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i3

搜索文档
宝马新X3,不到25万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7-17 18:10
宝马X3价格动态 - 2025款宝马X3三款车型指导价分别为34.99万元(25L豪华版)、39.99万元(30L领先版)、44.99万元(30L尊享版),但6月终端价格大幅跳水,裸车价分别降至24.79万元、31.28万元和35.07万元(贷款落地价)[5] - 价格降幅显著:25L豪华版5月全款裸车价29.8万元,6月季末降至26.9万元;30L尊享版从38.2万元降至34.6万元,部分经销商还可进一步让利[10] - 对比历史价格:2025款X3当前价格已低于2023款清库存时的水平(2023款低配落地价32万元,中配36万元)[10] 市场竞争与销量表现 - 销量下滑:2025年2-6月新老X3合计月销量分别为6151辆、5176辆、2742辆、4138辆和6051辆,显著低于2024年同期老款单车型销量(7482-10119辆)[15] - 竞品压制:同期奔驰GLC月销10827-16491辆,奥迪Q5L月销8646-13018辆,均大幅领先X3[15] - 竞争环境变化:奔驰GLC设计优势、奥迪Q5L低价策略及中国高端新能源车型崛起挤压X3市场空间[16] 宝马集团战略调整 - 财务压力:2024年集团收入1423.8亿欧元(同比-8.4%),息税前利润109.71亿欧元(同比-35.8%),中国市场收入下滑22%至317.86亿欧元[24] - 管理层更迭:2025年6月任命财务背景的宝思齐接替戴鹤轩执掌华晨宝马,强化成本管控[24][25] - 技术投入持续:2024年研发投入91亿欧元(同比+17.1%),推进New Class电动平台、AI大模型上车(合作阿里巴巴、DeepSeek)[26][27] 市场行为分析 - 降价驱动因素:冲击半年销量目标、银行"高息高返"政策终止、经销商库存策略调整及消费者观望情绪[18][19][20] - 产品迭代特点:第四代X3轴距加长、动力升级但指导价下调近5万元,仍未能扭转颓势[13][15] - 短期价格走势:7月部分车型回调价格,但X3优惠力度或已触底[21][22]
宝马新X3,不到25万了
盐财经· 2025-07-16 17:19
宝马X3价格跳水 - 2025款宝马X3在2025年第二季度末价格大幅下降,25L豪华版裸车价从34.99万元降至24.79万元,降幅达29% [5][6] - 30L领先版和30L尊享版落地价分别为31.28万元和35.07万元,相比5月份分别下降约8%和9% [6][11] - 部分消费者通过谈判可获得更大让利空间,价格甚至低于2023款X3清仓时的32万元和36万元 [12][13] 市场竞争与销量表现 - 2025年2-6月新老X3合计月销量在2742-6151辆之间,低于2024年同期7482-10119辆的水平 [20] - 同期奔驰GLC和奥迪Q5L销量分别为8807-16491辆和8646-13018辆,明显高于X3 [20] - 新能源车型加入竞争加剧压力,降价成为维持市场份额的必要手段 [21] 降价原因分析 - 银行叫停"高息高返"政策促使经销商在6月底前加大让利 [22] - 销售重心从已完成目标的3系/5系转向X3 [23] - 消费者持币待购心理加剧价格下行压力 [24] - 7月起部分车型价格回调几千至几万元,未来走势不明朗 [24] 公司财务与战略调整 - 宝马集团2024年收入1423.8亿欧元同比下滑8.4%,息税前利润下滑35.8%至109.71亿欧元 [28] - 中国市场收入下滑22%至317.86亿欧元,销量占比29.2%仍为最大单一市场 [29][30] - 任命财务背景的宝思齐接替技术背景的戴鹤轩执掌华晨宝马,强化成本管控 [30][31] - 沈阳基地年产能达83万辆占全球30%,中国3000多名工程师支持全球研发 [32] 技术布局与未来规划 - 2024年研发投入91亿欧元创纪录,占营收6.4% [35] - 启动中国360度全链AI战略,与阿里/DeepSeek合作推进AI大模型上车 [33] - New Class平台首款iX3将搭载智能交互整体方案,兼容多种动力形式 [34][35]
国泰海通|汽车:小米YU7订单火爆,供应链迎来新机遇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27 18:09
核心观点 - 小米YU7的热销有望结构性改变零部件行业景气度 [1] - 小米YU7发布后订单火爆,看好供应链的新景气机遇 [2] - 推测YU7稳态年销量可达30-40万台,发布后1小时大定突破289000台 [3] 产品配置与定价 - 小米YU7定价25 35万元起,共有三种配置:YU7 25 35万元、YU7 Pro 27 99万元、YU7 Max 32 99万元 [2] - 搭载小米超级电机V6s Plus,零百加速3 23秒,全系采用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最高续航835km [2] 市场分析 - 20-30万元纯电动市场较大,特斯拉Model Y销量高达48万台,极氪001、宝马i3、小鹏G6和比亚迪海狮07EV销量分别为9 6/4 8/4 2/3 9万台 [3] - 20-30万SUV合计市场超过百万台,YU7有望带动增量市场 [3] 行业影响 - 国内乘用车消费进入供给创造需求的时代,小米YU7等优秀产品有望引领独立行情 [3] - YU7零部件供应链的景气度机遇值得关注 [3]
车贷“高息高返”即将全面叫停,新车、二手车价格逐步回调
华夏时报· 2025-06-27 15:33
高息高返模式终结 - 多地银行自6月1日起转向低息低返或低息零返模式,国有大行已叫停该模式,仅剩个别股份行窗口期将于7月1日关闭[1] - 高息高返模式实为银行抬高贷款利率再将高额佣金支付给经销商,经销商通过返现拉低车价制造贷款更划算假象[2] - 监管整顿直指返佣机制不透明、违约条款隐蔽、破坏市场秩序三大乱象[3] 汽车金融市场变革 - 银行撤出价格战后,汽车消费金融市场正酝酿深刻变革[1] - 金融管理部门要求银行重新探索可持续的汽车金融模式[2] - 银行需从规模至上转向质量为王,通过大数据风控降低坏账率[5] 经销商盈利模式重构 - 经销商过去通过高息高返赚取超额返佣,构建银行-经销商-消费者畸形链条[2] - 经销商需重塑盈利结构,从单纯追求金融渗透率转向提升服务附加值[5] - 目前尚有银行保留部分返佣但比例大降且审核趋严[3] 二手车市场影响 - 新车降价传导链断裂让长期受压的二手车商首次获得喘息空间[1] - 准新车在二手车市场占比达41.7%但平均交易价格较全款新车低18.6%[4] - 监管收紧后合资品牌准新车报价开始上浮,3年车龄雅阁比春节前贵1.2万元[4]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开始精打细算,咨询全款购车比例大幅提升[4] - 全款购车群体重新评估二手车性价比,准新车咨询量和浏览量快速提升[5] - 购车决策回归车辆本身价值,更健康的市场生态正在孕育[6]
BBA正在排队降价
投资界· 2025-06-15 16:02
豪车市场降价现象 - 宝马5系价格从43 99万元降至26万元,降幅达18万元,引发老车主强烈不满[4][12] - 宝马i3起售价35 39万元,部分区域出现15 9万元四折促销,需满足贷款等附加条件[8][11] - 传统豪车品牌普遍采取"以价换量"策略,奔驰、奥迪2024年营收分别下滑4 5%和7 6%,净利润跌幅均超28%[16] 豪华品牌中国市场表现 - 宝马集团2025年Q1中国销量155,195辆,同比下滑17 2%,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但唯一负增长区域[7] - 奔驰/宝马/奥迪2024年在华销量分别下跌7%、13 4%、10 9%,跌幅显著高于全球其他市场[17] - 保时捷2025年Q1中国交付量暴跌42%至9,471辆,同比减少近7,000辆[19] 新能源与传统车企竞争格局 - 尊界S800售价70 8-101 8万元,上市7天获3,600台大定订单,超过奔驰S级全年销量16,121辆的22%[5][27] - 国产车企如比亚迪、吉利7天内超70款车型降价,引发行业连锁反应[26] - 传统豪车在电动化转型中落后,BBA正寻求与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合作弥补智能化短板[28] 行业结构性变化 - 价格战从短期策略演变为长期肉搏战,凯迪拉克等二线豪华品牌被迫跟进[26] - 豪华品牌核心优势如发动机技术被电动化颠覆,品牌溢价能力持续削弱[19] - BBA年研发投入超350亿欧元(2700亿元人民币),仍具备资金优势进行战略反攻[29]
狂降18万,宝马“神车”伤透3亿中产
创业邦· 2025-06-12 20:55
宝马降价现象 - 宝马5系价格从43.99万元起售价降至26万元 降幅达18万元 引发老车主不满 [3][5][9] - 宝马i3起售价35.39万元 但部分地区促销价低至15.9万元 相当于打四折销售 [7][9] - 终端优惠暗藏玄机 如贷款方案、利息、保险等附加条件 实际落地价仍超30万元 [10] 宝马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5年Q1总营收337.58亿欧元 同比下滑7.8% 净利润21.73亿欧元 同比下滑26.4% [6] - 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滑17.2% 至155,195辆 占全球销量26.5% 为唯一大幅下滑市场 [6] - 2024年宝马在华销量71.45万辆 同比下滑13.4% 跌幅居全球前列 [13] 豪华车市场整体困境 - 奔驰2024年总营收1456亿欧元 同比下滑4.5% 净利润104亿欧元 同比减少28.4% [13] - 奥迪2024年总营收645.32亿欧元 同比下滑7.6% 净利润41.89亿欧元 同比减少33% [13] - 保时捷2025年Q1在华交付量同比下滑42% 至9471辆 [14][17] 新能源与传统车企竞争格局 - 尊界S800售价70.8万-101.8万元 上市7天大定突破3600台 远超奔驰S级同期销量 [5][19][22] - 国产车企如比亚迪、吉利7天内超70款车型降价 引发行业价格战 [19] - BBA与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合作 加速智能化转型 [22][23] 行业趋势与战略调整 - 传统豪车品牌面临电气化转型挑战 三电与智能化技术成竞争短板 [14][19] - BBA全球研发投入超350亿欧元(约2700亿元) 试图通过资金优势扭转局面 [23] - 价格战从短期策略演变为长期肉搏战 行业淘汰赛进入纵深阶段 [19][23]
狂降18万,宝马“神车”伤透3亿中产
创业邦· 2025-06-12 20:50
宝马降价现象 - 宝马5系价格从43.99万元起售价降至26万元,降幅达18万元[5][15] - 宝马i3起售价35.39万元,部分地区促销价15.9万元,相当于打四折[12][14] - 终端优惠需满足贷款分期、置换补贴等条件,实际落地价仍超30万元[16] 宝马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5年Q1宝马集团总营收337.58亿欧元,同比下滑7.8%;净利润21.73亿欧元,同比下滑26.4%[10] - 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滑17.2%,至155,195辆,占全球销量26.5%,为唯一大幅下滑市场[10] - 2024年宝马在华销量71.45万辆,同比下滑13.4%,跌幅居全球前列[21] 豪华车市场整体困境 - 奔驰2024年总营收1456亿欧元,同比下滑4.5%;净利润104亿欧元,同比减少28.4%[21] - 奥迪2024年总营收645.32亿欧元,同比下滑7.6%;净利润41.89亿欧元,同比减少33%[21] - 保时捷2025年Q1在华交付量同比下滑42%,仅9471辆[23] 新能源与传统车企竞争格局 - 尊界S800售价70.8万-101.8万元,上市7天大定突破3600台,超越奔驰S级同期表现[8][34][36] - 国产车企如比亚迪、吉利在7天内对超70款车型启动降价,加剧价格战[31] - BBA与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合作,加速智能化转型[39][40] 行业趋势与战略调整 - 传统豪车品牌通过"以价换量"策略应对市场份额流失,但损害品牌溢价能力[11][19][20] - BBA 2024年全球研发投入超350亿欧元(约2700亿元人民币),试图通过资金优势扭转颓势[40] - 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价格战与产品力升级并行,终端市场竞争白热化[32][33][38]
6.11犀牛财经晚报:上交所4只基准做市债ETF规模集体破百亿 胖东来预估今年利润15亿元
犀牛财经· 2025-06-11 18:24
上交所基准做市债ETF规模增长 - 4只基准做市债ETF规模集体突破百亿元,合计规模近480亿元,较发行规模增长300% [1] - 规模最大的易方达公司债ETF达137亿元 [1] - 6月以来日均成交额74亿元,交投活跃 [1] - 6月6日纳入通用质押式回购标的,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 深交所"H+A"上市政策 - 中办、国办发布《意见》,允许在港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 [1] -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政策将带来更多优质上市公司资源,特别是科技龙头企业 [1] 宝马新车降价 - 2025款宝马i3五折甩卖,2023款宝马X3换代清仓,宝马5系跌破29万元 [2] - 裸车落地价需叠加贷款利息、保险等费用,实际提车价格更高 [2] 谷歌员工自愿离职计划 - 谷歌向多个部门员工提供自愿离职买断方案,涉及知识与信息部门、核心工程部门等 [2] - 该计划适用于美国本土员工,部分团队要求远程办公员工重返办公室 [2] 大众汽车人事调整 - 齐泽凯将接替孟侠担任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及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 [3] - 孟侠将返回德国担任大众汽车商用车管理董事会主席 [3] 飞天茅台价格波动 - 25年飞天(散)53度/500ml批发价跌破2000元,报1990元/瓶,较前一日下跌30元 [3] - 25年飞天(原)53度/500ml价格报2080元/瓶,较前一日持平 [3] 胖东来利润预估 - 胖东来预估2025年净利润15亿元,员工税后平均月收入9000元 [3] - 管理层和技术人员平均分配70万元左右 [3] - 截至2025年6月9日,胖东来集团合计销售额超过106亿元 [3] 腾讯在线视频组织调整 - 腾讯在线视频BU设立执行委员会,孙忠怀任董事长,王娟和马延琨任联席总裁 [4] 兴业证券人事变动 - 苏军良担任兴业证券党委书记,拟任董事长 [4] 量化私募基金经理卸任 - 范思奇卸任上海靖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职务,其管理的基金产品进入清盘流程 [4] 宜联生物香港IPO - 宜联生物聘请中金公司、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安排香港IPO,计划筹资超过1亿美元 [5] 十月稻田H股全流通 - 十月稻田H股全流通申请获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书,涉及6.46亿股境内非上市股份转换 [5] 新城发展美元债回购 - 新城发展将对7月到期的3亿美元债券全部要约回购,10月到期的3亿美元债券部分要约收购 [5] 融发核电发债计划 - 融发核电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0亿元公司债券,期限不超过5年,用于偿还有息债务等 [5] 长源东谷新客户定点 - 长源东谷获国内某知名车企发动机缸体半成品项目定点,预计全周期销售总金额4.5亿至5亿元 [6] 华夏银行董事任职 - 张传良华夏银行董事任职资格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7][8] 鼎龙股份股权受让 - 鼎龙股份拟2.4亿元受让控股子公司鼎汇微电子8%股权,持股比例提升至99.35% [9]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涨0.52%站上3400点,创业板指涨1.21%,沪深两市成交额1.26万亿元 [10] - 稀土永磁、汽车零部件、证券等板块涨幅居前 [10] - 中科磁业涨停创历史新高,美晨科技等10余股涨停 [10]
2万买大品牌新车,15万能进“豪门”!6月车市促销有点猛
南方都市报· 2025-06-11 12:29
行业现状 - 消费者购车成本降至历史低点 各种补贴政策叠加车企降价促销 [1] - 行业利润跌破4%警戒线 汽车厂商面临盈利压力 [1] - 2万元不到可买到大品牌新车 15万元可入手传统豪华品牌车型 [1] 车企促销情况 - 广汽昊铂推出终生免费充电权益 2024款昊铂HT限量置换价17.99万元起 2024款昊铂GT限量置换价16.39万元起 [2] - 广汽埃安第二代AION V置换补贴至高3.5万元 埃安RT 650激光雷达版特惠价14.08万元 [2] - 广汽传祺向往S7限时价17.58万元起 3000元定金抵9000元尾款 [4] - 广汽本田雅阁汽油版限时优惠价12.68万元起 皓影汽油版13.09万元起 型格汽油版9.99万元起 [4] - 奇瑞瑞虎3x起售价3.49万元创历史新低 瑞虎8 PRO综合优惠5.5万元 [6] - 长安启源A05一口价6.99万元起 深蓝S05降至10.49万起 [6] - 吉利熊猫限时补贴价低至1.99万元起 官方指导价3.99万元 [6] 豪华品牌降价情况 - 凯迪拉克新款XT4全款一口价15.99万起 比现款直降3万元以上 [10] - 宝马iX1、i3终端价下探至15万-16万元 [10] - 奥迪A3、Q2等入门级产品15万元可入手 [10] - 奥迪Q4 e-tron报价跌破17万元 需办理5年期按揭 [12] 经销商反馈 - 部分经销商反映端午假期销量同比下滑 单店三天订单仅15台 [9] - 大降价导致消费者观望情绪增加 推迟购车计划 [9] - 一口价销售方式对品牌价格稳定性有促进作用 [9] 二手车市场 - 部分二手车商端午假期成交量同比上涨20%以上 [13] - 二手车价格优势明显 六年车龄宝马1系报价6万多元 2019年奔驰A200L报价10万元出头 [13] - 上牌不到八年宝马3系售价不到10万元 [13]
豪车价格大幅下调,保时捷Macan 35万元起售,BBA多款车型降价超10万元
华夏时报· 2025-06-05 21:03
保时捷价格调整 - 保时捷旗下卡宴、帕拉梅拉等热门车型在多地出现大幅降价,部分车型折扣低至6.5折 [1] - 深圳地区2025款卡宴最高优惠达35%,按揭提车价仅75万元(原价115万元),近乎6.5折 [2] - 帕拉梅拉全款优惠15%,按揭可达25%,优惠后落地价可便宜超30万元(原价125万元) [2] - 北京卡宴裸车价最低70余万元(贷款价),帕拉梅拉优惠至90余万元 [2] - 天津卡宴落地价九十万元左右,帕拉梅拉需一百零几万元 [2] - 电动车型Taycan最高优惠30万元,选装后落地价最低80万元(原价110万元),近乎7折 [2] - Macan 2.0T指导价57.80万,经销商裸车报价35.8万元,选装后落地价约51.55万元 [3] 豪华车市场整体表现 - 保时捷在华销量自2021年峰值9.57万辆持续下滑,2025年一季度销量9471辆,同比下滑42% [5] - 中国市场从"最大单一市场"跌至全球第三位 [1][5] - 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市场销量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1][5] - 奔驰GLB现金优惠14万元,需搭配分期贷款等条件 [4][5] - 宝马i3纯电车从35.39万元腰斩至19万元,3系优惠14万元,6系GT直降17万元 [5] - 奥迪A6L狂降18万元,Q7优惠突破18万元 [5] - 奔驰一季度中国市场销量15.28万辆,同比下降10% [6] 消费者反应与行业分析 - 部分消费者认为降价是入手保时捷的"好时机",可实现豪车梦 [3] - 部分消费者担心降价会影响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 [3] - 行业分析师指出豪华车市场正在经历价值体系重构,降价并非长久之计 [4][6] - 豪华品牌需加快电动产品布局,补足智能化短板以应对市场竞争 [6] - 传统豪华车品牌面临新能源冲击,价格调整成为市场竞争的无奈之举 [1][6]