细节 - 双方将在滑板底盘领域加深合作,宁德时代滑板底盘采用上下车体解耦设计、子系统模块化设计、标准化接口与软硬解耦架构设计 [1] - 该技术方案支持多车型快速适配,可助力双方大幅缩短整车开发周期,灵活应对市场需求变化 [1] 未来发展方向 - 双方将持续探索新能源汽车最新技术落地应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产品 [1] - 合作将推动行业电动化转型进程 [1]
BBA一季度业绩:燃油车颓势难掩,纯电赛道分化加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21:56
核心业绩表现 - 宝马2025年一季度交付量58.61万辆同比下滑1.4% 奔驰下滑7%至52.92万辆 奥迪下滑3.3%至38.88万辆 [1] - 奔驰净利润同比降幅最大达42.8%至17.31亿欧元 宝马下滑26.4%至21.73亿欧元 奥迪下滑14.5%至6.3亿欧元 [1] - 宝马息税前利润率同比下滑2.2个百分点至9.2% 主要受中国市场价格战影响 [7] 中国市场挑战 - 中国成为BBA销量下滑最显著市场:宝马交付量同比降12.2%至15.52万辆 奔驰降10%至15.28万辆 奥迪降7%至14.15万辆 [7] - 自主品牌抢占30万元以上市场份额:理想汽车一季度交付量同比增15.5%至9.29万辆 蔚来增40.1%至4.2万辆 [7] - 奔驰高端车型在华销量同比下降2%至6.5万辆 新势力与小米/腾势/华为系形成合围 [7] 电动化转型进展 - 奥迪纯电车型销量同比增30%至4.6万辆(占总销量11.9%) 拉动营收增长12.4%至154亿欧元 [9] - 宝马纯电交付量同比增32.4%至10.95万辆 占全球销量近20% 欧美市场分别增长64%/23% [10] - 奔驰纯电交付量同比降14%至4.07万辆 为BBA中唯一负增长品牌 [10] 战略调整与规划 - 奥迪计划2025年推出超20款新车 半数以上为纯电车型 聚焦软件定义汽车和高级辅助驾驶 [9] - 宝马2026年在中国量产新世代车型 2027年前发布超40款新车型涵盖BEV/PHEV/燃油车 [10] - BBA深化本土化合作:宝马联姻阿里 奥迪加速电动车国产化 奔驰强调捍卫高端电动车地位 [11] 行业结构性变化 - 燃油车时代红利消退 BBA曾通过高端车型高利润率+入门车型销量摊薄成本实现垄断 [5] - 中国市场竞争格局重塑 价格战+电动化转型成本制约外资车企盈利预期 [7][11] - 奔驰预计2025年利润率降至6%-8%(2024年为8.1%) 称关税政策等因素导致评估困难 [11]
传丰田汽车欲收购哪吒汽车,加速电动化进程
巨潮资讯· 2025-05-12 11:57
哪吒汽车现状 - 有传闻称丰田汽车欲收购哪吒汽车 但消息准确性尚未得到相关方回应 [2] - 哪吒汽车作为国内头部造车新势力之一 目前处于低谷期 今年1-2月国内销量分别为159辆和377辆 与高峰期1.8万辆/月形成鲜明对比 [2] - 公司面临裁员 核心技术人员出走等不利情况 [2] - 3月26日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超20亿元债转股协议 同步引入泰国金融机构100亿泰铢(约21.5亿元)战略授信和香港索罗科技5亿泰铢资金支持 [2] - 上述变革措施未真正落实 公司仍维持原状 近期又遭遇大批员工讨薪 [2] 丰田汽车在华发展 - 丰田混动技术在中国市场面临战略收缩 但通过本土供应链的电动化 智能化转型已止住2025年在华跌势 [3] - 广汽丰田首款纯电SUV铂智3X于3月6日上市 官方指导价10.98万至15.98万元 补贴后最低10.48万元 [3] - 铂智3X将激光雷达高阶智驾价格下探至14万级 打破合资品牌高价低配形象 推动智能纯电技术普惠化 [3] - 广汽丰田4月产量46,988辆(同比下降7.84%) 本年累计产量218,880辆(同比增长0.74%) [3] - 4月销量49,800辆(同比增长2.08%) 本年累计销量211,400辆(同比增长3.2%) [3] 潜在收购分析 - 分析认为丰田若收购哪吒汽车 有助于推进其全球化经验和供应链优势 [3] - 但双方实力差距较大 收购或合作存在较高不确定性 [3]
又一动力电池公司破产!都是飞行汽车惹的祸?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2 11:43
"屋漏偏逢连夜雨",欧洲电动汽车产业在遭遇美国加税等多重因素压力下,再次迎来令人担忧 的消息。 近日,继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破产后,德国动力电池制造商CustomCells宣布破产。无疑,这 又给欧洲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能20GWh)因缺乏订单支撑陷入闲置。而Lilium的飞行汽车适航认证延期、商业化进度滞后,导致飞行 汽车电池研发投入无法转化为收入,现金流断裂成为难以挽回的爆雷诱因。 而在更深刻的层面,技术瓶颈、竞争加剧与战略失衡的叠加,都为CustomCells的破产带来不利因 素。其客户结构单一,过度依赖一两家大客户,如来自保时捷的营收占比达40%以上,未形成多元化客 户的市场布局。当保时捷电动化转型放缓、Lilium因破产被收购导致订单冻结时,缺乏缓冲空间,暴露 出了B2B模式下客户集中度极高的潜在危机。 为何如今走向破产 据当地媒体报道,CustomCells成立于2012年,最初是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德国应用科学研究机 构)孵化的一家动力电池科技公司,专注于开发高性能电池技术。该公司在德国的伊策霍和图宾根建立 了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目前有超过200名员工。然而,在企业破产 ...
宝马集团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6.4%,在华销量同比下降17.2%
金融界· 2025-05-12 11:3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337.58亿欧元,同比下降7.8%(经汇率调整后降幅8.7%)[1] - 核心业务汽车板块收入292.11亿欧元,同比下降5.6%[1] - 税前利润31.13亿欧元,同比下滑25.2%,税前利润率从11.4%收窄至9.2%[1] - 净利润21.73亿欧元,同比下降26.4%,创2021年二季度以来最大单季跌幅[1] 交付量及市场表现 - 全球汽车交付量586,117辆,同比下降1.4%[3] - 电动化车型占比26.9%,纯电动车型销量109,513辆,同比增长32.4%[3] - 中国市场交付量15.52万辆,同比下降17.2%,为全球主要市场中降幅最大[3] - 欧洲市场交付量微增0.3%,美国市场下降5.6%[3] - 中国30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整体规模收缩约12%,30万-80万元价格区间竞争加剧[3] - 国产电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41%,进口车型销量承压[3] 产品及战略规划 - 2025年计划在中国市场推出超过10款新车型,包括全新5系长轴距版、改款X3等燃油车型及iX5氢燃料电池车[4] - 2026年起推出基于"新世代"平台的纯电车型,首批产品包括中型轿车和运动型多功能车[4] - 新一代电池技术目标:能量密度提升20%、充电速度提高30%[4] - 研发费用占收入比重从2020年5.7%提升至2024年6.1%,2025年预计保持高位投入[4] 行业分析 - 豪华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中面临研发投入增加与传统业务收入下降的双重挑战[4] - 公司需平衡短期盈利压力与长期技术投资的战略节奏[4]
宝马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电动化转型加速,中国市场销量下滑
新浪财经· 2025-05-11 16:03
全球交付量与电动化进展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汽车交付量为586,117辆,同比下降1.4% [3] - 电动化车型占比达到26.9%,纯电动车型销量同比大幅攀升32.4%,达到109,513辆 [3] - 电动车型市场接受度快速提升,表明电动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3] 中国市场表现 - 2025年1-3月在中国累计交付新车15.52万辆,同比下降17.2% [3] - 中国市场成为全球销量降幅最大的单一市场,下滑幅度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1][3] - 销量下滑反映出中国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3] 财务业绩表现 - 一季度总收入达337.58亿欧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7.8%(经汇率调整后降幅为8.7%) [3] - 汽车业务收入为292.11亿欧元,同比下降5.6% [3] - 税前利润(EBT)为31.13亿欧元,同比下滑25.2%,税前利润率为9.2%(2024年同期为11.4%) [3] - 集团净利润为21.73亿欧元,同比下降26.4% [3] 盈利能力与现金流 - 不含金融业务的息税前利润(EBIT)为20.24亿欧元,同比下降25.3%,但高于市场预测的18.5亿欧元 [4] - EBIT利润率为6.9%(2024年同期为8.8%),处于全年5%至7%目标区间的高位水平 [4] - 汽车业务一季度自由现金流为4.13亿欧元,较2024年同期的12.83亿欧元大幅下滑 [4] 未来展望与预期 - 维持2025年财务预期不变,预计一些对汽车进口征收的关税从7月起将会下降 [4] - 考虑到已宣布的关税,预计税前利润与上一年持平,汽车部门营业利润率为5%至7% [4] - 公司警示特定零部件及原材料供应链可能出现的瓶颈问题 [4]
上汽集团2024年净利现历史最大降幅 一季度单车售价再降13%去库存仍在延续
新浪证券· 2025-05-09 18:00
上市车企2024年业绩表现 - 统计的13家车企中7家实现净利润正增长6家出现下滑或亏损加剧呈现两极分化趋势 [1] - 赛力斯净利润同比增长342.7%位居首位上汽集团净利润同比下降88.2%位列最末 [1] - 比亚迪营业总收入7771亿元同比增长29%归母净利润402.5亿元同比增长34% [2] - 吉利汽车归母净利润166.3亿元同比增长213.3%长城汽车净利润126.9亿元同比增长80.8% [2] - 蔚来亏损226.6亿元北汽蓝谷亏损69.5亿元小鹏汽车亏损57.9亿元 [2] 上汽集团经营状况 - 2024年营业收入6275.90亿元同比下降15.73%归母净利润16.66亿元同比下降88.19%创上市27年来最大降幅 [4] - 扣非净利润-54.09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创历史最大亏损额 [4] - 整车批发销量401.3万台同比下降20.1%零售销量463.9万台显示渠道库存挤压严重 [7] - 海外销量103.8万台同比下降14.1% [8] - 2024年毛利率9.38%同比下降0.81个百分点净利率0.95%同比下降1.81个百分点 [9] 上汽集团业务板块分析 - 上汽通用销售新车43.5万台同比下降56.54%四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32.12亿元减少归母净利润约78.74亿元 [7] - 上汽乘用车销量70.7万台同比下降28.3%上汽通用五菱销量134.0万台同比下降4.5% [7] - 上汽大众销量114.8万台同比下降5.5% [7]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3.4万台同比增长9.9%远低于行业40.2%的增速 [9] - 2025年前4个月新能源销量40.1万台同比增长40.86%但智己品牌销量下降20.31% [10] 上汽集团2025年一季度表现 - 归母净利润30.23亿元同比增长11.40%营收1408.60亿元同比下降1.55% [9] - 新车销售94.5万台同比增长13.3%单车营收14.91万元同比下降13% [9] - 毛利率8.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3个百分点 [9] - 智己L7一季度累计销量68台月均仅20余台 [10] - 与华为合作的"尚界"品牌首款车型预计秋季面市但具体配置和售价仍不明朗 [10]
研报 | 三菱携手鸿海拓展国际造车市场,供应合作将实现双赢
TrendForce集邦· 2025-05-09 13:57
TrendForce集邦咨询 TrendForce 汽车产业 May. 9, 2025 产业洞察 三菱汽车(Mitsubish Motors)近日宣布与鸿海子公司鸿华先进科技签订电动车供应备忘录,计划于2026年 向澳洲与新西兰市场销售电动车。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此举不仅是三菱实现其电动化蓝图的具体行 动,也是面对市场快速变化所做的策略性布局。对鸿海而言,其建立的CDMS (contrac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ervice)模式获得国际级车厂认可至关重要,对未来业务拓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这款电动车将由鸿华先进开发,裕隆生产,挂三菱品牌销售。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此合作案突显目 前汽车产业的两大趋势:首先,传统车厂在电动化浪潮与市场不确定性下,正积极寻求外部资源以加速转 型;其次,不同背景的制造服务商皆可能在未来的汽车产业链中扮演重要角色,展现出产业竞争与合作的 多元可能性。 根据三菱的电动化目标,公司计划推动油电混合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及纯电动车(BEV)在 2030年前成为主要销售车型,并于2035年达成以纯电动车为销售主力的 ...
重大事项点评启动极氪私有化,打造“一个吉利”
华创证券· 2025-05-08 21: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吉利汽车电动化转型自2024年步入正轨、2025年加速,对四大品牌一体化整合有望降本增效带动量利齐升,产业链战略整合打造AI生态有望升级竞争力与商业模式,对未来业绩展望乐观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项 - 吉利汽车宣布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拟以2.566美元/18.5元或1.23股新发行吉利汽车股份收购每股极氪股份,或以25.66美元/185元或12.3股新发行吉利汽车股份收购每股极氪ADS,报价较极氪最后交易日收盘价溢价13.6%,较过去30个交易日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溢价20%,若私有化落实完成,极氪将成吉利汽车全资子公司并从纽交所退市 [2]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主营收入(百万元)|240,194|336,392|441,972|514,187| |同比增速(%)|34.03%|40.05%|31.39%|16.3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632|14,788|20,800|25,699| |同比增速(%)|213.32%|-11.09%|40.66%|23.55%| |每股盈利(元)|1.65|1.47|2.06|2.55| |市盈率(倍)|9.4|10.6|7.6|6.1| |市净率(倍)|1.8|1.6|1.3|1.1|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1,007,804.33万股,已上市流通股1,007,804.33万股,总市值1,691.10亿港元,流通市值1,691.10亿港元,资产负债率59.71%,每股净资产8.61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19.44/7.31港元 [5] 评论 - 深化落实《台州宣言》,实现一个吉利,私有化极氪推动资源整合与协同,消除重复研发投入,优化供应链与制造体系,降低成本,强化核心技术共享,提高竞争力 [8] - 交易估值合理,私有化极氪有望增厚公司利润,提升股东中长期利益,极氪当前总市值57.4亿美元/413亿元,收购报价下总交易估值65.2亿美元/470亿元,待收购交易估值22.4亿美元/161亿元,占比34.3%,预计2025、2026年营收1,469亿、2,021亿元,归母净利29.7亿、84.9亿元,私有化后增厚吉利汽车归母净利润10.2亿、29.1亿元,极氪2025、2026年PS为0.3倍、0.2倍,PE为15.8倍、5.5倍,收购交易估值合理 [8] - 投资建议给予公司2025年目标PE 15 - 18倍,对应目标价区间23.69 - 28.43港元,空间42% - 70% [8] 附录: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表数据,展示2024 - 2027E年各财务指标情况,如资产、负债、收入、利润、现金流等,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财务比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